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8)
2023(8518)
2022(7190)
2021(6827)
2020(5447)
2019(12518)
2018(12534)
2017(23482)
2016(13110)
2015(14832)
2014(15027)
2013(14847)
2012(13977)
2011(12536)
2010(13034)
2009(12045)
2008(11985)
2007(11342)
2006(10515)
2005(9498)
作者
(36618)
(31159)
(30749)
(29493)
(19329)
(15068)
(13779)
(11869)
(11792)
(11455)
(10736)
(10364)
(9948)
(9704)
(9652)
(9420)
(9165)
(9008)
(8731)
(8623)
(8014)
(7746)
(7611)
(7435)
(7292)
(7027)
(7011)
(6789)
(6486)
(6321)
学科
(55509)
经济(55456)
(49290)
(38392)
农业(32909)
管理(29858)
业经(18147)
(17233)
企业(17233)
地方(17058)
中国(16738)
方法(15057)
数学(12836)
(12797)
数学方法(12638)
农业经济(12492)
(12465)
(12452)
(12100)
税收(11415)
(11352)
环境(11006)
(10855)
发展(10098)
(10080)
(9639)
农村(9618)
土地(8912)
(8760)
建设(8759)
机构
学院(182732)
大学(172812)
(73055)
经济(71251)
管理(64262)
研究(63459)
理学(53179)
理学院(52623)
中国(52404)
管理学(51643)
管理学院(51349)
(50561)
科学(38358)
农业(37742)
(37069)
(35774)
(32976)
(32655)
业大(32445)
中心(31588)
研究所(28620)
(28495)
(25923)
财经(25882)
(25790)
师范(25615)
北京(23494)
农业大学(23094)
(23087)
(21932)
基金
项目(110785)
研究(89263)
科学(85147)
基金(75026)
(64348)
国家(63586)
社会(54634)
科学基金(53086)
社会科(50978)
社会科学(50965)
(47533)
编号(40700)
基金项目(39868)
教育(39553)
(37032)
成果(33468)
自然(30619)
自然科(29656)
自然科学(29653)
资助(29437)
(29425)
自然科学基金(29081)
课题(28352)
(26945)
重点(25154)
(23759)
(23693)
(23683)
(22460)
发展(22350)
期刊
(101248)
经济(101248)
研究(57981)
(57171)
中国(47918)
农业(38647)
学报(27713)
(26911)
教育(26032)
科学(25292)
业经(23387)
大学(21900)
(21803)
金融(21803)
学学(20366)
管理(19761)
(17587)
技术(17425)
农业经济(15001)
农村(14752)
(14752)
问题(14568)
(12060)
经济研究(11814)
财经(11708)
经济问题(10859)
资源(10823)
世界(10395)
图书(10236)
(10125)
共检索到305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肇军  龙前朋  
贵州经济落后但生态良好,新农村建设给贵州的脱贫致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生态文明建设为贵州指明了发展方向。贵州需要从观念、基础设施、特色农业多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用完善的长效机制作保障,开创一条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建设共同发展之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裕富  万自成  
拥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合作基础已经从传统的“关系型”转向“利益型”。基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既为培育农民合作能力提供有效载体,也能保障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全祥  
交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用非均衡战略下的均衡思维对辽宁新农村建设的交通运输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海滨  
一、农民增收的机遇和挑战。农民增收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面临的最根本、最突出问题。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不断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娟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新观点、新看法、新主张,构建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彰显个人智慧的农民思想。邓小平农民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农民思想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在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邓小平农民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叶敬忠  吴惠芳  
本研究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微观社会学研究,从农民的视角出发,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现状及不同类型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需求。研究指出,目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有待加强,农民对"民主"的理解程度较低,各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极其不平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管理民主需要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大力加强,特别要体现农民对国家政策的知情权和村务管理的参与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雷晓明  陈宁化  
该文首先从人本价值角度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目标导向及实现方式内涵;进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产权条件与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条件;并从农民自身出发,认为农民具备发挥主体作用的理性前提,同时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作用;最后结合我国目前农村制度和政策特点,提出了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公共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牛海花  张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需要结合形势发展的需求,综合各种措施,全面加强农民素质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瑞德  蔡承智  
农民是否增收,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贵州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在于受到了自然资源、农业结构、农民自身、市场、城镇化以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应该从调整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市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德宏  刘婷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增长,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仍存在增速慢、各地区分布不均匀、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加强规划,调整投资结构,创新金融机制,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将是今后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韶杰  万桃涛  
文章以实证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农民权益受侵害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在法律保护农民权益的视野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民权益受侵害的问题,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确认保护农民权益的立法建议和政策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论  姚禧虎  凌平  张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简称新农村)建设中,醴陵市委、市政府朝着“富民强市”的目标,围绕加强农村、发展农业、致富农民“三农”主线,积极统筹城乡发展的实务中,取得了实效。但是,由于农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提升过快,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伟  
公共支出是政府职能行为的成本,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三农”问题带来的社会矛盾依然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公共支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扩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的结构,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新农村建设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公共支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着力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萌  史清华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目标最看重的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同时认为当前阶段农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对"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体会最深的是"放活",相比较而言,农民对"多予"感受不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雪瑞  
当前,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处在深入推进阶段,农村的生活改善,农民的收入提升,但相应的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制约因素,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期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