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7)
2023(4980)
2022(4092)
2021(3612)
2019(6786)
2018(6642)
2017(12775)
2016(6842)
2015(7778)
2014(7990)
2013(8213)
2012(8006)
2011(7465)
2010(7877)
2009(7617)
2008(7273)
2007(6682)
2006(6582)
2005(6240)
2004(5668)
作者
(21231)
(17830)
(17715)
(17075)
(11550)
(8398)
(7967)
(6801)
(6755)
(6436)
(6355)
(5870)
(5842)
(5805)
(5608)
(5540)
(5188)
(5183)
(5119)
(4763)
(4722)
(4301)
(4295)
(4196)
(4063)
(4028)
(3816)
(3692)
(3676)
(3515)
学科
(55616)
经济(55576)
管理(19282)
地方(17049)
(15063)
方法(13397)
地方经济(12253)
数学(11929)
数学方法(11715)
(11442)
企业(11442)
中国(11293)
(9575)
业经(9302)
(9275)
(7880)
(7627)
经济学(6925)
环境(6542)
(6528)
金融(6528)
农业(6486)
(6194)
(6076)
银行(6073)
(5849)
(5832)
产业(5509)
(5404)
贸易(5399)
机构
学院(109965)
大学(108657)
(57128)
经济(56012)
研究(42792)
管理(37267)
中国(33468)
理学(30295)
理学院(29921)
管理学(29373)
管理学院(29168)
(25796)
科学(23305)
(22353)
(22237)
财经(19528)
研究所(19403)
经济学(19043)
中心(18856)
(18522)
(18105)
(17327)
经济学院(16615)
北京(14990)
(14709)
(14703)
师范(14641)
(14550)
财经大学(13916)
(13809)
基金
项目(60848)
科学(47415)
研究(45983)
基金(43259)
(36524)
国家(36225)
社会(31002)
科学基金(30564)
社会科(29352)
社会科学(29340)
(24118)
基金项目(21628)
教育(20170)
(19285)
资助(18907)
编号(17846)
自然(17407)
自然科(16935)
自然科学(16931)
自然科学基金(16592)
成果(15848)
(15127)
重点(13749)
课题(13625)
(13322)
经济(13186)
(13085)
发展(12956)
国家社会(12886)
(12800)
期刊
(78797)
经济(78797)
研究(42179)
中国(22247)
(19861)
管理(16697)
(14720)
(13710)
金融(13710)
学报(13408)
经济研究(13236)
科学(12847)
财经(11075)
技术(10777)
大学(10525)
业经(10521)
问题(10217)
学学(9989)
(9725)
农业(9465)
教育(8976)
(7561)
技术经济(7478)
统计(6983)
世界(6690)
国际(6648)
经济问题(6523)
经济管理(5872)
改革(5722)
(5722)
共检索到191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明  
孟德斯鸠最早指出人的行为、气质等受影响于所居住的环境。现在我们已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地关系并非简单如此,人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正反馈系统,我们通常提到的“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即表明了这一点。在贵州自然环境中,喀斯特占有很大比重是一个重要的特点,贵州经济发展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喀斯特环境中人地关系的认识及我们能否促使这个特殊的人地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变。在贵州各类环境中洼地环境以其聚落的高分散性、喀斯特化干旱及交通、信息的闭塞使得洼地经济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贵州最贫困的经济地域。要促进石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认真考虑重要而棘手的问题,这就是洼地经济的优化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凡迪   魏全全   肖华贵   饶勇   杨斌   冯泽蔚   冯文豪   曾涛  
为优化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肥药模式,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贵州省11个冬油菜主产县(市、区)连续2 a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药模式(T1:传统肥药模式、T2:优化肥药模式、T3:优化肥药模式下不施用化肥和T4:优化肥药模式下不喷施农药)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合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产的高产高效肥药技术。结果显示,与T1相比,T2总养分投入量减少19.9%,农药投入量减少69.5%。T2模式(直播冬油菜)株高、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角果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低于T1处理,2018—2019年T2处理的株高、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和角果密度分别比T1处理低9.8%、26.4%、10.9%、10.2%和24.2%,2019—2020年分别低9.5%、28.3%、12.8%、10.9%、23.9%;但T2处理有群体优势,2 a收获密度较T1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99.0%、194.2%。2aT2冬油菜产量分别为2224.4和2 103.3 kg/hm2,较T1分别增加10.1%和3.7%。T2化肥利用效率和农药防治效率2 a分别为2.20、2.14和141.82、106.23 kg/kg,显著高于T1。T2冬油菜2 a产值和净收益分别为11 121.8、10 516.4和5 286.8、4 681.4元/hm2,较T1分别增加1 020.0、371.6和2 625.0、1 976.6元/hm2,实现节本增收。结果表明,当前优化肥药模式(T2)能够满足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长,能有效提高冬油菜产量、肥料和农药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此优化肥药模式可作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产的主推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徐筑燕  乌日汗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贵州2000~2011年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碳足迹从2000年的0.13 hm2/cap上升到2011年的0.31 hm2/cap,年均增长率为11.56%。消费碳足迹构成以煤炭为主。碳足迹产值由2000年的2.20×104 CNY/hm2增加至2011年的5.38×104 CNY/hm2,年均增长率为12.02%。碳足迹生态压力也从从2000年的0.49增加到2011年的1.08,2011年为2000年的2.22倍。这揭示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还很艰巨。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能源消费足迹、缓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仕蓉  张军以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地省份,同时又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综合水平低。本文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院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及效益评价,提出了喀斯特山区庭院循环经济优化导向模式。即喀斯特峰丛谷地的畜-沼-稻-果-鱼模式;丘陵平坝区的畜-沼-稻-鱼-桑-蚕模式;平坝传统农耕区的猪-沼-稻-酒-果模式;庭院景观型优化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媛  王晓颖  吴长勇  晏银美  
为促进喀斯特山区绿色经济发展,文章运用耦合模型对贵州2005—2015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演变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及整个系统的发展指数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分别由2005年的0.07、0.37及0.22上升至2015年的0.81、0.69及0.75,经济发展系统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生态环境系统;(2)系统动态耦合度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0.31≤C≤1.0,整体处于由中等水平耦合向良好水平耦合演进状态;(3)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表现出不断跃升的趋势,0.27≤D≤0.9,整体处于从中度、轻度失调衰退型发展向良好协调发展型演变状态,但系统耦合协调度较低,生态环境整体比较脆弱。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宁  彭晚霞  邹冬生  林仲桂  
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其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与林果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颜茵  
喀斯特地型往往与贫困落后相联系,本文立足喀斯特山区基本情况的分析,对喀斯特山区脱贫道路的选择进行研究,为解决喀斯特山区贫困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些许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仕佐  杨明  李波  
喀斯特地貌作为贵州典型的山水特征极具观赏价值不容置疑。但仅把此作为区域旅游的主要吸引物,从旅游发展的趋势来看是不全面的,而应该与这块地貌上产生的文化现象联系起来,深入发掘其内涵,从生态环境上做到可持续发展,从自然和人文景观上做到互补协调,从现代意识支配下做到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从旅游业的发展规律上遵照不同的开发模式,才是贵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赶上周边省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拥军,陈建庚,朱富寿,赵翠薇  
喀斯特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限制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村经济在低效率水平上运行。本文通过对长顺县板床村农村经济的分析研究,探讨喀斯特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兰,张群英,滕建珍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鲜明 ,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旅游资源种类多、品味高、极具珍贵性和保护价值。为了避免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灾害 ,本文就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进行论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殷红梅  梅再美  
喀斯特库区是贵州省重要的旅游开发地 ,本文分析了其可持续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指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人地矛盾的突出性、水利环境的限制性和管理权属的复杂性 ,尤其是急功近利的掠夺式浅层次重复开发是限制库区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对此 ,文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云蕾  曾馥平  宋同清  彭晚霞  卢凌霄  俞孜  刘艳  
根据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自动观测气象站连续气象观测资料,以农田气象资料为对照,初步分析了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对小气候存在明显影响。林内太阳辐射、平均气温和风速相对林外均明显偏低,而相对湿度林内显著大于林外。林内同林外比,太阳辐射年平均降低40.6%,气温偏低0.3℃-5.3℃,相对湿度偏高0.9%-11.4%;风速平均降低0.57 m/s。林内各气象因子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林外,次生林对各气象因子影响明显。各气象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林内外温度相关性最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绍洪  魏媛  
为诠释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变化趋势,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极差变换、变异系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贫困山区2005—2015年间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度表现出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0.7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志成  熊康宁  陈浒  周文龙  孟红霞  王仙攀  薛志国  
为了解干旱对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环境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影响,在2010年贵州干旱的背景下,于4月分别对贵州毕节喀斯特高原山地、贞丰喀斯特高原峡谷和清镇喀斯特高原盆地地貌类型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并与2009年同期在相同生境下的3个研究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清镇、毕节和贞丰3个研究区土壤动物类群在2009年4月为4门12纲24目,个体总数3139只,而在受到干旱影响的2010年4月则为2门8纲17目,个体总数1 031只。干旱导致喀斯特石漠化脆弱生态环境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量减少,其中个体数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弹尾目和蜱螨目等占优势的中小型类群,其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轶婧  吴起鑫  安艳玲  吕婕梅  陈银波  何守阳  
河流不仅是陆地碳循环的通道,也是碳交换的重要场所,而小流域更被认为是陆地碳循环的热点。为探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喀斯特小流域溶解性有机碳(DOC)输出特征,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对阿哈湖3条主要入湖小流域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河水主要理化特征和DOC含量进行分析,并计算流域DOC输出通量。研究期间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DOC含量分别为4.78±2.11、5.61±2.27、7.40±2.51 mg/L,输出通量分别为2.71、2.91、3.82 t/(km~2. a)。结果表明:(1)阿哈湖小流域河水DOC含量时空变化特征明显,与降雨、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人类外源输入对DOC有显著影响;(2)对比不同河流DOC输出特征发现,小流域通常具有更高的DOC输出通量,特别是受城市输出影响的中小流域,其河流碳过程在碳循环中的贡献可能被低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