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4)
- 2023(7962)
- 2022(6341)
- 2021(5820)
- 2020(4460)
- 2019(9716)
- 2018(9099)
- 2017(16972)
- 2016(9365)
- 2015(9875)
- 2014(9247)
- 2013(9028)
- 2012(8084)
- 2011(7079)
- 2010(6741)
- 2009(6206)
- 2008(5923)
- 2007(5170)
- 2006(4432)
- 2005(3646)
- 学科
- 济(34503)
- 经济(34457)
- 业(25772)
- 管理(24655)
- 企(18060)
- 企业(18060)
- 方法(14411)
- 农(13600)
- 数学(13023)
- 数学方法(12923)
- 中国(11485)
- 农业(10141)
- 业经(9103)
- 财(8650)
- 贸(8490)
- 贸易(8489)
- 易(8261)
- 地方(7438)
- 学(6925)
- 劳(6388)
- 劳动(6371)
- 制(6170)
- 环境(6054)
- 技术(5953)
- 产业(5430)
- 银(5297)
- 银行(5266)
- 融(5210)
- 金融(5209)
- 务(5068)
- 机构
- 学院(128660)
- 大学(126545)
- 济(52539)
- 经济(51680)
- 管理(48188)
- 研究(43909)
- 理学(42870)
- 理学院(42371)
- 管理学(41661)
- 管理学院(41439)
- 中国(31608)
- 科学(28914)
- 农(28658)
- 京(25184)
- 业大(23939)
- 农业(22862)
- 所(22337)
- 财(21719)
- 研究所(20858)
- 中心(19973)
- 江(18561)
- 财经(18195)
- 州(17963)
- 经济学(16692)
- 经(16686)
- 院(16060)
- 范(16007)
- 师范(15710)
- 农业大学(15651)
- 经济学院(15326)
- 基金
- 项目(96167)
- 科学(75588)
- 基金(70531)
- 研究(65414)
- 家(64124)
- 国家(63535)
- 科学基金(53665)
- 社会(44044)
- 社会科(41734)
- 社会科学(41723)
- 省(38369)
- 基金项目(38063)
- 自然(35447)
- 自然科(34648)
- 自然科学(34633)
- 自然科学基金(34032)
- 划(32642)
- 教育(29326)
- 资助(26807)
- 编号(24701)
- 重点(21839)
- 发(21270)
- 创(20823)
- 部(20317)
- 创新(19432)
- 计划(19155)
- 科研(18841)
- 国家社会(18791)
- 成果(18273)
- 业(17841)
共检索到176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志龙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本质上是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贵州因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就业弹性小,劳动力需求少于供给而呈单向流出。劳动力长期流出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贵州应按比较优势原则确定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大就业弹性,扩大劳动力的需求。
关键词:
劳动力 单向流动 就业弹性 贵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毅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疑是一种进步。大新县从当地情况出发,采取“就地消化”的办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做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海荣 李金才 左停 李小云
在对云南省禄劝县一个苗族村寨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展示了农户间互助行为发生的方式,及其在解决我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家庭季节性劳动力短缺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对农户互助行为的理论阐释,说明了这种行为的发生是农户在现有条件下所作的理性选择及行为发生的必然性。从而表明了,农户间的互助是解决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山区家庭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户 互助 劳动力短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家伟 ,彭普山
中国是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和劳动力集中在农村,1988年农业人口8.67亿,占总人口10.96亿的79.1%,农业劳动力4亿,据测算,在目前生产条件下,保证土地生产率不降低新需劳动力的数量为7500万人,即使把从事林、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科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而应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三农"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长期性的要素性资源单向流动,尤其是劳动力单向流动,是导致"三农"问题长期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三农”问题 机理分析 劳动力单向流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冬冬 高旺盛
本文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解决途径。从农村教育这一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隐含实现条件出发,提出农村教育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转型、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非农产业等要求的不适应性;根据农村教育的瓶颈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启昌
最近四年(1977—1980年),党和政府用了极大的努力,已经安排了2,900多万城镇劳动力就业,使十年动乱中积累下来的大量待业人员逐年减少。有些城市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已得到解决,如常州、南通、沙市、烟台、威海市等,故成绩很大。对这些基本解决就业问题的城市的成功经验,很有必要加以总结。笔者就对常州市调查所得,谈谈结合调整城市部门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芳
随着三大传统就业渠道吸收能力的减弱 ,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开拓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途径 :一是要开发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技术 ;二是要拓展开发农业资源的深度与广度 ;三是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林华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二元结构的不断加剧,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桎梏。因此,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使农民能够真正离开土地,走向富裕,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外部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克继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并通过研究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从农业内部和外部来拓展就业空间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日本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凯
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途径李文凯(河北省邯郸市委农工委)我国人口过多,存在着劳动力过剩问题。全国11亿多人口中9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因而安排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重点在农村。(一)农村就业不充分现象严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目前,全国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1993年以来,我国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出现突发性失业高潮,1997年底实际失业人口规模达1100-1300万人,真实失业率在6%左右,创建国近50年来的最高记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降低城镇高失业率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从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