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6)
2023(14043)
2022(12177)
2021(11414)
2020(9467)
2019(21782)
2018(21897)
2017(41579)
2016(22620)
2015(25573)
2014(25623)
2013(25469)
2012(23862)
2011(21635)
2010(21705)
2009(19756)
2008(19172)
2007(16774)
2006(14987)
2005(13320)
作者
(66804)
(55489)
(54844)
(51935)
(35535)
(26588)
(24948)
(21763)
(21156)
(19853)
(19107)
(18687)
(17703)
(17582)
(16987)
(16965)
(16405)
(16384)
(15816)
(15805)
(13813)
(13789)
(13348)
(12616)
(12438)
(12414)
(12341)
(12256)
(11165)
(10893)
学科
(95067)
经济(94976)
管理(64434)
(59913)
(47630)
企业(47630)
方法(37739)
数学(32076)
数学方法(31722)
中国(27919)
地方(27828)
(27378)
业经(21962)
(21394)
(20159)
环境(19570)
农业(18821)
(16461)
(15829)
贸易(15815)
(15759)
(15204)
技术(15132)
理论(14964)
(14530)
(14507)
金融(14506)
地方经济(14356)
(14299)
银行(14259)
机构
大学(319314)
学院(318966)
管理(126584)
(124131)
经济(121187)
研究(111932)
理学(108735)
理学院(107461)
管理学(105662)
管理学院(105080)
中国(82927)
科学(71258)
(69977)
(57288)
(55429)
(54329)
研究所(52012)
中心(50815)
(48806)
业大(48675)
(45500)
师范(45099)
北京(44737)
财经(43819)
农业(42175)
(41956)
(40934)
(39702)
师范大学(36428)
(35662)
基金
项目(218677)
科学(170985)
研究(161211)
基金(155704)
(135519)
国家(134312)
科学基金(114848)
社会(99458)
社会科(94057)
社会科学(94028)
(88100)
基金项目(83548)
自然(74842)
(72928)
自然科(72927)
自然科学(72909)
教育(72851)
自然科学基金(71553)
编号(66977)
资助(63677)
成果(54241)
(50654)
重点(48872)
(47236)
课题(46447)
(44947)
创新(41873)
科研(41352)
发展(40331)
项目编号(40285)
期刊
(144162)
经济(144162)
研究(95733)
中国(68082)
学报(51162)
(50031)
科学(47487)
管理(46472)
(39716)
教育(39542)
大学(37868)
农业(35201)
学学(35068)
技术(28296)
(28029)
金融(28029)
业经(25228)
经济研究(21546)
图书(21134)
财经(20190)
问题(18687)
(18158)
资源(17695)
(17067)
科技(16359)
理论(15768)
技术经济(15382)
现代(14804)
实践(14605)
(14605)
共检索到483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徐筑燕  乌日汗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贵州2000~2011年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碳足迹从2000年的0.13 hm2/cap上升到2011年的0.31 hm2/cap,年均增长率为11.56%。消费碳足迹构成以煤炭为主。碳足迹产值由2000年的2.20×104 CNY/hm2增加至2011年的5.38×104 CNY/hm2,年均增长率为12.02%。碳足迹生态压力也从从2000年的0.49增加到2011年的1.08,2011年为2000年的2.22倍。这揭示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还很艰巨。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能源消费足迹、缓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媛  王晓颖  吴长勇  晏银美  
为促进喀斯特山区绿色经济发展,文章运用耦合模型对贵州2005—2015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演变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及整个系统的发展指数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分别由2005年的0.07、0.37及0.22上升至2015年的0.81、0.69及0.75,经济发展系统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生态环境系统;(2)系统动态耦合度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0.31≤C≤1.0,整体处于由中等水平耦合向良好水平耦合演进状态;(3)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表现出不断跃升的趋势,0.27≤D≤0.9,整体处于从中度、轻度失调衰退型发展向良好协调发展型演变状态,但系统耦合协调度较低,生态环境整体比较脆弱。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绍洪  魏媛  
为诠释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变化趋势,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极差变换、变异系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贫困山区2005—2015年间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度表现出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0.75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地址:贵州贵阳市小河区金农社区(550006)联系人:赵大芹电话:0851-3760252黔白1号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的青庆中筛选优良单株,经多代蕾期自交系统选育而成,生育期86d,叶色深绿,叶面皱缩无毛,柄绿色,株形直立紧凑,球叶合抱舒心,抗病性中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锦宏  金彦平  
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广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这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从喀斯特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出发,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繁荣喀斯特山区的乡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贵州为例,通过构建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亮广  梁虹  
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以贵州省为例,分别选取全国和湖北省为参照区,进行了喀斯特地区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而得出,贵州省水资源总量虽相当丰富,但受喀斯特发育的影响,其实际的水资源承载力并不高。水资源总量上,相对全国和湖北省来说,贵州省的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和GDP量都远远超过其实际的人口数和GDP量;但水资源利用量上,贵州省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远低于其实际的人口数,处于严重超载状态,而可承载的GDP量又远高于其实际的GDP量,处于相当富余状态。在水资源总量相当的情况下,一般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低于非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利用量可承载的GDP远高于其实际的GDP量;与非喀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月卿  罗鼎  冯艳  彭建  
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全球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突出的区域。本文根据贵州省猫跳河流域1973年MSS影像数据、1990年、2002年和2007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利用遥感、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格局和特征,为喀斯特其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和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近30年来,流域内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1973年-1990年,由于陡坡开荒以及城镇化发展,流域内旱地、裸岩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水田、灌木林、其它林地、灌草地均在减少;199...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为促进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构建,文章运用碳排放计量模型对贵州省200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风险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4年贵州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碳吸收总量均表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分别从2000年的3 320万吨和462万吨上升至2014年的8 240万吨和542万吨,净碳排放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碳吸收储存能力远远低于碳排放能力。(2)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其碳排放量占93.93%以上;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其碳吸收贮存量占94.82%以上。但林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正  王军  白中科  郭义强  邱杰  
分析贵州省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差异状况及驱动因子。基于贵州省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土地利用类型年均变化幅度、年均变化率与相对变化率5个指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13年间,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以耕地和林地的变化为主,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明显增加,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2)贵州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总体呈增长趋势。(3)8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园地的区域变化差异较大,牧草地区域变化差异较小;贵州省西部地区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拥军,陈建庚,朱富寿,赵翠薇  
喀斯特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限制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村经济在低效率水平上运行。本文通过对长顺县板床村农村经济的分析研究,探讨喀斯特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莲  熊康宁  高洋  
在耦合协调及障碍度模型上,对贵州省2008—2016年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增幅达0.83;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稳步提高,由严重协调转变到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类型由旅游发展滞后演变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类型;协调障碍因子包含废水排放总量、烟粉(尘)排放总量、旅馆业年末客房床位数、铁路旅客周转量等。样本期间系统综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二者协调发展步调不一致,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能很好地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凯  
新形势下资源型产业面临资源依赖性强、亟须结构转型的问题。产业集群是地区竞争力发展、提高资源效率的重要方式。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针对资源产业进行集群识别与分析,探析产业结构改革。运用区位熵理论,选取贵州省10个资源型行业,利用近5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开展研究,发现有3个行业已具备显著产业集群趋势,即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与采矿业。此外,还有两个行业具备产业集群的可能性,即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化工业。进一步指出应加快产业升级,降低资源依赖,防止"降产量"的简单现象,并从政府管理和产业协同的层面出发,提出打造完备产业链与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等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突破”。紧盯地方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新型城镇化注入高职院校力量;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激发职业院校发展潜力;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晓芳  扶丁阳  
选取城镇化速度较快、从国家级贫困县一跃而成黔中经济强县、具代表性的贵州省织金县为案例地,基于人口和土地两个方面的5年间城镇化数据,从村—镇—县三级地域研究回流农民工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县域城镇化过程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回流农民工是县域城镇化的主体,现阶段具有回城回镇难回村的特点,且存在诸如"中青离家老后回"等第一代农民工群体性特征。②回流农民工对县域城镇化过程有积极的影响,表现为县城大城区和乡镇小镇区的空间外溢效应以及不同乡镇的差异性空间效应,充分反映贵州山地特色城镇化过程,是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县域回流农民工的就地就近城镇化。③行政驱动型、交通驱动型和产业驱动型是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农民工回流与县域城镇化空间效应的三种外溢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