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9)
2023(14126)
2022(11117)
2021(10118)
2020(8447)
2019(18903)
2018(18564)
2017(36807)
2016(19494)
2015(21855)
2014(21886)
2013(21279)
2012(19195)
2011(16856)
2010(17480)
2009(17384)
2008(16975)
2007(15842)
2006(14277)
2005(13869)
作者
(53661)
(44661)
(44289)
(42301)
(28677)
(20954)
(20299)
(17298)
(16731)
(16176)
(15469)
(15011)
(14556)
(14224)
(14143)
(13737)
(13129)
(13083)
(12781)
(12494)
(11177)
(10992)
(10647)
(10237)
(10123)
(10121)
(10101)
(9992)
(8861)
(8607)
学科
(87377)
(84468)
经济(84338)
(80385)
企业(80385)
管理(74495)
(35292)
银行(35146)
方法(33636)
(33511)
(32328)
金融(32326)
(31556)
(31461)
业经(31401)
中国(28662)
(27702)
数学(25316)
数学方法(25195)
(23341)
财务(23303)
财务管理(23275)
企业财务(22151)
农业(19906)
(19358)
技术(17389)
体制(16895)
理论(16133)
(15957)
地方(15416)
机构
学院(278621)
大学(273266)
(125532)
经济(123102)
管理(111962)
理学(93740)
理学院(92971)
管理学(91988)
管理学院(91474)
研究(86368)
中国(85189)
(66921)
(56459)
财经(51631)
(46786)
(45294)
科学(44219)
中心(43900)
(43708)
(41775)
经济学(39772)
(39454)
财经大学(38302)
银行(37934)
研究所(36354)
(36332)
经济学院(35926)
北京(35502)
(35483)
业大(34336)
基金
项目(168468)
科学(135775)
研究(128818)
基金(125695)
(105503)
国家(104518)
科学基金(93217)
社会(86113)
社会科(81893)
社会科学(81873)
基金项目(65816)
(65647)
教育(58202)
自然(57176)
自然科(55943)
自然科学(55932)
自然科学基金(55049)
(52733)
编号(51568)
资助(51063)
成果(41813)
(38940)
(38690)
(38339)
重点(37041)
(37030)
国家社会(36209)
(36065)
创新(35348)
课题(34987)
期刊
(148030)
经济(148030)
研究(91882)
(61365)
金融(61365)
中国(59262)
(57293)
管理(48720)
(42722)
科学(33617)
学报(32587)
财经(27968)
大学(27270)
农业(26484)
学学(26130)
业经(25111)
技术(24647)
(23921)
经济研究(22672)
教育(21974)
问题(18989)
(15799)
财会(15602)
技术经济(15520)
理论(15262)
(15170)
现代(14855)
国际(14843)
世界(14247)
商业(13706)
共检索到454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志红  刘炳荣  
以放松贷款利率管制为准自然试验,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产生了抑制作用,但政策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机制分析表明,放松贷款利率管制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打破预算软约束,弱化了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动机;同时提高了银行间竞争程度,减轻了信贷歧视,从而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治理、加强金融部门监管以及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有助于增强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效果。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层次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新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安磊  鄢伟波  沈悦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重新审视现有文献关于“贷款利率下限放开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的研究结论,并多角度论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研究发现:贷款利率下限放开明显促进了非国有企业金融化。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贷款利率下限放开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了企业金融化,且这种影响在规模较小、业绩压力较大以及实业收益率偏低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企业金融化的动机主要是“市场套利”而不是“预防性储蓄”。进一步从宏观经济环境、产品市场竞争以及公司内部治理三个维度考察企业金融化治理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及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环境有助于抑制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而产品市场竞争反而会促使企业通过金融投资来缓解实业业绩压力。本文有助于重新理解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也为如何治理企业经营“脱实向虚”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桂荷发  张春莲  王晓艳  
以2003—2018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对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化行为会抑制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会降低该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这种抑制效应会因产权属性、融资约束的不同而不同,即国有企业的影子银行化业务对企业主营业务发展的抑制效应更强,而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其影子银行化业务对企业主营业务发展的抑制效应更明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段永琴  何伦志  
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从市场利率变化敏感度、利率定价技术与定价模式三维度,研究数字金融倒逼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市场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数字金融对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市场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提升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技术水平,是促进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市场化的核心动力,互联网贷款倒逼银行提高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度,是定价市场化的第二推手,而互联网理财通过改进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式也发挥了助推作用;基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等要素差异,数字金融对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市场化的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区域与时间异质性。因此,银行应乘势拥抱数字金融,主动实施贷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提升支持中小微企业等长尾群体的金融服务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贤环  姚荣荣  
本文以我国"沪港通"和"深港通"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10—2018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港通""深港通"制度的实施能够显著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增加企业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外部监督治理、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主业投资等渠道,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管理层代理问题较少、媒体监督较强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开放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深化和完善互联互通机制、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及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志宏  郁方  钱金保  
本文探讨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贷款利率放开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信贷规模和利率水平影响较小;从长期来看,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是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增加,同时平均贷款利率上升。进一步地,本文认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将首先从贷款利率市场化政策中获益,其他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改革深化程度;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其挑战主要来自即将到来的存款利率市场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雯雯   王书华  
改善金融错配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H-K模型基础上,将非金融影子银行要素引入企业生产函数,并以2008—2022年我国非金融企业为样本,探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对金融错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适度参与影子银行业务能够改善企业金融错配,但过度发展则不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对金融错配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通过企业资金成本影响金融错配程度。扩展性分析发现,以“投资替代”动机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对实体经营产生“挤出效应”。据此,应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合理运用影子银行业务,以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慧毅  彭一航  刘瑞姣  
随着实体经济投资率的下降,我国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参与到高收益的影子银行业务中,系统性风险不断聚集。文章利用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信贷供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增加均会正向影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扩大信贷供给并没有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反而促进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及区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环境差异,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程度对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敏感程度出现异质性。要遏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趋势,应当更加精确地识别信贷的真实需求方,加强资金的后续监管,从而提高信贷的利用效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研究为后续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航  卢传家  
本文基于管理者异质性视角,以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CEO财务经历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CEO财务经历可以抑制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在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等多种稳健性检验以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CEO财务经历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作用在CEO权利较大的企业中和CEO权利较小的企业中均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这种负相关关系依然显著,但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韩珣  
随着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充当"实质性信用中介"或"间接参与影子信贷市场"的方式开展影子银行业务。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行为对经营风险有何影响,风险又通过何种机制在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进行传导?本文利用2004—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会增加经营风险,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公司治理较差的企业中,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对经营风险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当企业通过委托贷款或者民间借贷方式,作为信用中介向资金需求方融出资金时,借款方的还款风险会降低贷款企业的偿债能力,并且通过"会计账户机制"传导到贷款方,进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当企业部门通过购买"体制内影子银行体系"发行的各种"类金融产品"间接参与到影子信贷信用链条中,整个金融体系的波动将通过"系统性风险联动机制"增加企业预期收益的波动性,从而加剧经营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香花  王倩  李世辉  
基于资本“脱实向虚”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逐渐趋同的背景,本文选取我国2008—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样本,从行业层面探讨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同伴效应。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存在同伴效应。机理检验发现,学习效应和行业竞争不足构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伴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同伴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伴效应对企业财务风险和企业价值分别产生了“U型”和“倒U型”影响。本研究为理解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正确引导和监管影子银行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伟艳  胡士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影子银行业务中,成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文章以沪深A股2010—202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审计收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削弱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营风险和审计投入在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影响审计收费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定价决策和相关部门加强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唐兴国  刘艺哲  
以基于贷款利率的Lerner指数衡量贷款竞争,运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和White异方差稳健标准差,对中国银行业2001~2012年贷款竞争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成为银行深化贷款竞争的开端,而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对金融稳定没有直接的影响;Lerner指数与银行收入波动、银行破产风险呈正相关关系,与银行资本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贷款竞争程度越强,金融体系越稳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佟明亮  
文章使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所收集的民营企业一手数据,构建Logit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于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同时检验金融发展对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进一步对法制环境、金融市场化程度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体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提高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法制环境的改善、地区法律体系的构建对于企业的保护程度提高能够促进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概率,而金融市场化对于民营企业贷款的促进作用也会通过法制环境改善的渠道来增强。研究对于理解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群蕊  李季刚  
文章从数字金融的视角出发,以2011—2020年我国非金融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数字金融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且在分析师关注度、研报跟踪数量及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监督治理下,数字金融对影子银行业务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下,数字金融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降低作用仍然显著;作用机制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两条路径来改善企业对影子银行融资渠道的依赖性,进而降低企业影子银行化。研究结论可为抑制非金融企业在金融领域的扩张和防止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提供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