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2)
- 2023(4232)
- 2022(3473)
- 2021(3213)
- 2020(2645)
- 2019(6020)
- 2018(6053)
- 2017(11058)
- 2016(6120)
- 2015(6794)
- 2014(6636)
- 2013(6570)
- 2012(6411)
- 2011(5738)
- 2010(5768)
- 2009(5277)
- 2008(5061)
- 2007(4772)
- 2006(4440)
- 2005(3580)
- 学科
- 济(24894)
- 经济(24883)
- 管理(18276)
- 环境(14238)
- 地方(13680)
- 业(12176)
- 农(11649)
- 农业(8097)
- 企(7692)
- 企业(7692)
- 划(7104)
- 中国(6895)
- 生态(6772)
- 学(6707)
- 方法(6674)
- 资源(6551)
- 业经(6419)
- 规划(6052)
- 地方经济(5900)
- 环境规划(5879)
- 数学(5433)
- 数学方法(5390)
- 和(5093)
- 发(5054)
- 财(4729)
- 农业经济(3846)
- 域(3731)
- 区域(3725)
- 制(3604)
- 区域环境(3466)
- 机构
- 学院(80859)
- 大学(77188)
- 管理(29892)
- 研究(29610)
- 济(29080)
- 经济(28193)
- 理学(24985)
- 理学院(24672)
- 管理学(24202)
- 管理学院(24073)
- 中国(21890)
- 科学(20321)
- 农(17954)
- 京(16901)
- 江(16031)
- 中心(15198)
- 州(15043)
- 所(14827)
- 业大(14722)
- 省(14553)
- 研究所(13546)
- 农业(13509)
- 范(13046)
- 师范(12956)
- 财(12512)
- 院(11297)
- 师范大学(10206)
- 北京(10198)
- 技术(9715)
- 科学院(9294)
- 基金
- 项目(58255)
- 科学(45381)
- 研究(44531)
- 基金(39162)
- 家(34071)
- 国家(33729)
- 科学基金(28853)
- 省(28403)
- 社会(27359)
- 社会科(25624)
- 社会科学(25612)
- 基金项目(21993)
- 划(20878)
- 教育(19102)
- 编号(18692)
- 自然(18319)
- 自然科(17638)
- 自然科学(17633)
- 自然科学基金(17244)
- 发(14741)
- 资助(14530)
- 成果(14286)
- 课题(14121)
- 重点(13640)
- 发展(12011)
- 创(11859)
- 展(11789)
- 部(11507)
- 年(11376)
- 规划(11172)
共检索到130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瑞富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面积4056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面积的12.84%。 盘县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由于水土流失危害,大量耕地石膜化,土壤肥力下降,耕作条件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调统处课题组
本文调查了贵州省金融生态外部和内部环境现状,以此为例,针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如何构建良好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贵州 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良
分析了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等级分布 ,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指出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 ,阐明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规律性 ,以及根据小流域 3个地貌单元类型按“三条带”模式进行综合治理 :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的技术措施 ,着重论述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 :明显地保水保土保肥 ,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种植、坡改梯、封山育林雨强明显小于坡耕地 ,起始产流时间延迟 ,径流量减少近 2 / 3,土壤侵蚀量明显比坡耕地少得多。土壤侵蚀携带养分 ,坡耕地损失量最大 ,等高种植全氮、全磷的损失量最小 ;坡改梯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流失量较少 ,说明坡改梯...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小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期刊] 征信
[作者]
为了促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在推动当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特別是启动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测评"工作,初步建立起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测评指标体系以及测评工作的整体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良
本文通过分析盱眙县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状况、形成原因及危害,提出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并着重论述水土保持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保肥作用,改善生态系统的环境效应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功能,为低山丘陵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莲 黄海燕
该文运用生态现代化的一些相关理论来评价贵州省生态文明的状况,研究发现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但是总体发展水平是低下的,与国内平均水平和国际水平的差距都较大,必须审视贵州省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时存在的障碍,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定量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青 王兆骞 尹迪信
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植物篱 水土保持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宁 彭晚霞 邹冬生 林仲桂
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其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与林果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贵州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等国家三部委批准的全国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是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中职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最具特色职业学校"、"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 培养实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媛 王晓颖 吴长勇 晏银美
为促进喀斯特山区绿色经济发展,文章运用耦合模型对贵州2005—2015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演变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及整个系统的发展指数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分别由2005年的0.07、0.37及0.22上升至2015年的0.81、0.69及0.75,经济发展系统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生态环境系统;(2)系统动态耦合度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0.31≤C≤1.0,整体处于由中等水平耦合向良好水平耦合演进状态;(3)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表现出不断跃升的趋势,0.27≤D≤0.9,整体处于从中度、轻度失调衰退型发展向良好协调发展型演变状态,但系统耦合协调度较低,生态环境整体比较脆弱。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焦露 薛哲进 尹剑 朱沙莉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贵州省1995—2015年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贵州省土地利用转型呈现生态用地反哺生产和生活用地的特点。(2)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稳定,变化由改善和恶化两种趋势构成,最终抵消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3)贵州省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0.466 4~0.532 2之间,空间分异明显。针对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业生产及生态用地减少等问题,未来发展要科学规划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占据实行补偿制度,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导,协调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莲 熊康宁 高洋
在耦合协调及障碍度模型上,对贵州省2008—2016年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增幅达0.83;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稳步提高,由严重协调转变到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类型由旅游发展滞后演变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类型;协调障碍因子包含废水排放总量、烟粉(尘)排放总量、旅馆业年末客房床位数、铁路旅客周转量等。样本期间系统综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二者协调发展步调不一致,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能很好地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文秀 王海燕 鲍玉海 丛佩娟 李进林
文章以川渝山地丘陵区的四川省南部县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数据、文献资料和水土流失实测数据,从保护水土资源、防洪减灾、改善生态3个主要方面构建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估算了研究区自然地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南部县水土保持功能服务总价值为4.46×10~4万元,单位面积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为2.11元/平方米。其中,保护水土资源功能服务价值最大,为2.38×10~4万元,占总价值的53.39%,其次为改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为2.07×10~4万元,占比为46.41%,防洪减灾功能服务价值最小,为87.98万元,占比为0.20%。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合理定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土保持功能 服务价值 功能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突破”。紧盯地方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新型城镇化注入高职院校力量;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激发职业院校发展潜力;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聂斌斌 蔡强国 张卓文 李国强 项宇
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需要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区研究。论文以陕西省为例,应用ArcGIS 9.2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年降雨量、土壤侵蚀、人口密度等指标,划分出陕西省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适宜区域,并分析了陕西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区面积为23 911km2,秦岭大巴山区适宜自然生态修复的面积最大,研究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一步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GIS 自然生态修复 陕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