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3)
- 2023(6078)
- 2022(5287)
- 2021(4920)
- 2020(4156)
- 2019(9248)
- 2018(9336)
- 2017(16965)
- 2016(9757)
- 2015(10605)
- 2014(10134)
- 2013(9887)
- 2012(9135)
- 2011(8101)
- 2010(8016)
- 2009(7020)
- 2008(6866)
- 2007(5909)
- 2006(5344)
- 2005(4622)
- 学科
- 济(33028)
- 经济(33008)
- 管理(24994)
- 业(20657)
- 企(15785)
- 企业(15785)
- 环境(15583)
- 方法(15002)
- 数学(13327)
- 学(13248)
- 数学方法(13174)
- 农(10438)
- 划(8475)
- 地方(8191)
- 中国(7889)
- 生态(7723)
- 财(7473)
- 农业(7106)
- 业经(6857)
- 资源(6767)
- 规划(6537)
- 环境规划(6378)
- 和(6055)
- 贸(5764)
- 贸易(5760)
- 易(5567)
- 发(5535)
- 理论(4944)
- 技术(4862)
- 制(4708)
- 机构
- 学院(131346)
- 大学(130298)
- 研究(51320)
- 济(46594)
- 经济(45568)
- 管理(45019)
- 理学(39262)
- 理学院(38693)
- 科学(38552)
- 管理学(37713)
- 管理学院(37496)
- 中国(36301)
- 农(34759)
- 所(28301)
- 京(28251)
- 业大(27973)
- 农业(27676)
- 研究所(26840)
- 中心(23374)
- 江(21013)
- 财(19708)
- 州(19187)
- 院(19071)
- 省(18769)
- 农业大学(18230)
- 范(18021)
- 师范(17699)
- 室(17674)
- 北京(17253)
- 科学院(17169)
- 基金
- 项目(100958)
- 科学(77532)
- 基金(72803)
- 家(68884)
- 国家(68423)
- 研究(64604)
- 科学基金(55712)
- 省(41161)
- 社会(40068)
- 基金项目(39769)
- 自然(39434)
- 自然科(38365)
- 自然科学(38348)
- 社会科(37986)
- 社会科学(37972)
- 自然科学基金(37643)
- 划(35618)
- 资助(28819)
- 教育(28278)
- 重点(24531)
- 编号(23701)
- 计划(23009)
- 发(22862)
- 科技(21750)
- 创(20820)
- 部(20797)
- 科研(20536)
- 创新(19614)
- 业(17983)
- 成果(17886)
共检索到186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珍明 张清海 林绍霞 崔斗斗 林昌虎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家春 林昌虎 杨钧屹 李朝桢 王永 杨加文 戚燕强
[目的]为了解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化学特性及有效态微量元素特征,明确白及栽培的适生土壤环境,为白及人工栽培的土壤环境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野生白及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野生白及生长土壤的微量元素有效态与化学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白及生长土壤的化学特性及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水平,并探讨影响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制约因素。[结果]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pH为7.65~7.99,有机质为26.86~280.58 g/kg,全氮为1.55~14.44g/kg,全磷为0.47~0.99 g/kg,全钾为1.89~19.52 g/kg;碱解氮为99~641 mg/kg,有效磷为2.40~18.75 mg/kg,速效钾为70~122 mg/kg;有效铜为0.45~1.70 mg/kg,有效锌为0.83~14.66 mg/kg,有效铁为11.80~119.85 mg/kg,有效锰为24.88~52.55mg/kg。[结论]适宜白及生长的土壤环境为弱碱性,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含量较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对土壤微量元素铜和锰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有效磷与土壤微量元素锌及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白及人工种植过程中,选择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有效磷丰富的土壤,可提高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更有利于白及的生长及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
野生白及 土壤环境 微量元素 贵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卫科 何佳庆 杨丽红 卢鑫 李捷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过程中,所选取的恢复植物对其所需的中量、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和改善边坡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高速公路典型护坡物种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壤深度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主要中量和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及其根际对元素的富集效应。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铁和铜以及中量元素镁根际有效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P 0.0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铁、锰、铜、镁有效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锌、钙有效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无明显变化趋势;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元素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根系对铁、铜、钙、镁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富集效应。研究表明,高速公路边坡栽植紫穗槐可维持和改善土壤中量和微量元素稳定,进而存在抵御边坡水土流失的潜在效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超 戴全厚 王玲玲
以贵州省草海湿地典型集水区——沙河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开展其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Mn外,其他微量元素在本地区含量都较丰富。四种元素的等值线图反映,Fe含量极值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北和东南部,Mn在研究区南部有范围很小的高值区,Cu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研究区东北部,而Zn的高值区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南边缘部位。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以及有机质、pH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u与Mn、P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Mn与Cu、P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表现出显著正相关;Fe与N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表现出显著负相关;Zn与Mn、N表现出极显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红兵 肖润林 王仁才 赵运林 杨知建
对桂西北环境移民示范区柑桔园126个表层土样的有机质、pH、土壤全锌、锰、铜、铁、钙、镁及土壤有效态锌、铜、铁、代换态钙、镁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探明了示范区柑桔园土壤中量、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该柑桔园全量铜、锌和锰含量低,全钙、镁缺乏严重,但全铁含量高;中量元素代换性Ca、Mg也严重缺乏,有效铜含量极缺,有效锌含量缺乏,而有效Fe含量高量或过量。柑桔园土壤pH值范围为3.75~4.65,有效铁含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代换性镁、代换态钙、有效铜、有效锌含量与pH值没有相关性。同时,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有效锌、有效铜、镁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具有积极...
关键词:
环境移民示范区 柑桔园 土壤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珍明 张清海 林绍霞 林昌虎
为探索连续垦植对山区茶园土壤性状的影响,促进茶产业经济与水土保持的协调发展,分析了连续垦植模式下贵州鸟王茶产地茶园土壤主要化学性质及碳、氮、磷含量。结果表明:连续垦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全磷、全氮含量最大值都出现在2010年,最小值都出现在2008年,变化规律表现为2010年>2011年>2009年>2008年。不同年份土壤p H值变化为2008年﹥2011年﹥2009年﹥2010年。长期栽培茶树的土壤,有进一步酸化的趋势,不同年份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不同,主要是长期使用化肥所致。土壤C/N比随年份增长逐渐变小;同年份土壤C/P比差异较大,土壤N/P比变化与土壤C/P比有相似规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江叶枫 钟珊 饶磊 孙凯 郭熙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偏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江西省耕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效态B、Cu、Fe、Mn和Zn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B、Cu、Fe、Mn和Zn总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B表现为强变异性,其他有效态元素均呈中等变异性。空间结构方面,B、Cu、Fe、Mn和Zn的块金效应值依次为15.68%、12.09%、87.63%、77.98%和25.27%,表明B和Cu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Zn呈中等空间相关性,而Fe和Mn空间相关性较弱。空间分布方面,土壤有效B含量表现出"两边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趋势,Fe、Cu、Zn呈现出较为平滑的空间分布格局,Mn在空间分布上并无明显规律。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微量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但并无直接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程、坡度、pH、有机质、全氮、成土母质、地貌类型、土壤类型、灌溉能力、秸秆还田方式和常年耕作制度对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影响显著(P<0.05)。结果可为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卡制定与耕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及优质高产种植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阳华 钟欣平 王颖
[目的]研究土壤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喀斯特高原峡谷区植被恢复及土壤养分综合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喀斯特高原山地区52份土壤样品的C:N、C:P、N:P、Ca:Mg、Fe:Mn、Cu:Zn、B:Mo、P:S、Ca:S和Al:Si共计10个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范围、相互作用效应及其对土壤质量的贡献。[结果]B:Mo、Al:Si的变异系数130%。C:N与Fe:Mn、Cu:Zn间呈显著正相关,与Al:Si呈出极显著负相关;C:P、N:P与B:Mo、P:S,Cu:Zn与Al:Si呈极显著负相关。前4个主成分反映出原始数据信息总量的82.479%,依次受C:P、N:P,Cu:Zn、Al:Si,Ca:Mg、Ca:S和Fe:Mn等的支配。[结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计量指标间呈较强的互作效应,土壤中量和微量元素亦对土壤质量起到明显的支配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兵 黄坤 阙劲松 李宏光 陆庆华 邵小东 胡承孝 闫辉
【目的】本研究对云南红河州8个县市烟叶基地300个土壤样品和900份烟样进行指标检测。【方法】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性分析,系统阐述红河不同烟区烟叶品质及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并深入挖掘红河烤烟烟叶品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红河州不同烟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异较大,其中有效锌和有效锰变异最为明显;红河烟区烟叶总氮、烟碱、总糖、还原糖、烟叶钾、氯元素、石油醚和淀粉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氯离子变异极为明显。【结论】红河植烟土壤不同中微量元素对烟叶化学组成影响不同,其中交换性镁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淑英 于同泉 王建立 杨柳 杨凯 路苹
【目的】探明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置1076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法进行分析。【结果】平谷区耕层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分别为1.96、2.51、17.32和10.91mg·kg-1,含量均在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耕层含量高于亚耕层,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耕层中有效铁和有效锰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变程分别为21.6和45.3km,耕层有效铜和有效锌变程较小,分别为3.1和2.9km,亚耕层中4种有效微量元素的变程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斌 黄玉溢 陈桂芬
采集广西岩溶地区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硼、锌、铜、铁、锰、钼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有效硼为0.18mg/kg,有效锌为1.30mg/kg,有效铜为2.35mg/kg,有效铁为49.20mg/kg,有效锰为32.94mg/kg,有效钼为0.10mg/kg。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严重缺硼和钼,比较缺锌或潜在缺锌,而铁、铜、锰含量都较丰富。有效硼、铁和锰的含量与土壤pH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锌、硼、铜、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议在农业生产上增施硼、钼、锌肥和有机肥料。
关键词:
耕作土壤 微量元素 岩溶地区 广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先进 姜子绍 马强 周桦 宇万太
了解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施肥模式对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利用下辽河平原18年的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中Fe、Mn、Zn、Cu、Pb的含量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下辽河地区所测微量元素含量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期采用常规施肥方式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除了Fe以外,试验前后所测元素的变化量在施肥处理与CK间均有显著差异,而各元素的变化量在养分循环处理与化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长期试验过程中,对照处理除了Zn以外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施肥处理除Cu以外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重茬玉米地中Cu含量比豆茬玉米地高。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不同施...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施肥 养分循环 潮棕壤 茬口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丽娜 李军 彭义 孙岩 周雨薇
采用盆栽试验,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提供的10个水稻品种为供试作物,在土壤外源添加Cd为2.5,10mg.kg-1,以不添加Cd为对照的条件下,根据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低镉和高镉积累水稻品种,分析水稻根、茎叶、糙米中Cd含量与Cu,Fe,Mn,P,Si,Zn的相关关系。在Cd添加2.5mg.kg-1的条件下,研究低Cd和高Cd积累水稻品种中Cu,Fe,Mn,P,Si,Zn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水稻品种中,品种4和品种5属于低镉积累,品种9属于高镉积累,在Cd添加浓度为2.5mg.kg-1和10mg.kg-1时,2个水稻品种糙米中Cd含量分别相差0.79mg.kg-1和2.61mg....
关键词:
水稻 镉 相关性 不同品种 微量元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庆庆 刘盛武 王天菊 莫振茂 覃群明 刘钰
为深入了解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对该地区96个荔枝园采集土壤并测定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S含量最丰富,有效Cu含量中等,有效Zn含量中等偏下,有效Ca、Mg、Mo含量较低,有效B含量普遍缺乏,土壤pH值呈偏酸性。不同荔枝园土壤有效Mo、Zn、Cu、Mg、Ca含量差异较大;不同pH环境下有效Ca含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当有机质含量大于20 g/kg时,有效Ca、Mg、S、Cu、Zn含量与其呈显著正相关。采用聚类分析可将96份土样分成3类。
关键词:
荔枝 土壤 中微量元素 广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