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2)
- 2023(7508)
- 2022(6610)
- 2021(5974)
- 2020(5479)
- 2019(12583)
- 2018(12516)
- 2017(23563)
- 2016(13701)
- 2015(15468)
- 2014(15557)
- 2013(15628)
- 2012(14805)
- 2011(13258)
- 2010(13313)
- 2009(12311)
- 2008(12428)
- 2007(11370)
- 2006(9765)
- 2005(8558)
- 学科
- 济(53188)
- 经济(53144)
- 业(32424)
- 管理(31387)
- 方法(27474)
- 企(25045)
- 企业(25045)
- 数学(24849)
- 数学方法(24601)
- 学(16116)
- 农(15344)
- 财(12898)
- 中国(12406)
- 地方(11020)
- 贸(10442)
- 贸易(10440)
- 农业(10151)
- 易(10083)
- 业经(10072)
- 制(8928)
- 和(8081)
- 务(7973)
- 财务(7956)
- 财务管理(7933)
- 环境(7820)
- 理论(7658)
- 银(7520)
- 企业财务(7480)
- 银行(7454)
- 融(7134)
- 机构
- 大学(199951)
- 学院(198773)
- 济(74169)
- 研究(73033)
- 经济(72478)
- 管理(69166)
- 理学(59769)
- 理学院(58966)
- 管理学(57581)
- 管理学院(57226)
- 中国(52751)
- 科学(52096)
- 农(49354)
- 京(42649)
- 所(40771)
- 农业(39724)
- 业大(39478)
- 研究所(38000)
- 中心(33611)
- 财(33045)
- 江(31792)
- 州(27369)
- 财经(26671)
- 范(26380)
- 北京(26300)
- 院(26168)
- 农业大学(26156)
- 师范(25916)
- 省(25572)
- 经(24100)
- 基金
- 项目(139014)
- 科学(105224)
- 基金(98257)
- 研究(91436)
- 家(90681)
- 国家(89982)
- 科学基金(72894)
- 省(56297)
- 社会(54445)
- 基金项目(52842)
- 社会科(51418)
- 社会科学(51395)
- 自然(50999)
- 自然科(49754)
- 自然科学(49728)
- 自然科学基金(48859)
- 划(48592)
- 教育(42370)
- 资助(40758)
- 编号(36136)
- 重点(33049)
- 计划(30508)
- 发(30431)
- 部(29753)
- 成果(29613)
- 科技(28549)
- 科研(28312)
- 创(28225)
- 创新(26566)
- 课题(26029)
共检索到283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家春 林昌虎 杨钧屹 李朝桢 王永 杨加文 戚燕强
[目的]为了解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化学特性及有效态微量元素特征,明确白及栽培的适生土壤环境,为白及人工栽培的土壤环境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野生白及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野生白及生长土壤的微量元素有效态与化学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白及生长土壤的化学特性及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水平,并探讨影响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制约因素。[结果]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pH为7.65~7.99,有机质为26.86~280.58 g/kg,全氮为1.55~14.44g/kg,全磷为0.47~0.99 g/kg,全钾为1.89~19.52 g/kg;碱解氮为99~641 mg/kg,有效磷为2.40~18.75 mg/kg,速效钾为70~122 mg/kg;有效铜为0.45~1.70 mg/kg,有效锌为0.83~14.66 mg/kg,有效铁为11.80~119.85 mg/kg,有效锰为24.88~52.55mg/kg。[结论]适宜白及生长的土壤环境为弱碱性,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含量较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对土壤微量元素铜和锰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有效磷与土壤微量元素锌及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白及人工种植过程中,选择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有效磷丰富的土壤,可提高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更有利于白及的生长及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
野生白及 土壤环境 微量元素 贵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珍明 张清海 林绍霞 崔斗斗 林昌虎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超 戴全厚 王玲玲
以贵州省草海湿地典型集水区——沙河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开展其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Mn外,其他微量元素在本地区含量都较丰富。四种元素的等值线图反映,Fe含量极值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北和东南部,Mn在研究区南部有范围很小的高值区,Cu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研究区东北部,而Zn的高值区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南边缘部位。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以及有机质、pH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u与Mn、P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Mn与Cu、P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表现出显著正相关;Fe与N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表现出显著负相关;Zn与Mn、N表现出极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阳华 钟欣平 王颖
[目的]研究土壤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喀斯特高原峡谷区植被恢复及土壤养分综合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喀斯特高原山地区52份土壤样品的C:N、C:P、N:P、Ca:Mg、Fe:Mn、Cu:Zn、B:Mo、P:S、Ca:S和Al:Si共计10个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范围、相互作用效应及其对土壤质量的贡献。[结果]B:Mo、Al:Si的变异系数130%。C:N与Fe:Mn、Cu:Zn间呈显著正相关,与Al:Si呈出极显著负相关;C:P、N:P与B:Mo、P:S,Cu:Zn与Al:Si呈极显著负相关。前4个主成分反映出原始数据信息总量的82.479%,依次受C:P、N:P,Cu:Zn、Al:Si,Ca:Mg、Ca:S和Fe:Mn等的支配。[结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计量指标间呈较强的互作效应,土壤中量和微量元素亦对土壤质量起到明显的支配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卫科 何佳庆 杨丽红 卢鑫 李捷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过程中,所选取的恢复植物对其所需的中量、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和改善边坡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高速公路典型护坡物种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壤深度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主要中量和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及其根际对元素的富集效应。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铁和铜以及中量元素镁根际有效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P 0.0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铁、锰、铜、镁有效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锌、钙有效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无明显变化趋势;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元素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根系对铁、铜、钙、镁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富集效应。研究表明,高速公路边坡栽植紫穗槐可维持和改善土壤中量和微量元素稳定,进而存在抵御边坡水土流失的潜在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月 周冀衡 陈习羽 刘朝科 张拯研 张一扬 解燕 张涛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云南省陆良县植烟土壤及烟叶中铜、锌、铁、锰、硼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参照土壤微量元素丰缺标准,陆良县植烟区土壤有效铁含量(76.78 mg/kg)、有效锰含量(36.80 mg/kg)极高,有效铜含量(1.59 mg/kg)、有效锌含量(2.13 mg/kg)较高,有效硼含量(0.54 mg/kg)适中;烟叶中各微量元素含量都较为丰富,烟叶铜含量为0.12~62.99 mg/kg,与土壤有效铜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56),受海拔高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烟叶锌含量为12.62~162.26 mg/kg,与土壤有效锌含...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方杰 王宏志 王璐瑶 龚胜生
土壤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以土壤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及SPSS数理统计方法,对湖北省县域尺度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微量元素与人口健康相关性进行探讨.结论如下:1)县域尺度上Zn、B、Mo、Mn、Fe、Cu 6种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均存在明显空间聚集特征,B元素的Morans I值最大,其空间聚集性相对最好,Zn元素的Morans I值最小,空间聚集性相对最差;空间分布模式中以高值聚类(HH)所占比例最高,同时正热点区域比例均高于负热点区域,不同微量元素之间的正、负热点区域空间分布存在某些一致现象.2)县域尺度上人口健康水平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并非在整个区域内随机散发分布,长寿指数的集聚性要略高于死亡率,表明县域尺度上湖北省长寿人口分布相对较集中;长寿指数和死亡率的空间分布模式差异较大,同时发生高值或低值聚集的县域个数和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分布特征.3)Mo和Cu两种元素与人口健康指标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人口健康状况;适量的Zn和Mn元素是已被证明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但在本次研究的县域尺度上进行相关性分析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异特征,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与人口健康的机理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卫 周冀衡 赵松义 张一扬 李晓忠 杨虹琦 柳均 汤若云
为了解湖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采集了3295个土样并利用多元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其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有效钼含量较低,有效锌含量适宜,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含量丰富.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含量表现为湘南、湘中较高,湘西较低;有效钼、有效锰则是由东往西增加.施肥时应适当增施钼肥,并注意钼肥形态,湘西地区还应适当增施锌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超 刘国彬 薛萐 肖列
【目的】探索农耕地撂荒对土壤微量元素演变特征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撂荒年限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农耕地撂荒后不同坡向土壤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结果】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阴坡由于土壤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大,植被生长旺盛。有机碳、全氮、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变化规律性较强,表现为在演替前期变化较小,而后期随撂荒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有效铜则随撂荒年限呈降低趋势。阳坡土壤有机碳、全氮及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则随年限呈波动变化。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量元素密度变化不同,阳坡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密度在演替前10年明...
关键词:
坡耕地 撂荒演替 有效态微量元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伟 聂宜民 胡晓洁 李强 张建国
采用差分式GPS定位的方法,在山东省龙口市北马镇面积为10 km2的科技示范区内采用200 m×170 m网格式设置205个土壤采样点。用EDTA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对示范区土壤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硼的有效态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采用GeostatisticsAnalyst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插值方法对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该工作的关键是Kriging插值模型的选择及Cross-Validation交叉验证法的检验与系数修正。结果表明,龙口市北马镇0~20 cm耕层土壤中铜、锌、铁、锰、硼微量元素含量空间相关性中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穆桂珍 罗杰 蔡立梅 蒋慧豪 何明皇 王秋爽 王硕 王涵植
[目的]为研究广东省揭西县土壤有机质和pH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全量的影响,对研究区域土壤进行采样,共采集331份表层土样(0~20cm),测定土壤中pH和有机质以及微量元素铜、锌、锰、钼、硼和硒的含量。[方法]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与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土壤微量元素全量与有机质和pH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土壤中有机质的平均值为1.83%,pH的平均值为5.22,说明研究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偏低且土壤大体上呈酸性。铜、锌、锰、钼、硼和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3、61.92、302.19、1.06、16.11、0.53mg/kg,锌、锰和硒的平均值高于广东省背景值,铜、钼和硼的平均值低于广东省背景值。铜、锌、锰与pH呈极显著(P<0.01)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硒与pH呈极显著(P<0.01)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铜、锌、钼、硒与有机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锰与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在揭西县土壤中,随着有机质的积累,土壤中铜、锌、钼、硒和硼含量增加,锰含量减少;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随着pH值增大,土壤中铜、锌、锰含量增加,硒含量减少。
关键词:
揭西县 土壤 微量元素 有机质 p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婕 魏亮 王献革 李学营 索相敏 鄢新民 冯建忠
为探明幼龄和成龄国红苹果园不同土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苹果标本实验园内,分别采集了幼龄和成龄国红苹果园0~20,20~40,40~6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通过VISTA-MPX等离子光谱仪对国红苹果土壤中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周期内幼龄和成龄国红苹果园土壤硼元素含量均呈波动性起伏变化的动态规律,而铁、锌元素则无明显变化。典型性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层锰元素之间、锌元素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0~40 cm土层锌元素之间、硼元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40~60 cm土层幼龄和成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敖金成 刘世文 罗华元 张晓龙 蒋美红 郑武
【目的】探讨昆明烟区土壤速效养分和中微量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及区域特征,为区域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2年采集昆明市8个县(市)主产烟区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858份,测定其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效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对其丰缺状况及区域分布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1)昆明部分烟区土壤速效氮含量处于低水平的县(市)占12.5%,中等或丰富水平的占87.5%,速效磷和速效钾基本处于中等或丰富水平,表明昆明市50%以上烟区进行速效养分管理时应采取"提氮、稳磷、稳钾"的施肥策略。2)昆明烟区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有效硫含量处于临界值以下及低水平的县(市)分别占12.5%和25%,...
关键词:
植烟土壤 中微量元素 聚类分析 平衡施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庆庆 刘盛武 王天菊 莫振茂 覃群明 刘钰
为深入了解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对该地区96个荔枝园采集土壤并测定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S含量最丰富,有效Cu含量中等,有效Zn含量中等偏下,有效Ca、Mg、Mo含量较低,有效B含量普遍缺乏,土壤pH值呈偏酸性。不同荔枝园土壤有效Mo、Zn、Cu、Mg、Ca含量差异较大;不同pH环境下有效Ca含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当有机质含量大于20 g/kg时,有效Ca、Mg、S、Cu、Zn含量与其呈显著正相关。采用聚类分析可将96份土样分成3类。
关键词:
荔枝 土壤 中微量元素 广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