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5)
- 2023(3415)
- 2022(2944)
- 2021(2649)
- 2020(2350)
- 2019(5205)
- 2018(5108)
- 2017(9023)
- 2016(5511)
- 2015(6197)
- 2014(6065)
- 2013(6016)
- 2012(5532)
- 2011(5090)
- 2010(4967)
- 2009(4261)
- 2008(4364)
- 2007(3774)
- 2006(3175)
- 2005(2697)
- 学科
- 济(19149)
- 经济(19129)
- 业(11989)
- 管理(11534)
- 方法(10570)
- 数学(9406)
- 数学方法(9310)
- 企(8932)
- 企业(8932)
- 学(6452)
- 农(5981)
- 财(4420)
- 中国(4226)
- 农业(4174)
- 业经(3909)
- 地方(3745)
- 贸(3650)
- 贸易(3647)
- 易(3549)
- 环境(3388)
- 理论(3036)
- 务(2974)
- 财务(2970)
- 财务管理(2965)
- 企业财务(2860)
- 划(2830)
- 技术(2547)
- 和(2500)
- 制(2494)
- 水产(2377)
- 机构
- 大学(78637)
- 学院(78521)
- 研究(30678)
- 农(27453)
- 济(26963)
- 经济(26434)
- 管理(25661)
- 科学(24395)
- 理学(23008)
- 农业(22647)
- 理学院(22607)
- 管理学(21972)
- 管理学院(21847)
- 中国(20456)
- 业大(19828)
- 所(18131)
- 研究所(17109)
- 京(16651)
- 农业大学(15013)
- 中心(13763)
- 室(12965)
- 业(12392)
- 实验(12298)
- 江(12180)
- 实验室(11927)
- 省(11702)
- 重点(11279)
- 科学院(11253)
- 财(11189)
- 技术(11186)
- 基金
- 项目(59852)
- 科学(46450)
- 基金(44341)
- 家(42367)
- 国家(42051)
- 研究(35861)
- 科学基金(34328)
- 自然(25461)
- 省(25433)
- 自然科(24873)
- 自然科学(24865)
- 自然科学基金(24452)
- 基金项目(24096)
- 划(21901)
- 社会(21612)
- 社会科(20543)
- 社会科学(20536)
- 资助(17289)
- 教育(16836)
- 计划(15245)
- 重点(14292)
- 科技(13753)
- 发(13111)
- 创(12717)
- 编号(12631)
- 科研(12499)
- 农(12446)
- 部(12426)
- 业(12214)
- 创新(11974)
共检索到108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熙 任明见 李鲁华 杨喜翠 徐如宏
【目的】探明贵紫麦1号小麦灌浆期变紫后和变紫前2个时期籽粒的转录组差异,发掘影响贵紫麦1号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和关键酶,丰富小麦籽粒色素转录组数据信息,为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表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TM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贵紫麦1号籽粒变紫前和变紫后2个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及建库质量评估,对测序结果进行信息学分析。采用TTM对read count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随后用DEGseq进行差异分析,设定q-value1为阈值。通过筛选分析,获得两者间差异表达基因,按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邱超达 鲍宝龙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感紫光短波视蛋白(short-wave-sensitive 1,sws1)基因缺失的斑马鱼突变品系sws1~(-/-)。通过紫光照射实验,检测野生型AB品系和sws1~(-/-)突变品系在背腹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数量、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pomc,asip、视黄酸合成相关基因raldh2和raldh3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紫光照射60 d和100 d后,sws1~(-/-)斑马鱼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显著少于野生型斑马鱼 (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珊珊 丁洪昌 严兴洪
本实验以条斑紫菜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的差异性表达基因(Contig-21827)序列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条斑紫菜单孢子形成相关基因PyMFG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PyMFG基因的ORF全长为1 224 bp,编码一个包含407个氨基酸的多肽片段,其分子量为46.24 ku,等电点为9.08。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含有保守的TEA结构域和YAP结构域,属于TEA-ATTS超家族结构域。通过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蛋白与真菌分生孢子形成蛋白聚为一个大的分支,亲缘关系较近。此外,不同品系间的单孢子放散能力和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yMFG基因在PY26W和PY26W’ 品系中的表达趋势与宏观统计结果高度一致,在PY26R和PY26R’ 品系中的表达则与统计结果存在差异。由此推断,父本(PY26W)/偏父本品系(PY26W’)中调控单孢子形成、放散的相关基因种类和具体分子机制与母本(PY26R)/偏母本品系(PY26R’)存在差异,因而导致单孢子的宏观统计结果与荧光定量结果存在差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邱超达 鲍宝龙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感紫光短波视蛋白(short-wave-sensitive 1,sws1)基因缺失的斑马鱼突变品系sws1~(-/-)。检测紫光照射后野生型AB品系和sws1~(-/-)突变品系在背腹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数量、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pomc和asip、视黄酸合成相关基因raldh2和raldh3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紫光照射60和100 d后,sws1~(-/-)斑马鱼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显著少于野生型斑马鱼(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晓波 郭臻昊 李畅 周惠民 刘晓青 苏家乐
为解析杜鹃品种大鸳鸯锦花瓣粉色条纹形成的分子机制,挖掘与粉色条纹形成相关的关键基因,选取大鸳鸯锦盛花期花瓣,对花瓣白色区域与粉色条纹区域的色素分别进行测定,同时,利用Illumina HiSeq~(TM)测序平台对它们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鸳鸯锦花瓣粉色条纹的形成是由花色苷积累引起的。花瓣粉色条纹区域与白色区域共鉴定出7 08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 802个,下调表达基因3 284个。与花色苷形成相关的花青素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在花瓣粉色条纹区域中更为活跃。根据DEGs的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从与花色苷生物合成代谢相关及其调控途径共筛选出31个DEGs,其中26个为花青素合成代谢结构基因,5个为转录调控基因(3个MYB和2个bHLH);26个花青素合成代谢结构基因共编码9种酶,其中20个基因在花瓣粉色条纹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白色花瓣组织;通过NCBI同源搜索发现2个R2R3-MYB和1个bHLH与已知调控果实或叶片中花青素合成有关的同源基因相似,它们在花瓣粉色条纹区域中的表达水平也均明显高于白色区域。选取10个与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经qRT-PCR验证,发现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平 赵惠燕 朱启迪 罗坤
【目的】筛选小麦抗麦长管蚜基因,以揭示小麦抗蚜虫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RNA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DDRT-PCR)技术,以小麦抗蚜种质98-10-35、感蚜种质1376及其F3代和BC1F1代(98-10-35/1376//1376)为材料,分析了在抗蚜材料与感蚜材料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序列及功能。【结果】从24对引物组合中,共筛选到8对引物可以在98-10-35/1376的F3代抗性群体中扩增出74条差异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为9.3,并对其中差异明显的20条条带进行了回收、克隆、测序和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兵令 李亚楠 陈天直 刘颖 常露程 范瑞文 薛霖莉 王海东 董常生
【目的】探究GPNMB是否会通过调控MITF及其下游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黑色素细胞中色素的生成,为进一步阐明GPNMB对黑色素细胞中色素生成的具体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小鼠GPNMB核酸序列进行检索,通过对GPNMB和慢病毒表达载体序列分析来筛选出合适的酶切位点,在此选取SalⅠ和XbaⅠ作为酶切位点。并对GPNMB基因序列设计含有SalⅠ和XbaⅠ酶切位点的全长引物,克隆GPNMB基因全长序列,将含有酶切位点的GPNMB基因片段与T载体进行连接,送华大基因测序。将构建成功的T载体提取质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体玉 曹珂 方伟超 朱更瑞 陈昌文 王新卫 王力荣
【目的】分析中国主要红肉桃种质呈色类型及分子机理,为红肉桃种质优异基因发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择8份红肉桃种质和1份白肉桃种质为试材,分别在花后一个月开始采集样品,以后每隔10 d左右采集一次,至果实成熟期为止;用2%甲酸甲醇提取不同种质果肉的花色素苷,分别测定其在510 nm和700 nm的吸光值;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方法,测定与花色素苷合成相关的13个关键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根据果实发育中后期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趋势可将8份红肉桃种质分为
关键词:
红肉桃 花色素苷 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苗晗 顾兴芳 张圣平 王晓武 方智远 张振贤2
【目的】黄瓜黄绿叶突变体是进行光合系统研究和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材料,明确其叶色突变机理,可为进一步利用该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对黄瓜黄绿叶突变体9110Gt叶色黄化和转绿后的光合色素成分、含量和原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cDNA-AFLP技术及cDNA-Ad-SRAP技术,进行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获得差异表达片段。【结果】突变体9110Gt和野生型9110G在叶色素组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及原叶绿素含量都低于正常株。从该突变材料中分离到的9条与叶色突变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该突变体叶色黄化是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惠珍 谢潮添 纪德华 徐燕 陈昌生
以野生型和6种不同色泽的坛紫菜色素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4种主要色素基因(Cpeα、Cpcα、Apcβ、Chl.a)在不同色泽突变体不同生长期(初期、盛期、末期)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不同色泽不同生长期的坛紫菜色素突变体中,各色素基因表达水平由高到低均为Apcβ>Cpcα>Chl.a>Cpeα,且Cpeα基因的表达水平最不稳定,会随着生长过程发生显著变化,而Cpcα、Apcβ和Chl.a基因表达水平则相对稳定;此外,对色素突变体和野生型藻体中色素基因表达水平和相应色素蛋白含量的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者间没有相关性,即各色素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藻体最终显示的颜色无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婷婷 许更文 钱希旸 王志琴 张耗 杨建昌
【目的】水稻籽粒灌浆是光合同化产物向籽粒运输并合成淀粉的生理过程,决定水稻结实率、粒重高低及品质优劣。籽粒灌浆过程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温度和水分等环境因子的调节。灌溉是水稻生产上一项重要的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重要调控作用。但有关花后灌溉方式对水稻籽粒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花后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并阐明其分子机理。【方法】2012—2013年以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粳4038(杂交粳稻)为材料种植于土培池,自抽穗(50%穗伸出剑叶叶鞘)至成熟设置3种灌溉方式处理:(1)常规灌溉(conventional irrigation,CI),...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毓 庄伟建 庄春红 王乃元 戴飞
利用已公布的水稻Cry1a与Cry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基因部分片段,构建了一个包含2个隐花色素基因片段的ihpRNA表达载体pSC1301-347-Cry1aCry1b,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以期同时导致这2个基因功能缺失.根据转基因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初步分析了Cry1a与Cry1b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开花期推迟16 d,株高增加明显,粒型显著变长,而其他所观察的性状无明显改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青 韩键 文杨 姜卫兵 房经贵 张斌斌 马瑞娟
[目的]红叶桃叶片夏季呈现高温"返青"现象,而早熟桃夏季果实采收后叶片逐渐变红,2种桃叶片呈色规律相反。测定其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表达特性,分析与叶片呈色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红叶桃品种‘筑波5号’和‘洛格红叶’、早熟桃品种‘早美’和‘春蕾’以及绿叶桃品种‘京蜜’为试材,分别在春、夏、秋3个季节测定其叶片花色素苷含量、叶片色差以及与叶片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CHS、CHI、F3H、F3'H、DFR、LDOX、UFGT)和调节基因(MYB10、B HLH3、WD40、MYBPA1、MYB15、MYB16、MYB111、MYB123)的时空表达。[结果]2个红叶桃品种花...
关键词:
桃叶 呈色 花色素苷 结构基因 转录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婧 屈明好 孙晓燕 李杰 陈灿灿 李世勇 任航行
【目的】通过RNA-Seq技术筛选不同颜色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初步揭示山羊嘴唇黏膜颜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理,为动物黏膜色素代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嘴唇等面部可视黏膜颜色存在差异的酉州乌羊(乌黑色)和板角山羊(粉色)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嘴唇黏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以|log2(Fold Change)| > 1,qvalue< 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利用RNA-Seq技术共筛选出249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与粉色嘴唇黏膜组织相比,乌黑色嘴唇黏膜组织中上调基因有218个,下调基因有31个。23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划分在9种TFs家族中,其中14个基因属于含有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家族。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离子转运相关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KEGG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催产素、钙、cGMP-PKG信号通路,以及肥厚性心肌病、心脏肌肉收缩等7个与肌肉组织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其中钙和cGMP-PKG信号通路与色素代谢密切相关;此外,ASIP等12个基因富集到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Melanogenesis)等色素代谢核心通路中;CALML6、OXTR、ATP1A2、ATP1B4等4个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富集到多条与色素代谢相关的通路。qRT-PCR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初步确定ASIP基因为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的候选基因,CALML6、OXTR、ATP1A2、ATP1B4等4个基因参与了山羊嘴唇黏膜色素沉积过程,为研究山羊黏膜色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探究人类黏膜异常着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兰素缺 李杏普 刘玉平
利用不同来源的蓝粒小麦与白粒小麦杂交,进行色素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偃麦草的D87065和D87089的籽粒色素基因由2对互补基因控制;来源于黑麦的92-1由2对互补基因控制;来源不明确的7083L-16由1对基因控制。
关键词:
蓝粒小麦 籽粒色素 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