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7)
2023(8169)
2022(7139)
2021(6664)
2020(5778)
2019(13616)
2018(13543)
2017(25750)
2016(14690)
2015(16750)
2014(17028)
2013(16869)
2012(15862)
2011(14377)
2010(14551)
2009(13751)
2008(13693)
2007(12571)
2006(10670)
2005(9504)
作者
(44443)
(37818)
(37613)
(35793)
(23953)
(18135)
(17244)
(15019)
(14071)
(13477)
(12714)
(12701)
(11998)
(11974)
(11856)
(11782)
(11748)
(11083)
(10936)
(10847)
(9541)
(9343)
(9273)
(8660)
(8530)
(8433)
(8426)
(8415)
(7778)
(7702)
学科
(62977)
经济(62933)
管理(37659)
(36866)
方法(33230)
数学(30133)
数学方法(29681)
(29032)
企业(29032)
(17781)
中国(14950)
(14135)
(13287)
地方(13012)
业经(12106)
(11917)
贸易(11914)
农业(11690)
(11528)
(10159)
理论(9580)
(9288)
(8825)
财务(8795)
财务管理(8769)
环境(8639)
(8499)
银行(8470)
企业财务(8250)
(8236)
机构
学院(213248)
大学(211628)
(82585)
经济(80700)
管理(79057)
研究(72803)
理学(68381)
理学院(67551)
管理学(65948)
管理学院(65559)
中国(53324)
科学(48406)
(44829)
(44151)
(39178)
业大(36646)
(36414)
研究所(35956)
农业(35451)
中心(34240)
(33030)
(29242)
财经(29229)
(28219)
北京(28201)
师范(27891)
(26323)
(25504)
经济学(24947)
技术(24695)
基金
项目(143704)
科学(110625)
研究(101499)
基金(101097)
(89705)
国家(88948)
科学基金(74019)
社会(61233)
(58936)
社会科(57853)
社会科学(57828)
基金项目(53115)
(49908)
自然(49327)
教育(48170)
自然科(48150)
自然科学(48132)
自然科学基金(47223)
资助(42899)
编号(42516)
成果(34752)
重点(33199)
(31815)
(31325)
课题(30310)
(29646)
计划(28709)
科研(28172)
创新(27679)
大学(26243)
期刊
(88441)
经济(88441)
研究(56629)
(40462)
中国(40031)
学报(39185)
科学(32892)
(28466)
大学(27853)
农业(27455)
学学(26328)
管理(26075)
教育(23741)
技术(19580)
(17217)
金融(17217)
业经(15267)
(14925)
经济研究(14125)
财经(13861)
统计(12960)
问题(12169)
(11751)
(11654)
(11595)
技术经济(11291)
决策(10691)
(10311)
业大(10199)
图书(9949)
共检索到308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璐璐  张超  黄莎  唐容  
【目的】研究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为贵州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69份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贵州芥菜型油菜的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说明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及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各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全株有效角果数(x8)>千粒重(x10)>株高(x1)>二次有效分枝数(x5) >主花序角果数(x7)>每角粒数(x9)>分枝角度(x6)>有效分枝高度(x2) >一次有效分枝数(x4)>主花序长(x3)。【结论】贵州芥菜型油菜的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千粒重是影响小区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二次有效分枝数对全株角果数贡献率较大,且通过全株有效角果数产生了极大的正效应。在芥菜型油菜高产育种工作中除了要注重全株角果数的选择外,还应该加强对二次有效分枝数的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符明联  张云云  原小燕  何晓莹  铁朝良  李淑琼  
【目的】明确DH株系收获指数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为利用小孢子培养创制油菜高收获指数育种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收获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的纯合自交系杂交、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株系为材料,用DPS7.0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8个性状与产量收获指数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到各性状因子对DH株系收获指数的直接影响及其通过其他性状因子对DH株系收获指数的间接影响大小,找出直接影响DH株系收获指数的主要性状因子。【结果】油菜DH群体主要性状基本满足正态分布趋势,且出现较大的分离,都存在较大的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收获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本川  张锦芳  崔成  柴靓  蒋俊  周正鉴  黄友涛  李浩杰  蒋梁材  
【目的】探讨影响四川省不同区域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育适合四川省不同油菜产区种植甘蓝型油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油菜产区甘蓝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新都、德阳和达州等3点变异系数最大的为一次有效分枝数,崇州和绵阳2点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每果粒数,南充、宜宾、简阳和乐山等4点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单株有效角果数,新都、崇州、简阳、绵阳和德阳等5点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株高,南充、宜宾、乐山和达州等4点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千粒重。相关分析表明,新都点产量与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和每果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南充点产量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宜宾点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简阳点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果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乐山点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显著正相关;绵阳、德阳和达州等3点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新都点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每果粒数,间接作用最大的是单株有效角果数;崇州和宜宾对产量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每果粒数;南充和简阳点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单株有效角果数,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每果粒数和千粒重;绵阳和达州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分枝数,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分枝数。德阳点对产量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均为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论】四川省不同产区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且与产量相关性存在差异。品种选育时应充分考虑产量构成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其他性状的综合效应,这些为选育适合四川省不同区域种植甘蓝型油菜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严明理  刘忠松  官春云  陈社员  刘显军  袁谋志  
【目的】分离和克隆芥菜型油菜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方法】采用同源克隆基因的方法,参照拟南芥等植物控制类黄酮合成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BLAST分析。【结果】有13对引物扩增的17个基因拷贝与参考基因序列相符,这些克隆属于13个已知功能基因,其中查尔酮合成酶基因有3个不同的基因拷贝,花色素形成(Production of anthocyanin pigment)基因和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分别有2个不同的基因拷贝,其余引物的扩增只获得一个拷贝。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表明,所克隆的基因拷贝中的DNA结合/转录因子基因(TT2、TT8、TTG2)、花色素形成基因(PA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石开  邱怀珊  
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芥菜型油菜8个自交系千粒重的配合力及基因效应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95-318,95-310及95-297对高千粒重育种是较好的一般配合者,千粒重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具有47.89%的遗传力估值。并对具有较高配合力的高千粒重亲本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松予  罗美中  刘忠松  
为促进黄籽油菜的基因组研究和利用,构建了芥菜型油菜黄籽品种四川黄籽的高质量BAC文库。该文库由82 944个单克隆组成,被保存在216块384孔板中。质粒酶切检测结果表明,文库的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40kb,空载率约为2.5%,按照芥菜型油菜基因组1 000 Mb计算,文库覆盖度约为油菜基因组的11.6倍。BAC末端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克隆被均匀比对到芥菜型油菜的18条染色体上,并且无任何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菌基因组DNA污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蒲晓斌  王茂林  栾丽  王湘君  张锦芳  李浩杰  张启行  李熠毅  曹毅  蒋梁材  赵云  
【目的】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芥菜型油菜资源的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有益的数据。【方法】选取以西南地区为主的73份芥菜型油菜资源,分别进行14个随机引物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和15个主要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显示为3大类,共15个亚类:四川盆地资源为第1大类,含川东、川南、川北和重庆来源等6个亚类;盆周及盆周高原和云南部分资源为第2大类,分川东南、川西南和川西北来源等4个亚类;云贵高原及长江两岸为第3大类,以贵州、云南来源的资源为主,分贵阳周边、金沙江流域和云南中部来源等5个亚类。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游亮   陈浩   肖华贵   梁峰豪   张超   王璐璐   唐容   杨斌  
为探究芥菜型油菜AHK家族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粒质量性状相关的调控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芥菜型油菜AHK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理化性质、系统发育树、蛋白结构、启动子顺式元件和不同组织表达谱等分析。结果表明,在芥菜型油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9条BjAHK蛋白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将BjAHK家族成员分为了4个分支,即G1(BjAHK2~BjAHK4)、G2(BjAHK5)、G3(BjAHK1)和G4(BjCKI1)。功能结构域研究发现,BjAHK家族成员具有6个核心基序(Motif1~Motif6),与HisKA、HATPase_c和REC保守结构域相对应,其中BjAHK1~BjAHK4和BjCKI1蛋白的N端含有较为保守的跨膜结构域,可能与其跨膜作用功能有关。不同组织表达谱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受体蛋白基因(BjAHK2~BjAHK4)为泛表达基因,且在根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结合已有的芥菜型油菜粒质量性状转录组数据,成功挖掘出4个可能参与粒质量性状调控的基因BjA07.AHK3、BjB03.AHK3、BjA10.AHK5和BjB05.AHK5。其中,BjA07.AHK3和BjB03.AHK3可能正向调控种子发育,而BjA10.AHK5和BjB05.AHK5则负向调控。结合BjAHK基因家族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结果,推测BjAHK3和BjAHK5基因在调控芥菜型油菜种子发育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晶  张金文  刘海卿  宋展树  乔岩  王志伟  王克婧  
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白菜型冬油菜的杂种优势,对12个白菜型冬油菜杂交组合的越冬率、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杂交组合的7个性状共出现了74次超标优势,优势率为88.10%,47次正向超亲优势,优势率为55.95%。不同性状的超亲优势率出现差异较大,其中产量、株高、单株角果数、越冬率、分枝数具有很强的正向超亲优势,优势率分别为91.67%、83.33%、66.67%、58.33%、58.33%。角粒数和千粒重性状超亲优势较弱,其中单株角果数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多,因此在配制优良杂交组合时应首先选择的目标性状是单株角果数,其次是株高、越冬率和分枝数。在12个杂交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义华  冷蓉  张召荣  高明泉  肖丽  张建红  
本文将所研究的23个茎瘤芥品种13个农艺性状归成产量、产量因素、形态数量以及生育期等四组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产量因素的典型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与形态数量性状的相关。产量因素与形态数量间的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形态数量与生育期性状间的相关。典型变量分析结果指出无论是哪两个性状组间,在关联上起作用的主要有株鲜重、瘤茎横径和瘤茎膨大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苟才明  黄宁  徐克成  张吉海  李志龙  刘卫  余世权  
以宜宾市农科院玉米所新育成的17个自交系和西南地区目前常用的11个骨干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供试自交系行了杂优类群分析及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按GCA聚类,供试自交系间遗传差异较大,可分为5个杂种优势群;按单株产量SCA聚类,17个新选系可分为4个杂种优势群;行粒数和穗行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极显著性水平,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山  郭去  宋军  陈谋贵  缪永胜  
本研究以年150份玉米杂交组合试验数据为材料,采用逐步回归建立单穗粒重与各性状的线性回归方程,方程可靠程度为95.90%;各性状对穗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位高>穗粗>穗行数>株高;通径分析结果:百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长,均达极显著,表明影响玉米穗粒重主要性状是百粒重和行粒数,其次是穗行数和穗长。因此,选育高产玉米组合中应将百粒重、行粒数性状放在首位,并在此基础上对穗长、穗位高、株高进行合理选择,是玉米高产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俊生  田建华  张继澍  李殿荣  袁志发  
 选取6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紧凑型和松散型油菜品种(品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30个杂交组合,将6个亲本及所有杂交组合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排列于大田,采用ADM模型分析了10多个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效应、显性方向,同时研究了株型性状与主要产量性状及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多数株型性状同时受基因的加性和显性作用控制,但不同性状受基因加性和显性作用的大小不同;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度4个性状与母本基因型有显著的相关性。环境对角果长度和角果宽度无显著影响,而对其余多数株型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茎枝夹角、千粒重、角果长和角果宽的狭义遗传率相对较高。株型性状的显性效应分析表明,显性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林波  孙万仓  刘自刚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曾秀存  杨刚  董云  陈奇  方园  袁金海  
【目的】了解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式,为油菜抗寒性的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亲本材料,按照GriffinGⅠ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将亲本和f_1种植后测定抗寒性相关的性状以获得试验数据。采用QGAStAtion软件中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及11个理化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比率、遗传相关性、亲本加性效应、组合显性效应和遗传率以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越冬率、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遗传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影响较小;CAt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乐  刘芳瑛  陆赢  刘忠松  
以四川黄籽自交系和紫叶芥自交系多次杂交形成的F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运用基因分析技术,构建芥菜型油菜遗传图谱。采用锚定BAC的方法,构建重叠群,最终构建了由16个重叠群共计538个BAC组成的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物理图谱,参考芥菜基因组,估计该物理图谱长度为46.26 Mb,与已发表的白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均发生了倒位和缺失等结构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