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8)
- 2023(12366)
- 2022(10997)
- 2021(10700)
- 2020(8988)
- 2019(20738)
- 2018(20810)
- 2017(40897)
- 2016(22473)
- 2015(25557)
- 2014(25750)
- 2013(25183)
- 2012(23437)
- 2011(21000)
- 2010(21342)
- 2009(19959)
- 2008(19837)
- 2007(17588)
- 2006(15836)
- 2005(14281)
- 学科
- 济(84887)
- 经济(84777)
- 管理(68860)
- 业(64508)
- 企(54567)
- 企业(54567)
- 方法(38738)
- 数学(32844)
- 数学方法(32268)
- 财(25188)
- 农(24167)
- 中国(22780)
- 学(19593)
- 业经(19587)
- 制(17598)
- 地方(16938)
- 贸(16740)
- 贸易(16734)
- 务(16599)
- 财务(16525)
- 财务管理(16491)
- 易(16269)
- 理论(16162)
- 农业(15742)
- 企业财务(15669)
- 银(14633)
- 策(14609)
- 银行(14597)
- 和(14407)
- 行(13767)
- 机构
- 大学(320024)
- 学院(317817)
- 管理(128264)
- 济(122178)
- 经济(119118)
- 理学(109541)
- 理学院(108356)
- 管理学(106411)
- 管理学院(105830)
- 研究(104856)
- 中国(82401)
- 京(69372)
- 科学(65086)
- 财(59959)
- 所(53231)
- 农(50056)
- 中心(49410)
- 江(48381)
- 研究所(47735)
- 财经(46833)
- 业大(46008)
- 北京(44608)
- 范(42907)
- 师范(42570)
- 经(42287)
- 州(39885)
- 农业(38854)
- 院(37825)
- 经济学(34638)
- 财经大学(34447)
- 基金
- 项目(208715)
- 科学(163220)
- 研究(155501)
- 基金(150024)
- 家(129186)
- 国家(128046)
- 科学基金(110087)
- 社会(94694)
- 社会科(89516)
- 社会科学(89492)
- 省(80967)
- 基金项目(79268)
- 自然(72301)
- 教育(71628)
- 自然科(70600)
- 自然科学(70585)
- 自然科学基金(69306)
- 划(68189)
- 编号(65875)
- 资助(63217)
- 成果(55538)
- 部(45887)
- 重点(45740)
- 课题(44625)
- 发(43358)
- 创(42405)
- 项目编号(41174)
- 科研(39493)
- 创新(39420)
- 教育部(39396)
- 期刊
- 济(139141)
- 经济(139141)
- 研究(98193)
- 中国(61043)
- 学报(48903)
- 管理(47311)
- 财(46559)
- 农(45903)
- 科学(44160)
- 教育(38795)
- 大学(36819)
- 融(34976)
- 金融(34976)
- 学学(34003)
- 农业(31101)
- 技术(27547)
- 业经(22685)
- 财经(22554)
- 图书(22021)
- 经济研究(20772)
- 经(19067)
- 理论(18366)
- 问题(17948)
- 实践(16999)
- 践(16999)
- 技术经济(15309)
- 业(15149)
- 情报(14979)
- 书馆(14798)
- 图书馆(14798)
共检索到483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毅 向党
项目贷款因其周期长、额度大,历来是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重点;同时,又因其收益期长、综合收益较高且稳定,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营销的热点。然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项目贷款中的影响十分明显。项目业主可能对项目的建设投资、开工时机和预期收益有良好的把握,而银行相对处于信息缺乏的弱势地位。项目评估的准确度直接影响信贷审批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宋怡欣
按揭贷款市场的主要风险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缺一不可,国内立法崇尚以解决市场缺陷为核心的实用主义立法,注重外部监管;国外强调建立自由市场,由此形成强调形式主义的内部风控立法,两者在基础制度、表外业务制度与系统性风险制度三个层面构成了风控体系。就我国而言风控体系的发展目标是外部监管的间接化与风控行为的自主化,但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侧重点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丹梅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文章分析了实物期权投资问题。在项目价值完全或部分可观测的情况下,得到了最优投资时机与分成系数,并分析了各参数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项目价值完全可观测相比,在项目价值部分可观测时,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增大,委托人的期权价值减小,项目的投资时机会推迟。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实物期权 激励机制 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海珍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加上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增加,使得住房反抵押贷款这种养老方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反抵押贷款市场上存在着逆选择现象与道德风险。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运用图形和数学模型分析住房反抵押贷款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机理及其所引发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期刊] 征信
[作者]
金虎斌 王璐
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企业、消费者、银行和地方政府等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表现出形形色色的违法违规失信行为,最终引起房地产市场价格机制失灵、效率低下。因此,今后应建立房地产企业征信体系,建立规范化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信用评级和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同时,不断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房地产 征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隽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金融市场中,由于对企业信息掌握的不对称给银行发放贷款带来重大的风险隐患,农村信用社的脆弱风险防范体系更加要着重提防信息不对称对信贷发放的负面影响,将由此而带来的信贷风险将至最低成为了农村信用社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贷 农村信用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擎 蔡栋梁
在银行信贷市场上,企业变换贷款银行是否存在转移成本进而影响其贷款决策?本文通过事件研究发现,续新贷款的超额收益显著高于新贷款的超额收益,间接证明了我国信贷市场上存在转移成本,并且该转移成本随企业特征与贷款特征变化而不同。
关键词:
转移成本 超额收益 续新贷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科 裴平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贷款人类型的视角,选取"人人贷"平台数据,对网络借贷平台上贷款人羊群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网络借贷平台上存在着贷款人羊群效应,2012年后,平台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信息不对称是影响贷款人羊群效应的重要因素,其中,硬信息的不对称会强化贷款人羊群效应,在硬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软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加剧这种效应。贷款人专业能力对羊群效应具有显著影响,贷款频次较低或新近注册的贷款人表现出更强的羊群效应。
关键词:
网络借贷 羊群效应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志豪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银行体系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其既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信贷支持,又保证其自身稳健运行,这是金融领域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政府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法律政策体系、发展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贷款 风险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君 高春燕
美国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简称ISS)的创始人尼尔·米诺(Nell Minow)说过:资本市场的运转靠的是信任不是资本,而信任取决于信息的充分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证券价格不能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信息,削弱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还会造成投资者因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影响资本活动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君 高春燕
美国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简称ISS)的创始人尼尔·米诺(Nell Minow)说过:资本市场的运转靠的是信任不是资本,而信任取决于信息的充分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证券价格不能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信息,削弱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还会造成投资者因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影响资本活动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傅强 徐海龙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投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情况下基于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两阶段博弈模型。该模型使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确定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价值,考虑了并购各阶段的投入成本、投资收益、风险中性概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企业并购时产生的相互影响效应等因素,分析了成本占优或收益占优的两企业间在公司并购中的行为模式,得到了两企业项目并购成功所对应的临界收益和临界成本以及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懿亮 王亚楠 张定胜 傅强
笔者基于Sharpe (1990)提出的商业银行贷款与隐藏合约基础模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规模和特点,引入商业银行贷款额度的假设条件,分析大型商业银行和小型商业银行的借贷特征和行为,探究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在多期均衡中所采取的最优贷款利率定价策略。在均衡结果中得到,在高额贷款需求和较低不良贷款率的市场借贷环境中,大型商业银行将采取竞争定价策略,小型商业银行将更注重发展关系型借贷的结论。论文的实证部分,结合北京地区2014—2017年27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模型的结论相符,大、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的贷款定价存在较强的竞争行为。建立信息透明、定价合理的贷款市场对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政策方面建议以提高贷款供给和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为主。
关键词:
贷款利率 银行规模 多期均衡 不对称信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怡欣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按揭贷款制度的核心思路。信息不对称对于按揭贷款市场结构具有破坏作用,由此形成对按揭贷款制度立法方式的影响,中美两国的按揭贷款制度在立法结构上存在差异,原因是对于信贷风险、证券化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中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各方主体义务的差异。我国目前强调通过外部监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复杂化,总的立法方向是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自主化与政府外部监管的间接化。从外部制度与市场的关系考虑,必须明确制度的发展路径;从内部制度之间的关系考虑,必须清晰各制度在风险控制体系内的职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慧娟
伴随着实体经济的下滑,积压着大量库存的各级供应商出现融资困难,一方面是虚拟金融红遍全国,另一方面是实体经济融资无门。对供应商的存货进行质押贷款有利于盘活实体经济,为供应商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因此引入违约成本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的存货质押贷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银行面临的信息失真问题,同时降低供应商承受的贷款利率γ1,提高质押率α,使整个质押贷款各方都受益。但违约成本和第三方监管物流企业的机制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否则会增加供应商违约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