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8)
- 2023(9550)
- 2022(8669)
- 2021(8357)
- 2020(7105)
- 2019(16628)
- 2018(16782)
- 2017(32940)
- 2016(18124)
- 2015(20543)
- 2014(20629)
- 2013(20580)
- 2012(18954)
- 2011(16855)
- 2010(16789)
- 2009(15486)
- 2008(14874)
- 2007(12788)
- 2006(11348)
- 2005(9970)
- 学科
- 济(70266)
- 经济(70181)
- 管理(50478)
- 业(48759)
- 企(39779)
- 企业(39779)
- 方法(32735)
- 数学(28339)
- 数学方法(27969)
- 农(21034)
- 中国(17641)
- 地方(17600)
- 财(17369)
- 业经(15721)
- 学(15703)
- 农业(14210)
- 制(12627)
- 贸(12296)
- 贸易(12291)
- 易(11881)
- 理论(11663)
- 和(11432)
- 环境(11356)
- 务(11090)
- 财务(11026)
- 财务管理(11001)
- 技术(10873)
- 企业财务(10407)
- 银(10195)
- 银行(10163)
- 机构
- 大学(250616)
- 学院(249857)
- 管理(103467)
- 济(95011)
- 经济(92632)
- 理学(89449)
- 理学院(88477)
- 管理学(86967)
- 管理学院(86529)
- 研究(81471)
- 中国(62407)
- 京(53646)
- 科学(52284)
- 财(43381)
- 农(41972)
- 所(41030)
- 业大(38926)
- 中心(38575)
- 江(37951)
- 研究所(37288)
- 财经(34685)
- 范(34212)
- 北京(33967)
- 师范(33963)
- 州(33558)
- 农业(32516)
- 经(31343)
- 院(29446)
- 师范大学(27436)
- 省(26817)
- 基金
- 项目(173289)
- 科学(135563)
- 研究(128360)
- 基金(124069)
- 家(106853)
- 国家(105915)
- 科学基金(91320)
- 社会(78168)
- 社会科(73833)
- 社会科学(73807)
- 省(70390)
- 基金项目(67400)
- 自然(60634)
- 自然科(59155)
- 自然科学(59142)
- 教育(58408)
- 自然科学基金(58026)
- 划(57586)
- 编号(54012)
- 资助(51297)
- 成果(43708)
- 重点(38102)
- 部(37689)
- 发(36791)
- 课题(36689)
- 创(35730)
- 创新(33213)
- 科研(33080)
- 项目编号(32727)
- 教育部(32166)
- 期刊
- 济(106575)
- 经济(106575)
- 研究(75492)
- 中国(46325)
- 学报(38782)
- 农(38591)
- 管理(36219)
- 科学(35949)
- 财(31646)
- 教育(29234)
- 大学(28984)
- 学学(27011)
- 农业(26208)
- 融(25795)
- 金融(25795)
- 技术(21641)
- 业经(18412)
- 财经(15967)
- 图书(15223)
- 经济研究(14975)
- 理论(14369)
- 问题(14202)
- 实践(13414)
- 践(13414)
- 经(13306)
- 科技(12551)
- 业(12489)
- 技术经济(12093)
- 资源(11965)
- 现代(11444)
共检索到367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永国 欧阳斌 符嘉西
信息不对称造成信贷配给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贵州省的特殊经济结构,使金融机构产生了固定的贷款风险与盈利预期,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信贷配给行为。本文从风险认同性、贷款投放取向和资金运营渠道等方面,对贵州省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行为和成因,及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改变金融机构风险和盈利的预期为基本的出发点,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齐莉梅
为控制固定资金投资规模,国家采取紧缩信贷、抽紧银根的政策后,各地农村普遍出现了资金紧缺的问题,特别是商品生产活跃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反映更为强烈,那么在商品生产尚未发展的贫困地区受资金政策影响的程度如何?贫困地区要发展商品生产,在资金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对此我调查了贵州省贫困地区的情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突破”。紧盯地方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新型城镇化注入高职院校力量;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激发职业院校发展潜力;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严浩坤 刘璐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资本的投入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经济起飞阶段。对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自身积累有限,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主要依赖外源性投入,这种外源性投入的资本主要由金融系统来提供。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贵州省贫困地区的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本地经济发展急需的资本投入,反而通过金融系统外流;金融系统成了一个“抽血”管道,影响了贵州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区域金融 贫困地区 信贷资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元兰 陈文福
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贵州粮食产量被低估,影响了对贵州粮食供需平衡以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的判断。本报告从分析贵州粮食生产条件特别是耕地条件入手,通过对粮食生产、消费和供求平衡等方面的综合考察,测算了全省实际粮食产量大于当年对应的统计产量,贵州粮食生产自给率达到90%以上,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部分优质粮食品种存在一定缺口。
关键词:
粮食 消费 生产 供求平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波 安和平
通过多年来水资源状况数据分析,发现贵州省主要河流和湖(库)水环境功能较差,主要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污染,水、旱灾害交织频发、灾害损失较大,水利基础建设滞后,水资源安全问题严峻。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突出,水资源分配和管理效率低下;污水排放量加大,治污能力不足;强烈溶岩发育,生态脆弱性和水利设施建设难度大是导致贵州省水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建立有效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三三结合"的生态建设战略和开展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探索,是缓解贵州省水资源安全问题主要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志宇
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总体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农村就业服务滞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低、农村教育服务滞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方面。就此,本文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旨在促进贵州省公共服务的进一步建设。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服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倩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快速增长,在旅游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格局下,全省旅游收入在全国排位仍然上升了6位,但仍存在票价上涨过快、过度价格竞争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允许部分景区适度提高门票价格,逐步扩大"免费游"景点开放范围,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法制,不断创新和提供新产品,促进该省景区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定价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地址:贵州贵阳市小河区金农社区(550006)联系人:赵大芹电话:0851-3760252黔白1号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的青庆中筛选优良单株,经多代蕾期自交系统选育而成,生育期86d,叶色深绿,叶面皱缩无毛,柄绿色,株形直立紧凑,球叶合抱舒心,抗病性中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富辉 吴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德春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金融为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民间金融内涵、形态类型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总效应为正效应,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民间金融投资效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投资效率;最后,根据国外民间金融发展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德春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金融为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民间金融内涵、形态类型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总效应为正效应,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民间金融投资效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投资效率;最后,根据国外民间金融发展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调统处课题组 毛洪江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涉农贷款发放情况、需求与满足情况的调查,发现贵州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快速增长,农户、涉农企业贷款需求旺盛,但农村金融支持力量薄弱,涉农贷款隐藏着较大风险,涉农贷款供需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为探索金融更好地支持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作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贵州省 涉农贷款 调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龙华平 金敏敏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我国金融制度的创新,其发展路径与政策定位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小额贷款公司是否真正服务于农户以及微小型企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十分关键。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与贵州省农民纯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即对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去除经济时滞以及模型完善程度的制约,实证结果显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仍不完善。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小额贷款公司与贵州乃至全国经济互动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额贷款公司 地方经济 互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