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6)
- 2023(6559)
- 2022(5767)
- 2021(5279)
- 2020(4721)
- 2019(11030)
- 2018(10795)
- 2017(20754)
- 2016(11762)
- 2015(13345)
- 2014(13374)
- 2013(13511)
- 2012(12843)
- 2011(11638)
- 2010(11746)
- 2009(10920)
- 2008(10995)
- 2007(10056)
- 2006(8573)
- 2005(7554)
- 学科
- 济(50163)
- 经济(50118)
- 业(28841)
- 管理(27877)
- 方法(24964)
- 数学(22521)
- 数学方法(22319)
- 企(21972)
- 企业(21972)
- 农(13941)
- 学(12343)
- 中国(12112)
- 地方(11987)
- 财(11856)
- 贸(9262)
- 贸易(9259)
- 农业(9241)
- 业经(9085)
- 易(8864)
- 制(8182)
- 和(7624)
- 环境(7220)
- 务(7103)
- 财务(7090)
- 财务管理(7069)
- 银(6857)
- 银行(6825)
- 融(6750)
- 金融(6746)
- 企业财务(6644)
- 机构
- 大学(172736)
- 学院(171582)
- 济(67912)
- 经济(66328)
- 管理(62408)
- 研究(61360)
- 理学(53895)
- 理学院(53143)
- 管理学(52043)
- 管理学院(51722)
- 中国(44845)
- 科学(41246)
- 京(36877)
- 农(35038)
- 所(32742)
- 财(30636)
- 研究所(30235)
- 业大(29286)
- 中心(28764)
- 农业(27939)
- 江(27321)
- 财经(24648)
- 州(24293)
- 范(23927)
- 师范(23672)
- 北京(22822)
- 经(22204)
- 院(22151)
- 经济学(21313)
- 省(19598)
- 基金
- 项目(117483)
- 科学(91094)
- 基金(84731)
- 研究(80727)
- 家(75842)
- 国家(75210)
- 科学基金(62756)
- 社会(49907)
- 社会科(47269)
- 社会科学(47252)
- 省(46641)
- 基金项目(46238)
- 自然(42508)
- 自然科(41488)
- 自然科学(41472)
- 自然科学基金(40700)
- 划(39848)
- 教育(37044)
- 资助(34417)
- 编号(32502)
- 重点(27254)
- 成果(26413)
- 部(25746)
- 发(25725)
- 创(23705)
- 计划(23432)
- 科研(23366)
- 课题(22695)
- 创新(22257)
- 大学(21394)
共检索到246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荣幸 包蓉
苗族聚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理想人居环境空间。以贵州黔东南苗族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测绘,并借助图示语言对变化多样的苗族聚落空间特征进行客观、科学、深入地解析。经研究得出苗族聚落都建在山上,形成群山环抱的态势;苗族聚落没有明显的边界和内部边界;建筑依山就势,整体呈大集中小分散分布,建筑单体之间的距离相对紧凑且均匀,形成随机而有序的空间结构。这些空间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对促进苗族聚落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荣幸 包蓉
苗族聚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理想人居环境空间。以贵州黔东南苗族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测绘,并借助图示语言对变化多样的苗族聚落空间特征进行客观、科学、深入地解析。经研究得出苗族聚落都建在山上,形成群山环抱的态势;苗族聚落没有明显的边界和内部边界;建筑依山就势,整体呈大集中小分散分布,建筑单体之间的距离相对紧凑且均匀,形成随机而有序的空间结构。这些空间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对促进苗族聚落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永鹏 车越 赵军 张明成 万云峰 吕世会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全面分析流域特征及水系特点、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环境质量分异状况,从空间、时间、目标、风险等维度综合探析区域水资源冲突,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水资源系统仿真和动态模拟,探讨不同产业发展模式、水资源利用策略下的优化情景,从面向流域综合管理的水资源生态补偿、面向区域产业转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面向多目标开发的河流生态系统管理、面向山区民族村寨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等角度提出了全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应仟
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个案,在对该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其现状背后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以免费师范生为重点培养对象、以"国培"与"民培"、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并进行资格认定等培养模式,以提高民族地区中职教师数量和质量,整体提升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应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现状存在不少问题,造成了中职学校招生难、学生流失率高、经济发展没有足够的人力支撑、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人才培养艰难等。应建立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对中职学校所需专业人才采取特殊政策;开展能工巧匠提升及资格认定等工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开拓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是发展生殖健康产业的重点,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个案,对我国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育龄妇女对于优生优育服务既有着极大的需求欲望,也有着一定的支付能力,而且低年龄段、高收入家庭的育龄妇女更是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开拓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时,不但要关注育龄妇女对于优生优育服务价格的可接受性,还要注重其技术含量、管理机制、宣传方式等其它非经济因素。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孝梅
黔东南凯棠苗族婚姻的缔结,遵从同宗不婚、姨表不婚的习俗,且受到还娘头习俗、不同民族间禁止通婚规约的限制。黔东南凯棠苗族这一特定婚制,不仅影响了凯棠苗族先辈的婚姻,也持续影响着当代凯棠苗族的婚姻。这些独特的婚制,是打开凯棠苗族婚俗、凯棠苗族文化,乃至整个苗族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
同宗不婚 姨表不婚 还娘头 外族不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邵楠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和影响因素,可以揭示人类活动与生态形成的机制,对南阳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优化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渐变尺度空间结构度量法、最近邻指数模型和分布密度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用探测力指数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定量探究南阳市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VCM曲线分析结果表明63.70%的乡村聚落与相邻聚落的距离在500~1 000m内,该范围内乡村聚落比较集中。通过研究距离城镇的距离与乡村聚落分布的关系,发现距离城镇越远,乡村数量越少;距离城镇越近,乡村的数量越多。南阳市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最邻近指数N=0.886 3,属于集聚分布,各县乡村聚落的分布密度差异较大。[结论]该文利用不同的模型对南阳市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测到乡村分布的特征及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空间分布的重构应该以集约用地、提高有效耕地面积为前提,合理安排土地结构的有效利用,并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卫华 高涛
[目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分析对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布局农村居住点,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湖北省自然环境特征,从市域和县域尺度,采用平均最邻近比率、平均分布密度和乡村聚落平均人数系统分析该省乡村聚落格局分布特征。[结果](1)湖北省乡村聚落整体呈集聚分布,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地区,交通便利,水域条件优越,气候温和的地区集聚,总体上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2)中东部地区主要分布在孝感市和黄冈市,孝感市云梦县、应城市、孝昌县,黄冈市团风县和浠水县的乡村聚落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各县。其中云梦县最高,为0. 447个/km~2。西部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密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其中老河口市分布密度最高,为0. 21个/km~2。(3)各省级直管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密度差异较大,乡村聚落的规模各异。其中孝感市的分布密度最高为0. 328个/km~2,其次是天门市,平均分布密度为0. 289个/km~2,但聚落规模较小。神农架林区以发展林业为主,乡村聚落分布密度仅为0. 021个/km~2。[结论]基于湖北省自然地理特征,中东部地区乡村聚落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向农业产业化迈进。针对乡村聚落规模比较小的地区,向中心村集聚,提高资源利用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春梅 杨立中 贺玉龙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对全球范围、国家范围乃至区域和城市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的方法。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0.727 hm2增加至2006年的1.20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7年的1.003 hm2下降至2006年的0.879 hm2,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0.277 hm2上升至2006年的0.321 hm2,表明该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由可持续状态向不可持续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晓庆 汪应宏
文章从土地伦理的维度,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耕地利用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土地伦理理论与耕地利用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反映了这种土地伦理思想,耕地利用保护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伦理发展水平,而土地伦理发展水平对耕地利用保护效果具有决定作用。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土地伦理 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邢谷锐 徐逸伦 郑颖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演变 城市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文兰 周万村 李爱农 张宝雷
将四川省茂县作为典型研究区,以其ETM影像及国家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经图像识别与实地验证获得乡村聚落的空间信息,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作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8.6%的乡村聚落在局部空间上相对集中,其余的则弥散分布;大部分聚落(约78.2%)分布在海拔1500~2700 m的中高山处,海拔1200~2200 m干旱河谷区聚集的聚落约55.2%,80%以上聚落的坡度大于15°;大多数聚落的水源和交通状况良好,水系和道路缓冲区较小半径内的聚落多沿道路聚集,而较远的则多沿水系聚集。分析还发现,少数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不宜于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荣天 张小林 李传武
以镇江市丘陵区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镇江市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江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东西分异特征,整体上镇江市东部地区的乡村聚落规模小、空间分布密集、聚落形态较为规则;而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大,空间分布稀疏,且聚落形态较破碎;镇江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受地形、经济、交通、水系、耕地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聚落分布具有低海拔区位取向;经济发达区的乡村聚落景观斑块面积小,但斑块密度大,而经济欠发达区的乡村聚落景观斑块面积大,但斑块密度小;乡村聚落距离道路500m及水系1 000m的区域内空间分布最为密集;同时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