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3)
- 2023(6988)
- 2022(6329)
- 2021(5976)
- 2020(5448)
- 2019(13055)
- 2018(12960)
- 2017(25338)
- 2016(14275)
- 2015(16497)
- 2014(17245)
- 2013(17389)
- 2012(16484)
- 2011(14713)
- 2010(15306)
- 2009(14829)
- 2008(15531)
- 2007(14179)
- 2006(12333)
- 2005(11461)
- 学科
- 济(58038)
- 经济(57971)
- 管理(40402)
- 业(40130)
- 企(32010)
- 企业(32010)
- 方法(29425)
- 数学(25862)
- 数学方法(25415)
- 财(19649)
- 农(17284)
- 学(15473)
- 中国(14358)
- 务(13517)
- 财务(13478)
- 财务管理(13435)
- 制(12621)
- 企业财务(12509)
- 贸(12280)
- 贸易(12275)
- 易(11842)
- 农业(11386)
- 地方(10757)
- 业经(10722)
- 银(10608)
- 银行(10577)
- 行(9669)
- 融(9513)
- 金融(9508)
- 理论(9012)
- 机构
- 大学(213843)
- 学院(212721)
- 济(84139)
- 经济(82013)
- 管理(78024)
- 研究(72960)
- 理学(65582)
- 理学院(64814)
- 管理学(63334)
- 管理学院(62951)
- 中国(60753)
- 科学(46611)
- 京(46451)
- 财(45132)
- 农(42321)
- 所(40365)
- 研究所(35730)
- 中心(35573)
- 江(35473)
- 财经(34073)
- 业大(34013)
- 农业(33232)
- 经(30331)
- 北京(30062)
- 州(27892)
- 范(27091)
- 师范(26820)
- 院(25649)
- 经济学(25463)
- 省(25303)
- 基金
- 项目(130441)
- 科学(99503)
- 研究(92612)
- 基金(92265)
- 家(81227)
- 国家(80564)
- 科学基金(66892)
- 社会(55232)
- 社会科(52193)
- 社会科学(52173)
- 省(51504)
- 基金项目(48149)
- 自然(44560)
- 划(43627)
- 自然科(43475)
- 自然科学(43458)
- 教育(43147)
- 自然科学基金(42659)
- 资助(40527)
- 编号(38547)
- 成果(33600)
- 重点(29748)
- 部(29079)
- 发(27113)
- 课题(27056)
- 科研(25938)
- 创(25533)
- 计划(24944)
- 性(24580)
- 大学(24194)
共检索到335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冬鸣
就贷款损失准备两种会计方法而言,贷款五级分类法在计提范围及对抵押物扣除处理方面行际之间存在差异,部分机构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仅从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看,大多也未充分体现周期特征。与此同时,五级分类法下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也并不牢固。而相对于贷款五级分类法而言,贷款损失准备采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技术虽然减少了数值的主观性,但其预计期间、折现率选取与使用等仍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亟待解决。
关键词:
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五级分类 现金流量现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霞
足额、及时地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银行会计审慎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然而这一会计制度改革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利益。本文从博弈论与信息学的角度探讨了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冲突,说明集体的非理性最终会导致商业银行效率的丧失。
关键词:
准备金 战略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旭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的措施,无效的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资本与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有意愿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方面,而对其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很少涉及。贷款损失准备效率是指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的有效性,即实际设置的贷款损失准备与其有效边界的偏离程度。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1998~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无效性,没有达到效率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丽 徐子蒙
贷款损失准备不仅影响上市银行报告期的利润,而且影响上市银行未来吸收未预计损失的能力。我国现有上市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计提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其合理性和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性,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银行 贷款 贷款损失准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国庆 冯阳
自2008年我国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后,除金融等极少数行业按会计准则提取的准备金可以在税前扣除外,大部分企业在会计上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都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我国金融企业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政策历经多次变更,政策规定的不断变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征纳双方都造成了很多困惑。本文围绕金融企业贷款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变更脉络,分析现行政策在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金融企业贷款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企业 贷款损失准备金 税前扣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永 邓剑平
在不确定性的作用下,商业银行贷款会面临风险。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常见措施。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没有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明显不足,利润虚增普遍而且严重,累积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宇嘉 陆军 陈千里
本文通过构建贷款风险迁移矩阵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具有抑制信贷紧缩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80年代末芬兰、挪威和瑞典三个北欧国家及90年代日本的银行危机、信贷紧缩及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从贷款准备金的角度指出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的滞后性是这些国家信贷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实证分析了1996~2005年十年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得出的结论是:国有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有强化或助推信贷紧缩的影响,而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可以部分解释1996~1998年我国出现的信贷紧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磊
美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张磊贷款不能按最初协议规定的日期或其他可接受的方式偿还,就被划为"有问题贷款"。当一项贷款最终不能收回时,银行必须将其冲销掉。在美国,冲销的办法通常是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商业银行动用贷款损失准备金将直接减少商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邹新月 周伟卫
本文利用面板VAR模型及2004~2009年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银行贷款行为、盈余管理策略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从中国代表性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来看,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与净利润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这证实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商业银行其风险管控能力更强,从而阻碍不良贷款率的提高,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计提对不良贷款率的提高不敏感,这可能与商业银行计提不规范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不高有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瑞稳 李丹丹
本文以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以自由裁量贷款损失准备为经理自主权的代理变量,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经理人员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方面的自主权行为。实证结果表明存在使用自由裁量贷款损失准备调整资本充足率和盈余管理的行为,银行还使用其来缓解风险和融资压力;银行经理人员主观感知到的经济下行和监管压力对自由裁量贷款损失准备有显著影响,经理人员在感知到经济下行后会减少计提自由裁量贷款损失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顺周期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雯靓 吴溪
在以往不多的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文献中,并未发现系统性的证据显示银行通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进行利润平滑。基于Bankscope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数据库提供的2002—2010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我们重新考察并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通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平滑利润的行为,我们还发现2007年起施行的新会计准则显著遏制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平滑行为。当然,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并未完全消除商业银行的利润平滑行为。最后,上述各项发现在非上市银行样本中成立。本文证据还支持在我国银行业(包括非上市银行)广泛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建军 杨坤 郗永春
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及其监管带来了很大影响。新会计准则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的主要影响有:(1)新会计准则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的规定与监管审慎性要求相矛盾;(2)新会计准则规定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与监管要求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有分歧。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主要有:(1)降低了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性;(2)使得贷款损失准备具有更大的波动性;(3)引入时间价值,可能导致准备水平的提高;(4)可能导致利息收入和减值准备同步增加,并将影响各会计期间的利润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本文对以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贷款损失准备 现金流折现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旻
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新标准的提出给了银行业监管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对新标准中的贷款拨备比率现状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此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来弥补指标的局限性。这些改进包括:引入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比率以及一个覆盖关注类贷款的介于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之间的中间指标。最后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对这一中间指标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姗姗 戴德明 张东旭
笔者利用贷款损失准备重述数据,检验了商业银行通过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所进行的盈余管理对其未来信贷行为的影响。以2005—2014年132家中国商业银行的453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本文发现由于会计差错而进行贷款损失准备重述的商业银行未来一期的过度放贷倾向显著高于未发生重述的银行,而在会计准则变更导致重述的银行中则不存在这一现象。而且,只有重述调增银行具有高于未重述银行的过度放贷倾向,而重述调减银行与未重述银行的贷款增幅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重述调增银行的过度贷款增量形成了更高的贷款集中率和不良贷款率。这表明出于向上盈余管理动机而少提贷款损失准备是导致商业银行过度放贷从而信贷业绩下降的重要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宇嘉 陆军
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历史成本会计法的条件下,银行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具有必然性。本文从贷款定价的角度分析了银行计提贷款准备金的基本原理,基于对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方法的理论依据、国际银行业的实施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考察,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链预测思想的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的新思路,并分析了其运作机理及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