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4)
2023(17423)
2022(15051)
2021(13989)
2020(11559)
2019(26964)
2018(26587)
2017(50592)
2016(27381)
2015(30787)
2014(30614)
2013(30162)
2012(27894)
2011(25097)
2010(25022)
2009(22622)
2008(21796)
2007(18929)
2006(16724)
2005(14470)
作者
(78567)
(65599)
(64697)
(61524)
(41965)
(31575)
(29545)
(25839)
(25070)
(23338)
(22616)
(22255)
(20901)
(20578)
(20206)
(20041)
(19381)
(19345)
(18876)
(18718)
(16240)
(16155)
(15780)
(15134)
(14641)
(14573)
(14458)
(14432)
(13181)
(12889)
学科
(113535)
经济(113414)
管理(75450)
(73058)
(59064)
企业(59064)
方法(48890)
数学(42457)
数学方法(41849)
中国(32003)
(31851)
地方(29466)
业经(25628)
(25543)
(25120)
农业(21694)
环境(20575)
(19152)
贸易(19138)
(18461)
(18338)
(18312)
技术(17863)
理论(17803)
(16643)
金融(16641)
(16565)
银行(16522)
(15851)
(15700)
机构
大学(380020)
学院(379888)
管理(150822)
(149299)
经济(146052)
研究(131249)
理学(130397)
理学院(128871)
管理学(126410)
管理学院(125732)
中国(96756)
科学(83273)
(82228)
(66975)
(65726)
(63523)
研究所(60241)
中心(60235)
(59368)
业大(58242)
财经(53605)
(52889)
师范(52353)
北京(51608)
农业(49323)
(48794)
(48603)
(47805)
经济学(43818)
师范大学(42501)
基金
项目(266369)
科学(209227)
研究(193961)
基金(191521)
(167932)
国家(166307)
科学基金(142571)
社会(121247)
社会科(114760)
社会科学(114723)
(105507)
基金项目(101893)
自然(93431)
自然科(91184)
自然科学(91162)
自然科学基金(89472)
教育(89085)
(88538)
编号(79240)
资助(78793)
成果(63252)
重点(60032)
(59882)
(58016)
课题(55118)
(55015)
创新(51311)
科研(51003)
国家社会(49301)
教育部(49300)
期刊
(165997)
经济(165997)
研究(110270)
中国(75446)
学报(61186)
(57217)
科学(56663)
管理(55361)
(49549)
大学(46331)
教育(45275)
学学(43468)
农业(40224)
技术(34993)
(31791)
金融(31791)
业经(28779)
经济研究(25478)
财经(25021)
问题(21359)
(21325)
(21282)
图书(21023)
资源(19610)
科技(19167)
技术经济(18436)
理论(18044)
(17667)
现代(16886)
统计(16831)
共检索到561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柳婷  刘超  曾克峰  易焱华  
生态足迹是评估旅游景区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方法,在分析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对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大小进行计算,构建生态足迹指数对其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内的生态足迹指数为50.59%,处于强可持续发展状态。据此提出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袁荃  曾克峰  
为了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准确评价,从定量评价方向出发,以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地质公园景观评价因子的权重,结合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遗迹景观综合评分,并由该评分结果划分地质遗迹保护区,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开发建设意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明  曾克峰  刘超  
统计分析全国218个国家地质公园(不含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区域分布、所在地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发现地质公园是中小城市旅游产业链构建和延伸的切入点。以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在旅游产业所体现的作用和价值,提出地质公园带动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小城市的经济建设提供突破口,从而实现经济建设质的飞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贾真真  高占冬  吴克华  
本文基于昂谱(RMP)分析法,综合地质公园保护性需求,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特性(R性)、市场特性(M性)、产品特性(P性)进行分析,提出在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应以洞穴旅游产品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和媒体宣传提高旅游网络关注度,带动市场认知度与游客量的增加,并整合公园喀斯特地貌与温泉资源,协同周边特色旅游资源,在保护性开发前提下开展各色旅游项目,形成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谱系,促进地质公园的可持续产业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宇辉  肖时珍  胡馨月  张丽君  
采用SWOT-AHP模型对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威胁进行分析,探究化石类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不足以及今后开发的侧重点。分析发现: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资源、周边旅游业发展、政策、科普旅游产品、品牌知名度、客源市场等指标综合权重分别为0.510 4、0.060 5、0.029 6、0.071 9、0.050 9、0.048 8,在未来科普旅游开发中应采取"优势—威胁"发展战略。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开发差异性科普旅游产品、打造优质科普基地、推进申遗或申世工作、打造古生物品牌、多维度解说等建议,以期探索一种适用于关岭国家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开发思路,为化石类国家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徐筑燕  乌日汗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贵州2000~2011年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碳足迹从2000年的0.13 hm2/cap上升到2011年的0.31 hm2/cap,年均增长率为11.56%。消费碳足迹构成以煤炭为主。碳足迹产值由2000年的2.20×104 CNY/hm2增加至2011年的5.38×104 CNY/hm2,年均增长率为12.02%。碳足迹生态压力也从从2000年的0.49增加到2011年的1.08,2011年为2000年的2.22倍。这揭示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还很艰巨。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能源消费足迹、缓解...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贺成龙  吴建华  
采用相同的“等量因子”,计算了沪苏浙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表明沪苏浙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可持续发展性不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建议该地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改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黎  
以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者碳足迹为研究对象,结合旅游者饮食、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和娱乐等六因素,根据旅游者碳足迹模型,计算其产生的单因素人均碳足迹值和人均总碳足迹值,得出结论如下: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年平均碳足迹总值达1.0~3×10~7 kg,人均旅游碳足迹值为78.94 kg。其中在餐饮部分的年平均总值为9.44×10~6 kg,人均碳足迹为72.62 kg。住宿部分总值为6.90×10~4 kg,人均值为0.53 kg。交通部分总值为6.67×10~5 kg,人均值为5.13 kg。游览和娱乐部分为7.17×10~4 kg,人均值为0.55 kg。购物部分总值为1.43×...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维词,朱文孝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缺土少水 ,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内涵 ,指出保护、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并编绘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图。最后提出了适合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地域特征的持续农业发展的原则、产业化模式与战略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玲丽  马文斌  文传浩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重庆武隆县2007年的生态足迹,并对该地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的结果显示:生态赤字为0.443909494hm2/人,生态系统的前景不容乐观,人类活动的负荷超过了该地区的生态容量。文章详细分析了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运伟  李琳莉  
文章以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2000~2012)为依据,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对四川省2000~2011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2000~2011年生态赤字逐年扩大,从0.64280hm2增加到1.54883hm2,区域生态环境呈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四川省万元GDP生态足迹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总体呈先稳定增长到趋于稳定的态势,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值总体呈上升态势,仅在2002~2003年出现了略微下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是增强四川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经之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娅  熊康宁  陈起伟  龙成昌  顾再柯  魏鹏  
为检验喀斯特生态治理区的治理效果,以贵州省毕节鸭池、遵义龙坪、沿河淇滩3个示范区为例,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支持力、人口发展与支持能力、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5个方面,选择45个单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动态综合评价法,评价3个示范区2005、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显示:空间上看,龙坪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好,鸭池示范区次之,淇滩示范区最差;时间上对比,龙坪示范区和淇滩示范区的发展能力2007年比2005年有所提高,鸭池示范区稍有退步。根据各示范区的主要人-地矛盾,提出控制人口、优化配置水土资源、加大林牧产业比重等对策,以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为同类地区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亿勤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的工具。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的时空特性和环境生态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6年浙江省人均本地生态足迹2.763 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437 9 hm2,人均本地生态赤字2.325 9 hm2;(2)1991~2006年浙江省的本地生态足迹都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环境生态的不可持续性;(3)2005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本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4)浙江全省生态足迹强度指数从1991年的2.078上升到2006年的5.9...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奚世军  安裕伦  李阳兵  蔡沛伶  龙立美  陈啟英  
以小流域为采样单元开展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对建立流域景观生态风险预警机制、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格局法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对贵州省乌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及时空特征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1)15年来,乌江流域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其中林地面积增加了2.85%,湿地增加了0.13%,耕地减少了4.52%,其它用地增加了0.02%;(2)乌江流域2000、2005、2010、2015年的景观生态风险度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11.81%、12.05%、13.29%、14.04%,变程分别为10.9、22.8、10.7、12.8 km;(3)15年来,不同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在面积上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其中高、极高风险区面积分别增加了8.46%、5.57%,弱、低风险区面积分别减少了6.28%、7.28%。由此可见,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使得流域内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斯佳  孙克勤  
喀斯特约占全球大陆面积的12%,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南方喀斯特包括云南石林,贵州荔波,武隆喀斯特三处自然遗产地,总面积146 016 hm~2。本文首先将其基于全球视角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显着价值。其次是将自然遗产地的遗产资源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还指出了世界遗产地存在的问题,诸如地质灾害,过度开发,石漠化等。最后提出了保护对策,包括科学管理,灾害预警系统等,以促进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