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8)
- 2023(10919)
- 2022(9179)
- 2021(8771)
- 2020(7470)
- 2019(17012)
- 2018(16789)
- 2017(32377)
- 2016(17167)
- 2015(19024)
- 2014(18613)
- 2013(18187)
- 2012(16644)
- 2011(14645)
- 2010(14276)
- 2009(12543)
- 2008(11925)
- 2007(10035)
- 2006(8408)
- 2005(7088)
- 学科
- 济(67654)
- 经济(67574)
- 管理(49034)
- 业(47588)
- 企(38554)
- 企业(38554)
- 方法(33760)
- 数学(30411)
- 数学方法(29984)
- 农(19372)
- 财(18101)
- 中国(17121)
- 地方(15407)
- 业经(13981)
- 学(13246)
- 农业(13165)
- 制(12308)
- 务(11398)
- 财务(11359)
- 财务管理(11338)
- 贸(11000)
- 贸易(10990)
- 技术(10911)
- 企业财务(10863)
- 环境(10805)
- 和(10737)
- 易(10682)
- 理论(9832)
- 融(9741)
- 金融(9740)
- 机构
- 大学(228779)
- 学院(228053)
- 济(92948)
- 管理(92733)
- 经济(91091)
- 理学(81126)
- 理学院(80255)
- 管理学(78799)
- 管理学院(78341)
- 研究(74523)
- 中国(55593)
- 科学(46914)
- 京(46430)
- 财(42217)
- 农(38922)
- 中心(36850)
- 所(35973)
- 业大(35927)
- 财经(34314)
- 江(34092)
- 研究所(33266)
- 经(31476)
- 农业(30372)
- 范(29561)
- 州(29286)
- 师范(29243)
- 经济学(28826)
- 北京(27707)
- 院(27406)
- 经济学院(26152)
- 基金
- 项目(169283)
- 科学(134869)
- 基金(125353)
- 研究(120815)
- 家(110874)
- 国家(109657)
- 科学基金(95064)
- 社会(78313)
- 社会科(74295)
- 社会科学(74268)
- 省(67721)
- 基金项目(67062)
- 自然(63290)
- 自然科(61772)
- 自然科学(61751)
- 自然科学基金(60643)
- 划(55930)
- 教育(55550)
- 资助(50695)
- 编号(47373)
- 重点(37902)
- 部(37789)
- 成果(36530)
- 发(36331)
- 创(35606)
- 创新(33348)
- 科研(33308)
- 国家社会(33021)
- 教育部(32503)
- 课题(31822)
共检索到325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伟
贵州省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具有较大可行性,具有符合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面积适中,范围集中,资源特色突出,具有代表性等优势。但保护地存在森林资源破碎化、资源管理尚未厘清和边界不明,权属不清等问题。目前建设国家公园还亟待从整合原有保护地,统一规范管理,设计生物廊道,构建保护网络,试点建设先行,宜精不宜多,明确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完成确权登记,落实国家公园土地权属问题等方面解决资源结构、管理经营、资源权属等问题。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贵州省 资源层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承照 刘广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制度保障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作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关于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国家公园、哪些才是中国的国家公园、应该怎样建设国家公园等问题被提出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背景来看,国家公园的设立并不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南 臧振华 徐卫华 欧阳志云 赵娟娟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广泛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公园的面积规模和特点,对今后的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巴西、南非、法国、日本、新西兰8个国家为例,对比分析国家公园的建设面积,进一步讨论以历史文化、珍稀物种、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以及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的规模特点。统计了308个国家公园,其中2/3国家公园的面积在100~2 500 km~2,面积小于100 km~2的国家公园一般因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海岛海岸自然景观或分布狭窄的珍稀物种而设立,面积大于2 500 km~2的国家公园多是对热带雨林、荒漠、冰川苔原等生态系统或多种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结合我国国家公园的定位和设立目标,建议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面积在500 km~2以上,以河湖湿地和海岛海岸生态系统或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规模可稍小,但不宜低于100 km~2。随着今后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应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适宜面积。
关键词:
国家公园面积 保护对象 生物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南 臧振华 徐卫华 欧阳志云 赵娟娟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广泛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公园的面积规模和特点,对今后的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巴西、南非、法国、日本、新西兰8个国家为例,对比分析国家公园的建设面积,进一步讨论以历史文化、珍稀物种、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以及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的规模特点。统计了308个国家公园,其中2/3国家公园的面积在100~2 500 km~2,面积小于100 km~2的国家公园一般因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海岛海岸自然景观或分布狭窄的珍稀物种而设立,面积大于2 500 km~2的国家公园多是对热带雨林、荒漠、冰川苔原等生态系统或多种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结合我国国家公园的定位和设立目标,建议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面积在500 km~2以上,以河湖湿地和海岛海岸生态系统或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规模可稍小,但不宜低于100 km~2。随着今后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应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适宜面积。
关键词:
国家公园面积 保护对象 生物多样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野 李江风 汤晓吉
国际保护地是在国际上具有独特价值或突出意义的区域,其保护的资源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而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两者在保护对象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研究国际保护地的代表性资源,可为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资源层面的参考。本文以中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为研究对象,从建设目的和保护对象方面剖析其资源属性,并对122处国际保护地的建设现状、代表性资源进行梳理,分析资源代表性应具备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保护地的资源代表性体现在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特有物种的唯一性、地质资源的科学价值、景观的美学价值、文化遗产的象征性5个方面,在资源管理上通过定期评估考核的方式保障资源的公益性利用。国际保护地的代表性资源可为国家公园的建设和选取提供参考,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可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特色内容,在资源管理上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公众的国家公园公益性意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曾瑜皙 钟林生 虞虎
层级结构识别是推进国家公园群建设的基础工作。然而,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国家公园群层级结构定量识别。论文结合理论分析与多准则分析方法,提出国家公园群建设层级结构识别的UBAN框架(uniqueness, biodiversity, aesthetic value, naturalness),并以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内部单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长江源的相对重要性最高,海西盐湖最低。层级划分方案对比分析显示,采用“四分法”有助于推进分层管理。据此方案,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一级单体包括长江源等5个,二级单体包括帕米尔等6个,三级单体包括普达措等4个,四级单体包括贡嘎山等6个,不同层级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中的优先顺序、建设重点和策略不同。研究强调了国家公园群层级识别的必要性,提出并验证了UBAN框架在国家公园群层级结构识别中的可行性,有助于推动国家公园群建设管理策略制定和目标实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凌楚 赵慧 赵本元 谭路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公众参与和文化宣传是国家公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国家公园文宣现状,从公众参与与公众科学、科学传播和分众传播的角度,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从议题设置、内容生产、平台建设、信息互通、福祉共享等方面提出宣传建议,为提升国家公园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服务国家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肖仁乾 赵晓迪 何友均 闫钰倩 叶兵 许单云 邹文涛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如何阐明生态资源资产定价机制是推动国家公园可持续管理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内涵及定价理论,并从供求、市场、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影响生态资源资产定价的因素,讨论了生态资源资产定价方法及其适用性、优劣度,分析了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定价的主客体,最后提出了完善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定价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立国家公园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凯 王金金
三江源、祁连山,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绿色明珠",在中国生态版图中如同耀眼的坐标熠熠生辉。三江之源,滔滔江河水奔涌而下,养育了无数生命,开启了大河文明;祁连之巅,高耸入云岿然不动,为"丝绸之路"抵挡风沙,让千里沃野滋润万千;青海湖畔,高山下碧波荡漾,万鸟云集、鱼翔浅底。
关键词:
青海 三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永振
通过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理念的介绍,并结合实际,指出了在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应体现出公益性特征。现阶段应通过对各类景区门票价格的适度控制来体现公益性,并逐渐对现有景区管理制度进行整合,最终取消景区属地管理,建立国家公园制度,实行国家公园与地方公园两级遗产管理体系,最终促使各类遗产景观门票价格设置在合理水平,保障公民的游览权益,体现其公益性。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国家公园 公益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静艳 孙楠
国家公园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关注度的日益提高,国家公园在旅游和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迅速升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梳理,提出了有关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性框架,对国家公园客体、利益相关者及规划等三个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并就研究方法及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前瞻。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价值评估 利益相关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鹏
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的规范语言,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从美国最有创意的设想变成全球的共同模式,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将"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核心理念与各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形成了三种较为普遍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央政府治理、中央与地方共同治理和地方治理。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央政府治理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尧 朱永明
在2021年10月11—15日于中国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COP15)上,我国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三江源、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到了23万平方千米,涵盖了我国陆地区域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从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在全国10多个地区开展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管理体制机制、生态保护模式、社区融合发展等取得了积极成效。鉴于当前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国家公园正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士恩 钟静
起源于美国的国家公园、Disney主题乐园,英国的工业遗产旅游、田园城市,意大利的慢城运动等都具有理念和发展方式上的创新意义。虽然这些范例,其起源有着特定的地方标签,但对于相对类似的国家/地区而言,它们具有一定的世界推广意义。本文借鉴Livingstone"将进步置于地方"的观点1,阐释国家公园作为一种"发明物",抑或"进步"的"地方"意义。一、将国家公园的进步置于美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睿 曾瑜皙 钟林生
国际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为社区居民生存发展预留空间、明确边界两侧发展强度、并承认社区主人身份、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中国保护地社区管理普遍采取了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措施。尽管中国保护地与国际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措施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然而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在于:中国保护地并未从根本上将社区居民视为保护地的管理主体,或未严格履行社区管理契约。尽管中国保护地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如生态补偿、社区扶贫等,然而在践行一些关键性问题时仍然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应当明确社区管理的核心问题,落实国际成功经验,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为其他保护地转型为国家公园提供参照样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