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6)
2023(11300)
2022(10090)
2021(9741)
2020(8070)
2019(18841)
2018(18776)
2017(37661)
2016(20477)
2015(22891)
2014(23008)
2013(22685)
2012(20721)
2011(18602)
2010(18586)
2009(17211)
2008(16742)
2007(14543)
2006(13024)
2005(11403)
作者
(57144)
(47212)
(46740)
(45026)
(30212)
(22469)
(21436)
(18464)
(17893)
(17136)
(16163)
(15869)
(15042)
(14826)
(14656)
(14652)
(14109)
(14095)
(13515)
(13280)
(11700)
(11624)
(11439)
(10869)
(10591)
(10563)
(10494)
(10491)
(9518)
(9236)
学科
(74426)
经济(74344)
管理(59563)
(56504)
(47129)
企业(47129)
方法(34707)
数学(30159)
数学方法(29772)
(24509)
(21870)
(21481)
税收(20426)
(20255)
中国(19405)
业经(16520)
(15964)
地方(15459)
(14874)
贸易(14870)
(14475)
(14419)
财务(14355)
财务管理(14334)
(14270)
农业(14144)
企业财务(13601)
(12999)
理论(12841)
(12623)
机构
学院(280642)
大学(280423)
管理(114724)
(110276)
经济(107715)
理学(99308)
理学院(98272)
管理学(96715)
管理学院(96210)
研究(91067)
中国(70486)
(59345)
(57212)
科学(55987)
(45183)
财经(44215)
(42749)
中心(41976)
(41758)
研究所(40679)
业大(40300)
(40082)
北京(37799)
(36134)
师范(35862)
(34010)
农业(33207)
(33130)
财经大学(32693)
经济学(31838)
基金
项目(190059)
科学(149134)
研究(142330)
基金(137449)
(118200)
国家(117199)
科学基金(101109)
社会(87530)
社会科(82942)
社会科学(82922)
(73564)
基金项目(72992)
自然(65986)
教育(64614)
自然科(64396)
自然科学(64383)
自然科学基金(63206)
(62042)
编号(60043)
资助(57384)
成果(49634)
(41997)
重点(41590)
课题(40247)
(39918)
(39357)
项目编号(37584)
创新(36605)
教育部(36160)
科研(36089)
期刊
(120119)
经济(120119)
研究(90239)
中国(48823)
(41980)
学报(41139)
管理(40475)
(38695)
科学(37537)
教育(31137)
大学(30964)
(29519)
金融(29519)
学学(29043)
农业(26472)
技术(23197)
财经(20061)
业经(19746)
经济研究(18739)
(16810)
(15861)
(15795)
问题(15366)
理论(15203)
图书(15021)
实践(14190)
(14190)
税务(14051)
科技(13122)
技术经济(13053)
共检索到415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宋献中  
为了研究商业银行计提的呆账准备金、税前扣除办法及标准,本文从税收中性原则出发,建立了贷款损失税收政策理论分析模型,并以核销法与全部准备法为政策框架,对我国现行贷款损失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严艳  
按照税收中性原则,银行贷款损失在实际发生时若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税前扣除,则可以保证银行名义税率等于实际税率。我国贷款损失税收政策正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但商业银行仍普遍存在贷款损失税前扣除不足的税收非中性问题,主要是现有的税收政策缺乏对银行贷款核销的鼓励。本文初步探讨如何改革现有的贷款损失税收政策,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钟炜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税收政策是银行所得税的核心问题。对于银行提取的呆账准备金能在税前多大比例扣除,商业银行、监管部门以及财税部门存在较大争议。银行贷款损失税收政策的制定应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首先,符合税收中性原则;其次,避免对银行提取足额准备金的行为产生制约。而我国现行的贷款损失税收政策并不符合这两个原则,因此应进行政策调整,由一般准备法改为更合理的特殊准备法。但是,在政策转变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特殊准备金也并不完全反映贷款的真实损失,允许其全部税前扣除也可能会导致征税不足。第二,在不良贷款比例很高的情况下,由一般准备法改为特殊准备法,税前扣除额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因此需要考虑到政策变动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锦治  任学群  杨玉淼  
一、我国商业银行呆账损失税收政策的问题及影响(一)从制度层面分析。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呆账损失税收政策主要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总局令[2002]4号)以及一些具有法规性质的相关通知所体现的国家对商业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的基本政策,包括政策的目的以及呆账的认定、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允许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宏  侯梦春  
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待遇制度在许多国家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也是银行税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理论基础与国际比较两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对“何时”及“如何”将贷款损失在税前进行扣除从理论角度进行了解释,并对比了国际上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以期对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光辉  
通过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收待遇进行国际比较发现 ,尽管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认贷款损失及其减税的完美方法 ,但从各国实践及其发展趋势看 ,特定准备金法在确认减税时机及实际贷款经济价值下跌上 ,相对来说要优于其他方法。同样 ,我国贷款损失税收待遇也应通过不断改革逐步对渡到特定准备金模式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黄晓珊  
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实施PPP模式的背景,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的相关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对PPP模式的涉税政策体系进行了分析。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考虑到模式的复杂性,包括税收在内的稳定清晰的综合性长期政策体系才真正对参与者具有吸引力。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黄晓珊  
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实施PPP模式的背景,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的相关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对PPP模式的涉税政策体系进行了分析。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考虑到模式的复杂性,包括税收在内的稳定清晰的综合性长期政策体系才真正对参与者具有吸引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艳杰  
文章研究了稳增长政策、贷款损失准备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越大,越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稳增长政策出台后,银行计提了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进而降低了银行风险。此外,非国有银行、非上市银行、地方性银行、高流动性银行、资产规模小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越大越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稳增长政策出台后更能促进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银行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自力  
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将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纳入监管资本衡量的基本框架,国际活跃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指标已从不良贷款率转向PD和LGD。本文简要综述了国际上LGD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并对国内商业银行抵押贷款LGD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与管理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一、税收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一)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依靠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来完成。政府的作用不是体现在利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上,而是体现在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上。第一,为资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向凯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税收政策的现状,并就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征税原则、征税环节及其税制设计,以及期货、期权、权证和互换等特定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相关税收政策的制定进行了研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金荣  
节能减排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应从我国提出节能减排政策的背景和税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入手,借鉴国外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制定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架构及配套措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幼锋  
在出口因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衰退而受阻的情况下,中国较低的消费率,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压力。低消费率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和农村消费增长缓慢所导致的。为了促进消费,要实行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其中建立农村居民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制度、增加所得税和财产税在中国税制中的比重和地位,是促进消费税收政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靳东升  原泽文  凌萍  
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不仅经济制度进行流程再造,而且社会公共领域各个方面都要受到深刻影响。本文在分析了中国现行社会组织税收政策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现行社会组织税收政策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