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
2023(1055)
2022(911)
2021(893)
2020(826)
2019(1959)
2018(1983)
2017(3330)
2016(2160)
2015(2542)
2014(2442)
2013(2565)
2012(2543)
2011(2334)
2010(2227)
2009(1933)
2008(1821)
2007(1633)
2006(1466)
2005(1279)
作者
(7561)
(6489)
(6379)
(6115)
(4529)
(3266)
(2928)
(2779)
(2600)
(2434)
(2341)
(2336)
(2321)
(2246)
(2245)
(2080)
(2032)
(1945)
(1926)
(1808)
(1805)
(1753)
(1613)
(1578)
(1531)
(1500)
(1464)
(1427)
(1415)
(1392)
学科
(5508)
经济(5503)
(4248)
(3969)
(3431)
农业(2999)
地方(2756)
管理(2735)
(2143)
(1838)
植物(1804)
中国(1715)
(1625)
企业(1625)
方法(1576)
业经(1534)
生态(1431)
(1312)
数学(1303)
数学方法(1274)
(1251)
土地(1094)
(1068)
贸易(1068)
生态学(1065)
理学(1007)
环境(1004)
(983)
(962)
森林(962)
机构
学院(28448)
大学(27844)
研究(12816)
(11916)
科学(10338)
中国(9178)
农业(9163)
管理(8343)
业大(8231)
(8065)
(7556)
(7496)
经济(7319)
研究所(7020)
理学(6842)
理学院(6707)
中心(6632)
(6588)
(6522)
管理学(6452)
管理学院(6400)
(6062)
农业大学(5972)
(4999)
(4634)
(4626)
技术(4580)
实验(4412)
(4386)
师范(4326)
基金
项目(22444)
科学(16027)
基金(14605)
(14157)
研究(14123)
国家(13998)
科学基金(10609)
(9951)
(8414)
自然(8183)
自然科(7933)
基金项目(7932)
自然科学(7925)
自然科学基金(7763)
社会(7170)
社会科(6557)
社会科学(6556)
教育(6486)
资助(6309)
科技(5976)
编号(5803)
(5651)
计划(5589)
重点(5549)
(5177)
成果(4982)
课题(4684)
科研(4664)
专项(4470)
(4389)
期刊
(11042)
学报(10051)
(9822)
经济(9822)
中国(7598)
科学(7317)
农业(7140)
大学(7059)
研究(7045)
学学(6799)
(4099)
教育(3839)
林业(3481)
业大(3479)
(3086)
金融(3086)
(2900)
农业大学(2665)
技术(2397)
资源(2272)
科技(2118)
自然(2110)
管理(2038)
图书(2018)
(1942)
业经(1929)
(1834)
农村(1763)
(1763)
中国农业(1726)
共检索到46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济红  祁翔  姚松林  
为了解贵州老鹰茶原料植物生产和利用现状,通过走访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息烽、湄潭、绥阳、赤水4县市老鹰茶原料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老鹰茶原料植物主要是樟科植物的豹皮樟,其次是红果黄肉楠;民间饮用的老鹰茶主要以豹皮樟嫩叶制作而成。老鹰茶原料植物豹皮樟由于过度采摘,基本丧失种子更新能力,种群数量濒于灭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莲  刘应高  李贤伟  
供试的不同老鹰茶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地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丙二醛含量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上升,感病品种增加的幅度比抗性品种大。老鹰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其光合速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晓凤  
为了建立酶法提取老鹰茶中总黄酮的方法表是,将老鹰茶样品经一定量的纤维素酶于不同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酶解,结合95%乙醇提取黄酮,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在酶浓度为0.40 mg/mL,酶解温度为50℃,pH 5.0,酶解时间为120 min的最佳酶解条件下,老鹰茶中黄酮的含量达到2.68%。表明,方法能满足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要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晓青  吴明开  查兰松  敖茂宏  卢加举  王晓敏  
为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贵州珍贵药用植物野生金线莲资源,通过实地踏勘与查阅资料相结合,对贵州药用金线莲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生境观察分析、标本采集、活体保存、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观察记录以及分类鉴定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贵州药用金线莲主要有2种,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与台湾银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主要种类是金线兰,台湾银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为贵州兰科植物地理分布新纪录种。金线兰与台湾银线兰的野生资源量均稀少,处于濒危状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晓凤  韩梅  胡莉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老鹰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作为标准,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作为显色体系对老鹰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在0.00~0.08 mg/mL时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加标回收率为90.4%~93.7%,相对标准偏差(n=5)为2.8%~4.0%,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老鹰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用该方法测得黄酮含量达2.8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钮振跃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66种珍稀濒危树种和56属植物分布区类型.在56属中,属世界分布的2属;各类热带分布22属;各类温带分布13属;中国特有19属.其中的24属为起源古老的孑遗植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朝亮  朱树勋  邹丰  王春义  
茶黄螨或称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 sonemus latus (Banks)是武汉市城郊菜区的一种主要害螨,严重危害茄子、辣椒、马铃薯、黄瓜、蕃茄、菜豆、豇豆等主要蔬菜,造成大幅度减产。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分布区域广、寄主植物种类多,防治难度大。为了弄清茶黄螨在武汉地区的寄主植物种类,以便更有效的控制茶黄螨的危害,我们于1991年在武汉市城郊菜区进行了调查,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成  刘丛强  宋照亮  刘占民  郑厚义  
该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植物和土壤C、N、S含量特征、垂直变化特征以及植物与土壤C、N、S之间、植物-土壤间C、N、S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植物C、N、S平均含量分别为45.13%、2.02%、0.61%,C、N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但S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植物种C、N、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壤上植物C、N、S含量差异不显著;石灰土C、N、S含量均高于黄壤C、N、S含量,但两者的C、N、S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程度;植物C、N、S随海拔的变化不明显,而土壤C、N、S均明显地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植物C、N、S之间、垂直变化上植物与土壤之间C、N、S的相关关系基本不显著,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方小平  李昌艳  胡光平  
对贵州4种木兰科植物经过不同低温胁迫后的半致死温度、MDA含量及SOD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该4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各不相同,乐东拟单性木兰最低(-17.07℃),观光木最高(-6.38℃);不同树种鲜叶中MDA含量出现的第1个峰值均在各自半致死温度之前,且出现最早的是观光木,最晚的是乐东拟单性木兰;与5℃相比,观光木SOD酶活性在-4℃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4℃之后SOD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余3个树种SOD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根据上述指标千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能力排序为:乐东拟单性木兰(乐昌含笑(紫花含笑(观光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厚义  刘丛强  王中良  杨成  谌书  朱书法  
为研究植物营养元素来源,对贵州龙里地区黄壤上生长的12种主要植物的部分营养元素含量及Sr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黄壤上的植物具有高钙含量,营养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Ca>K>Mg;研究区植物的Ca、K、Sr平均含量均高出报道的陆生植物的平均含量,但比贵州地区同样以灰岩为母质发育而来的石灰土上生长的植物低;植物样品的87Sr/86Sr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在0.70856~0.71145之间。基于锶同位素组成的端员模式计算结果表明,除了苔藓、石松的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大气输入外,其他植物的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风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维词  
贵州 73%的土地为碳酸盐岩覆盖 ,生态环境脆弱 ,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 ,是我国一个相对独特的地域环境单元 ,也是一个植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 ,仅需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就有 34 2种 ,分属 84科 193属。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特征 ,并从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习性、喀斯特生境本底的严酷性 (如土壤瘠薄、方便利用的地表水匮乏等 )、人类干扰活动 (如盗伐、毁林垦荒、水土流失、酸雨危害等 )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珍稀濒危物种的濒危原因。在此基础上 ,结合目前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 ,提出了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应采取的七条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储蓉  林昌虎  赵承友  朱立  孙超  
通过调查贵州裸子药用植物种类、分布、现状及用途,为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野外调查、引种保存、资料收集、分析、市场调研等方法,指出贵州裸子药用植物种类较多,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效果,应走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云刚  刘本英  宋维希  马玲  蒋会兵  矣兵  唐一春  李友勇  孙雪梅  王平盛  
云南既是茶树起源中心,又是茶树演化变异中心。茶组植物在云南有着广泛的分布。本文总结了茶组植物研究成果,明确了云南茶组植物的分布,云南茶组植物种及变种的数量及名称,为茶树资源分类、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代正福  周正邦  
根据5a 的实地调查和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贵州亚热带地区的特有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有12 科14 属14 种。对资源种类、分布、濒危原因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类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钦  邓洪平  李宗峰  梁盛  李丘霖  倪东萍  
【目的】本研究以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群落特征,为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以及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研究区建立73个样地,通过样方调查,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及群落结构等方面对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计维管植物91科180属251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21属25种,重要值前3位的物种分别为芭蕉、毛竹和桫椤。(2)群落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为主,包含一定比例的温带成分;生活型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1年生植物最少。(3)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4个层次,高层建群种主要为毛竹、杉木、亮叶桦和川钓樟等,中层主要为芭蕉、粗糠柴、罗伞和脚骨脆等,低层主要为柃木、红果黄肉楠和金珠柳等;桫椤平均高度为3. 58 m,在灌木层中优势地位明显,年龄结构稳定。(4)乔木层植物胸径以2~8 cm为主,灌木层以 9 cm的物种主要有芭蕉、杉木、亮叶桦和桫椤等,平均胸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