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4)
2023(7565)
2022(5722)
2021(5106)
2020(4387)
2019(9690)
2018(9707)
2017(20020)
2016(10683)
2015(12055)
2014(12069)
2013(11869)
2012(10842)
2011(9604)
2010(9610)
2009(9259)
2008(9150)
2007(8218)
2006(7160)
2005(6685)
作者
(28886)
(23952)
(23907)
(22935)
(15673)
(11341)
(11063)
(9427)
(9149)
(8703)
(8271)
(8267)
(7783)
(7556)
(7533)
(7425)
(7101)
(7003)
(6978)
(6699)
(6192)
(5898)
(5675)
(5543)
(5510)
(5446)
(5222)
(5158)
(4801)
(4622)
学科
(49165)
经济(49106)
(35328)
管理(32116)
(26940)
企业(26940)
方法(26479)
数学(24505)
数学方法(24413)
中国(16128)
(15114)
(13434)
银行(13429)
(13184)
(12702)
(12414)
(12250)
金融(12250)
(10941)
保险(10850)
(10378)
业经(10372)
财务(10363)
财务管理(10331)
企业财务(10008)
(8562)
(8527)
贸易(8523)
农业(8411)
(8302)
机构
大学(151365)
学院(149485)
(67725)
经济(66477)
管理(60668)
理学(51660)
理学院(51231)
管理学(50506)
管理学院(50238)
研究(44615)
中国(43844)
(36835)
(30421)
财经(29184)
(26798)
中心(23469)
(23053)
经济学(22955)
科学(22830)
财经大学(22224)
(21163)
经济学院(21028)
(20651)
(19404)
金融(19089)
北京(18992)
(18370)
业大(18335)
(18331)
研究所(18190)
基金
项目(97304)
科学(78803)
基金(74765)
研究(72115)
(63123)
国家(62635)
科学基金(55790)
社会(50055)
社会科(47591)
社会科学(47581)
基金项目(38909)
(35837)
自然(34586)
自然科(33891)
自然科学(33886)
教育(33641)
自然科学基金(33365)
资助(31587)
(30007)
编号(28011)
(23357)
成果(22977)
国家社会(21692)
重点(21467)
教育部(21139)
人文(20533)
(19794)
(19588)
(19491)
(19169)
期刊
(68994)
经济(68994)
研究(49819)
(31080)
金融(31080)
(28983)
中国(27511)
管理(21580)
学报(19215)
(19117)
科学(17907)
大学(16012)
财经(15543)
学学(15239)
(13027)
经济研究(11710)
农业(11473)
技术(11254)
教育(11081)
业经(10232)
问题(9606)
理论(8484)
(7970)
统计(7853)
实践(7563)
(7563)
技术经济(7369)
财会(7166)
(7104)
国际(7020)
共检索到228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桥云  韩煦  陈跃军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以来,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很好地解决了放款机构资金来源约束和流动性约束问题,保证了放款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移了信用风险,扩大了贷款规模,推动了整个社会GDP的增长。然而,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使证券化所存在的风险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我国贷款证券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美国较为成熟的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完善我国证券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自力  
此次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诱因来自于自由市场竞争的失败和对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严重缺失当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莫兰琼  
2010年,全球金融市场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高盛事件的爆发给原本脆弱的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高盛事件"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出于贪婪的本性和道德的缺陷,借创新之名设计出各种金融衍生品,表面上是转移和分散风险,实际上是以更高的成本为代价提前透支未来无风险收益。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源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的"外部性",而金融监管的严重滞后导致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行为失控,最终导致危机爆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剑峰  
文章利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数据,构建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信贷扩张和道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与贷款增长率呈显著的正相关,证券化激励银行信贷扩张;资产证券化与贷款过度增长率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证券化促进银行承担更多风险;证券化与不良贷款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证券化扩张了信贷,但并没有降低贷款审核和监管努力水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桥云  王纬  吴静  
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可以反映银行部门吸收风险损失的能力,但是无法监测和控制银行体系外的贷款总额和累积的信用风险。20世纪70年代的贷款证券化创新导致银行进行监管资本套利,并使得资本充足率监管趋于失效。本文基于贷款证券化下银行贷款余额与社会贷款余额的差异,分析银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微观机制并提出改进资本监管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鸾  宋菁菁  刘国超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人难以穿透观察底层基础资产,且交易主体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为实现各自利益,会做出损害利益相关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声誉理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良策,本文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首先构建了声誉共同体模型解释声誉控制道德风险的机理,其次采用序贯博弈推导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声誉模型中的“主导者”为发起人,最后重点分析发起人声誉模型,根据声誉动态、期间贴现因子、误报的发起人收益区分最低成本分离均衡、完全分离均衡、部分混同均衡和完全混同均衡,研究声誉如何帮助投资人区分发起人类型及甄别其道德风险行为。本文得出声誉共同体的声誉价值即为其道德风险行为获益的机会成本,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道德风险的重点在于控制发起人道德风险,风险自留减少可以成为其声誉提高的信号这三项结论。本研究对分析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主体的声誉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声誉实证研究也有一定启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淑芳  郭建鸾  杨瑞成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在信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往往将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其决策目标,这会导致道德风险,使投资者利益遭受损失。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发起人道德风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模糊变量等方法总结出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因素,详细阐述了这些关键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道德风险的作用原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意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海霞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银行增强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制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我国于2005年3月21日才正式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和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工作,我国也先后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配套的会计、税收规定。本文试图通过国开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分析.提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琦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企业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最优风险自留比例和相关监管举措,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定价和监管新思路。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际、国内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置的风险自留比例5%警戒线是合理且适度宽松的;企业资产预留比例与基础资产的质量特征呈两边低、中间高的"橄榄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降低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提高收益,增强资产的安全性;通过比对现行的风险自留方式,我们认为L型的风险自留方式更为合理;在对资产进行打包证券化的时候,相关监管机构应聚焦发行机构的风险规避程度及资产的实际变化情况,合理的监管水平可以显著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盛光华  庞英  张志远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高昂的核查成本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本文通过构建信用社与农户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农户违约行为引发道德风险和信用社核查行为降低道德风险之间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信用社选择核查策略的概率临界值与贷款额度、贷款利息和贷款期限存在正向相关性,与惩罚力度存在负向相关性;农户选择违约策略的概率临界值与贷款额度和核查成本存在正向相关性,与惩罚力度存在负向相关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军  陈玉明  陈玉博  
为了保障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其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功能,有必要加强对房价波动风险的关注和防范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长期性特征使其余额具有明显的累积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增长正在给放贷机构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央银行《201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3月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达到10.29万亿元,占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13.7%,与2009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康书生  董捷  
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与其他金融工具一样都是风险与收益的结合体。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借鉴美国次级债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我国应当加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风险管理,完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参与主体的管理,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法规建设,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相互协调,有效防范化解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星  曹小琳  郝利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