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0)
- 2023(15217)
- 2022(12333)
- 2021(11180)
- 2020(9245)
- 2019(21087)
- 2018(20570)
- 2017(39036)
- 2016(21775)
- 2015(24230)
- 2014(23743)
- 2013(23480)
- 2012(21737)
- 2011(19532)
- 2010(19515)
- 2009(18245)
- 2008(18140)
- 2007(16715)
- 2006(14918)
- 2005(13066)
- 学科
- 济(91824)
- 经济(91727)
- 业(63011)
- 管理(52915)
- 农(52856)
- 企(39021)
- 企业(39021)
- 方法(36367)
- 农业(35442)
- 数学(32403)
- 数学方法(32126)
- 业经(25500)
- 中国(25032)
- 地方(22165)
- 财(21219)
- 学(19335)
- 贸(17348)
- 贸易(17343)
- 制(17188)
- 易(16847)
- 发(15310)
- 环境(13490)
- 银(13292)
- 银行(13226)
- 技术(12773)
- 融(12730)
- 金融(12728)
- 农业经济(12660)
- 行(12586)
- 发展(12372)
- 机构
- 学院(313314)
- 大学(308566)
- 济(126440)
- 经济(123834)
- 管理(114335)
- 研究(109739)
- 理学(99453)
- 理学院(98251)
- 管理学(96376)
- 管理学院(95819)
- 农(82710)
- 中国(82384)
- 科学(72344)
- 农业(64435)
- 京(63974)
- 业大(59214)
- 所(57973)
- 财(54454)
- 研究所(53222)
- 中心(51883)
- 江(49339)
- 财经(43358)
- 范(41928)
- 师范(41399)
- 农业大学(40703)
- 州(40693)
- 经(39440)
- 省(39393)
- 北京(38853)
- 经济学(38375)
- 基金
- 项目(215468)
- 科学(167511)
- 基金(154325)
- 研究(152033)
- 家(137705)
- 国家(136424)
- 科学基金(114520)
- 社会(97151)
- 社会科(91641)
- 社会科学(91609)
- 省(88923)
- 基金项目(83007)
- 自然(74428)
- 划(72932)
- 自然科(72637)
- 自然科学(72611)
- 自然科学基金(71329)
- 教育(68148)
- 编号(61526)
- 资助(60527)
- 重点(49118)
- 发(48748)
- 成果(48687)
- 部(46331)
- 创(44612)
- 农(43838)
- 课题(42739)
- 创新(41827)
- 科研(41806)
- 计划(41706)
- 期刊
- 济(144157)
- 经济(144157)
- 农(84408)
- 研究(84214)
- 中国(62636)
- 学报(61185)
- 农业(57020)
- 科学(52890)
- 大学(45125)
- 学学(43263)
- 财(40418)
- 管理(35529)
- 业经(30663)
- 融(30021)
- 金融(30021)
- 教育(28772)
- 业(28038)
- 技术(24421)
- 经济研究(21128)
- 问题(21034)
- 财经(20564)
- 版(20071)
- 业大(17896)
- 经(17575)
- 资源(15902)
- 农村(15766)
- 村(15766)
- 农业大学(15720)
- 农业经济(15642)
- 科技(15518)
共检索到458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四友 赵媛 文琦 崔盼盼 许昕 孔德明
研究农村贫困化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对因地制宜制定脱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贫困发生率为研究指标,采用变异系数、空间统计模型、空间变差函数、双变量LISA模型等定量方法对2003~2015农村贫困化的时空分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贵州省农村贫困程度整体在加深,区域差异日益加剧,在空间上呈东部、南部、西部高,而中部和北部低的"U"形空间分布格局。(2)县域贫困化重心在107.047 2°E~107.174 4°E,26.668 5°N~26.713 2°N之间变动,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贫困化大体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3)农村贫困化空间格局演变同时受到随机性和结构性因素影响,其空间分异主要体现为南—北向,而西北—东南方向则较为均衡。(4)农村贫困化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与农村贫困化的负相关关系最为明显,各因素与农村贫困化的双变量LISA聚类图的空间差异明显。最后,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差异化扶贫措施和走产业扶贫的道路等方面提出了破解贵州省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阮欧 刘绥华 陈芳 罗杰 胡海涛
[目的]农村贫困程度的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动态、客观地监测农村贫困的时空变化对国家扶贫工作十分重要。[方法]利用OMSP/OLS夜光数据集构建的ALI(平均灯光指数)与社会经济数据构建的IPI(综合贫困指数)建立关系,进而估算贵州省县(区)域2003—2018年间综合贫困指数,分析农村贫困的时空格局演变。[结果](1)ALI与IPI建立模型估算的IPI与真实的IPI拟合程度较好,R~(2)超过了0.86,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贵州省各县(区)域IPI指数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在2003年至2018年间来两者都有所增长,增长幅度分别为19.21%和2.38%,表明农村贫困度差异在逐渐增大。但贫困程度极高的县(区)域程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65个减少到了2018年的37个;(3)标准差椭圆分析表明贵州农村贫困程度整体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椭圆覆盖面积和贫困化重心变化不大;(4)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显示,贵州各县(区)域农村贫困程度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并存在较强的空间聚集现象;(5)由空间变差函数分析可知,贵州农村的贫困程度表现出较强烈的空间关联性和组织性,贫困程度的结构空间分异引起的贫困程度空间关联作用范围呈缩小的趋势,且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呈下降趋势。[结论]夜间灯光遥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贵州的县(区)域农村贫困化程度,能够较客观的反映贫困变化。2003—2018年间贵州省农村贫困程度高的区域持续减少,减贫效果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姗姗 吴春梅
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具有一定的反贫困性质。目前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整体发展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完善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挥其在反贫困中的作用,促进贵州省农村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贵州省 农村公共服务 反贫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金萍 林丹 周向丽 余珍鑫 宋伟 程叶青
贫困具有多维属性,根据不同社会群体和背景从多维视角定义贫困已成为贫困问题研究的共识。依据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框架,拓展精准扶贫的"两不愁,三保障"识别标准,建立了涵盖教育、健康、居住、生活和收入指标的海南省农户多维贫困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海南省70个乡镇、134个贫困村3924户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临界值法评估了农户及村域多维贫困状况,进而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分析了村域多维贫困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结果显示,调查农户多维贫困率达18.22%,多维贫困程度严重的村多维贫困发生率不一定高,"两不愁、三保障"及收入指标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低。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主要表现为较差的资产状况、不清洁的炊事燃料、较高的家庭成员患病率和较低的家庭成员最高学历。GWR模型分析表明,作为多维贫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户主性别、户主受教育水平、女性劳动力占比和抚养比4个变量估计系数的空间分异明显。总体上,女性户主和低学历户主为主的地区倾向于更易发生多维贫困,二者的影响分别表现为从东到西、从北到南有所增强。女性劳动力占比为负向影响,抚养比为正向影响,呈现出自北向南增强的趋势,体现了海南贫困地区劳动力弱、女性相对更勤劳等典型地域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蔡运龙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生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典型的极贫困代表区域之一。本文选择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作为研究区,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应用GIS和ANN技术,模拟区域自然致贫因子和消贫因子的空间分布,计算各乡镇的贫困度,揭示区域贫困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指导研究区早日脱贫及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形、土壤侵蚀等自然要素是主要的致贫因子,而社会经济要素是缓解贫困的因子。贫困度较小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东部,贫困度较大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和北部边缘。可见,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区域贫困化简便、实用,避免了传统的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进行贫困化研究的做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技术途径。
关键词:
区域贫困 空间模拟 人工神经网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博汶 李丁 刘笑杰
本文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构建农村空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对2016年甘肃85个县域农村空间贫困进行测度,结合GIS空间制图技术、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WR模型等方法探究空间贫困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农村空间贫困程度总体较深,地理分布差异显著,呈"东南高、西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2)农村经济、社会及环境贫困在各县域有明显地域差异,农村经济和社会贫困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环境贫困呈"两翼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3)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甘肃农村空间贫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集聚特征,H-H集聚区集中分布在陇南、甘南东部及定西南部,L-L集聚区分布在张掖、酒泉和金昌;4)自然禀赋、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人力资源和交通区位是影响甘肃农村空间贫困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且各因素的影响强度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性。自然禀赋呈中部向两翼递减的变化趋势,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和交通区位呈"东南—西北"的空间分布特征,社会民生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因此,依据各贫困区特征及致贫原因,从产业、生态、社会事业与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减贫策略,以期为甘肃精准扶贫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骁 李江风 姚尧 吴笛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研究2010—2016年贵州省旅游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贵州省旅游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贵州省旅游效率变化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是贵州省旅游效率上升的主要贡献者。(2)从空间上看,贵州省旅游效率的空间分异明显,南部市州普遍高于北部,少数民族自治州总体高于其他市州。(3)影响因素中,政府作用和人才规模对贵州省旅游效率总体上具有正向的显著性,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贵州省旅游效率显著为负或不显著,产业结构对贵州省旅游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澹远 陈始发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一个关键变量。本研究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共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①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有待提升。除了经济获得感相对较高外,农村贫困人口的政治获得感、福利获得感和社会获得感相对偏低。②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配置方式或不同的配置渠道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同。其中,“输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较大的获得感,而“造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尚未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较大的获得感。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开发就必须实现公共性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启示:①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②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③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④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关键词: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 农村贫困人口 获得感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琦 曾祥旭
利用贵州省施秉县的7个村569个农民的样本数据,通过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家庭规模、外面务工关系等,其中,年龄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是先正后负,男性、家庭总人数、外面有务工关系起正向作用;而婚姻状况、人均耕地面积、家中老人、家中小孩、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村干部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虽然人均耕地和受教育程度都不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但仍然急需解决好人地矛盾问题和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欢 张亮 马敬东 苏锦英
目的:了解农村贫困家庭所处的健康风险分担网络的结构与功能,以期为政府优化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贵定县某村庄40户家庭作为样本,采用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用Ucinet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将健康风险分担网络分为经济、情感和信息支持3个维度,被调查地的情感支持网络结构完整,经济支持网络的整体结构松散,联系紧密而又高效的信息支持网络结构在本次调研中并未出现。结论:以较完整的情感支持网络为基础,以在网络内传播有效的信息为手段,是政府利用社会网络进行健康风险管理的策略选择,最终农村贫困家庭的健康风险化解的主要途径仍然要依靠政府加快建立和完善正式的保障制度,非正式的健康风险分担机制作为补充,形成一个综合的健康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
健康风险管理 整体社会网 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梅 余维祥
本文以贵州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分析了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对城市GDP的贡献,并认为: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城市GDP的增长,还可以对城市工资水平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城市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还可以促进城市吸引更多外资,从而间接地对城市GDP的增长做出贡献,并可通过增加消费形成城市GDP增长的动力源等。
关键词:
农村 打工经济 城市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沈超
目的:探讨贵州省贫困县卫生资源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为区域卫生资源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选题小组讨论法,对贵州省10个卫生Ⅷ项目县的卫生局局长或副局长、县项目办主任和县级卫生Ⅷ项目工作人员共41人分4个小组进行调查。结果:卫生管理体制、经济落后、县、乡政府对卫生资源规划重视不够及其他社会阻力是影响贫困县卫生资源规划实施的主要因素。结论: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发展社会经济、提高社会各界对卫生资源规划的理解、重视和共同努力是卫生资源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卫生资源规划 影响因素 贫困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新 王瑞 徐瑞璠 孙才志
文章在对水贫困相关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水贫困指数(WPI)相对重视资源、设施、环境子系统的特点,分别建立城市水贫困、农村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了1997—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城乡水贫困协调发展水平,借助ESDA模型及Tobit模型刻画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997—2020年我国城乡水贫困情况持续改善,城市改善速度要高于农村;城乡水贫困协调发展程度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程度逐渐缩小,空间分异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城镇化水平、政府支持能力对协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工业化程度则对协调发展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不同类型的地区应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来推动城乡水贫困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光金
本文基于2006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以被调查的农村住户为单位,考察了现阶段农村贫困的规模、发生率、类型、程度,农村贫困住户的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以及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贫困的调查发生率仍然较高,农村贫困的深度、强度和对扶贫投入力度的要求都有所上升,但按国定贫困线计算,农村扶贫压力仍在国家能力的承受范围之内。在家庭人力资本、物质性经济资源、结构性社会地位以及关系性社会处境等方面,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存在明显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短缺、物质资源不足、社会结构制约和社会排斥等问题,可以部分地或不同程度地解释贫困的成因。最后,本文提出,农村反贫困战略应当重点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姗姗 吴春梅
对1978-2013年全国的及1978-2014年贵州省的农村公共服务支出与贫困减少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均发现农村公共服务支出对减少农民贫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农村公共服务支出具有济贫效应。进一步,在对贵州省10个贫困村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对本地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程度越高,其人均收入水平就越高,这从侧面体现了农村公共服务支出的济贫效应。针对贵州省落后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应该在总体规划、农户满意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快推进农村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农民主体性建设、特色文化与配套措施建设,创设反贫困的环境条件、内在条件和保障条件,以充分发挥农村公共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