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3)
2023(5979)
2022(5120)
2021(4475)
2020(3758)
2019(8355)
2018(8066)
2017(15282)
2016(8013)
2015(9038)
2014(8865)
2013(8926)
2012(8824)
2011(8366)
2010(8497)
2009(8081)
2008(7650)
2007(6971)
2006(6634)
2005(6211)
作者
(27016)
(22754)
(22548)
(21448)
(14583)
(10848)
(10029)
(8824)
(8814)
(8017)
(8017)
(7635)
(7493)
(7401)
(7376)
(7099)
(6815)
(6725)
(6622)
(6299)
(5947)
(5738)
(5601)
(5443)
(5216)
(5026)
(4996)
(4758)
(4686)
(4475)
学科
(58478)
经济(58426)
管理(22461)
方法(17771)
(17659)
数学(15604)
数学方法(15493)
地方(15380)
(14666)
(14218)
企业(14218)
地方经济(11839)
中国(10906)
业经(9489)
(9085)
(8591)
(7144)
环境(7003)
经济学(6901)
(6441)
金融(6441)
农业(6377)
(6357)
(6101)
理论(6025)
(5762)
(5663)
银行(5634)
(5613)
贸易(5606)
机构
大学(132576)
学院(129350)
(64020)
经济(62941)
研究(52848)
管理(45683)
理学(38787)
中国(38383)
理学院(38288)
管理学(37631)
管理学院(37405)
科学(32205)
(28101)
(28095)
(26494)
研究所(25561)
(25132)
中心(22242)
经济学(21233)
财经(21003)
(20446)
农业(19923)
业大(19684)
(19060)
经济学院(18691)
(18571)
北京(17832)
(16649)
科学院(16381)
师范(16375)
基金
项目(83002)
科学(65247)
基金(62063)
研究(56151)
(56072)
国家(55663)
科学基金(46450)
社会(37987)
社会科(35976)
社会科学(35964)
基金项目(31814)
(31131)
自然(30492)
自然科(29788)
自然科学(29775)
自然科学基金(29275)
(26699)
资助(26321)
教育(25026)
编号(20054)
重点(19324)
(19098)
(18504)
成果(16773)
国家社会(16559)
(16396)
科研(15984)
教育部(15669)
计划(15656)
创新(15534)
期刊
(78086)
经济(78086)
研究(43313)
中国(26024)
学报(24662)
(22278)
科学(21835)
(19628)
管理(19258)
大学(18060)
学学(17223)
农业(14942)
经济研究(13987)
财经(12061)
(11734)
金融(11734)
(10616)
技术(10497)
问题(9715)
教育(9670)
业经(9587)
技术经济(8155)
(7820)
世界(7683)
统计(7379)
(7215)
国际(6617)
经济问题(6245)
经济管理(6112)
(6068)
共检索到207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六堂  
本文讨论了影响人们跨时选择的重要因素——贴现因子的最新进展以及他们在经济学和金融中的重要应用,给出了目前关于改变贴现因子的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小亮  笪贤流  
作为经济学的硬核假设,自涉、外生给定、同质且稳定不变的偏好假定几乎被应用于所有的经济分析中。由于其对真实世界中个体行为解释的牵强与矛盾从而面临着理论困惑与现实困境,走出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偏好的融合。本文研究表明:偏好的融合必须囊括自涉偏好与他涉偏好的统一、偏好异质与内生对偏好同质与外生的扬弃、偏好稳定的特殊性与偏好演化的一般性三个方面。从而融合后的个体偏好是自涉偏好与他涉偏好的统一;是情景依存的,内生于社会制度之中;是异质的;是演化的。偏好的融合无论是对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现实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航  汪丁丁  罗卫东  
现代经济学与现代生物学对人性的看法相当一致,都把自利看作人类行为的基本前提。但来自桑塔费学派的最新研究证明,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利他行为作为社会规范内部化的产物,在维持个人之间的合作劳动、有效提高族群生存竞争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在ESS(即“进化稳定策略”)基础上提出一个演化均衡模型,进一步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优势以及合作剩余导致利他偏好内生的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鸿飞  
本文认为,企业品牌产品在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活动中的行为及信息传播构成了消费者从外部环境中认知品牌最基础的信息。成功的品牌信息会引起一种情感反应,可以把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拉近,品牌如能成为消费者自我实现或表现自我的媒介,消费者就会产生接受、喜欢的行为倾向。文章提出,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预期是形成品牌情感的先决条件,偏好反转现象与消费行为倾向密切关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振龙  邓弋威  
本文利用随机贴现因子框架探讨了外汇风险溢酬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本文的理论推导证明,外汇风险溢酬取决于两国的经济波动与两国经济波动的相关程度。本文的经验研究表明:当两国经济平稳,且两国经济波动相关性很高时,外汇的风险溢酬将近似于零均值白噪声;而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外汇风险溢酬将表现出巨大的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韦倩  
传统经济理论假定人们完全追求一己之私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许多情形下,公平意识会影响人的行为。近十多年来,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一些学者尝试把公平偏好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本文主要对行为实验中的公平偏好、公平偏好的生物学基础、纳入公平偏好的经济学模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对纳入公平偏好的两类经济学模型进行了比较和评价,还从一个宽广的视角讨论了纳入公平偏好的经济学模型与其它他涉偏好模型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此类研究可能会引致统一人类行为科学的倾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业安  左聪颖  袁晓燕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采用相对较为合理的实验结构,在经济学框架下对个体风险偏好和社会偏好的性别差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大多数研究发现男女偏好在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是,中国被试对于风险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并,社会偏好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小,并且男性风险中性个体所占比例要高于女性,男性中自私的个体所占比例要高于女性。我们还同时对影响个体风险偏好和社会偏好的其他一些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结论,如经济学专业的个体具有更低的优势不平等厌恶偏好和利他偏好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玉洁  王平心  
利他行为对自利人性假设的挑战,要求经济学必须把偏好进行内生化处理。笔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利他偏好内生模型,使得人类行为统一于效用最大化模式并具有了内在一致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对利他偏好内生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笔者认为,与利己行为不同,行为主体不是从利他行为后果而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效用;通过整体间的生存适应性补偿机制,利他者不仅可以战胜利己者得以存在和持续,而且利他惩罚行为还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建华  
传统经济学建立在自利性假设之上,认为参与人仅仅关心自身利益,即使出现有悖于自利性假设的行为,也只是暂时性的偏离。而最近二十多年的实验经济学研究对该假设提出了质疑,利用大量实验数据不仅证明了人类行为中公平偏好的存在性,而且还表明这种存在性绝非是暂时性的偏离,其对人类的行为决策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影响。目前相关学术研究主要体现在公平偏好与其他社会偏好的区分、有关人类行为决策中公平偏好存在性的实验证明、基于结果的公平偏好与基于动机的公平偏好的差异以及公平偏好对传统激励契约产生的影响。本文指出了国外学术界对公平偏好实验中包括实验对象、货币金额和文化等方面的质疑,同时也揭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构成了有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德珠  王聪  李东辉  
以指数贴现技术为代表的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一直以来是跨期分析的标准框架,但在目前遭遇到许多"市场异常"的挑战;行为经济学时间偏好理论通过对行为主体的系统性认知偏差的确认,提出了双曲线贴现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诸多市场异常。本文重点阐述了这一理论范式转换的思想路线和技术路线,剖析了双曲线贴现对指数贴现的继承和突破,并就该贴现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做了说明和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婷婷  
自我国2000年加入WTO之后,经济飞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从经济全球化的实施成效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都从中受益良多,但快速的经济发展并非只产生正面效应,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企业数量增多,企业间竞争压力增大,因此企业如果要在同业中脱颖而出,必须建立起更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必须更加快速、精准地获取市场信息,而会计信息作为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有时会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涛  
在行为经济学范式看来,构成一个决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决策的情景因素、个体的偏好结构和个体的信念特征,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决策模型。本文是一个基于行为经济学范式的综述,目的在于以个体决策中的情景因素、偏好结构和信念特征为核心,将与个体决策相关的各种要素综合起来,进行一个精要的综述,同时提出相关的经典决策模型,以期使读者能够对行为经济学关于个体决策的研究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超群  蒲勇健  郭心毅  
行为经济学和行为博弈的一些实验研究显示,对收入公平性的判断是影响参与人的行为和分配偏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保险代理人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度分析和回归分析,讨论了公平对待与员工努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对待与员工努力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这一点并不被传统管理者所重视。进一步得出结论,基于公平偏好的激励机制是改善员工的工作努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1989~2006年17年间,中国居民肥胖率大幅上升,西式快餐迅速普及。本文以行为经济学的偏好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西式快餐迅速扩张的理论解释和个人肥胖成因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HNS数据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对水果等低热量食品的偏好每增加一个等级(共六个等级),其肥胖指数(BMI)就会减少0.06;个人对西式快餐等高热量食品的偏好每增加一个等级(共六个等级),其肥胖指数就会增加0.07。这意味着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的普及对中国居民肥胖率的上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晓兰  周业安  
微观个体的再分配偏好是再分配政策制定以及实施的核心环节。本文利用实验方法,参照我国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情况,设计了一个包含不同收入阶层的实验室社会,要求被试在未知和已知自身收入这两种情况下就社会税率水平进行表决。实验设定了不同的政府效率水平,引入了多数原则、随机选择社会决策者以及有中国背景的"民主集中制"这3种社会决策机制,检验其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政府效率的提高,税收带来社会净福利的增加,个体的再分配偏好随之提高;与多数原则相比,随机选择社会决策者和民主集中制这两种机制能诱发个体更高的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