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9)
- 2023(4418)
- 2022(3686)
- 2021(3447)
- 2020(2855)
- 2019(6122)
- 2018(5816)
- 2017(10531)
- 2016(5631)
- 2015(6289)
- 2014(5938)
- 2013(5514)
- 2012(5409)
- 2011(4579)
- 2010(4702)
- 2009(4329)
- 2008(4198)
- 2007(3848)
- 2006(3380)
- 2005(3033)
- 学科
- 济(19248)
- 经济(19220)
- 业(11034)
- 管理(10769)
- 企(9176)
- 企业(9176)
- 中国(6729)
- 农(6708)
- 方法(6034)
- 学(5938)
- 业经(5256)
- 地方(5011)
- 理论(4719)
- 农业(4459)
- 教育(4336)
- 和(3954)
- 数学(3916)
- 数学方法(3832)
- 文化(3814)
- 融(3692)
- 金融(3691)
- 贸(3614)
- 贸易(3613)
- 易(3489)
- 财(3402)
- 制(3312)
- 产业(3263)
- 银(3174)
- 银行(3170)
- 行(3090)
- 机构
- 学院(74229)
- 大学(73647)
- 研究(29021)
- 济(26601)
- 经济(25991)
- 管理(24518)
- 中国(20591)
- 理学(20382)
- 理学院(20053)
- 管理学(19628)
- 管理学院(19461)
- 科学(18573)
- 京(16939)
- 所(14714)
- 研究所(13530)
- 中心(13132)
- 州(12855)
- 农(12824)
- 范(12530)
- 师范(12450)
- 江(12391)
- 财(12190)
- 业大(12056)
- 院(11440)
- 北京(11226)
- 师范大学(10051)
- 财经(9505)
- 农业(9163)
- 研究院(9126)
- 省(9066)
- 基金
- 项目(51576)
- 科学(39484)
- 研究(38893)
- 基金(35343)
- 家(32932)
- 国家(32156)
- 科学基金(25710)
- 社会(23664)
- 社会科(22172)
- 社会科学(22164)
- 省(20696)
- 基金项目(18323)
- 教育(17447)
- 划(17333)
- 自然(16116)
- 编号(16112)
- 自然科(15671)
- 自然科学(15665)
- 自然科学基金(15363)
- 资助(14242)
- 成果(13588)
- 重点(12118)
- 课题(11765)
- 发(11706)
- 创(10338)
- 部(10323)
- 年(9987)
- 科研(9891)
- 性(9865)
- 大学(9645)
共检索到119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华 王雨晴 陈飞平
【目的】发掘森林声景设计手法来指导城市公共空间的声景设计。【方法】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声音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测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单个声源和整体声景观进行评价。单个声源评价方法为评价者对调查问卷提供的26种声音以即时的身临其境之感进行主观喜好度评价,评价等级分为5级,以统计平均值方式进行喜好程度的判定;四季声景观总体评价以响度、协调度、舒适度和满意度为评价指标,首先对各个指标在四季中的结果进行统计,以计算平均值法比较四季中各个指标的变化趋势,了解游客在四季中对整体声景的主观评价。【结果】游客在不同季节对不同声源的喜好度有差别,各声景类型受喜爱程度表现为自然声>历史文化声>人工声>机械声;整体声景的评价表明,游客对梅岭森林公园声景观现状满意度较高;四季中,响度、协调度、舒适度都会影响整体满意度的评价,其中协调度、舒适度越高,总体满意度越高;春夏季响度越高,满意度评价越低,而秋冬季满意度与响度相关性不大。【结论】在后期森林景观规划和声景观设计与营造中,应综合考虑声音响度对人的影响,增加鸟鸣声、流水声等人们喜爱的声源,隔离或规避鸣笛声、施工声等人们反感的声源,从而提高整体声景观的满意度。
关键词:
森林公园 声景观 主观评价 声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阎海平 刘燕 李新彬 范兆飞 何利群
近40年来,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斑块密度增加了5倍,斑块类型增加了近一倍.50年代初占优势的灌草丛斑块逐渐被以油松、侧柏和刺槐等为主的林分斑块所取代。林分斑块构成了整个景观的主体。大规模的造林活动是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森林公园,景观格局,斑块,景观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阎海平 刘燕 李新彬 范兆飞 何利群
近40年来,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斑块密度增加了5倍,斑块类型增加了近1倍.50年代初占优势的灌草丛斑块逐渐被以油松、侧柏和刺槐等为主的林分斑块所取代.林分斑块构成了整个景观的主体.大规模的造林活动是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格局 斑块 景观多样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若凝
从森林旅游开发的角度,选取景观总体特征、景观复杂性、景观多样性等指标,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其森林景观相对旅游开发存在着景观类型不丰富、分布相对集中、景观斑块不明显等景观结构不合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森林景观优化措施,以提高森林游憩价值,促进森林旅游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焱 朱梦旗 卢佳欢 苏金豹
森林公园香景观是森林公园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伊春市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基础上,对五营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园香景观的总体评价为5级很好;准则层中植物元素为5级很好,自然非生物元素为4级好,动物元素和人工元素为3级一般。指标层中有4个5级的指标因素,6个4级指标因素,4个3级指标因素和1个2级指标因素。其中4级以上的指标因素占三分之二,说明公园的大部分香景观能带给游客良好的嗅觉感受。在对公园的综合评判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文化建设香景观,建造香景游步道,构建森林公园芳香系统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香景观 气味 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汝元 范兆飞 范琳科 田奇凡 阎海平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市区近、交通方便、森林类型及人文古迹多.主要人工林类型13种.幼中林多,近成熟林少;高、中、低郁闭度林分都有.不同林分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树种观赏指数依次为:黄栌、元宝枫(21分)>白皮松(19分)>樟子松、华山松、山杏、桃(18分)>油松(17分)>刺槐、栾树(16分)>侧柏(15分)>栎类(14分)>白蜡(10分).森林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林分面积小,有的空间分布欠合理;有的下层灌木多不便游憩;景观补救方法是:引入新"斑块",扩大珍贵景观斑块,人工抚育、修枝等,创造适应游憩的环境.
关键词:
森林公园 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景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汝元 范兆飞 范琳科 田奇凡 阎海平
北京西山森林公园,距市区近、交通方便、森林类型及人文古迹多,主要人工林类型13种。幼中林多,近成熟林少;高、中、低郁闭度林分都有。不同林分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树种观赏指数依次为:黄护、元宝枫(21分)>白皮松(19分)>樟子松、华山松、山杏、桃(18分)>油松(17分)>刺槐、栾树(16)>侧柏(15分)>栎类(14分)>白蜡(10分).森林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林分面积小,有的空间分布欠合理;有的下层灌木多不便游憩;景观补救方法是:引入新“斑块”,扩大珍贵景观斑块,人工抚育、修枝等,创造适应游憩的环境。
关键词:
森林公园,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景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曼颖 熊兴耀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个体美、整体美、自然美、意境美4个因子作为准则层,以形态、色泽、纹理等16个因子作为指标层,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天然石材景观效果评价体系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美(0.650 3)、整体美(0.233 7)、意境美(0.067 5)、个体美(0.048 5);层次单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409 2、0.266 1)较高;层次总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356 2、0.231 7)也较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驳岸景观的效果好,特置和挡土墙的景观效果较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朱玉茹
随着民众精神需求的提高,他们越来越难以满足小规模休闲的方式,这就导致了新时期的旅游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生态旅游,我国也掀起了一场生态旅游的热潮,森林公园作为生态旅游的承载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森林公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植物景观,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中,植物景观不仅是森林公园中有生命、有变化的景观,同时也是森林公园的生态基础,是整个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文化融合的载体。因此如何将森林公园原生植物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如何利用植物景观对森林公园的各区域进行景观规划,塑造森林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植物景观规划 沧浪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阳柏苏 郑华 尹刚强 赵同谦 何平 欧阳志云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1990—2000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0年间景区景观结构基本稳定,景观分割度、斑块丰富度和斑块丰富密度没有变化。斑块数增加了34,增加的斑块主要为经济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瑜娟 陈亮明 陈冬洋
以湖南嘉义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基于2009年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DEM数据与森林植被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采用Fragstats4.2软件分别分析了研究区内一级、二级景观要素在不考虑海拔因素和考虑海拔因素时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海拔因素时,竹林分布最为广泛且破碎度高,为主要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两级景观类型的分维数都相差不大,且值接近1,整体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一级、二级景观类型的分布面积和斑块数量基本随海拔增高,呈先增后减趋势;3级(500~700 M)高程的面积最大,分布的景观类型和斑块数较多。为此,在嘉义森林公园的经营活动中,建议严格控制人类自身干扰活动对森林景观的影响,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炳贵 陈建设 郭剑峰 曹辉
在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测算公园建成后游客规模、投资支出和收益状况,采用收益现值法对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得出森林公园景观资产总值为21388.61万元.并认为森林景观资产是森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宜采用收益现值法对森林景观资产进行评价.该研究为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资产的确认、估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资产评估 森林景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目的】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理论效度,为CVM评估中国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适用性提供有效证据与调研方案。【方法】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回归模型对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进行详细探讨。【结果】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每年人均游憩价值为37.930元,总游憩价值为18 016.750万元,由于森林景区游憩价值构成相对单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明显低于大型风景名胜区。2)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良好,检验结果与经济学理论基本一致,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合理解释。无论剔除样本选择偏差时的支付意愿还是全样本的支付金额均受到收入水平的约束;由于存在奉承偏差,游客的支付金额比支付意愿更容易受到游客和评价对象特征的约束。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较高的生活水平使得城市居民有较多的可供选择的高质量游憩替代品,导致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较低。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的边际支付意愿表现最为强烈,同时边际支付金额也处于最高值,可能是最为真实支付意愿。退休人员由于受到收入限制,其边际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相对其他人员均为负数;游客距离森林公园越远,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越低。【结论】从理论效度来说,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可以将CVM引入到森林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但CVM其他效度的评价标准也应该充分考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萧玉瑜 陈平留
综述了旅游客源市场的有关理论及其意义,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客源市场调查。在客源市场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公园的旅游客源现状特征,为其总体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问卷调查 旅游客源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