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6)
2023(8578)
2022(7768)
2021(7430)
2020(6253)
2019(14708)
2018(14793)
2017(28655)
2016(15723)
2015(17764)
2014(17717)
2013(17613)
2012(16004)
2011(14286)
2010(14004)
2009(12607)
2008(11942)
2007(10051)
2006(8696)
2005(7286)
作者
(44654)
(36854)
(36494)
(34729)
(23782)
(17726)
(16661)
(14650)
(14095)
(13091)
(12897)
(12250)
(11570)
(11537)
(11382)
(11137)
(11122)
(10976)
(10498)
(10435)
(9178)
(8958)
(8785)
(8400)
(8244)
(8233)
(8212)
(8054)
(7330)
(7327)
学科
(60029)
经济(59965)
管理(43940)
(41613)
(35080)
企业(35080)
方法(29896)
数学(25884)
数学方法(25589)
(15551)
中国(14456)
(14391)
(13976)
地方(13295)
业经(13241)
理论(10584)
农业(10523)
(10390)
(10137)
贸易(10133)
(9795)
技术(9741)
环境(9728)
(9262)
财务(9205)
(9200)
财务管理(9191)
教育(8779)
企业财务(8701)
(8485)
机构
大学(217510)
学院(215571)
管理(90476)
(80072)
理学(79475)
理学院(78610)
经济(78185)
管理学(77237)
管理学院(76859)
研究(69335)
中国(49208)
(46126)
科学(45515)
(34888)
(34366)
业大(33670)
(33456)
研究所(31773)
中心(31174)
(29899)
(29176)
北京(28989)
师范(28915)
财经(28900)
(27911)
(26273)
农业(26254)
(25546)
师范大学(23503)
技术(22966)
基金
项目(156131)
科学(122109)
研究(114155)
基金(112549)
(97613)
国家(96798)
科学基金(83422)
社会(69503)
社会科(65721)
社会科学(65702)
(61536)
基金项目(61093)
自然(55935)
自然科(54600)
自然科学(54588)
自然科学基金(53576)
教育(51963)
(51723)
编号(47331)
资助(46357)
成果(37864)
重点(34238)
(33867)
(32652)
(32408)
课题(31962)
创新(30102)
科研(30057)
项目编号(29377)
大学(29109)
期刊
(84244)
经济(84244)
研究(61350)
中国(36177)
学报(35033)
科学(32317)
管理(31714)
(29910)
大学(25933)
教育(24770)
(24483)
学学(24277)
农业(21553)
技术(18576)
(14747)
金融(14747)
业经(14279)
图书(13572)
财经(12925)
经济研究(12734)
理论(11814)
科技(11407)
实践(11178)
(11178)
问题(10993)
(10719)
(10655)
情报(10345)
技术经济(10199)
现代(9954)
共检索到298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谌电周  曾爱平  陈绍鹄  游兰韶  刘劲军  
调查发现,在贵州仁怀野外常有斯氏蜜蜂茧蜂快速攻击野生和家养中蜂,并在中蜂体内产卵,中蜂返巢后,体内已有斯氏蜜蜂茧蜂的卵。观察发现,斯氏蜜蜂茧蜂可在野生和家养中蜂巢内完成世代发育。对贵州仁怀斯氏蜜蜂茧蜂(标本)与印度产斯氏蜜蜂茧蜂(电镜照片)形态进行比较,发现并无形态上的差异。由于中蜂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估计印度北部的斯氏蜜蜂茧蜂是随着中蜂携带进入或从中国西部自然传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爱平  游兰韶  周志成  刘新桃  陈绍鹄  
斯氏蜜蜂茧蜂是寄生中蜂的寄生蜂.用中蜂为寄主,采用人工接蜂、定期解剖的方法,在室内进行了斯氏蜜蜂茧蜂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斯氏蜜蜂茧蜂在贵州仁怀1年3代,以蛹茧越冬,第1代卵至老熟幼虫历期36~39 d,在人工接蜂条件下寄生率平均为23.33%,羽化率高达1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骏  郑敏琳  陈家骅  
斯氏蜜蜂茧蜂是中华蜜蜂的寄生蜂,会给蜂业带来较大危害,实践中其常常被误定.为分清该种类,达到正确防治的目的,本研究重新对采自福建省武夷山市的该种寄生蜂雌性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相较于与蜂业相关的其他寄生蜂,该种体型较大(体长4.4~5.0 mm),体形修长;触角较细长(31~32节),但长度短于体长;腹部侧扁;产卵器长而弯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燕梅  刘仪君  张勃龙  杨松  
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雄蜂蛹的寄生研究。结果表明:哈氏肿腿蜂能攻击寄生中华蜜蜂雄蜂蛹,寄生率随哈氏肿腿蜂接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蜂蛹:肿腿蜂为1∶4时,寄生率最高,可达76.19%;哈氏肿腿蜂寄生中华蜜蜂蛹后,能完成生长发育,出蜂率以及平均子代数(幼虫、蛹、成虫)均随哈氏肿腿蜂的接蜂量变化而变化,当蜂蛹∶肿腿蜂为1∶4时,出蜂率为76.19%,平均每个蜂蛹可产生幼虫、蛹及成虫数量分别为7.43、6.57和4.81头,均显著高于其它接蜂比例。接入哈氏肿腿蜂6~8 d,其开始在中华蜜蜂雄蜂蛹上产卵,卵期2~3 d;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骆群  周姝婧  徐新建  朱翔杰  经翩翩  周冰峰  
利用32个形态遗传标记,采用逐步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贵州省的8个样点和2个临近的广西省、重庆市的样点,共600只东方蜜蜂工蜂进行形态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发现贵州省的东方蜜蜂发生种群分化,贵州省各样点的东方蜜蜂与广西南宁样点和重庆万州样点发生明显分化.与广西南宁、重庆万州的东方蜜蜂相比,贵州东方蜜蜂个体和吻、翅和足等指标均较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封王江  张曌楠  黄景南  苏松坤  
舞蹈行为是蜜蜂之间交流食物源信息的重要方式,能够保证蜜蜂个体和蜂群的生存和延续.蜜蜂是否跳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食物源收益性的评估.食物刺激能够引起蜜蜂的反应,包括可见的行为反应和不可见的基因表达变化.行为反应往往伴随脑部神经系统的变化,如神经递质介导的信号传递;行为反应与脑部基因的表达变化也同步.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蜜蜂舞蹈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机制,本文从行为学、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组学的层面综述了蜜蜂舞蹈行为的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波  吴小波  廖春华  何旭江  颜伟玉  曾志将  
【目的】在养蜂生产中,养蜂者进行蜂王浆生产和人工培育蜂王时,都需要人工移虫。人工移虫对养蜂者视力和熟练程度有较高要求,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养蜂者老龄化,人工移虫是养蜂生产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瓶颈。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连续十年资助下,笔者团队一直在从事蜜蜂免移虫技术研究工作,旨在解决人工移虫问题,为蜜蜂科学饲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和仿生学原理,设计一种食品级塑料空心工蜂巢础,在空心巢房位置设计有与其对接的托虫器(或单个托虫器)。当空心巢础造好巢脾后,让蜂王在巢脾上产卵,取出托虫器(或单个托虫器)并安装在底座带孔的王台上,即可进行蜂王浆生产(或育王)。利用改进设计后的第10代免移虫蜂王产卵器,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为试验材料,检验第10代蜜蜂免移虫技术在蜂王浆生产和人工培育蜂王中的可行性。首先利用有分蜂热蜂群紧缩巢脾,让工蜂造好10—12张人工塑料空心巢础脾,再进行免移虫产浆和免移虫育王试验。免移虫产浆试验主要测定单王群、双王群、多王群(4只蜂王)的产卵率,以及产浆时王台接受率;免移虫育王试验采用单王群产卵6 h,同时以人工移虫育王为对照,比较免移虫以卵育王和人工移虫育王两种方法培育的蜂王初生重和卵巢管数差异。【结果】工蜂能在人工塑料空心工蜂巢础上造好完整的巢脾,同时蜂王可在造好的巢脾上产卵。单王群产卵、双王群产卵、多王群(4只蜂王)产卵的产卵率分别为91.24%、92.45%和91.29%,产浆时王台接受率分别为91.12%、92.63%和90.19%,三者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免移虫以卵育王和人工移虫育王两种方法培育的蜂王初生重分别为(256.31±3.75)mg和(243.43±2.05)mg,单侧卵巢管数分别为(163.87±9.40)条和(154.77±6.74)条,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改进设计的第10代免移虫蜂王产卵器,可以进行免移虫蜂王浆生产和免移虫以卵育王,值得在养蜂生产中推广应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方兵兵  陈黎红  霍炜  
蜜蜂授粉是美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蜜蜂为90余种食品作物、纤维作物和种子作物授粉,每年授粉价值在150亿~200亿美元。蜜蜂授粉的价值远远超过蜜蜂生产的蜂蜜和蜂蜡的价值,蜜蜂授粉每年为美国人提供1/3的食物,每年有200万群蜜蜂辗转美国东西南北为农作物授粉。美国杏仁几乎全部产自加利福尼亚州,而美国杏仁占世界杏仁总产量的80%。每年春季有100多万群蜜蜂、占美国蜂群总量的一半以上来到加利福尼亚州中央谷地为杏树授粉。2011年杏树种植面积为30万hm2,2012年种植面积预计达到32万hm2,用于杏树授粉蜂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其花  周婷  王强  代平礼  吴艳艳  
蜂螨是一类危害严重的蜜蜂寄生虫。随着蜂螨抗药性的产生和危害的加重,现已引起各国养蜂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与蜂螨相关的研究进展:①蜂螨的种类;②重要蜜蜂害螨武氏蜂盾螨(Acarapis woodi),狄氏瓦螨(Varroa destructo)和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危害和防治方法;③与蜂螨相关的蜜蜂信息素研究;④与蜂螨相关的蜜蜂病害研究;并对今后蜂螨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进行了讨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迎迎  郑火青  文平  谭垦  胡福良  
本文综述了蜜蜂亚科下主要群居蜂类位于腹部背板间纳氏腺和背板腺的主要构造、化学组分以及腺体信息素在蜂群和个体间的作用,以期为今后蜜蜂亚科纳氏腺、背板腺及其分泌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瀛龙  周姝婧  徐新建  朱翔杰  杨凯杰  陈道印  周冰峰  
利用31个微卫星位点对贵州全省的东方蜜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东方蜜蜂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03,没有发现贵州省东方蜜蜂发生遗传分化.贵州省东方蜜蜂微卫星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34 5±0.055 0,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419 6±0.011 4,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56±4.3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693 0±2.113 5,平均香农指数为0.873 5±0.797 1.贵州省东方蜜蜂微卫星遗传多样性高于全国东方蜜蜂的平均水平.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东方蜜蜂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和遗传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Joakim Johansson  James Roumasset  吴桂英  
本文通过经济的“核”分析,以形式化的方式研究了科斯-张定理。特别地, 本文说明了在某些条件下,德布鲁-斯卡夫的核收缩定理可应用于有正生产溢出效应的经 济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明  王红芳  刘振国  王颖  王帅  郗学鹏  刘春蕾  张卫星  胥保华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体内抗寒系统的组成,为探究中蜂和意蜂耐寒性能的差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室外相同环境条件越冬的中蜂和意蜂各5群,于2015年12月20日每群随机选取蜜蜂立即测定两者的过冷却点、冰点,比较其耐寒性能差异。然后分别测定蜂体游离水、结合水、脂肪、糖原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海藻糖酶的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淋巴中山梨醇、海藻糖、甘露醇的含量。在海藻糖的生物合成通路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庭云  陈大福  梁勤  李江红  
为探究中华蜜蜂工蜂在春季的活动规律,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福州地区中华蜜蜂工蜂春季出巢活动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工蜂在3日龄内不出巢活动;4至16日龄每天中午前后短暂出巢飞行2-3 min;17日龄之后,工蜂转变为采集蜂,出巢活动扩展至整个白天,出勤频率由开始的4-6次逐渐增加至30日龄的15次,单次出巢采集时间持续(32.61±10.04)min,每次巢内停留(28.75±10.79)min;此外,研究揭示试验期间成年工蜂的寿命为(26.89±5.51)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运波  李兴安  葛凤晨  蒋滢  历延芳  李志勇  王志  
【目的】比较和揭示12个长白山中蜂(长白山地方采样点中华蜜蜂)基因组多态性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RAPD-PCR技术选择性扩增基因组RAPD位点分子,以NTsys-PC方法建立基因组分子标记系统树状结构和计算基因组分子标记相似系数。【结果】1104号等6个蜂基因组分子标记多态性图谱同时具有240、400、700、和1 500 bp等4个条带,其系统树状结构在相似系数值为0.568时呈现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1083号等6个蜂基因组分子标记多态性图谱同时具有240、400、600和1 200 bp等4个条带,其系统树状结构在相似系数值为0.586时呈现相对独立的另一个分支;相似系数值二维矩阵与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