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5)
- 2023(6638)
- 2022(5616)
- 2021(4931)
- 2020(4089)
- 2019(9475)
- 2018(9461)
- 2017(18102)
- 2016(9859)
- 2015(11012)
- 2014(10913)
- 2013(11182)
- 2012(10409)
- 2011(9454)
- 2010(9740)
- 2009(9108)
- 2008(8906)
- 2007(7617)
- 2006(6938)
- 2005(6183)
- 学科
- 济(40537)
- 经济(40505)
- 管理(28602)
- 业(26885)
- 企(17477)
- 企业(17477)
- 方法(15226)
- 农(13822)
- 学(13616)
- 环境(13200)
- 数学(12955)
- 数学方法(12730)
- 地方(12388)
- 中国(10023)
- 农业(9485)
- 土地(9094)
- 业经(9085)
- 财(8105)
- 资源(8016)
- 划(7596)
- 生态(7264)
- 服务(7095)
- 制(6939)
- 和(6931)
- 发(6879)
- 工作(6553)
- 经济学(6311)
- 贸(6281)
- 贸易(6277)
- 易(6028)
- 机构
- 学院(143022)
- 大学(142849)
- 管理(54660)
- 济(52168)
- 研究(51633)
- 经济(50719)
- 理学(46784)
- 理学院(46165)
- 管理学(45111)
- 管理学院(44872)
- 中国(37997)
- 科学(35889)
- 京(31479)
- 农(31467)
- 所(27242)
- 业大(26408)
- 研究所(25223)
- 农业(24734)
- 中心(24683)
- 江(24653)
- 财(22551)
- 州(22126)
- 范(21228)
- 师范(20982)
- 省(20235)
- 北京(19120)
- 院(18895)
- 财经(17923)
- 师范大学(16822)
- 农业大学(16600)
- 基金
- 项目(102686)
- 科学(80156)
- 基金(73264)
- 研究(72050)
- 家(65401)
- 国家(64871)
- 科学基金(54786)
- 社会(45506)
- 省(44161)
- 社会科(42875)
- 社会科学(42856)
- 基金项目(39510)
- 自然(36625)
- 自然科(35593)
- 自然科学(35579)
- 划(35405)
- 自然科学基金(34884)
- 教育(30921)
- 资助(28837)
- 编号(28785)
- 重点(23593)
- 发(23543)
- 成果(23060)
- 部(20951)
- 创(20838)
- 计划(20458)
- 课题(20286)
- 创新(19599)
- 科研(19517)
- 科技(18663)
共检索到216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正 王军 白中科 郭义强 余莉
以贵州省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估算,对区域土地利用构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灰色预测。结果表明:贵州省近13年来,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均呈现减少的趋势,而林地、园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贵州省200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1996年增加了59.08亿元,变化率为3.01%;贵州西北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变化率较贵州东南地区显著;敏感性分析表明采用的生态价值系数是合理的,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乏弹性;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贵州省2015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构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预测,未来10年贵州呈现林地、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别为1.4320和1.4331,表明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趋于均衡,2020年区域生态资产增加到2119.03亿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康 李耀川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城市收缩这一新现象逐渐在我国部分城市区域空间中呈现,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挑战之一。在简要梳理城市收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为主线,重点关注收缩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模拟及其政策、空置土地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维度,对由此引发的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系统变化关注较少。(2)土地利用模拟在分析和预测收缩情境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上具有较大价值,但不同模型适用于不同研究情景,复合模型将具有更好的解释力。(3)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诉求,绿色空间存储制度是促进收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4)城市收缩产生的空置土地为发展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了空间,应发展适用于我国城市收缩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在我国城镇化进入"存量模式"甚至"减量模式"的背景下,应加大对城市收缩情景下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维度的研究,要积极借鉴并整合资源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管理科学和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促进城市收缩研究的方法创新和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仲平 王雪梅 蒋平安
通过对石河子市1996、2000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CostanzaR.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公式计算了该区各研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变化显著,部分土地类型面积变化明显。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则表现为增加趋势,而草地和水域的面积变化不大;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两增三减的趋势:林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耕地、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总体来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整个研究期间呈增加趋势,即从1996年的2540.3×105元增加至2004年的2651.4×105元;通过对研究区生态...
关键词:
石河子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治州 钟业喜
采用1990、2000、2010和2015年四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等方法,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转移方向,采用谢高地等修正Costanza价值量评价法定量计算了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归因解释。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林地变化相对稳定,水域变化先增后减,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且保留率最高,耕地为其主要转化来源,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和林地,水域主要转出为建设用地。1990、2000、2010和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 644.26、2 639.53、2 615.49和2 569.88亿元,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农田生态系统价值下降最多,森林生态系统对整个区域的贡献率最大,Ⅲ、Ⅳ等级的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Ⅰ、Ⅱ等级,且城市规模越大,经济价值越占主导地位。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以太湖和巢湖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东南地区高于西北地区的特征,其受到坡度、高程、土壤类型、人口等因子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兆顺 李淑杰
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成果,以及重庆市万州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修正,形成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中决策变量的生态经济参数。计算结果表明:(1)规划期内万州区耕地面积略有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大规模增加湿地面积提高土地生态功能价值则难以实现;(2)地质灾害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以及适当增加园地面积,能够提高万州区土地生态功能价值;(3)万州区土地生态经济理论价值为118.88亿元/a,修正价值为106.44亿元/a,均高于现状值96.53亿元/a,土地生态修复与建设的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文甫 周介铭 杨存建 赵景峰 罗怀良
认识和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各种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和对各类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价值变率模型,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对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土地利用以林地和牧草地为主,1996~2006年耕地、未利用土地、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园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1996~2006年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6年的7 214.588×108元上升到2006年的7 305.018×108元,增加9...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湖南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湖南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伟 张宏业 王秀红 张红旗 杨阳
本文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1985年~2008年间,新疆伊犁河谷新垦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思路,分析了20多年来,新垦区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时间、空间和结构上的变化。结论如下:①1985年~2008年间,研究区耕地不断增加,但草地有退化为盐碱地或沙地的倾向;②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6.19%。在新垦区今后的农业开发中,一方面,应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防止过度开发引起的草场沙化、湖泊与湿地萎缩、土壤侵蚀加重及农田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另一方面,应通过种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升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奇 师学义 黄勤 张琛 马桦薇
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晋城市2001-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系数修正,对晋城市10年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是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趋势,其余用地呈减少趋势;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从2001年的108.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孟雪源 陈刚 郑志元
【目的】研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用地结构转变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对编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调整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有重大参考价值。【方法】利用安徽省太湖县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建立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在600 m×600 m格网尺度下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定量,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聚集特征与冷热点分异规律。【结果】(1)2000—2020年太湖县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速度总体缓慢,建设用地增长了1.43%,耕地减少了1.00%,草地、林地、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建设用地逐年增加;(2)土地利用综合变化指数高于0,全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构正处于成长期;(3)20 a来,太湖县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水域和林地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贡献率最高;(4)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呈正相关,以低-低聚集区和高-高聚集区为主,随着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集聚的相关度也随之增加。从冷热点分布状况看,太湖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在总体上呈现“中热北冷,南部冷热分异明显”的分布特征。【结论】太湖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需要关注水体面积保护与南部建设用地扩张两者的土地资源配置优化问题,加强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的提升。图4表7参3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黎良财 邓利 吴锐
以柳州市区为例,采用2000年、2010年ETM遥感影像,通过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并根据Costanza提出的方法计算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10年林地面积一直居于首位,耕地面积减少,耕地主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变;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导致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率0.68%;从功能方面,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等服务性功能的价值远大于原材料和食物生产的价值;从结构方面,林地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65%以上。因此,在柳州市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林地的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彧 李江风 徐佳
以1996年和2009年两期数据为基础,结合湖北省生态功能分区,对不同的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对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产生核心影响的是林地、草地以及耕地之间的剧烈变化;湖北省整体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有所增加,但局部存在结构性问题;2鄂西三大区及幕阜山地区作为湖北省生态屏障,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其生态服务功能大幅增强,武汉地区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大力恢复水域和林地,取得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效果,而保耕地的任务则基本转嫁于鄂中地区以及桐柏-大别山地区,其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减少或增长微弱;3湖北省东西四大山地必须加大对林地的保护力度;武汉地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胜利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一直是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热点研究问题,通过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价值进行研究,为江西省土地规划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查阅的方法,利用多样性指数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结合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变化,分析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相应变化。[结果]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程度高、多样性指数中等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ESV值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在减少;对单项生态系统价值分析,水源涵养在江西省农村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结论]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出现了降低趋势,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也在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系统,协调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瑞娟 郝晋珉 王静
本文应用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价值,估算了山西大同市1996-2003年土地利用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阐述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