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9)
2023(5560)
2022(4598)
2021(4305)
2020(3822)
2019(8308)
2018(8414)
2017(14105)
2016(8769)
2015(10066)
2014(9964)
2013(9705)
2012(9150)
2011(8126)
2010(8397)
2009(7210)
2008(7055)
2007(6535)
2006(5786)
2005(5115)
作者
(27809)
(23514)
(23398)
(22144)
(15154)
(11348)
(10642)
(9127)
(8876)
(8605)
(8048)
(7878)
(7869)
(7694)
(7644)
(7328)
(7263)
(6985)
(6864)
(6730)
(6253)
(5942)
(5756)
(5511)
(5402)
(5273)
(5245)
(5138)
(5095)
(5074)
学科
(25570)
经济(25541)
(24729)
管理(24494)
(20050)
企业(20050)
技术(12559)
方法(9935)
(9528)
中国(8835)
数学(8221)
数学方法(8016)
(7952)
理论(7553)
(6892)
教学(6774)
教育(6494)
技术管理(6469)
农业(6378)
业经(6315)
地方(6305)
(5703)
(4816)
银行(4771)
(4545)
(4519)
贸易(4517)
学法(4480)
教学法(4480)
(4406)
机构
学院(118959)
大学(115765)
研究(46098)
(38875)
管理(38678)
经济(37683)
科学(32469)
理学(32238)
理学院(31816)
中国(31706)
管理学(30977)
管理学院(30785)
(30641)
(25995)
(25878)
农业(24482)
研究所(23875)
业大(23355)
技术(21099)
中心(21010)
(20805)
(19856)
(18103)
(17865)
(16919)
师范(16645)
(16551)
北京(16397)
农业大学(15132)
科学院(14195)
基金
项目(81925)
科学(61338)
研究(58128)
基金(53838)
(49986)
国家(49494)
科学基金(39646)
(36906)
社会(31322)
(30662)
社会科(29489)
社会科学(29479)
教育(29005)
基金项目(28159)
自然(27253)
自然科(26622)
自然科学(26612)
自然科学基金(26104)
编号(24302)
资助(22103)
成果(20341)
重点(19636)
课题(19591)
(18604)
(18275)
计划(18015)
科技(17691)
创新(17417)
(16820)
(16145)
期刊
(44387)
经济(44387)
中国(34092)
研究(33330)
(28801)
学报(27962)
教育(24187)
科学(21675)
农业(20002)
大学(19117)
学学(17999)
技术(15979)
管理(15562)
(14988)
(11995)
(9142)
金融(9142)
职业(9032)
科技(8519)
业大(8414)
(7333)
(7137)
论坛(7137)
业经(7116)
农业大学(6986)
技术经济(6728)
图书(6646)
财经(6431)
经济研究(6411)
技术教育(6160)
共检索到189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正邦  周娜娜  刘凡值  朱文华  申刚  张正学  王健  
为了充分了解高糖高产甘蔗品种的性状特征,并针对其品种特性进行优化栽培,提高种植效益。从品种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品质等方面介绍了黔糖4号、黔糖06/154、黔糖06/212和粤糖00/236等12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性状表现,并总结了其相应的优化栽培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正邦  周娜娜  刘凡值  朱文华  申刚  张正学  王健  
为了给甘蔗生产提供参考,从甘蔗品种选择、套种作物选择和优化栽培方面总结了田坝地2.4~3.0 m宽厢宽带组合栽培的优化技术,分析了甘蔗宽厢宽带组合栽培模式的应用效果,并对该模式在增加作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综合种植业、实现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戴文圣  程晓建  王利忠  鄢荣保  鲍李洪  袁荣根  
1990~1997年,在浙江省衢县林场低丘红壤地用良种杨梅进行早结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良种杨梅表现为生长旺盛,结果早,高产,品质良好。栽植后5a部分植株开始挂果,8a平均6667m2产量达15624kg,产值411970元,可收回全部投资并有丰厚盈利。当年投入产出比为1∶75。杨梅树体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均超过柑橘类果树,是丘陵地优良生态经济树种,对改善低丘红壤生态环境有显著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会娟  沈学善  黄钢  阎文昭  王大一  谭文芳  李明  吴洁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素兰  李育明  杨洪康  黄迎冬  
试验以"西成薯007"原种为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料对"西成薯007"鲜薯和淀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鲜薯和淀粉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磷肥用量>氮肥用量>钾肥用量;在较大密度,较多氮、磷肥的前提下,增施钾肥可获得鲜薯和淀粉的高产;"西成薯007"的鲜薯、淀粉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密度为3500~4000株/667 m2,667 m2施尿素9~11 kg、过磷酸钙10~14 kg、硫酸钾11~14 kg,立冬前后收获,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即可获得鲜薯2000 kg/667 m2、淀粉500 kg/667 m2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晓兰  刘小祥  陶冬枝  张波  袁华  
通过对武汉梅园100个开花良好的梅花品种进行多年结果习性的观察研究,选择出了2个类型的花果兼用梅花品种:①作为果品加工的花果兼用梅花品种8个;②作为实生选种的花果兼用梅花品种8个。同时,对相应的栽培技术如修剪、施肥等进行了一些探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永平  王志敏  吴永成  
在常规节水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小麦基因型材料光合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节水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探讨光合性状指标与高产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依此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高产品种的光合性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条件下,穗粒重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而穗粒重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穗粒数的增加;开花期的穗面积、旗叶光合速率和单茎叶面积是决定穗粒重的重要因素;粒叶比与穗粒重和经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大穗型、小叶形、高粒叶比是节水高产品种的突出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科湘11号玉米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ISA01和ISA0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其在湖南省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合理密植(密度范围是45000-52500株/hm2),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继存  赵云  周延争  赵恩海  郭来地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1号"系济宁农科院选育.多年试验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均  周开达  李贤勇  鲁远源  
根据试验研究及大面积调查,初步探明了亚种间大穗型品种Ⅱ优6078高产的生理基础是光合强度的增加,收获指数的提高及根系活力的增强。夺取其高产的重点是争取足穗,主攻大穗,努力提高结实率。并且得出了Ⅱ优6078高产群体与穗粒结构为有效穗195~210×104/ha,着粒数200~220/穗,结实率85%左右。提出了Ⅱ优6078高产栽培技术:适期早播,培育壮秧;本田栽培密度以13.5×104/ha为宜;本田施纯N180kg/ha左右,N、P、K配比1∶0.6∶0.9;水分管理以湿润灌溉为主,适时进行中期晒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粱作为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物,在谷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淀粉是高粱子粒的主要成分,高粱子粒的淀粉含量及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决定着高粱子粒的品质,并对子粒的出米率、适口性及酿造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该项目通过分析高粱子粒淀粉积累规律以及与淀粉积累有关的内(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会  雷敬超  桂意云  贤武  梁强  杨荣仲  
为了解13个桂糖新品种(系)蔗糖分、理论产糖量变化规律和成熟期情况,对13个桂糖新品种(系)进行为期6个月的13次糖分分析,分析其蔗糖分、理论产糖量变化规律和成熟期情况。结果表明:属特早熟高糖的品种(系)为桂糖02/901,属早熟高糖的品种(系)有桂糖02/761、桂糖02/208、桂糖02/770、桂糖01/122、桂糖02/351、桂糖02/1247和桂糖02/360;属于中熟的品种(系)有桂糖02/133和桂糖99/107;属于晚熟的品种(系)有桂糖99/181、桂糖99/156和桂糖02/833;理论产糖量潜力较高与ROC22相当的品种(系)为桂糖02/901、桂糖01/122和桂糖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召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承柳  蔡明历  
1992~1994年对5088s/R187、7001s/1514和3130ls/1514等两系晚粳杂交新组合的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组合具有分蘖力较强,光合势大,稳粒数多,生物产量高等优点;但由于结实率较低,使其潜在产量优势发挥不理想。生产上应用这些组合时应以保证足够稳数,提高结实率为重点,切实抓好早播、壮秧、苗足、前促、中控、后健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