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6)
- 2023(7652)
- 2022(6813)
- 2021(6554)
- 2020(5968)
- 2019(13811)
- 2018(13842)
- 2017(27468)
- 2016(15362)
- 2015(17705)
- 2014(18215)
- 2013(18083)
- 2012(17347)
- 2011(15489)
- 2010(16087)
- 2009(15542)
- 2008(16059)
- 2007(14955)
- 2006(12961)
- 2005(12082)
- 学科
- 济(62515)
- 经济(62431)
- 业(45470)
- 管理(44308)
- 企(35411)
- 企业(35411)
- 方法(31763)
- 数学(27929)
- 数学方法(27532)
- 财(19098)
- 农(18281)
- 中国(17882)
- 制(15397)
- 银(14005)
- 银行(13979)
- 学(13545)
- 行(13124)
- 贸(13090)
- 贸易(13085)
- 易(12723)
- 务(12466)
- 财务(12433)
- 财务管理(12388)
- 融(12101)
- 金融(12099)
- 业经(12040)
- 企业财务(11670)
- 农业(11647)
- 险(11158)
- 地方(11092)
- 机构
- 大学(229910)
- 学院(227116)
- 济(92351)
- 经济(90142)
- 管理(86732)
- 研究(74519)
- 理学(72960)
- 理学院(72150)
- 管理学(70732)
- 管理学院(70312)
- 中国(64619)
- 京(49173)
- 财(47594)
- 科学(45758)
- 农(41722)
- 所(39468)
- 中心(36963)
- 财经(36881)
- 江(36580)
- 研究所(35190)
- 业大(33749)
- 经(33187)
- 农业(32851)
- 北京(31616)
- 州(29192)
- 范(29149)
- 师范(28849)
- 经济学(28267)
- 财经大学(27206)
- 经济学院(25596)
- 基金
- 项目(138940)
- 科学(108041)
- 基金(100814)
- 研究(100306)
- 家(87134)
- 国家(86378)
- 科学基金(73311)
- 社会(62182)
- 社会科(58643)
- 社会科学(58622)
- 省(53502)
- 基金项目(53113)
- 自然(48275)
- 自然科(47172)
- 自然科学(47156)
- 教育(46955)
- 自然科学基金(46341)
- 划(45397)
- 资助(43493)
- 编号(41706)
- 成果(35763)
- 部(31656)
- 重点(30921)
- 课题(28345)
- 发(28212)
- 创(27494)
- 科研(27139)
- 教育部(27096)
- 大学(26521)
- 性(26249)
共检索到353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舜 刘东辉
本文提出,信贷管理不仅要重视贷前的审批工作,贷后的清贷工作,还要重视贷中的监督工作,并要经常利用利率的筛选机制和利率的激励机制,以甄别借款人风险程度,从而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管理 道德风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谭燕芝 耿芦森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构建理论框架并使用PSM-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对农民进行不同消费层级的过度消费的影响,以此来探究农户贷款后消费的道德风险行为,并分析其行为逻辑。研究得出:(1)农户总体上存在贷款后过度消费的道德风险,正规贷款相比非正规贷款更甚。(2)在还款风险较高时,贷款对于生存型过度消费的促进更加明显,此时二元金融渠道的农户行为相似,验证了前景理论中的人在面对损失时呈现风险追逐的现象在农户道德风险中存在。(3)对消费层次的分析表明农户借款后以满足生存型消费为优先,享受型消费可能会被抑制,说明农户贷款后的心理账户划分随消费层级而变化,反映出了农户不健全的信用意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盛光华 庞英 张志远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高昂的核查成本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本文通过构建信用社与农户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农户违约行为引发道德风险和信用社核查行为降低道德风险之间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信用社选择核查策略的概率临界值与贷款额度、贷款利息和贷款期限存在正向相关性,与惩罚力度存在负向相关性;农户选择违约策略的概率临界值与贷款额度和核查成本存在正向相关性,与惩罚力度存在负向相关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燕
本文从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在对企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以后,说明了企业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效用构成,并对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效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降低企业经理道德风险行为的理论思路与现实途径。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影响因素 效用 成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弓劲梅
20世纪30年代,美国率先建立全国统一的存款保险制度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效法,建立起形式各异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在保护小额存款人、维系金融安全方面作出的成绩令人瞩目,但由其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也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研讨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道德风险在银行资产与资本决策中的表现,进而剖析了道德风险带来的社会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道德风险 过度风险承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古小刚
现实中大多数人认为所有的最终贷款人行为都会带来道德风险,其中存在以偏概全的误导。新旧古典主义在理论结构上还存在着形式性缺陷,而大而不倒主义是新旧古典主义逻辑的必然发展,这使道德风险从可能性发展为必然性。解决的方法是制度回归,从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上进行根治。
关键词:
最终贷款人 道德风险 大而不倒主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金岷 危勇
最后贷款人思想产生伊始,其道德风险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最后贷款人理论的演进,对道德风险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本文对最后贷款人道德风险理论进行回顾,研究了几种主要理论的思想起源、政策内涵和实施障碍,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防范最后贷款人道德风险的一些政策启示。
关键词:
最后贷款人 道德风险 金融稳定 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桥云 韩煦 陈跃军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以来,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很好地解决了放款机构资金来源约束和流动性约束问题,保证了放款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移了信用风险,扩大了贷款规模,推动了整个社会GDP的增长。然而,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使证券化所存在的风险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我国贷款证券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美国较为成熟的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完善我国证券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证券化 道德风险 监管缺失 次贷危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孔海
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了避免银行破产给存款人造成损失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避免金融体系发生动荡与危机,应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保险制度不是灵丹妙药,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容易发生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有可能在存款人、银行经营者以及银行所有者任何一方发生。但银行经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经营者造成的,因此,需要银行所有者设计出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银行经理人发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对于银行所有者道德风险的消除,首先要创新银行管理制度;其次,要严格遵守银行经营“三原则”,即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防止银行经营目标单一化;第三,要规范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银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霖
近年来,不少学者力图运用代理理论的概念和方法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改革(例如:郁光华等,1994;翟林瑜,1995;张维迎,1995),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进展,引起了对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入讨论。本文受这些研究的启发,打算从两方面的内容来参与有关的讨论:其一,提出“存在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性质及解决途径;其二,探讨两个在运用代理理论研究国有企业改革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即初始委托人的界定和代理人对风险的态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维
本文通过引入行为公司金融学的分析框架,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引入行为偏差设计了上市公司经理层道德风险度量模型,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在2003—2007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了各年的上市公司经理层平均道德风险值。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的道德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最后,作者根据分析结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道德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健
运用博弈理论,根据是否信息对称,分析完美信息和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委托-代理行为的均衡路径,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委托方和代理方未来行为的各种可能性及其优化选择,指出市场机制的不完善、诚信程度缺失会使得委托-代理选择偏离最优路径,从而建立帕累托最优条件下的关键方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瑞纲
责任保险的道德风险对责任保险的发展会起到较大的阻碍作用,但我国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章通过系统的分析,指出责任保险的道德风险由以下四种类型的风险所构成:保单持有人风险、索赔者风险、司法系统风险与承保人风险。其中保单持有人风险是传统的道德风险,索赔者风险主要表现为投机性诉讼,司法系统风险体现的是侵权法与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承保人风险则是不谨慎的承保人在经营责任保险时会遭遇的风险。在文章的结尾,笔者针对分析的结论对我国发展责任保险中如何有效管理责任保险道德风险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