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7)
- 2023(3908)
- 2022(3267)
- 2021(3010)
- 2020(2505)
- 2019(5912)
- 2018(5874)
- 2017(10577)
- 2016(6100)
- 2015(6821)
- 2014(6850)
- 2013(6852)
- 2012(6566)
- 2011(5827)
- 2010(5880)
- 2009(5378)
- 2008(5266)
- 2007(4934)
- 2006(4449)
- 2005(3473)
- 学科
- 济(25352)
- 经济(25342)
- 管理(15434)
- 地方(12347)
- 业(11485)
- 农(10680)
- 环境(9267)
- 方法(8648)
- 企(7633)
- 企业(7633)
- 数学(7518)
- 农业(7407)
- 数学方法(7405)
- 中国(6932)
- 业经(6290)
- 生态(6117)
- 学(6063)
- 资源(5495)
- 和(5078)
- 地方经济(5028)
- 划(4685)
- 发(4455)
- 财(3937)
- 农业经济(3552)
- 理论(3372)
- 规划(3365)
- 土地(3312)
- 技术(3267)
- 制(3236)
- 环境规划(3214)
- 机构
- 学院(80075)
- 大学(76900)
- 管理(30420)
- 研究(29433)
- 济(27368)
- 经济(26457)
- 理学(25316)
- 理学院(24988)
- 管理学(24453)
- 管理学院(24329)
- 中国(21183)
- 科学(20780)
- 农(17927)
- 京(17144)
- 江(15653)
- 业大(15268)
- 所(15063)
- 州(14926)
- 中心(14865)
- 省(14156)
- 研究所(13847)
- 农业(13614)
- 范(13060)
- 师范(12965)
- 财(11534)
- 院(11215)
- 技术(10515)
- 北京(10436)
- 师范大学(10199)
- 科学院(9317)
- 基金
- 项目(57716)
- 科学(44361)
- 研究(43781)
- 基金(37265)
- 家(32294)
- 国家(31967)
- 省(28894)
- 科学基金(27017)
- 社会(25631)
- 社会科(24013)
- 社会科学(23999)
- 划(21345)
- 基金项目(20835)
- 教育(19494)
- 编号(18865)
- 自然(17326)
- 自然科(16705)
- 自然科学(16699)
- 自然科学基金(16312)
- 课题(14637)
- 成果(14535)
- 资助(14384)
- 发(14260)
- 重点(13602)
- 年(11756)
- 创(11542)
- 发展(11405)
- 部(11327)
- 计划(11234)
- 规划(11169)
共检索到127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莲 黄海燕
该文运用生态现代化的一些相关理论来评价贵州省生态文明的状况,研究发现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但是总体发展水平是低下的,与国内平均水平和国际水平的差距都较大,必须审视贵州省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时存在的障碍,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定量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培棪 洪名勇 张曌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贵州省作为我国喀斯特分布最为集中和典型的区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治理和生态制度五个维度入手,采用熵权TOPSIS法对贵州省2006—2022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法分析各个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1)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综合评分从2006年的0.31上升到2022年的0.61,年均增长率为4.32%,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治理和生态制度的评分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6%、5.24%、8.03%和5.91%。(2)通过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生态治理、生态制度以及生态空间对生态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生态经济和生态治理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促进作用。文章利用时间序列动态分析,填补了贵州省生态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领域的空白,首次将因果分析方法引入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维度的分析中,不仅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1)生态经济方面,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发展和生态的协调统一。(2)生态保障方面,建立补偿与激励、约束与惩罚机制。(3)生态治理方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与社会参与的多元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全 周忠发 闫利会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国家层面的重要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区位重要,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探索绿色、和谐发展的新道路。为科学指导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十分必要。研究借鉴国内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家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构建了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意识与文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等5个方面为准则层、33项指标层组成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近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荔波县国家重点生态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突破”。紧盯地方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新型城镇化注入高职院校力量;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激发职业院校发展潜力;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利那
[目的]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贵州省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为了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农业发展效益进行客观地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贵州省9个市(州)的生态农业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贵州省生态农业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的生态农业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每个地区的综合得分情况。[结果]通过对贵州省生态农业绩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投入与产出、耕地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各市(州)综合得分结果表明遵义市和毕节市的得分最高,分别为4. 456 595万和4. 388 418万;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的得分比较低,分别为1. 572 071万和1. 621 515万。[结论]贵州省各市(州)生态农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遵义市和毕节市的生态农业效益最好,安顺市、六盘水市、贵阳市的生态农业建设相对较弱。因此,贵州省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利用先进技术、加大生态农业的投入,从各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靖 王晓伟
文章采用森林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模型,对贵州省森林新造林资源的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释O_2固碳和物种多样化等方面的生态恢复效益价值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森林生态恢复效益总价值为47亿元/年。恢复效益价值最高是释O_2价值22亿元/年,占46.79%。调节水量价值12亿元/年,占25.52%;净化水质价值5.44亿元/年,占11.57%;提供负离子价值0.0354亿元/年,占0.08%;吸收污染物价值0.38亿元/年,占0.81%;固碳价值6.23亿元/年,占13.25%;物种多样化保护价值0.934亿元/年,占1.99%。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修正后的贵州省森林生态恢复效益的总价值为31亿元/年。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效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调统处课题组
本文调查了贵州省金融生态外部和内部环境现状,以此为例,针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如何构建良好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贵州 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瑞富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面积4056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面积的12.84%。 盘县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由于水土流失危害,大量耕地石膜化,土壤肥力下降,耕作条件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静 海伦贝尔·李 赵孟赫
首先明确了生态经济的界定及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不同的分析方法加以介绍。同时,以贵州省为例,详细介绍了加权指数分析法在贵州省生态经济评估方面的应用,对评测项目、所占权重、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做出阐释,并对其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分析。最后对以贵州省为例的西部地区和中国其他城市适用的不同的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做出总结,提炼共性。
关键词:
加权综合指数法 生态经济 贵州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莲 熊康宁 高洋
在耦合协调及障碍度模型上,对贵州省2008—2016年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增幅达0.83;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稳步提高,由严重协调转变到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类型由旅游发展滞后演变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类型;协调障碍因子包含废水排放总量、烟粉(尘)排放总量、旅馆业年末客房床位数、铁路旅客周转量等。样本期间系统综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二者协调发展步调不一致,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能很好地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玲玲 何山
贵州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态文明,完成跨越式发展,响应党中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实现"弯道超越",成为迫切的工作任务。贵州省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低碳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清洁能源和消费结构的调整,参与碳交易,通过减少碳排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发展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明琦 魏琴
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在给当地农民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低碳旅游蓬勃兴起,成为旅游业升级转型的有效举措,故生态旅游资源见长的贵州省就在大力推进低碳生旅旅游建设。贵州省在推进低碳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既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又使当地居民得到了丰厚利益,实现了良性互动、滚动发展。发展低碳生态旅游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充分发挥游客、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合力,着力构建内生驱动机制与外生驱动机制,让二者共同作用,从而推动贵州省低碳生态旅游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低碳旅游 生态旅游 贵州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克华 赵卫权 廖凤林 张凡 曲明昕
在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喀斯特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利用GIS技术初步划分茶叶种植适宜地和不适宜地;并选择对茶叶生长相关的地貌、气候及土壤条件中8个评价因子,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其权重,应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实现贵州茶园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贵州适宜茶叶种植的面积为3.241 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40%;其中非常适宜茶叶种植的区域面积为1.061 8万km2,主要分布于黔东南、黔北、黔南以及黔中地区;适宜茶叶种植的区域面积为1.155 4万km2,全省均有分布;比较适宜茶叶种植的区域面积为1.024 5万km2,主要分布于黔北、黔西北、六盘水以及黔西南等区域;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区域主要分布于...
关键词:
茶园 生态适宜性 贵州省 GIS
[期刊] 征信
[作者]
为了促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在推动当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特別是启动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测评"工作,初步建立起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测评指标体系以及测评工作的整体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思雨 崔巍 王建军 李正友 冯建彬
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渔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研究贵州省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贵州段的生态修复,对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省级决策部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和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省生态渔业发展现状走访调研,结合《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对贵州省“十三五”期间生态渔业发展成效、制约因素及发展机遇进行了梳理。依据贵州省生态渔业发展指导性文件《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贵州省生态渔业产业特点,探索性提出贵州省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并进一步从拓展生态渔业空间、推广多样化生态养殖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休闲渔业、加大渔业科技创新投入及完善生态渔业制度保障体系6个方面提出贵州省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与对策,期望为贵州省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贵州省 生态渔业 高质量发展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