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5)
2023(6812)
2022(5811)
2021(5516)
2020(4593)
2019(10750)
2018(10613)
2017(22744)
2016(12087)
2015(13386)
2014(13556)
2013(13529)
2012(12823)
2011(11879)
2010(12056)
2009(11704)
2008(11534)
2007(10517)
2006(9592)
2005(8997)
作者
(34019)
(28085)
(28084)
(27136)
(17966)
(13181)
(12888)
(10692)
(10588)
(10292)
(9441)
(9120)
(9111)
(8935)
(8883)
(8810)
(8422)
(8321)
(8178)
(8064)
(7361)
(6879)
(6755)
(6539)
(6421)
(6319)
(6258)
(6139)
(5619)
(5450)
学科
(52084)
经济(52038)
管理(34883)
(34249)
(26428)
企业(26428)
方法(23776)
数学(22060)
数学方法(21871)
中国(16610)
(15880)
(15174)
(14038)
(13612)
贸易(13604)
(13366)
(12530)
银行(12521)
(12011)
(10911)
金融(10911)
业经(10069)
(9607)
农业(9209)
地方(8869)
(8773)
财务(8759)
财务管理(8741)
(8671)
(8345)
机构
学院(177855)
大学(177262)
(84957)
经济(83306)
管理(69026)
研究(59218)
理学(58536)
理学院(57981)
管理学(57291)
管理学院(56944)
中国(51964)
(43623)
(36291)
财经(33890)
科学(30856)
(30790)
(29365)
中心(28083)
经济学(27789)
(27024)
研究所(25865)
经济学院(25368)
财经大学(25300)
(24713)
北京(23613)
(21640)
(21269)
师范(21097)
(21066)
(20897)
基金
项目(106316)
科学(84967)
研究(81273)
基金(79203)
(66748)
国家(66216)
科学基金(57188)
社会(53669)
社会科(51245)
社会科学(51238)
基金项目(40492)
(39503)
教育(37559)
自然(34576)
资助(34455)
自然科(33753)
自然科学(33743)
(33655)
自然科学基金(33177)
编号(32940)
成果(27925)
(25689)
重点(23546)
(23316)
课题(22823)
教育部(22697)
国家社会(22366)
人文(22038)
(21724)
(21582)
期刊
(93448)
经济(93448)
研究(62594)
(32790)
金融(32790)
(31405)
中国(30564)
管理(25690)
(22061)
科学(20275)
学报(20226)
财经(17382)
经济研究(16711)
大学(16402)
学学(15505)
教育(15363)
业经(15300)
(14920)
技术(14057)
农业(13832)
问题(13198)
(12947)
国际(11350)
理论(10897)
实践(9694)
(9694)
商业(9556)
技术经济(9252)
统计(9083)
现代(8576)
共检索到278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永红  
采用1997年至2007年的季度数据,利用SVAR方法全面分析了利率变动对不同种类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变动对不同种类的贷款存在效果和时滞的差异性,其中,短期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企事业贷款对加息的反应不明显,消费贷款对利率的变动敏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永红  李政  
我国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本文应用1997年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基于SVAR方法,比较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调整和实际经济变化对不同种类银行贷款的冲击。研究结果显示:利率上调会降低消费性贷款的增速,而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变化受利率上调的影响不大,本文对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上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宪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是货币政策经由何种渠道影响真实经济社会的过程。它既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国货币当局无法回避的重大实践问题。本文在对被西方理论界誉为经典的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旨在为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取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齐子漫  齐文卓  张凯  
当银行面临资本和存款准备金监管双重约束时,银行信贷不仅对货币政策做出反应,而且还受其他银行行动的影响。银行的信贷具有相互替代效应,会抵消一部分货币政策影响。当银行都不满足双重约束时,货币政策对这些商业银行信贷无效。当不满足双重约束的商业银行逐渐增加时,货币政策边际递减效应会增大。货币政策逐渐减弱是因为不满足资本约束或存款准备金约束的商业银行越多,这些商业银行因约束条件的限制而使得信贷对货币政策越不敏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屠孝敏  
本文论证了我国在现有的金融结构条件下,只能采用信贷渠道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并认为金融领域改革的步伐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导致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协调,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以货币渠道为主的传导机制才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正确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华平  干杏娣  
本文在构建银行业结构影响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传导效率的古诺模型基础之上,通过选取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05家城市商业银行从2000年至2012年共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运用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率。且采用不同的银行业结构衡量指标及对扩展的动态实证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保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骆振心  冯科  
影子银行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大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角度,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厦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而利率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对利率的行政管制严重制约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破坏了利率机制内在的平衡机制,导致利率结构失衡,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利率行政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烨东  陈勇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行使中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是否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能够有效地传导信息,实现宏观调控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率与投资和储蓄之间是否正相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和投资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投资,但是加息与储蓄之间则几乎没有相关性。要想利用利息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虹  
文章以1996-2012年的相关季度统计数据,运用STR模型和LM统计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及地区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特性,即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同时,这种不对称性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运行存在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廷求   庞念伟   彭江波   常东风  
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是提高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关键。本文以垂直生产结构下的生产链贷款级差为切入点,构建理论模型阐明贷款级差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质效的微观机制,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宽松货币政策条件下,银行向上游企业发放的贷款比向下游企业发放的贷款更多,生产链上存在贷款级差,但上游企业未将贷款顺畅转化为实业投资,而是购买了更多金融资产。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资金密集程度较高、非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从作用机制看,引致需求是贷款级差影响货币政策质效的重要渠道,货币政策作用于下游的力度偏弱进而对上游的引致需求不足,削弱了货币政策刺激上游实业投资的效果。本文揭示了当前货币供需规律的新特点,提出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渠道不畅的新解释,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新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偏紧缩的政策转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宽松的政策。本文通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冲击反应分析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并且信贷传导渠道具有有效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清华  
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货币政策在信贷市场的传导过程中仍然面临来自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的障碍。笔者就提高信贷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建议如下:一要实行稳健的信贷政策,完善信贷政策的操作及实施机制;二要增强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观念,积极拓展信贷市场;三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经济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