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3)
- 2023(8824)
- 2022(7533)
- 2021(6908)
- 2020(5423)
- 2019(12532)
- 2018(12636)
- 2017(23761)
- 2016(12821)
- 2015(14384)
- 2014(14132)
- 2013(14104)
- 2012(13551)
- 2011(12486)
- 2010(12505)
- 2009(11323)
- 2008(10864)
- 2007(9709)
- 2006(9039)
- 2005(8329)
- 学科
- 济(58962)
- 经济(58908)
- 业(32900)
- 管理(31704)
- 地方(24797)
- 农(23612)
- 企(20429)
- 企业(20429)
- 中国(19214)
- 农业(17092)
- 方法(15086)
- 环境(14845)
- 业经(14249)
- 地方经济(13144)
- 数学(12617)
- 数学方法(12480)
- 学(11690)
- 发(11351)
- 财(10892)
- 制(9684)
- 融(9642)
- 金融(9638)
- 贸(9526)
- 贸易(9513)
- 银(9197)
- 银行(9181)
- 易(9028)
- 行(8990)
- 和(8831)
- 技术(8628)
- 机构
- 学院(178048)
- 大学(173983)
- 济(71563)
- 经济(69907)
- 研究(68293)
- 管理(63391)
- 理学(53097)
- 理学院(52328)
- 中国(51829)
- 管理学(51445)
- 管理学院(51101)
- 科学(42700)
- 京(39230)
- 所(35330)
- 农(34528)
- 研究所(31872)
- 财(31852)
- 中心(31386)
- 江(29765)
- 范(27986)
- 师范(27746)
- 业大(26865)
- 农业(26334)
- 州(26332)
- 北京(25253)
- 院(24946)
- 省(24011)
- 财经(23912)
- 师范大学(22225)
- 经(21379)
- 基金
- 项目(117377)
- 科学(91691)
- 研究(89024)
- 基金(81575)
- 家(71221)
- 国家(70542)
- 科学基金(59545)
- 社会(55786)
- 社会科(52555)
- 社会科学(52540)
- 省(48729)
- 基金项目(44023)
- 划(40065)
- 教育(38656)
- 编号(37334)
- 自然(36634)
- 自然科(35633)
- 自然科学(35626)
- 自然科学基金(34937)
- 发(32653)
- 资助(31831)
- 成果(30526)
- 重点(26716)
- 课题(26685)
- 发展(26406)
- 展(25954)
- 部(24470)
- 创(24162)
- 国家社会(22659)
- 创新(22591)
共检索到290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康宁
本文通过紫云县环境移民样区的研究,指出了环境移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喀斯特地区要立足开发式扶贫,建全“造血”功能,实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走生态农业的道路,确保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
喀斯特 环境移民 可持续发展 贵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殿发 欧阳自远 王世杰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 -资源 -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 ,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严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持续发展和反贫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更新观念 ,以生态环境重建为切入点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松 邓宝昆 邵技新
中国西南是全球最大的喀斯特集中连片分布区,贵州是中国喀斯特的中心区域。以贵州为例,通过编制能值分析表,结合统计资料、RS和GIS方法获取分析数据,在2000年、2005年和2009年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计算,在利用几何平均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能值货币比率、环境负荷率、废物负荷率、能值产出率、能值产出比、环境承载力、修正的可持续指数等方面,进行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结果表明:到2009年,贵州省环境承载力从2000年的2032.33万人急剧下降到2009年的1355.25万人;环境负荷率和废物负荷率从2000年的0.8,增长到2005年的1.3和2009年的1.95,修正的可持续指数...
关键词:
喀斯特 贵州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青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新阶段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贵州喀斯特地区贫困范围广布、人口众多,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生态性的特点,反贫困难度大。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喀斯特地区贫困农户的生产、投资和参与组织化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喀斯特地区贫困农户的行为特征,并据此提出促进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贫困 农户特征 生计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克林 李文祥 李作威 谭三川
由于人口增长与环境恶化,一种特殊类型的人口流动—环境移民(异地扶贫开发)在发展中国家出现。本文以广西喀斯特地区为例,讨论了贫困与环境移民形成的原因、迁入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移民安置方式及社区管理体制,介绍了项目研究与开发内容、阶段性进展及经验教训。
关键词:
贫困,环境移民,可持续发展,喀斯特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秋,陈梅琳
贵州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 ,贫困面积大 ,贫困程度深的省份之一。由于喀斯特生态环境特点和历史原因 ,人均耕地面积小 ,水资源利用率低 ,农业单产水平低下 ,土地利用不充分 ,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如果仍保持目前的资源利用效率 ,要保持今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善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不可能的。根据贵州省省情 ,应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道路 ,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是 :①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为核心的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②以集水和节水为主的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③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益 ;④以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核心的资源持续利用。
关键词:
喀斯特 农业资源 高效利用 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福
自改革开放以来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 ,仍面临较多难点 ,诸如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 ,乡村富余劳动力众多且素质低下 ,转移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元体制转型缓慢 ,各省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区转移竞争激烈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促进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斯佳 孙克勤
喀斯特约占全球大陆面积的12%,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南方喀斯特包括云南石林,贵州荔波,武隆喀斯特三处自然遗产地,总面积146 016 hm~2。本文首先将其基于全球视角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显着价值。其次是将自然遗产地的遗产资源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还指出了世界遗产地存在的问题,诸如地质灾害,过度开发,石漠化等。最后提出了保护对策,包括科学管理,灾害预警系统等,以促进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国南方喀斯特 地质遗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娅 熊康宁 陈起伟 龙成昌 顾再柯 魏鹏
为检验喀斯特生态治理区的治理效果,以贵州省毕节鸭池、遵义龙坪、沿河淇滩3个示范区为例,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支持力、人口发展与支持能力、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5个方面,选择45个单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动态综合评价法,评价3个示范区2005、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显示:空间上看,龙坪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好,鸭池示范区次之,淇滩示范区最差;时间上对比,龙坪示范区和淇滩示范区的发展能力2007年比2005年有所提高,鸭池示范区稍有退步。根据各示范区的主要人-地矛盾,提出控制人口、优化配置水土资源、加大林牧产业比重等对策,以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为同类地区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平
旅游扶贫颇受重视,已经成为提高农村人口社会生活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喀斯特地区旅游发展存在需求驱动局限、供给动力滞后、扶持力度不够、社区参与动力不足、中介协调缺失等现实问题,应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建立由旅游者、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政府及旅游中介组织五大要素组成的旅游扶贫动力模型,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协调与完善,并从政策、资金、技术和角色等方面给予模型运转支持。
关键词:
贵州省 喀斯特地区 旅游扶贫 动力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树忠
用广义的效益—成本分析法,运用价值流量概念,对坡改梯的效益和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改梯是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可有效增进抗御灾害能力,可增加农产品产量,可同时提高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坡改梯,损益分析,喀斯特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正 王军 白中科 郭义强 邱杰
分析贵州省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差异状况及驱动因子。基于贵州省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土地利用类型年均变化幅度、年均变化率与相对变化率5个指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13年间,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以耕地和林地的变化为主,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明显增加,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2)贵州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总体呈增长趋势。(3)8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园地的区域变化差异较大,牧草地区域变化差异较小;贵州省西部地区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焦露 薛哲进 尹剑 朱沙莉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贵州省1995—2015年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贵州省土地利用转型呈现生态用地反哺生产和生活用地的特点。(2)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稳定,变化由改善和恶化两种趋势构成,最终抵消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3)贵州省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0.466 4~0.532 2之间,空间分异明显。针对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业生产及生态用地减少等问题,未来发展要科学规划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占据实行补偿制度,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导,协调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莲 熊康宁 高洋
在耦合协调及障碍度模型上,对贵州省2008—2016年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增幅达0.83;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稳步提高,由严重协调转变到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类型由旅游发展滞后演变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类型;协调障碍因子包含废水排放总量、烟粉(尘)排放总量、旅馆业年末客房床位数、铁路旅客周转量等。样本期间系统综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二者协调发展步调不一致,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能很好地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兰,张群英,滕建珍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鲜明 ,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旅游资源种类多、品味高、极具珍贵性和保护价值。为了避免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灾害 ,本文就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喀斯特 旅游资源 持续发展 关键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