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8)
- 2023(14772)
- 2022(12805)
- 2021(12095)
- 2020(9928)
- 2019(22855)
- 2018(22750)
- 2017(43685)
- 2016(23950)
- 2015(26921)
- 2014(27193)
- 2013(26796)
- 2012(25070)
- 2011(22666)
- 2010(22988)
- 2009(21035)
- 2008(20411)
- 2007(18043)
- 2006(16258)
- 2005(14547)
- 学科
- 济(98338)
- 经济(98240)
- 管理(66070)
- 业(63616)
- 企(51655)
- 企业(51655)
- 方法(39439)
- 数学(32340)
- 数学方法(31909)
- 中国(29682)
- 农(28510)
- 地方(26601)
- 业经(23601)
- 财(22327)
- 学(20797)
- 农业(19293)
- 贸(17734)
- 贸易(17721)
- 理论(17485)
- 制(17407)
- 易(17098)
- 和(16388)
- 银(16112)
- 银行(16073)
- 环境(15880)
- 行(15511)
- 融(15458)
- 金融(15454)
- 技术(15309)
- 策(15069)
- 机构
- 学院(337656)
- 大学(336195)
- 管理(132773)
- 济(132022)
- 经济(128866)
- 研究(117823)
- 理学(113415)
- 理学院(112052)
- 管理学(110209)
- 管理学院(109567)
- 中国(88309)
- 京(73280)
- 科学(72874)
- 财(61569)
- 所(59424)
- 研究所(53766)
- 农(53684)
- 中心(53149)
- 江(51842)
- 范(49094)
- 师范(48683)
- 业大(48132)
- 财经(47957)
- 北京(47296)
- 州(44414)
- 经(43395)
- 院(42971)
- 农业(41522)
- 师范大学(39150)
- 经济学(37777)
- 基金
- 项目(224404)
- 科学(176090)
- 研究(168481)
- 基金(159789)
- 家(138012)
- 国家(136733)
- 科学基金(117103)
- 社会(104019)
- 社会科(98378)
- 社会科学(98356)
- 省(88759)
- 基金项目(84826)
- 教育(77260)
- 自然(75195)
- 划(74477)
- 自然科(73369)
- 自然科学(73353)
- 自然科学基金(72004)
- 编号(70704)
- 资助(66187)
- 成果(58850)
- 发(51761)
- 重点(49998)
- 课题(49413)
- 部(48870)
- 创(46088)
- 项目编号(43106)
- 创新(42781)
- 科研(41978)
- 教育部(41745)
- 期刊
- 济(155273)
- 经济(155273)
- 研究(105238)
- 中国(69253)
- 学报(50042)
- 农(49970)
- 管理(49927)
- 科学(47929)
- 教育(45528)
- 财(43983)
- 大学(37963)
- 学学(35293)
- 农业(34897)
- 融(33337)
- 金融(33337)
- 技术(29628)
- 业经(27102)
- 经济研究(23670)
- 财经(22392)
- 图书(20142)
- 问题(20019)
- 经(19061)
- 业(17708)
- 理论(16555)
- 科技(16362)
- 技术经济(15875)
- 现代(15785)
- 商业(15330)
- 实践(15255)
- 践(15255)
共检索到516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历史上是"驿道所经"之地,49个民族(其中有48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其间。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文章认为,贵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锦秀 边世平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民族文化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玉树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开发模式,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产业化 青海玉树州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博文
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日益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从挖掘、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入手,建设旅游文化学科专业,促进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从而突出旅游教育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高等旅游教育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办学战略创新的突破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晓京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探讨了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保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英之 董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民族文化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旅游产品开发 改革开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晖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提法进行了反驳 ,并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联系与区别 ,就旅游在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德彪 方磊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开发中的热点。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少数民族群体,却处在旅游收益分配的边缘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少数民族文化产权归属不清。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产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民族旅游开发中产权缺失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对策,以期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产权 产权配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晓峰
嫩江流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里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民俗独特且神秘,这些丰富的文化产品以及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成为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旅游资源阐述的基础上,指出要以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前提,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旅游 嫩江流域 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颖若
民族文化旅游主要指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开发方式。集市是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存在的按一定周期聚集形成的市场,是定期出现的经济文化民俗大展演。集市旅游具有保持民俗的原生态、时空结构方便利用、便于产品化、传统和现代便于兼容等优势,是前程远大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新途径。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旅游开发 集市旅游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旺 孙璐 吴明星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产生了类似于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蜕化,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秋莉
少数民族创造的传统生态文化孕育着深厚的生态智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渊源之一。但在旅游开发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逐渐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在对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文化就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以纳西族为例,在解读其生态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纳西族 生态文化 旅游开发 文化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钟林生 成升魁 张丹 龙登渊
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旅游开发作为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提出较晚,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则涉及更少。在对农业文化旅游发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提出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风情"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同时对旅游开发的前提、目标、原则、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炜 陈能幸
文章引入世界遗产保护本真性理论,通过以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嘹歌为例,提出了要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思路。希望通过对这一具体研究对象的剖析,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嘹歌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并以此为鉴,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若干思路和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兆彬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婕 曾涛 蔡红霞 郭海燕 李正洁 曾宗永
文化多样性是九寨沟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文化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该项研究通过对九寨沟内居民和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以期了解旅游开发对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的影响。针对沟内居民的调查问卷涉及了住房样式、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宗教、经济等7个方面,以了解沟内安多藏族居民的文化多样性现状、变化以及他们对自身生活方式改变的态度。对国内游客的调查,问卷设计了"您觉得九寨沟的民族风情如何"、"您在九寨沟的旅游生活,能够感受到较强的民族特色吗?"和"您认为开发旅游对九寨沟的民族特色有无影响?"等和当地文化多样性相关的问题,以了解游客对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现状的感受。对问卷进行数据总结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