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8)
- 2023(9459)
- 2022(8513)
- 2021(8209)
- 2020(6944)
- 2019(16068)
- 2018(15971)
- 2017(30914)
- 2016(17024)
- 2015(19103)
- 2014(19091)
- 2013(18897)
- 2012(17269)
- 2011(15452)
- 2010(15240)
- 2009(13754)
- 2008(13318)
- 2007(11355)
- 2006(9735)
- 2005(8330)
- 学科
- 济(64614)
- 经济(64536)
- 管理(47041)
- 业(44746)
- 企(38164)
- 企业(38164)
- 方法(31623)
- 数学(27057)
- 数学方法(26733)
- 学(18780)
- 农(15805)
- 财(15708)
- 中国(15376)
- 业经(13957)
- 地方(12837)
- 理论(12157)
- 和(11221)
- 贸(11030)
- 贸易(11025)
- 易(10682)
- 农业(10642)
- 技术(10498)
- 务(10393)
- 财务(10336)
- 财务管理(10321)
- 环境(10088)
- 教育(10023)
- 制(9984)
- 企业财务(9810)
- 划(8983)
- 机构
- 大学(240670)
- 学院(236731)
- 管理(96459)
- 济(88083)
- 经济(86074)
- 理学(84437)
- 理学院(83493)
- 管理学(82016)
- 管理学院(81604)
- 研究(78260)
- 中国(54997)
- 科学(52170)
- 京(51427)
- 所(39729)
- 农(39428)
- 财(38890)
- 业大(38659)
- 研究所(36800)
- 中心(34708)
- 江(32713)
- 北京(32431)
- 财经(32215)
- 范(32001)
- 师范(31655)
- 农业(31147)
- 经(29350)
- 院(28791)
- 州(27104)
- 师范大学(25830)
- 经济学(25592)
- 基金
- 项目(169950)
- 科学(131906)
- 研究(122372)
- 基金(122083)
- 家(107197)
- 国家(106327)
- 科学基金(90485)
- 社会(74203)
- 社会科(70081)
- 社会科学(70063)
- 省(66892)
- 基金项目(65851)
- 自然(60941)
- 自然科(59490)
- 自然科学(59472)
- 自然科学基金(58383)
- 划(56452)
- 教育(55924)
- 资助(50367)
- 编号(50259)
- 成果(40714)
- 重点(37675)
- 部(36805)
- 发(35423)
- 创(35345)
- 课题(34111)
- 科研(32943)
- 创新(32888)
- 大学(31621)
- 项目编号(31491)
共检索到328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波 吕辉 韦玲冬 郭治友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运用XCMS软件、METLIN数据库和SIMCA–P软件,对贵定雪芽茶树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较高的NW34品系和对照组品系NW48进行了代谢物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差异性筛选等代谢组学的比较研究,共鉴定出2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多肽类(8种)、黄酮类(4种)、有机酸类(4种)、核酸及其衍生物类(3种)、生物碱类(2种)、醛类(2种)、糖类(1种)、酚类(1种)和烯类(1种)。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分布于12个代谢途径中,其中类黄酮类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包含的差异代谢物最多(5种),芳香类化合物降解途径次之(4种)。NW34品系含有的EGCG、表儿茶素(EC)、糖类和氨基酸含量高于NW48品系,而咖啡碱含量却低于NW48品系,表明贵定雪芽高EGCG茶树NW34更适合加工成绿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波 吕辉 韦玲冬 郭治友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运用XCMS软件、METLIN数据库和SIMCA–P软件,对贵定雪芽茶树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较高的NW34品系和对照组品系NW48进行了代谢物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差异性筛选等代谢组学的比较研究,共鉴定出2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多肽类(8种)、黄酮类(4种)、有机酸类(4种)、核酸及其衍生物类(3种)、生物碱类(2种)、醛类(2种)、糖类(1种)、酚类(1种)和烯类(1种)。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分布于12个代谢途径中,其中类黄酮类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包含的差异代谢物最多(5种),芳香类化合物降解途径次之(4种)。NW34品系含有的EGCG、表儿茶素(EC)、糖类和氨基酸含量高于NW48品系,而咖啡碱含量却低于NW48品系,表明贵定雪芽高EGCG茶树NW34更适合加工成绿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晓波 王小萍 罗凡 王云
本试验选取四川茶区33个地方茶树资源作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1芽2叶蒸青固样,进行儿茶素总量、EGCG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等分析,以期发现EGCG含量高的茶树品种。结果表明,参试材料蒙山11号、N-2、N-3、N-4、N-5、N-6和花秋1号的EGCG含量≥9.0%,具有生产高EGCG茶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高EGCG茶 资源筛选 茶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芬 木仁 李国栋 喻佩 李静 崔宝禄 吕立堂
以被假眼小绿叶蝉侵染0、12、24 h的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试验材料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正离子模式下鉴定出1094个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差异倍数筛选出0 h与12 h处理有2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 6个差异代谢物的含量上调,14个下调;0 h与24 h处理之间有4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6个上调,15个下调;12 h与24 h处理有5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45个上调,14个下调。0 h与12 h处理有2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芥子酸注释到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与木质素形成有关;0 h与24 h处理有6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6,9,12,15十八碳四烯酸乙酯注释到亚麻酸代谢通路,没食子儿茶素注释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乙醛注释到苯丙氨酸代谢通路,推测苯乙醛会对周围的假眼小绿叶蝉造成其行为或生理的影响,而苯丙氨酸经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酶催化合成木质素和类黄酮等;12 h与24 h处理有9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9条通路中,马钱苷酸注释到单萜生物合成通路中,相比侵染12 h处理,24 h处理的马钱苷酸含量上调,表明茶树被假眼小绿叶蝉为害后可能通过释放萜类物质来抵御害虫。以上结果表明,木质素、萜类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茶树抵御小绿叶蝉的侵害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芬 木仁 李国栋 喻佩 李静 崔宝禄 吕立堂
以被假眼小绿叶蝉侵染0、12、24 h的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试验材料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正离子模式下鉴定出1094个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差异倍数筛选出0 h与12 h处理有2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 6个差异代谢物的含量上调,14个下调;0 h与24 h处理之间有4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6个上调,15个下调;12 h与24 h处理有5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45个上调,14个下调。0 h与12 h处理有2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芥子酸注释到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与木质素形成有关;0 h与24 h处理有6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6,9,12,15十八碳四烯酸乙酯注释到亚麻酸代谢通路,没食子儿茶素注释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乙醛注释到苯丙氨酸代谢通路,推测苯乙醛会对周围的假眼小绿叶蝉造成其行为或生理的影响,而苯丙氨酸经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酶催化合成木质素和类黄酮等;12 h与24 h处理有9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9条通路中,马钱苷酸注释到单萜生物合成通路中,相比侵染12 h处理,24 h处理的马钱苷酸含量上调,表明茶树被假眼小绿叶蝉为害后可能通过释放萜类物质来抵御害虫。以上结果表明,木质素、萜类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茶树抵御小绿叶蝉的侵害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馨颖 王鹏杰 杨如兴 郑玉成 陈潇敏 张磊 邵淑贤 叶乃兴
【目的】分析茶树黄化变异相关的代谢和转录机制,探究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系‘福黄1号’的黄化变异和高茶氨酸形成机理。【方法】以茶树‘福安大白茶’及其黄化突变种质‘福黄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微电镜、广泛靶向代谢组学、靶向代谢组学及转录组学联合分析,确定茶树黄化变异相关的色素、代谢物及转录组数据。【结果】超微结构显示,‘福黄1号’的叶绿体类囊体呈现丝状,基粒片层排列散乱不规则,片层间疏松,存在许多异常的囊泡。色素含量测定表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叶绿素a/b比率下降,相关基因SGR表达显著下调,黄化叶片中光捕获叶绿素a/b蛋白(LHC)表达显著下调。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虽然差异不大,但各组分含量显著变化,玉米黄质为唯一显著增加的组分,其调控基因VDE表达显著上调,其余组分含量均下降。与‘福安大白茶’相比,‘福黄1号’中共鉴定到68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57个显著变化的代谢物(SCMs)。KEGG富集分析表明,SCMs和DEGs显著富集到氨基酸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以及TCA循环等途径。此外,与碳和氮代谢相关的通路也被激活。通过靶向测定,共鉴定到19种游离氨基酸,新品系‘福黄1号’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福安大白茶’,达到97.13 mg·g-1,其中茶氨酸为66.90 mg·g-1,占氨基酸含量的68.89%,而精氨酸含量达到8.46 mg·g-1,是‘福安大白茶’的56.4倍。调控氨基酸合成的GOGAT和GLU的表达量上调1.17倍和3.17倍。【结论】‘福黄1号’的芽叶色泽主要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色素代谢的影响,SGR和4种LHCs的共同作用也可能影响叶绿体的生物合成来调节叶片色泽。‘福黄1号’茶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福安大白茶’的原因主要是泛素化相关的蛋白质水解酶表达上调蛋白降解能力加强,叶绿素和其他含氮分子生物合成的减少,以及黄化叶中碳骨架的缺乏,氨基和氮资源被更有效地储存,使得与氨基酸合成相关的氮代谢激活,茶氨酸合成前体物质之一的谷氨酸积累,这可能促使茶氨酸成为黄化叶中显著积累的含氮化合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林颖 李中林 钟应富 邓敏 邬秀宏 张莹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法对不同级别云岭永川秀芽茶氨基酸总量及组份进行测定,并对其与云岭永川秀芽茶品质级别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岭永川秀芽茶氨基酸总量越少其品质级别越低。分析鉴定出的23种氨基酸组份中只有功能氨基酸——γ氨基丁酸1种的含量越低,其品质级别反而越高;而分析鉴定出的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8种人体所需的非必需氨基酸中的4种含量都随品质级别的降低而减少;特征氨基酸——茶氨酸,以极品中含量最高,珍品次之,特级最少。
关键词:
氨基酸 组份 云岭永川秀芽茶 级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馨颖 杨如兴 王鹏杰 陈雪津 郭永春 高婷 叶乃兴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是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上的第一个限速酶,本研究旨在探索PSY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在黄化茶树新梢中的表达模式.在茶树品种‘黄棪’基因组中鉴定到3个PSY基因,分别命名为CsPSY1、CsPSY2、CsPSY3;从‘铁观音’基因组中鉴定到2个PSY基因,分别命名为TGY-PSY1、TGY-PSY2;从‘舒茶早’基因组中鉴定到4个PSY基因,分别命名为CSS-PSY1、CSS-PSY2、CSS-PSY3、CSS-PSY4.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树PSY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长度为645~1 506 bp,氨基酸个数为214~501,其中,CsPSY1、TGY-PSY1和CSS-PSY1编码的蛋白序列长度均为1 269 bp,氨基酸个数均为422.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sPSY3和CSS-PSY2分别定位于细胞膜和线粒体上,其他茶树PSY基因均定位在叶绿体上.CsPSY1、CsPSY2和CsPSY3编码的蛋白分别有2、1、0个无序化区域以及41、27、19个磷酸化位点.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是PSY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CsPSY1编码的蛋白与柿子、木瓜、葡萄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启动子区域分析结果显示,茶树PSY基因存在大量与植物光响应、生长作用、激素、胁迫等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SY基因在‘黄金芽’中有较高的表达量;CsPSY1在福黄1号中的表达量较高,是‘福安大白茶’的37.56倍;CsPSY2在福黄2号中的表达量较高,是‘福云6号’的141.43倍.研究表明,PSY基因在茶树黄化种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推测PSY基因可能是茶树黄化种中类胡萝卜素合成的重要调控因子.
关键词:
茶树 PSY基因 黄化 比较基因组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富知 黄建安 付冬和 贺端清 昌建林
为给茶树红紫色芽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对其部分生化特性 ,如茶多酚、氨基酸、黄酮类等的含量和儿茶素的组成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湖南农业大学种植的安化有性群体品种茶树中 ,有 76 .0 9%的植株上出现深浅不一的红紫色芽叶 ,82 .6 1%的植株嫩梢中不同程度地含有花青素 .安化群体品种茶树上的红紫色芽叶较纯绿色芽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儿茶素和黄酮类化合物 ,保健性强的 L - EGCG含量亦偏高 .
关键词:
茶树 红紫色芽叶 生化成分 儿茶素组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德华 彭正云 肖海军 张丽霞 向勤锃 徐仲溪
为探明茶树遗传变异和特异资源的遗传特性,对2003年发现的特异茶树“刷状芽”茶树进行了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茶树属中小种类型,枝条顶端萌生多个连体芽,连体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的小芽又不断分化小芽,形成状似“扫帚”的芽.该茶树萌发早,全年无明显的休眠期,具有研究和利用价值.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变异 植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娟 李中林 邬秀宏 朱学栋 袁林颖 唐敏 胡留杰 张莹
本试验筛选了茶树诱导培养基及继代培养激素条件,并研究了不同氮素浓度总量及不同氮源比例对茶树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出芽快慢依次是B5>WPM>MS。培养基MS+2.0 mg/L 6-BA+0.1 mg/L IBA+0.2 mg/LGA3较适宜茶树继代苗的增殖及生长。茶树组培苗继代培养时,培养基中NH4NO3含量在1.24 g/L时茶树组培苗生长最好;而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n(NH+4-N)∶n(NO-3-N)=30∶30较适于茶树组培苗继代生长。
关键词:
茶树 氮素营养 组培苗 生长 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雅丹 汪婷 曾艳 唐茜
通过对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川农黄芽早’独芽和1芽1叶为原料所制黄茶的主要品质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进行研究,以了解‘川农黄芽早’的黄茶适制性。结果表明,‘川农黄芽早’独芽所制的黄芽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的含量分别比‘福选9号’独芽所制黄芽茶(CK1)高:4.11%,18.02%,9.17%,18.80%,8.65%,差异显著。1芽1叶制得的黄小茶与‘福选9号’1芽1叶所制黄小茶(CK2)相比,水浸出物高13.46%,氨基酸高25.47%,咖啡碱高10.06%,儿茶素高8.12%,而茶多酚含量低8.78%。香气成分含量比对照高5.61%,检出香气成分共31种,其中6种特有...
关键词:
‘川农黄芽早‘ 黄茶 适制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建安 黄意欢 罗军武 王坤波 周李华
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等多种次生代谢物质的茶树叶片中分离出高质量的基因组 DNA,对 4种植物 DNA提取方法进行改良后 ,以茶树春梢为材料 ,对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 ,并首次采用 CTAB区室法提取茶树基因组DNA.结果表明 ,用该 4种方法提取的 DNA,其 OD2 6 0 / OD2 80 都在 1.8以上 ,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 2 1kb,能完全被Eco R 酶切消化 ,也能获得清晰的 PCR扩增图谱 .因此 ,只要操作合理 ,4种方法均能提取出高质量的 DNA.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茶树 提取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莹 钟应富 袁林颖 邓敏 邬秀宏 唐敏
选用不同等级永川秀芽市售茶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富集其香气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研究了永川秀芽特征香气组分。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顺-3-己烯-1-醇、庚醛、甲酸-1-甲基乙基酯、1-辛烯-3-醇、苯乙醇、芳樟醇、壬醛、己酸-顺-3-己烯酯、十六碳酸甲酯等10种物质构成了"永川秀芽"特征香气成分。
关键词:
永川秀芽 香气 SDE GC-M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跃斌 蔡利娅 罗理勇 王伟 邓克尼
对龙井、乌牛早、迎霜、萍云11号、福鼎大毫、湘妃翠、茗丰、碧香早等8个茶树品种名优绿茶,采用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春季以茗丰、萍云11号、迎霜、福鼎大毫名优绿茶品质最好,夏季以湘妃翠、萍云11号、茗丰名优绿茶品质较好.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春季以福鼎大毫、萍云11号、迎霜、茗丰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83%,2.84%,2.67%,2.66%;儿茶素比值以湘妃翠最低1.477.夏季以湘妃翠、萍云11号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82%,1.81%;儿茶素比值以湘妃翠最低2.199;脂溶性色素测定结果还表明,春茶色泽物质组成差...
关键词:
品种 品质特点 名优绿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