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3)
- 2023(6653)
- 2022(5435)
- 2021(5300)
- 2020(3976)
- 2019(9157)
- 2018(9321)
- 2017(16414)
- 2016(9286)
- 2015(9994)
- 2014(10084)
- 2013(9823)
- 2012(9248)
- 2011(8533)
- 2010(9082)
- 2009(8167)
- 2008(7960)
- 2007(6814)
- 2006(6508)
- 2005(5628)
- 学科
- 济(34388)
- 经济(34324)
- 农(24636)
- 业(22608)
- 管理(18837)
- 农业(16604)
- 企(13574)
- 企业(13574)
- 制(13034)
- 中国(12577)
- 业经(12247)
- 地方(11116)
- 财(10923)
- 方法(8619)
- 体(8554)
- 银(7775)
- 银行(7770)
- 数学(7578)
- 发(7553)
- 行(7540)
- 融(7498)
- 金融(7498)
- 数学方法(7467)
- 农业经济(7466)
- 体制(6836)
- 发展(6656)
- 展(6642)
- 度(6514)
- 制度(6512)
- 收入(6509)
- 机构
- 学院(117926)
- 大学(114560)
- 济(47223)
- 经济(45980)
- 研究(45952)
- 管理(39516)
- 中国(36957)
- 理学(32352)
- 理学院(31914)
- 管理学(31328)
- 管理学院(31068)
- 财(25927)
- 科学(25505)
- 农(25066)
- 京(24443)
- 所(22859)
- 中心(21887)
- 江(21811)
- 研究所(20083)
- 州(19737)
- 范(18725)
- 师范(18569)
- 财经(17993)
- 农业(17894)
- 省(17296)
- 院(16662)
- 业大(16403)
- 经(16288)
- 北京(15652)
- 师范大学(14861)
- 基金
- 项目(73445)
- 研究(60090)
- 科学(56952)
- 基金(50389)
- 家(42954)
- 国家(42424)
- 社会(37524)
- 科学基金(35654)
- 社会科(34993)
- 社会科学(34987)
- 省(30321)
- 教育(28419)
- 基金项目(26151)
- 编号(25915)
- 划(24569)
- 成果(23196)
- 自然(19813)
- 课题(19753)
- 资助(19586)
- 自然科(19258)
- 自然科学(19250)
- 自然科学基金(18888)
- 发(17300)
- 重点(16968)
- 性(16616)
- 部(16575)
- 年(16515)
- 制(15841)
- 创(15342)
- 国家社会(15262)
共检索到20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姜长云 芦千文
"三变"改革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和推进乡村产业兴旺提供了积极的尝试。本文总结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推进乡村"三变"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运作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要科学把握"三变"改革形成的经验和取得成功的条件,汲取其制度优势的精髓;今后要进一步完善"三变"改革,仍有一些后续课题要做,即: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其带头人的培训提升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突出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和品牌服务;引导农村服务业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发展,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和绿色发展;加强产权、要素流转平台建设,推进"三变"改革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农民培训,增强农民参与产业开发和创业就业的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凌 崔云霞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当初的"两权分离"到今天的"三权分置",坚持不变的是村集体经济性质,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近年来,贵州农村推行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以产业为平台,以股份为纽带,打造"股份农民",做到"产业联体、股份连心",形成了一种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力量,对于实现土地有价值的流转,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再造和乡村治理模式的重构,推动城乡发展要素的双向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福波
"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对于盘活农村土地、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三变"改革与发达地区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三变"改革与经典农地股份合作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同的是,"三变"改革产生于城镇化水平不高、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欠发达地区;其制度成因具有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特点;制度特点表现为在经典的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加入了资产租赁的做法,而且政府深度参与并主导了产业发展;"三变"改革的制度绩效表现为推动了城乡生产要素良性互动与乡村治理结构优化。因此,"三变"改革是经典股农地份合作制的升级与再造,是农地股份合作制在贵州的新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平 周丕东
通过对六盘水市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实践的调研,本文剖析了农村"三变"改革的背景、内涵和改革效应,从丰富和发展"两个飞跃"理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施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价值,并从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股权量化与收益分配、产业平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引进、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等方面揭示了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需要抓好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政府作用、兼顾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阳 何腾兵 成剑波 付天岭 周志飞
农村"三变"改革即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改善农村生产方式、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土地确权是"资源变资产"的基础。通过对农村"三变"改革土地确权的调查和研究,指出影响农村土地确权的因素有自然条件的制约、历史遗留问题严重、政策制度的不完善、人员资金的不到位以及土地民俗的束缚,提出完善政策制度,攻克技术难关,加强组织和协调,多渠道进行沟通和宣教,以保障土地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实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桑瑜
"三变"改革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简称。以贵州六盘水的改革试验为样本,从学理层面对"三变"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讨论,重点阐释三个问题:第一,"三变"改革的核心要义是什么;第二,"三变"改革的着力点何在;第三,"三变"改革如何从机制上实现利益制衡。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要让农民脱贫致富,关键是要让农民拥有资产性收入;要让农民拥有资产性收入,关键在于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要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关键在于建立"公司+农户"的利益制衡机制。
关键词:
“三变”改革 政府作为 贵州扶贫样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桑瑜
"三变"改革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简称。以贵州六盘水的改革试验为样本,从学理层面对"三变"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讨论,重点阐释三个问题:第一,"三变"改革的核心要义是什么;第二,"三变"改革的着力点何在;第三,"三变"改革如何从机制上实现利益制衡。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要让农民脱贫致富,关键是要让农民拥有资产性收入;要让农民拥有资产性收入,关键在于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要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关键在于建立"公司+农户"的利益制衡机制。
关键词:
“三变”改革 政府作为 贵州扶贫样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慧莲 韩旭东 李艳 郑风田
破解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小、散、乱"难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贵州省六盘水市舍烹村用六年时间(2012-2017)从一个藏在大山深处贫困落后的"空壳村"一跃成为美丽乡村中明星村落的发展经验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可行之道。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描摹村庄在内部资源重组、组织重构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及颇具借鉴意义的做法,对村庄发展过程中"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制度设计予以剖析。进一步通过案例实证得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村庄尚需重塑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环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舍烹村 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永平 黄海燕
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示范引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农村改革路径,"三变"改革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利益格局的调整优化、社会管理的构建完善等诸多方面,因而制约因素较多,且在改革实践中蕴含着一些潜在风险,直接影响"三变"改革成效的发挥。应在掌握农村"三变"改革各类风险形成机理、可能后果及相互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从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加强农村"三变"改革风险防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柯刚 朱道林
乌蒙山区的六盘水市在农村税费改革进程中 ,认真执行国家政策 ,初步实现了“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全市现有计税面积为 1 2 9.1 2万亩 (以二轮承包为依据 ) ,而实有耕地面积为 5 62 .72万亩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习惯亩”与“丈量亩”的差别。本文就这一差别进行耕地投入产出分析 ,基本结论是 :减轻后的农民负担并非全是农民的合理负担 ;很大一部分旱地种植是亏损的 ,在亏损种植的旱地上不应征收农业税
关键词:
习惯亩 农村税费改革 农业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一平
六盘水市是一个以开发能源和原材料资源为主的重工业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各项建设事业也取得了较大成就。最近,攀西——六盘水地区义被列为国家十九个重点经济开发区,六盘水将被建设成为我国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之一。其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它预示着六盘水经济开发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即将来临。六盘水市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由于部门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资源组合开发极端化。工业部门之间不配套,产品系列加工联系脱节,联动效应无从发挥。因此,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立主导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云抒
源自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地区的资源、资本和农民之间的有机联结,是我国农村改革政策的一次创新之举。结合目前的试点成效来看,“三变”改革对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乡村振兴的深入贯彻。在“三变”改革由地方实践探索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过程中,结合改革在乡村振兴中的任务和功能上看,还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要准确把握“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联逻辑,提出富有成效的纾困方案,激发农村要素活力,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道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邵腾伟 钟汶君
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探究“三变”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阐述了“三变”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理论渊源、逻辑机理、价值蕴意、试点模式,研究表明:(1)农村资本深化=农村人均投资+外来投资-资本广化,农村“三变”改革盘活了闲置资源,使得城市资源向农村资源转移,深化了农村资本;(2)“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在政策内容、起源及推行过程中存在异质性;(3)“三变”改革的焦点是明晰产权制度,改革模式差异主要是由产权制度中的经营权差异引起,不同主体采取不同的经营模式,从而实现不同的改革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该社2005年12月正式以统一法人机构挂牌以来,以“立足钟山区、服务钟山区、发展钟山区”的市场定位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品种和服务手段,打造与农、与城各宜,丰富的金融服务品牌。努力为城乡工商业和居民提供先进、灵活、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全方位提高了钟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六盘水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截至2006年7月末,该社存贷规模达18亿元。几年来,钟山区联社成效显著。2004、2005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88家县级联社各项存款绝对额增加前十名;2005年8月钟山联社营业部被贵州省银行业协会授予“精品网点”荣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阎星 高洁
2007年6月,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成都试验区")。按照国家提出的"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成都试验区"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优化城乡功能和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实践经验、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数字治理赋能乡村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经验及价值指向——基于苏南L村的考察
中国乡村建设思想贡献与实践经验——评《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思想与实践论集》
瑞典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及国内启示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对六盘水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调研
国外股息税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定价研究及实践应用——基于广州市新增项目定价改革实践经验与探索
地方知识下的公共卫生治理与乡村文明建设——以贵州某水族村落改厕实践为例
发展农村信用片区的实践与思考——以六盘水市创建农村信用片区试点为例
国际微型金融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基于国际视角与贵州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