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5)
2023(2350)
2022(1899)
2021(1810)
2020(1591)
2019(3630)
2018(3590)
2017(6107)
2016(3695)
2015(4078)
2014(4048)
2013(4202)
2012(4011)
2011(3681)
2010(3532)
2009(3284)
2008(3178)
2007(3012)
2006(2744)
2005(2348)
作者
(14455)
(12333)
(12126)
(11505)
(8101)
(6177)
(5344)
(4770)
(4746)
(4531)
(4482)
(4383)
(4300)
(4154)
(4126)
(3871)
(3762)
(3685)
(3596)
(3548)
(3301)
(3271)
(3024)
(2829)
(2780)
(2744)
(2694)
(2686)
(2654)
(2611)
学科
(10888)
经济(10878)
(8011)
管理(6967)
(6646)
(4991)
企业(4991)
方法(4291)
(3690)
数学(3651)
(3613)
森林(3613)
数学方法(3545)
(3531)
地方(3180)
生态(2787)
农业(2623)
中国(2578)
业经(2541)
(2300)
生态学(2025)
(2010)
(1982)
(1903)
环境(1875)
(1854)
技术(1843)
植物(1839)
(1782)
土壤(1780)
机构
大学(53940)
学院(53505)
研究(24523)
科学(20587)
(19064)
中国(17421)
管理(15637)
业大(15474)
(15124)
(14809)
农业(14762)
经济(14385)
研究所(14315)
(13534)
理学(13215)
理学院(12946)
管理学(12332)
管理学院(12250)
(11362)
(11015)
中心(10409)
(10293)
(10105)
林业(9896)
实验(9772)
(9720)
农业大学(9633)
实验室(9268)
北京(9013)
重点(8790)
基金
项目(41270)
科学(29680)
(28761)
国家(28590)
基金(28199)
研究(22332)
科学基金(21693)
自然(17681)
自然科(17192)
自然科学(17178)
(17165)
自然科学基金(16873)
基金项目(15056)
(14866)
资助(12505)
科技(11705)
社会(11528)
计划(10973)
社会科(10711)
社会科学(10705)
重点(10202)
教育(9734)
科研(8950)
专项(8770)
(8746)
(7738)
(7543)
(7539)
创新(7361)
编号(7139)
期刊
学报(20561)
(18420)
经济(18420)
(16573)
科学(15583)
大学(14502)
学学(14146)
研究(12957)
中国(11039)
农业(10906)
林业(10150)
业大(7003)
(6163)
管理(5550)
农业大学(4789)
科技(4747)
(4688)
(4321)
教育(4109)
业经(4072)
(4043)
金融(4043)
技术(3937)
自然(3922)
科技大(3594)
科技大学(3594)
(3399)
资源(3347)
自然科(3196)
自然科学(3196)
共检索到82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玉国  刘长成  李国庆  魏雅芬  刘永刚  郭柯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山地5种森林类型的4种小生境中进行枯落物储量和持水能力调查,研究枯落物持水过程和不同厚度(2,4,6,10cm4个梯度)枯落物抑制土壤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的枯落物层平均厚度变化在2.7~13.7cm,枯落物总储量在4.9~9.1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范围为1.608~3.445kg·kg-1,其排序为圆果化香-异叶鼠李林>圆果化香-小果蔷薇林和圆果化香-槲栎林>圆果化香-云南鼠刺林>窄叶石栎-云南鼠刺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为V=at-b;有枯落物覆盖的土壤蒸发速率远远小于无枯落物覆盖土壤,并随着枯落物厚度递增而递减。5种森林类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济明  
在茂兰喀斯特森林山顶地段设置固定样地,定期观察植物的开花结实、种子雨、种子库的结构、组成及其萌发。结果表明:900m2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36种,其中21种已进入繁殖阶段,每年产生成熟种子520.9粒·m-2。种子雨量大,每年达910.3粒·m-2,其中对群落有用的成熟有效种子314.7粒·m-2。在天然萌发开始时的种子库中,有大量现存植物的活力种子,群落更新潜力很好。在天然情况下,1月上旬到5月中旬种子库中活力种子萌发。在天然萌发季节,900m2样地内每年共萌发出18种苗(7245株),当年存活幼苗2970株,群落更新良好。裸子植物华南五针松、短叶黄杉和翠柏在喀斯特山顶地段有良好的适应性,能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宝成  李世杰  白艳芬  郭颖  向仰州  
【目的】为喀斯特区域的生态政策和生态补偿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人工林和不同森林演替阶段的土壤固碳能力。【结果】与森林演替顶级阶段相比,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较大;与年龄相近的演替初期生态系统比较,人工林能够快速地增加较深层(1050 cm)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随着森林年龄的增加,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呈增加趋势,演替初级阶段土壤中的有机碳占37.96%,演替中期的占32.73%,演替顶级的占31.02%;人工林010 cm土层有机碳占26.26%。【结论】实施退耕还林进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鹏  崔迎春  赵文君  舒德远  杨文斌  丁访军  
以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喀斯特原生乔木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6400-09(土壤呼吸叶室)连接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通过改变凋落物输入,研究了2种群落类型添加和去除凋落物对其土壤呼吸速率以及5 cm深度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凋落物输入对2种群落类型5 cm深度土壤温度产生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表现为:添加凋落物>对照>去除凋落物。喀斯特原生乔木林和次生林添加凋落物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98和3.31μmol/(m2·s),分别比对照的年均增加了32.21%和26.20%;去除凋落物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07和2.1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随涛  龙翠玲  吴邦利  
【目的】地形是导致植物群落结构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了解茂兰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地形差异,对揭示喀斯特森林的物种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群落调查法进行样地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结构。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优势度指数(M)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等多样性指标研究3种地形部位(槽谷、坡地、漏斗)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1)在研究区内,槽谷森林共有木本植物81种,隶属39科63属;漏斗森林木本植物共有80种,隶属39科61属;坡地森林木本植物共有69种,隶属35科58属。槽谷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复杂,其次是漏斗森林,坡地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简单。3种地形部位的优势种主要是樟科、蔷薇科、漆树科和山茱萸科植物等。30个样地的PCA排序结果反映了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影响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光照、水分和土壤。(2)3种地形部位群落乔木层中轮叶木姜子的重要值最大,是群落的优势种,青冈栎、四照花和翅荚香槐的重要值低于轮叶木姜子,是群落乔木层的亚优势种,皱叶海桐是灌木层的优势种。(3)3种地形部位木本植物生活型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大高位芽植物最少。坡地森林以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漏斗和槽谷森林以中高位芽植物为主。(4)3种地形部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槽谷>漏斗>坡地,但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为槽谷>坡地>漏斗。【结论】在3种地形中,槽谷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复杂,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群落优势种为轮叶木姜子和皱叶海桐,木本植物生活型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是影响不同地形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承佳  袁访  卜通达  梁红  宋理洪  
[目的]揭示土壤动物在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深入认识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物-土壤系统养分的循环过程。[方法]采用凋落物袋法,以贵州中部地区喀斯特森林优势木本和草本植物凋落物(白茅、圆果化香树和翅荚香槐)为研究对象,进行持续1年的原位分解,通过排序分析、随机森林模型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不同体型土壤动物群落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间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差异显著,草本植物凋落物白茅质量损失率最高,木本植物凋落物翅荚香槐损失率最低。一定范围内,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碳氮比成反比。土壤动物平均增加了24.89%的凋落物分解,中小型土壤动物作用(15.34%)大于大型土壤动物作用(9.55%);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贡献率在分解前期较后期大。从凋落物袋中共捕获土壤动物13 733头,分属21个类群,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前气门亚目、长角(虫兆)目、短角(虫兆)目、伪蝎目、中气门亚目、蚁甲科在凋落物分解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结论]除草本植物外,黔中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与碳氮比成反比。土壤动物在凋落物的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在分解前期贡献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济明  王军才  颜强  李鹏  闫国华  池馨  
关键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宁晓波  刘隆德  李明刚  顾永顺  王太清  夏婧  
利用样方法和实测法,研究了喀斯特贵阳市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估算了贵阳市主要森林类型的总碳储量。结果表明:贵阳市7种主要森林类型乔木层生物量为5.44~105.36 t·hm-2,灌木层为1.29~12.46 t·hm-2,草本层为0.56~9.49 t·hm-2,死地被物层为0.95~9.67 t·hm-2;且乔木层碳储量为3.02~59.84 t·hm-2,灌木层为0.72~6.37 t·hm-2,草本层为0.19~4.32 t·hm-2,死地被物层为0.50~3.90 t·hm-2,土壤层为74.91~122.69 t·hm-2,各层碳储量大小排序为土壤层>植被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叶镜中  魏鲁明  陈正仁  
研究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动态特征。群落组成结构变化体现于不同适应等级种组的变化 ,不同恢复阶段各种组的优势地位不同 ,草本群落阶段与草灌过渡阶段 ,灌丛灌木阶段与灌乔过渡阶段 ,常绿落叶阔叶林阶段与顶极群落阶段其居优势地位的种组分别为先锋种 ,次先锋种和过渡种 ,次顶极种和顶极种 ,种组替代规律是先锋种经次先锋种、过渡种最终被次顶极种和顶极种替代。随着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 ,群落高度 (0 6~ 16 9m)、盖度 (0 2 9~ 0 79)、显著度 (0 872 0~2 1 8981cm2 ·m- 2 )逐渐提高 ,而密度早期增大之后逐渐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容丽  王世杰  俞国松  邓晓琪  冉景丞  
中国南方喀斯特区气候湿润,但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储水能力差,水分成为限制因子,土层下广厚基岩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了空间,形成其独特的水分机制。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与测定植物清晨水势的方法,选取贵州南部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喀斯特原生林、次生林及因人类砍伐退化的喀斯特灌丛,分析测定其中4种常见优势木本植物小枝木质部水分及土壤水、表层岩溶带水氢氧同位素值的相关性,确定植物水分来源,并通过相关模型计算水源贡献比;探讨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无论雨季或旱季,表层岩溶带水是喀斯特植物的稳定水源。各植被类型都主要利用土壤水,在降水减少的10月,灌木林和原生林对表层岩溶带水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默然  丁贵杰  
通过样地实测生物量和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植物地上部分各器官含碳率,对贵州黔东南主要森林类型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黔东南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介于334.32~566.79 t.hm-2之间,且马尾松纯林(566.79 t.hm-2)>杉木纯林(403.74 t.hm-2)>落叶阔叶林(374.07 t.hm-2)>常绿阔叶林(352.35t.hm-2)>针阔混交林(334.32 t.hm-2);同类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层的碳储量最高,介于286.66~481.49 t.hm-2之间;乔木层次之(15.23~74.58 t.hm-2),枯落物层再次,林下灌木及草本层碳储量最小;乔木层的碳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仲  田大伦  宁晓波  闫文德  张胜利  
采用现场实例和实验分析法,对喀斯特地区贵阳市10年生亮叶桦+意杨林、33年生麻栎林中Cu、Zn、Mn、Ni、Co、Pb、Cd、Fe元素的含量、积累和分布、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林分土壤pH值为4.49~5.03,为酸性土壤,微量元素含量Fe最高,Mn次之,Cd最低;林木中微量元素以Mn最高,为195.41~646.67 mg.kg-1;林木组织器官叶中含Cu量最高,为52.04~75.38 mg.kg-1;根中含Fe量最高,为24.22~70.09 mg.kg-1;林木对土壤中Cu的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为2.68~6.71;2种林分微量元素的生物循环积累量为18.22~589.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济明  
There are four reproductive and regenerativ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ain woody species in MaoLan Karst Forest.(1)The seed has shorter life span.The ripe seeds germinate rapidly to form seedling when it has fallen into the soil. The seedlings grow slowly to wait till the gap emerges.The seedlings gro...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吴鹏  
本文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借助以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以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草本群落阶段(HS)、灌木灌丛阶段(SS)、乔林阶段(AS)和顶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阶段(CS)等为研究对象,对各演替阶段的植物叶片、凋落物和土壤的C、N、P、K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以及N、P养分重吸收率、群落多样性指数和比叶面积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叶片C、N、P、K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总体分布(1)茂兰喀斯特地区68种优势植物叶片C、N、P、K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09.57573.21 g·kg-1、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华  欧芷阳  曹艳云  黄小荣  何琴飞  庞世龙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浸水法,对桂西南喀斯特山地5种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灌丛林、灌木林、乔灌过渡林、蚬木林和仪花林)林下凋落物的蓄积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各植被类型的持水特性和拦蓄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凋落物蓄积量变幅在2.73~4.59 t.hm-2之间,从大到小排列为:蚬木林>乔灌过渡林>仪花林>灌丛林>灌木林,差异显著(P<0.05)。自然含水率和最大持水率的变幅分别为15.47%~36.36%和128.23%~168.36%,差异极为显著(P<0.01)。蚬木林的自然含水量最大,仪花林则最小;灌丛林的最大持水率最大,仪花林最小。各植被类型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之间差异不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