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7)
2023(11813)
2022(9283)
2021(8298)
2020(6510)
2019(14535)
2018(14617)
2017(26650)
2016(14864)
2015(16956)
2014(17491)
2013(16852)
2012(15802)
2011(14213)
2010(14578)
2009(13319)
2008(13355)
2007(12375)
2006(11440)
2005(10665)
作者
(42960)
(35422)
(35361)
(33580)
(22827)
(17000)
(16186)
(13799)
(13683)
(13285)
(12238)
(12042)
(11903)
(11371)
(11084)
(10932)
(10484)
(10432)
(10322)
(10278)
(9270)
(8843)
(8784)
(8398)
(8360)
(8027)
(8007)
(8005)
(7350)
(7186)
学科
(64197)
经济(64127)
管理(37696)
(35612)
(26859)
企业(26859)
中国(25957)
地方(24104)
(22029)
业经(18901)
方法(15452)
农业(15024)
(13736)
(12636)
(12395)
(12394)
银行(12379)
(12080)
金融(12076)
(12031)
(11941)
地方经济(11865)
理论(11767)
数学(11227)
数学方法(11071)
(10725)
教育(10725)
(10556)
发展(10551)
贸易(10541)
机构
学院(207275)
大学(201930)
(78938)
经济(76821)
研究(76116)
管理(70271)
中国(59244)
理学(57173)
理学院(56377)
管理学(55247)
管理学院(54833)
科学(45690)
(45419)
(38834)
(38583)
(37406)
中心(35297)
(34586)
研究所(34281)
(33061)
师范(32752)
(32453)
北京(29539)
财经(28306)
(27899)
业大(27483)
(27205)
农业(26133)
技术(26133)
师范大学(25736)
基金
项目(125621)
研究(100203)
科学(97033)
基金(83675)
(71681)
国家(70885)
社会(61064)
科学基金(59613)
社会科(57447)
社会科学(57435)
(53208)
教育(46406)
编号(44319)
基金项目(43234)
(43064)
成果(38195)
自然(34196)
(34131)
自然科(33291)
自然科学(33284)
课题(33206)
资助(32945)
自然科学基金(32641)
重点(29087)
发展(28023)
(27954)
(27514)
(26111)
项目编号(25941)
(25773)
期刊
(108653)
经济(108653)
研究(70620)
中国(58725)
教育(39038)
(35398)
(29882)
学报(29613)
管理(29505)
科学(27889)
(24460)
金融(24460)
农业(23815)
大学(23064)
技术(21439)
学学(20711)
业经(20271)
经济研究(15842)
图书(15489)
问题(14241)
财经(13754)
(12562)
(11997)
书馆(11951)
图书馆(11951)
职业(11906)
(11886)
论坛(11886)
(10906)
现代(10386)
共检索到355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晓英  刘映霞  
城镇化建设是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在贵州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民族文化内涵、盲目建设没有灵魂的城镇。贵州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是贵州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应结合贵州当地的经济特色、资源特色,尤其是民族文化特色,正确选择城镇化建设模式和文化定位,创新文化注入城镇化建设的手段,做到现代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打造贵州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小力  
以五大发展观为引领,加快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实现"绿色发展"和"特色城镇化"有效互动,具有重大意义。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推进的战略、发展时序与科学布局。该研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刘自强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分区视角,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宁夏新型城镇化既有发展速度快、规模偏小、质量不高、差异性明显以及集聚辐射能力不强的特征,又存在体制机制制约、固有政策约束、发展要素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客观问题。鉴于此,不仅提出了研究区新型城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还提出了先行先试、破解制度"藩篱"、扩大发展自主权、优化发展空间布局等具体的路径与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丽群  邓群钊  林永钦  毛燕玲  刘建生  
[目的]研究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区域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文章运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2004—2017年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而分析中部地区各省协调发展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1) 2004—2017年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发展度由0.542上升至0.797,增长47.05%,协调发展水平从中度协调提升到高度协调。(2)经过14年的发展,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有很大提升,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3) 2004年只有山西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高度协调状态,其他5省都处于中度协调状态;2017年山西仍然处于高度协调状态,江西、安徽步入高度协调阶段,而河南、湖北、湖南提升到优度协调状态。[结论]研究期间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发展度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协调发展度水平不高;城镇化发展速度比较快,耕地保护承受巨大压力;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不均衡性,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俐波  吕辉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经验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开始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总结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我国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经验以及各专家学者提出的理论依据,从三方面阐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联系紧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根据以及如何统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同发展。以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互动,携手并进—共创城乡一体化的美好格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麻书豪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呈现出的创新化趋势、网络化趋势、产业融合化趋势和制约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为例提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理应以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管理内容发挥产业引导功能、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大力构建产业服务型政府建设、以财政税收金融体系建设为对象发挥产业激励功能、以市场环境建设为核心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麻书豪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呈现出的创新化趋势、网络化趋势、产业融合化趋势和制约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为例提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理应以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管理内容发挥产业引导功能、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大力构建产业服务型政府建设、以财政税收金融体系建设为对象发挥产业激励功能、以市场环境建设为核心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昭君  
本文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模型,在探讨协同发展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内蒙古、陕西等省份在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中充分体现出了相互促进作用,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甘肃、贵州等地区的协同发展指数较低,而四川、宁夏和西藏等省份在商贸流通产业与城镇化水平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性发展。最后根据各省的协同发展现状,从产业布局、政策扶持和区域优势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毅  李阳艳  景冬梅  
流通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则能够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既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在2016-2018年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联性与协同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8年间,在5%显著条件下,我国各省份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0.415和0.392。其中,东部地区在2016年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42;中部地区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相关性不显著;西部地区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负,表现出不显著的相关性。我国流通效率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系数为0.4503,即流通效率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没有绝对影响,但提高流通效率也能够使得新型城镇化质量得到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浩  郑皓  
文章通过对城镇化内部协同发展基本内涵的分析,将城镇化分为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五个系统,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水平,使用SPSS对我国2015-2024年间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并使用灰色关联模型探究了各指标对于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的贡献水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存在明显的东部沿海、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等指标对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贡献较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家雨  柳思维  熊曦  
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既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旅游城镇的必然要求。采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3个区域对我国旅游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持续的区域经济增长对所有区域的城镇化均有正向影响,工业与旅游业发展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影响存在差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如果能协调发展则会加快城镇化,反之,则会迟滞城镇化。旅游直接投资额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能产生显著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对所有地区的城镇化有显著影响,而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仅对西部地区城镇化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鸿武  王珂英  
城镇化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所在。本文在分析快速城镇化对税收总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影响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和质量改进的税收政策思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玉丁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导向。调研发现,贵州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较大的偏离度。因此,促进贵州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城发展协同共进,应以产业需求为引导,增设与区域产业相配套的民族特色专业;以城镇建设为引导,增设与新型城镇化相配套的新专业;以产业升级和产城发展为指引,改造删并与产业升级、产城发展不协同的旧专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徐筑燕  
为持续健康推进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综述了贵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促进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开展对实现城镇化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促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及2020年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国勇  杨文谢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城镇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不均衡、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城镇产业聚集度低等问题。贵州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和生态文明之路,把打造日益繁荣的城市群作为战略重点,加快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