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7)
- 2023(9667)
- 2022(8316)
- 2021(7453)
- 2020(6604)
- 2019(15214)
- 2018(14915)
- 2017(28791)
- 2016(15876)
- 2015(18235)
- 2014(18356)
- 2013(18714)
- 2012(18137)
- 2011(16722)
- 2010(17120)
- 2009(16014)
- 2008(15895)
- 2007(14638)
- 2006(13075)
- 2005(11848)
- 学科
- 济(90350)
- 经济(90280)
- 管理(40122)
- 业(38067)
- 方法(33762)
- 数学(30035)
- 数学方法(29755)
- 企(28363)
- 企业(28363)
- 地方(24224)
- 农(21911)
- 学(20082)
- 中国(19025)
- 财(16696)
- 业经(16203)
- 农业(15027)
- 地方经济(14296)
- 制(13357)
- 贸(12518)
- 贸易(12513)
- 环境(11978)
- 易(11941)
- 和(11597)
- 融(11503)
- 金融(11499)
- 银(10753)
- 银行(10718)
- 行(10288)
- 理论(9757)
- 经济学(9620)
- 机构
- 大学(245796)
- 学院(244634)
- 济(108732)
- 经济(106482)
- 研究(91386)
- 管理(88082)
- 理学(75165)
- 理学院(74176)
- 管理学(72738)
- 管理学院(72267)
- 中国(67701)
- 科学(57648)
- 京(51871)
- 所(48870)
- 财(47711)
- 农(47272)
- 研究所(44641)
- 中心(41333)
- 江(40175)
- 业大(38126)
- 财经(37721)
- 农业(37131)
- 经济学(34790)
- 经(33944)
- 范(33902)
- 师范(33581)
- 州(32971)
- 北京(32454)
- 院(31877)
- 经济学院(31216)
- 基金
- 项目(158175)
- 科学(123476)
- 基金(114124)
- 研究(112381)
- 家(100371)
- 国家(99569)
- 科学基金(83378)
- 社会(71577)
- 社会科(67608)
- 社会科学(67583)
- 省(63741)
- 基金项目(60757)
- 自然(53749)
- 划(52802)
- 自然科(52402)
- 自然科学(52380)
- 自然科学基金(51420)
- 教育(50603)
- 资助(46950)
- 编号(44521)
- 成果(37094)
- 重点(36643)
- 发(36255)
- 部(34943)
- 课题(31780)
- 创(31564)
- 科研(30419)
- 计划(29769)
- 创新(29755)
- 国家社会(29345)
共检索到375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群 何虹 蒋启燕
应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出贵州每个年度全部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排序值及其排序位次。由此得出排在前列的一部分县域,列为该年度经济强县,排在末尾的另一部分县域,列为经济弱县。贵州经济弱县一般特征是:人均GDP较低;农村贫困面较大;边际地理区位;属于民族自治的经济弱县较多;山地面积较广。当前分布格局为:东部经济弱县较多,西部较少。相对集中的经济弱县,形成4个片区。从每个片区的自然条件出发,论述维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揭示片区差异,提出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经济强县 经济弱县 贵州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旻 陈春 张建军
[目的]为系统分析研究贵州省地闪活动规律。[方法]利用2008—2017年ADTD闪电定位监测资料,主要采用数理统计和分析方法,结合ArcGIS插值,[结果]贵州省年平均地闪频次为44.515 3万次,负地闪占总地闪的95.61%, 3—10月、15h开始至次日2h闪电发生频繁,负地闪月分布呈现"双峰"特征,正地闪月分布呈现"单峰"特征,正地闪比例与总地闪频数发展趋势相反,地闪密度呈明显的西高东低区域分布;年平均雷电流强度为41.14kA, 12月、10h雷电流强度最强, 02h~13h的平均雷电流强度明显大于14h至次日01h;雷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kA,占总地闪数的79.21%,贵阳市平均总地闪雷电流强度最大,为45.32kA,在高海拔地区正地闪的平均强度随着海拔高度上升不断增加;总地闪平均陡度为10.350kA/μs,陡度在8.2kA/μs以上的地闪频次占总地闪频次的50%。[结论]分析得出了贵州省地闪频次、雷电流幅值的时空分布、陡度分布特征,得到了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公式。
关键词:
地闪 频次 雷电流幅值 雷电流陡度 密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大运 熊康宁 肖华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西南地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利用1960—2016年3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数据集,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空间插值、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贵州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极端气温暖系列指数呈上升趋势,夏日日数、暖日日数、热持续指数、热持续发生次数的年际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6d/10a、2.7d/10a、0.02d/10a、0.2次/10a;冷系列指数呈下降趋势,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持续指数、冷持续发生次数的年际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6d/10a、-8.0d/10a、-0.5d/10a、-1.0次/10a,进入21世纪后升温速度加快。极端气温表现出非对称性现象,冷系列极端气温指数变化幅度大于暖系列指数,其中暖日日数升幅最大,冷夜日数降幅最大,且与海拔关系密切。多数极端气温指数突变发生在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厄尔尼诺对暖系列指数影响较大;拉尼娜对冷系列指数影响较大,在次年其影响程度达到最高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灵稚 苏维词 杨振华 郑群威
为分析山地农业种植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制定种植结构的调控途径,采用C-PCA耦合模型(典型主成分分析)对贵州省1949~2013年种植结构演变的15个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省1949~2013年种植结构逐渐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经济作物比重上升,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分别以7.24%和2.95%的速率增长;(2)通过C-PCA耦合模型的贡献率得出种植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仓储运输业比重、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农业人口比重,其对应累计贡献率达86.04%;(3)调控山地农业种植结构,不仅需要发展山地高效复合型农业,提高种植系统抗灾能力,还需借助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云平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山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媛 张龙 李晶彦
对信用秩序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衡量,建立信用秩序评价指标体系,从信用秩序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信用秩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分析显示:一是借贷关系形成的信用秩序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二是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三是政府公共管理行为形成的信用秩序与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影响;四是应当全方位关注信用秩序混乱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关键词:
信用秩序 经济发展 信用行为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黎龙辉
黄平县的特殊教育在“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 996-2 0 0 0年促进贫困县初等教育”项目的资助下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其中也存在某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测查鉴定不科学 ,师资队伍建设不力 ,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不深入 ,经费匮乏 ,女童失学严重等。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其特殊教育更有效而持续的发展 ,值得深思与商榷。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特殊教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潘康 单晓娅 周莲
贵州作为一个内陆山区省份,人口发展快,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而拉大了城乡差距。本文通过收集整理1978年以来,36年间贵州城乡差距相关指标和数据,在处理和分析这些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对贵州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探讨了缩小贵州城乡差距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乡差距 趋势预测 原因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明辉
以贵州省农村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例,在搜集整理贵州省农村物流和区域经济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和系统动力学等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农村物流和区域经济的互动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贵州省农村物流是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物流也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物流 区域经济 互动效应 贵州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江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贵州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江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率;树立正确的农村生态保护理念,为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贵州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紫萍
通过贵州省游客量及旅游收入的发展变化,分析了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及旅游业在贵州经济中的地位,并利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度方法,分别就规模与速度两方面计算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与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及三大产业的关联度并排序,结论表明,近十年来从规模上看旅游业与GDP及三大产业的关联程度的排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GDP,而从速度上看则为第三产业>GDP>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最后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对贵州省旅游业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游客量 旅游收入 关联度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艳平
自1952年以来,贵州省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为0.53,边际投资倾向为0.51,地区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促进了居民消费和总投资的增长。同时,居民消费和总投资的快速、稳步增长也巩固和带动着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特别是1994年以后,居民消费的自发性支出由1994年之前的10.44亿元增加到54.34亿元,总投资在新的基数上保持持续增长。
关键词:
联立方程 消费模型 投资模型 TLS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万春 廖军华
[目的]贵州是生态旅游大省,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有助于加快扶贫速度和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分析贵州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地理优势,结合极值比率、密度系数及变异系数分析其区域特征。[结果]贵州省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且26. 3%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分布在距离高速公路的1~3km处,同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特有的喀斯特地形特征及丰富的水资源等融合少数民族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组成特有的贵州农业生态旅游。贵州省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旅游的极值比率在3. 40~7. 50之间波动,黔西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差异最明显。密度指数在2. 50~5. 30之间波动,黔东北地区的旅游人数在贵州省最多。变异系数在1. 00~1. 60之间波动,黔东南的农业生态旅游收入在贵州省最高。[结论]贵州省农业生态旅游在地理位置上有显著的优势,且在区域间存在差异,今后应注意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并基于当地旅游优势发展适宜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以实现经济、社会、旅游的共同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突破”。紧盯地方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新型城镇化注入高职院校力量;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激发职业院校发展潜力;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梅 余维祥
本文以贵州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分析了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对城市GDP的贡献,并认为: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城市GDP的增长,还可以对城市工资水平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城市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还可以促进城市吸引更多外资,从而间接地对城市GDP的增长做出贡献,并可通过增加消费形成城市GDP增长的动力源等。
关键词:
农村 打工经济 城市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