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
- 2023(410)
- 2022(308)
- 2021(344)
- 2020(315)
- 2019(779)
- 2018(809)
- 2017(1911)
- 2016(1072)
- 2015(1174)
- 2014(1263)
- 2013(1236)
- 2012(1070)
- 2011(891)
- 2010(949)
- 2009(1156)
- 2008(1053)
- 2007(986)
- 2006(866)
- 2005(920)
- 学科
- 济(3180)
- 经济(3180)
- 银(2355)
- 银行(2355)
- 业(2302)
- 行(2188)
- 方法(2106)
- 数学(2039)
- 数学方法(2033)
- 融(2003)
- 金融(2003)
- 企(1879)
- 企业(1879)
- 管理(1820)
- 制(1655)
- 财(1254)
- 业务(1228)
- 贸(1200)
- 贸易(1200)
- 易(1187)
- 务(984)
- 财务(983)
- 财务管理(981)
- 制度(974)
- 度(974)
- 企业财务(945)
- 银行制(915)
- 电子(812)
- 网上(810)
- 网上贸易(810)
- 机构
- 大学(12804)
- 学院(12304)
- 中国(7084)
- 银(6890)
- 银行(6689)
- 行(6313)
- 济(6222)
- 经济(6067)
- 管理(4835)
- 人民(3983)
- 理学(3778)
- 财(3770)
- 理学院(3756)
- 融(3743)
- 管理学(3724)
- 管理学院(3703)
- 金融(3698)
- 研究(3577)
- 国人(3558)
- 中国人(3552)
- 中国人民(3520)
- 人民银行(3292)
- 中心(3254)
- 农(2979)
- 财经(2947)
- 中国人民银行(2929)
- 支行(2699)
- 经(2693)
- 京(2642)
- 江(2516)
共检索到24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春
制定利率的依据是什么?很多同志往往把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说的平均利润率和货币资本供求关系作为我们制定利率的依据。我认为,这两个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决定利率的主要因素,却不是制定具体利率的依据;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因素也不是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江
最优贷款利率机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其为商业银行划定了市场化的指导性贷款利率下限,有利于避免银行业出现过度竞争现象最优贷款利率(Prime Rate)是商业银行向最优质客户收取的贷款利率。虽然其在各国的形成条件存在差别,但却发挥着保障银行业市场化运营、维护本国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中国版"最优贷款利率机制——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与发布机制已经正式运行,未来需要进一步培养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建设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并积极推进其他金融配套改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藩 赵苑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劳凌霄 王丽岩
本文通过简要比较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最优利率定价机制,在分析其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对我国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最优贷款利率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鲁鸿儒
为进一步加强贷款浮动利率管理,完善制度,成为当前金融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前乌盟贷款浮动利率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如何解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光明 陈燕 杜晖
今年7月1日,为配合国家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再次启动利率杠杆,在适当提高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利率的同时调整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此次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上调,不可避免地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和企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LPR宣告贷款基准利率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来,央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既是管制利率,又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实施的政策意图。但中国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扩大并最终放开了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在利率的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存贷款利率并不直接决定于央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是我国宏观调控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持续改革的必然结果。这些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祖洪涛
近几年来,国家连续放宽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基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上浮,只有少部分执行了基准利率,大部分"一浮到顶",个别甚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浮动上限。笔者对山东省德州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上浮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
基层贷款利率 利率浮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焕文
利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是整个利率体系中的关键利率。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专业银行的借款成本,从而牵动专业银行对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蕾 罗瑜 陈璐
我国LPR机制改革的推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贷款利率的并轨,贷款实际利率的下降最终依然取决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下降2019年8月17日,人民银行公告实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新的机制要求各报价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加点的形式进行报价,并从即日起新发放贷款主要参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行定价。此次LPR机制改革的实质是推动信贷市场利率"换锚",以中期货币政策利率作为"桥梁",加强信贷市场利率与货币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的联系,推动信贷市场利率决定的市场化。
关键词:
实际利率 基准利率 LPR 存量贷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建军 黄彦菁
本文对美国国内贷款利率与中国国内贷款利率进行了协整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由于中国经济实际开放性所限,国内贷款利率水平受国际贷款利率影响存在三个月左右的时滞。此外,在我国汇率改革之前,我国贷款利率与国外贷款利率之间关系微弱。但是,自从我国进行汇改之后,我国贷款利率与国外贷款利率之间关系紧密,两者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
国际贷款利率 国内贷款利率 协整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