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0)
- 2023(8043)
- 2022(6865)
- 2021(6365)
- 2020(5216)
- 2019(11907)
- 2018(11580)
- 2017(23495)
- 2016(12740)
- 2015(14182)
- 2014(14392)
- 2013(13991)
- 2012(13004)
- 2011(11827)
- 2010(12236)
- 2009(11968)
- 2008(11971)
- 2007(11122)
- 2006(10119)
- 2005(9603)
- 学科
- 济(48432)
- 经济(48350)
- 管理(44865)
- 业(40746)
- 企(34597)
- 企业(34597)
- 财(18568)
- 方法(18384)
- 制(17694)
- 数学(16048)
- 数学方法(15853)
- 农(14690)
- 中国(13860)
- 银(12241)
- 银行(12236)
- 行(11690)
- 业经(11579)
- 融(11514)
- 金融(11512)
- 务(11132)
- 财务(11103)
- 体(11081)
- 财务管理(11077)
- 贸(10996)
- 贸易(10988)
- 易(10743)
- 策(10619)
- 企业财务(10546)
- 体制(9467)
- 税(9009)
- 机构
- 学院(182357)
- 大学(181944)
- 济(83004)
- 经济(81191)
- 管理(71720)
- 研究(61733)
- 理学(59808)
- 理学院(59257)
- 管理学(58574)
- 管理学院(58193)
- 中国(54016)
- 财(46018)
- 京(37659)
- 财经(34235)
- 经(30926)
- 科学(30888)
- 江(30356)
- 所(30039)
- 中心(30002)
- 经济学(26010)
- 研究所(25842)
- 农(25755)
- 财经大学(25291)
- 北京(24165)
- 州(23373)
- 经济学院(23210)
- 院(22293)
- 银(21614)
- 业大(21314)
- 范(21172)
- 基金
- 项目(109436)
- 科学(88096)
- 研究(85268)
- 基金(81376)
- 家(68386)
- 国家(67796)
- 科学基金(59501)
- 社会(55815)
- 社会科(53059)
- 社会科学(53050)
- 基金项目(41424)
- 省(41069)
- 教育(39446)
- 自然(36458)
- 自然科(35640)
- 自然科学(35633)
- 自然科学基金(35030)
- 编号(34954)
- 划(34501)
- 资助(34204)
- 成果(30466)
- 制(27752)
- 部(26113)
- 课题(24528)
- 重点(24182)
- 性(23700)
- 教育部(23313)
- 国家社会(23073)
- 发(23056)
- 创(23039)
共检索到301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博 朱珠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最后的关键期,LPR作为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的重要抓手,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的关键一环,将对整个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和信贷市场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对LPR应用的国际经验、现状问题、形成机制、后续影响、前景展望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商业银行需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优化资产负债配置方式,完善FTP定价机制;加快发展利率衍生品市场;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发挥好LPR对实体融资成本下行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LPR “两轨合一轨” 利率市场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红 张龙 吴安兵 张博
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要求下,央行适时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赋予商业银行更大的定价自主性。本文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过程模型化,引入商业银行的策略性报价与两阶段加点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新机制的降息有效性和金融稳定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新机制下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可有效疏通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渠道,确保政策信号灵活适度,商业银行自主加点则可有效“挤出”利率中偏离市场实际需求的虚高水分,打开贷款利率的政策性降息空间与市场化降息空间。第二,新机制下第一阶段加点随着金融市场风险的加大而显著提高,第二阶段加点则会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客户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与风险状况等因素,从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增强经济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报价行信息精确度的提高将增强市场化降息有效性与金融稳定性。为了更好地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建议加强新机制与宏观审慎评估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督促商业银行科学合理定价。本文对于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以及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生柳荣
<正>2019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以LPR改革为核心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建设。文章系统梳理了LPR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全面总结了LPR改革以来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显著成效,并结合当前贷款市场定价需要关注的问题,就下一步深化LPR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LPR宣告贷款基准利率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来,央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既是管制利率,又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实施的政策意图。但中国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扩大并最终放开了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在利率的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存贷款利率并不直接决定于央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蕾 罗瑜 陈璐
我国LPR机制改革的推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贷款利率的并轨,贷款实际利率的下降最终依然取决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下降2019年8月17日,人民银行公告实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新的机制要求各报价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加点的形式进行报价,并从即日起新发放贷款主要参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行定价。此次LPR机制改革的实质是推动信贷市场利率"换锚",以中期货币政策利率作为"桥梁",加强信贷市场利率与货币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的联系,推动信贷市场利率决定的市场化。
关键词:
实际利率 基准利率 LPR 存量贷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伟
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同一的政策冲击所引起的各市场主体的最优反应是不同的。2004年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对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信贷市场上的行为塑造作用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对山东省淄博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了目前金融机构执行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对信贷市场主体和市场结构的现实冲击,从微观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贷款利率 市场结构 政策冲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新平 王晓 胡军太
金银专项贷款是计划经济产物。随着黄金流通管理体制改革,金银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人民银行对金银专项贷款的管理和处置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本文分析了金银专项贷款风险成因,并就维权清收与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银专贷 体制障碍 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俊杰
中国学生贷款的利率上限管制压低了贷款利率,虽可以减轻学生还贷负担,但也会引起贷款供给不足等问题。研究表明,用间接补贴去弥补利率管制的不足,容易引起补贴资金浪费,降低贷款运行效率,而放开利率管制,并将间接补贴转化为直接补贴,才是保障贷款供给与减轻学生还贷负担的两全之策。中国学生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可分为利率上限微调、取消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三个阶段实施。
关键词:
中国学生贷款 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 贴息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玚 韩晓宇 王学龙
利用2008年1月至2017年3月的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以及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基于有向无环图(DAG)方法设置先验参数的SVAR模型分析存贷款利率限制放开后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果的实证结果表明,存款基准利率仍然是影响其他关键利率变量以及通胀水平的重要因素,央行仍可以将其作为政策利率的主要调控工具。同时,其他关键变量在向下端变量传导过程中的效率较低,说明金融机构在利率约束放开的背景下进行金融产品定价时仍受一些隐性约束的制约,而非通过中间利率调整自身的定价行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有向无环图 利率走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覃俊杰 熊良俊
本文结合专业银行信贷资金营运现状,对政策性贷款负效益营运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而剖析了专业银行政策性贷款负效益营运给经济,金融生活带来的现实危害,在此基础上,提由了建立政策性贷款利益补偿机制的基本构想,即国家对政策性贷款提供利益补偿;中央银行对政策性贷款实行区别调控;专业银行强化内部管理,立足自我消化,自我补偿;承贷主体搞活经营,增强高利率承受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国岭
大量风险贷款的存在是困扰银行经营的突出问题。在农业银行向多功能、国际化、现代化的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努力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信贷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斌
本文以传统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技术改造贷款的发展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技改贷款所面临的市场、政策和制度三重约束。近年来,技改贷款在总量和占比上都呈逐年下降趋势,直接影响到传统工业基地的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就此,本文从银行、政府和企业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改贷款 信贷市场 信贷政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泓博
利率市场化改革离不开利率定价机制的建设。2001年中央银行就对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改革试点,2002年又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放宽利率浮动幅度。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建立完善、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尤为重要。经过对山东威海部分农村信用社调查发现,因经营条件、竞争机制、风险理念等方面的缺陷,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仍不健全、定价方式还不够科学和规范。建立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以适应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农村信用社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市场化 利率 定价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晓亚 赵自然 陈华
利率走廊,是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工具转型的可行制度安排。借鉴成熟市场国家经验,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式出发,探讨与利率走廊相对应的政策利率对信贷渠道及实体经济的传导,能够为未来相关配套机制的搭建提供参考与建议。研究发现,现阶段市场利率尚不具备作为银行信贷定价基准的实施要件;同时,相对较长的重定价期限使贷款对基准利率调整的响应相对迟缓。商业银行可考虑与利率走廊配套的政策利率保持紧密联动的基准利率作为阶段性选择,未来在利率走廊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平抑效力充分释放后,市场利率基准可成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日渐紧密的商业银行部分人民币贷款产品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传导 基准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