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1)
2023(7124)
2022(5999)
2021(5328)
2020(4283)
2019(9796)
2018(9686)
2017(17769)
2016(9890)
2015(11057)
2014(11000)
2013(11061)
2012(11152)
2011(10274)
2010(10337)
2009(9360)
2008(9140)
2007(8130)
2006(7493)
2005(7096)
作者
(31574)
(26765)
(26116)
(24813)
(17149)
(13092)
(11778)
(10570)
(10267)
(9735)
(9269)
(9044)
(8860)
(8641)
(8430)
(8044)
(8022)
(7677)
(7635)
(7594)
(6898)
(6757)
(6474)
(6128)
(6094)
(6039)
(5960)
(5886)
(5512)
(5497)
学科
(46296)
经济(46259)
(22215)
地方(21309)
管理(19681)
(18289)
中国(16681)
(13040)
企业(13040)
农业(12907)
业经(11784)
地方经济(11091)
方法(10376)
(10220)
(9777)
(8659)
金融(8658)
数学(8580)
数学方法(8507)
环境(8471)
(8021)
银行(8007)
(7921)
(7722)
(7398)
贸易(7388)
技术(7006)
发展(6990)
(6985)
(6968)
机构
学院(139980)
大学(135538)
研究(59113)
(55100)
经济(53727)
管理(47443)
中国(43990)
理学(38920)
科学(38649)
理学院(38297)
管理学(37561)
管理学院(37306)
(36521)
(32209)
(30974)
研究所(29131)
农业(28446)
中心(27340)
业大(25939)
(25592)
(24634)
(23923)
(22894)
(22205)
师范(21961)
(20861)
北京(19965)
科学院(19328)
农业大学(17650)
师范大学(17451)
基金
项目(91968)
科学(70609)
研究(67541)
基金(61869)
(55364)
国家(54786)
科学基金(44750)
(41704)
社会(40771)
社会科(38342)
社会科学(38331)
(33185)
基金项目(32979)
教育(29470)
自然(28332)
编号(28119)
(27698)
自然科(27535)
自然科学(27527)
自然科学基金(26973)
资助(24497)
成果(22940)
发展(22013)
课题(21659)
重点(21646)
(21618)
(19143)
(18748)
计划(18315)
创新(17999)
期刊
(74958)
经济(74958)
研究(44616)
中国(40500)
(35876)
学报(26325)
农业(24624)
科学(24007)
教育(19367)
大学(18625)
学学(17516)
管理(17489)
(16854)
金融(16854)
(15973)
业经(14837)
(13572)
技术(12687)
经济研究(10482)
问题(9783)
资源(9463)
财经(7834)
业大(7560)
(7546)
科技(7526)
(7483)
图书(7308)
世界(7229)
经济问题(6804)
(6778)
共检索到238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照春  杨雨环  朱峰  何永福  陆德清  
为了解贵州省玉米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贵州21个县114块玉米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玉米地杂草种类有35科107种,其中,阔叶杂草90种,占84.11%;禾本科杂草12种,占11.21%;莎草科杂草5种,占4.6%;相对多度居前10位的杂草依次为马唐、胜红蓟、辣子草、狗尾草、鸭跖草、铁苋菜、腺梗豨莶、鬼针草、金荞麦和野艾蒿;不同地区间玉米地发生的主要优势杂草种群存在差异,马唐为贵州省玉米地杂草的优势种群,在各地的相对多度均>48%;杂草发生密度玉米单作的大于间套作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浑之英  袁立兵  苏增朝  王紫鹃  
为明确白洋淀芦苇田杂草的发生情况,2008-2009年在白洋淀的6个乡(镇),采用随机取点和倒置"W"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白洋淀芦苇田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确定白洋淀芦苇田常见杂草29科103种。相对多度在10%以上的有十种杂草,它们是狗尾草、野大豆、大狼把草、葎草、盒子草、牛鞭草、虉草、荠菜、犁头草和水蓼。白洋淀芦苇田杂草群落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不同区域优势杂草种类差异很大;牛鞭草、虉草、萝藦、大刺菜、白茅等多年生杂草种类多;盒子草、葎草、野大豆、萝藦、打碗花等藤本类杂草为害严重;虉草、大狼把草等新的苇田杂草增多并且为害严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儒海  朱文达  褚世海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湖北武汉地区夏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动态及化学防除技术。结果表明 ,当年夏玉米田杂草有 3个出草高峰。将 6个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和 5个苗后茎叶处理剂进行了除草试验 ,调查了这些除草剂对反枝苋、千金子、稗、马齿苋、香附子及马唐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其中 90 %盖萨普林水分散粒剂12 75g hm2 、5 0 %都阿合剂 2 2 5 0g hm2 、33%施田补乳油 3 0 0 0g hm2 、4%玉农乐悬浮剂 75 0g hm2 和 2 0 %克芜踪水剂 15 0 0g hm2 对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防效均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照春  聂莉  金剑雪  何永福  朱峰  杨雨环  李鸿波  陆德清  
为明确贵州当前烤烟种植制度下烟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特征与变化趋势,预测田间杂草发生、消长及演替规律,指导烟田杂草综合防控,采用直接萌发法,对贵州不同生态区域烟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年连作烤烟田,土壤杂草的种子库密度和物种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种子库密度下降明显,降比达34.03%。对于单个物种而言,马唐和辣子草等优势杂草的种子密度相对稳定,通泉草和藜等杂草的种子密度呈上升趋势。相同区域同一种植制度下,田间杂草管理措施是干扰杂草种子库变化的主要原因,且烟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相对保持一致,对各土层杂草种子密度分布的影响不大。各地区土壤杂草出苗主要以第一次萌发为主,前2次土壤杂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士凯  祁力钧  张建华  王俊  
为精确识别和定位玉米行间杂草,满足基于机器视觉的变量施药系统喷施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行宽的多行玉米行间杂草识别算法。该算法以垂直拍摄的3叶期3行玉米田间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YIQ颜色空间中的Q分量灰度化田间彩色图像,以降低自然光源对图像的影响;通过建立实际田间玉米行宽与图像玉米行宽的映射关系,将3叶期玉米行的宽度映射到对应图像中,并确定基于识别率和运算速度的覆盖范围;以具有一定宽度的玉米行作为识别基准,减小未连通叶片区域的误识别率,提高对杂草识别的精度。从识别精度和速度2方面与基于作物行中心线识别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3叶期3行玉米田间图像,杂草正确识别率可达89.2%,速度为1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斌  陈国奇  余杰颖  徐丹  耿坤  董立尧  谈孝凤  
【目的】为摸清贵州茶园杂草多样性,给茶园杂草防控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在贵州省选择13个茶园样地共61个样方开展茶园杂草群落调查,采用七级目测法记录样方中各种杂草的优势度等级。【结果】共发现41科134种杂草,其中菊科28种,禾本科22种;外来入侵杂草23种,平均每个样地中外来入侵杂草种类数有6. 23种。发生频度排在前10位的杂草依次为蕨(Pteridium aquilinum)、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柔枝莠竹(Microstegium vimineum)、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丛枝蓼(Polygonum posumbu)、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生态位宽度值排前10位的杂草是苏门白酒草、柔枝莠竹、蕨、酢酱草、龙葵(Solanum nigrum)、野茼蒿、美洲商陆、马唐、牛膝、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13个茶园样地杂草群落的Shannon指数为2. 54~29. 44,平均为14. 54; 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 41~0. 87,平均为0. 73;样地两两间的Jaccard差异性指数平均为0. 79; Bray-Curtis差异性指数平均为0. 75。【结论】贵州茶园杂草多样性高,菊科杂草、蕨、美洲商陆等危害最重,外来入侵杂草给当地茶园杂草防控带来严重挑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斌  陈国奇  余杰颖  徐丹  耿坤  
【目的】明确贵州猕猴桃果园杂草群落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方法】采用7级目测法,对贵州省水城县、修文县猕猴桃园中的杂草群落进行调查。【结果】11个样地中共发现34个科100种杂草,其中菊科最多(26种),其次为禾本科(13种)、蓼科(9种)、唇形科(5种);外来入侵杂草共有20种,其中的60%属于菊科。出现频度最高的杂草是马唐(90.91%),其次粗毛牛膝菊(81.82%)、野艾蒿(72.73%)。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的前5种杂草包括龙葵、马唐、野茼蒿、野艾蒿、鸭跖草。野茼蒿、粗毛牛膝菊、鬼针草、小飞蓬等外来入侵杂草在一些猕猴桃园危害十分严重。平均每个样地中杂草种类数为24.73种,所调查猕猴桃园Shannon指数平均为14.41,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0.84,Jaccard差异性指数平均为0.82,Bray-Curtis差异性指数平均为0.82。【结论】贵州猕猴桃果园杂草多样性高,外来入侵杂草给当地猕猴桃果园杂草防控带来严重挑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红  刘芳  李建东  殷萍萍  王国骄  燕雪飞  
采取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A因素为种植模式,内设玉米清种和玉米与苜蓿间种,B因素为混群杂草密度。根据上一年的玉米田杂草群落组成,按杂草混合种群比例,内设6个不同杂草密度处理,即每平方米有杂草0、25、50、100、200、400株。结果表明:玉米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在杂草密度为25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有显著性差异,叶绿素b含量在杂草密度为100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差异性显著,并且均是清种玉米处理比间种苜蓿处理要高;清种玉米处理的MDA含量要高于间种苜蓿的MDA含量;在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灌浆期,当杂草密度为100和200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间种苜蓿比清种玉米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舰艇  关法春  仝淑萍  沙志鹏  边步云  程犇  
为探究"玉米田养鹅"对农田生态系统杂草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林芝市八一镇章麦村试验田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方法,研究玉米田养鹅(Raising geese in cornfield,RGC)和对照(Control,CK)土壤理化性质、杂草多样性及玉米生长的异同,旨在通过田间状态的描述和中间状态的研究,为以后优化玉米田调控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RGC处理有19种杂草,其中以菊科植物最多,对照组仅有9种。不同功能群杂草密度相差很大,双子叶一年生或越年生被子植物功能群杂草密度远远高于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娇  关法春  梁正伟  解娇  张永锋  黄立华  王明明  陆冠茹  
为探究不同土壤盐渍化水平对杂草群落多样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松嫩平原西部选取3个不同盐渍化水平的采样点,T_1(低盐渍化),T_2(中盐渍化)和 T_3(高盐渍化)。采用“样方法”分析玉米灌浆期不同土壤盐渍化条件下杂草群落组成,并调查蜡熟期的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杂草群落总密度、总盖度和总地上生物量随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其中高盐渍化(T_3)条件下的最高,总密度为41.51株/m~2,总盖度为35.11%及总地上生物量为227.07g/m~2。不同盐渍化水平的土壤杂草群落中共有的杂草物种数越多,其杂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越高。其中,中盐渍化(T_2)和高盐渍化(T_3)条件下的杂草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82。杂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盐渍化水平均呈不显著正相关,这3个指数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然而,群落 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盐渍化水平呈不显著负相关,该指数随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此外,同低盐渍化(T_1)相比,高盐渍化(T_3)条件下的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长、行粒数和穗粒重都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23%,23%和22%。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均会导致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长、行粒数和穗粒重降低,但不显著,然而,杂草群落丰富度指数与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长、行粒数和穗粒重均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综上,在一定的土壤 EC范围内,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植被群落种类增加,多样性增加,丰富度降低,地上生物量增加,玉米产量性状指标降低,但均未达显著水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龙植  刘晓舟  许泳峰  
通过田间小区及大区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40%乙草胺(Acetochlor)+扑草净(Prometryne)EC,对玉米田多种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鸭跖草、藜、铁苋菜等均有特效,防除效果稳定在90%以上。在杂草基数低于200株·m-2的地块,用药量为3000mL·hm-2,超过200株·m-2的地块,用药量为3750~4500mL·hm-2,施药时期为播种后5~9d。该除草剂对玉米安全、无药害,且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蔚立强  陈国华  卢文琴  张晓明  吴智峰  吴俊荣  傅杨  
【目的】研究了不同除草处理玉米田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方法】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玉米田在不除草、除草50%、除草75%和除草100%情况下田间昆虫群落结构。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对不同数量杂草玉米田昆虫群落特征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不除草玉米田昆虫主要有51科、83种;除草50%玉米田昆虫主要有42科70种;除草75%玉米田昆虫主要有38科65种;除草100%玉米田昆虫主要有34科58种。【结论】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为玉米田不除草>玉米田除草50%>玉米田除草75%>玉米田除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皓然  关法春  苗彦军  郭永刚  解娇  
本研究对"玉米田养鹅"(GCF)处理与常规除草剂处理(CK)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明确杂草在"玉米田养鹅"系统农田生产力提升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结果表明:GCF处理下杂草多样性优于CK,杂草产量也显著高于CK (P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调查组  
本文调查分析了贵州省农民增收的主要特点,探讨了制约贵州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对促进贵州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调统处课题组  毛洪江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涉农贷款发放情况、需求与满足情况的调查,发现贵州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快速增长,农户、涉农企业贷款需求旺盛,但农村金融支持力量薄弱,涉农贷款隐藏着较大风险,涉农贷款供需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为探索金融更好地支持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作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