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6)
2023(2527)
2022(2000)
2021(2095)
2020(1646)
2019(3768)
2018(3511)
2017(6403)
2016(3705)
2015(4279)
2014(4282)
2013(4422)
2012(4114)
2011(3281)
2010(3611)
2009(3130)
2008(3389)
2007(2948)
2006(2485)
2005(2310)
作者
(8792)
(7053)
(7044)
(6966)
(4532)
(3316)
(3288)
(2696)
(2694)
(2651)
(2427)
(2400)
(2395)
(2366)
(2234)
(2163)
(2075)
(2072)
(2015)
(1831)
(1784)
(1745)
(1700)
(1663)
(1650)
(1626)
(1592)
(1548)
(1504)
(1391)
学科
(19742)
管理(16564)
财政(11803)
(11577)
(10198)
企业(10198)
(9408)
(8925)
经济(8909)
(8360)
(7697)
财务(7695)
财务管理(7652)
企业财务(7327)
中国(6103)
(5774)
银行(5774)
(5766)
体制(5503)
(5416)
制度(5209)
(5209)
(4348)
金融(4348)
地方(3649)
(3549)
(3417)
方法(3342)
政策(3046)
及其(3017)
机构
大学(39426)
学院(39300)
(19606)
(15322)
经济(14888)
中国(14399)
管理(14367)
研究(13081)
理学(11360)
理学院(11243)
管理学(11106)
管理学院(11037)
财经(10360)
(9312)
(8633)
财政(8514)
(8021)
(7584)
(7455)
财经大学(7391)
中心(7116)
科学(6885)
(6840)
(5950)
人民(5789)
北京(5754)
(5754)
银行(5566)
(5521)
研究所(5343)
基金
项目(21590)
研究(17730)
科学(16355)
基金(15016)
(12379)
国家(12247)
社会(10936)
科学基金(10617)
社会科(10290)
社会科学(10288)
教育(8457)
(8215)
基金项目(7760)
编号(7514)
成果(7257)
(6478)
资助(6190)
自然(5916)
(5860)
自然科(5791)
自然科学(5790)
自然科学基金(5688)
课题(5558)
(5160)
项目编号(5130)
(5004)
重点(4842)
(4819)
(4818)
阶段(4812)
期刊
(21383)
(20896)
经济(20896)
研究(17872)
中国(16658)
(8624)
金融(8624)
(7084)
财政(7084)
会计(6643)
教育(6148)
管理(6049)
财经(5854)
学报(5219)
财会(5214)
(4906)
大学(4566)
学学(4102)
经济研究(3832)
(3775)
(3702)
科学(3599)
通讯(3585)
会通(3579)
技术(3133)
(2897)
理论(2595)
(2412)
图书(2390)
实践(2346)
共检索到84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建华  
财政监督作为财政固有职能和政府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与遵循法制建设与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严格执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完善,特别是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要求的日益提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程丽华  
立足大局,把握大势,深刻认识新时期财政监督评价的新使命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深刻分析、积极应对当前财政监督评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财政部党组工作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财政监督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财政监督评价,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基础和支柱作用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依法行使政府监督》一文中指出:"加强财政监督,不但可以保障财政资金的正确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而且可以发挥国民经济‘监测器’和‘警示器’的作用,及时分析和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政府制定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财政监督评价是财政的固有职能。通过强化财政监督评价,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为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保驾护航,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亚亮  
新预算法总结和继承了分税制改革以来预算管理创新与实践的经验,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财税改革的总体要求,在立法宗旨、全口径预算管理、预算审查、预算责任、预算公开、债务监管等多个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进一步明确控制、约束政府的预算权,监督政府如何"花钱","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国家分配公共资源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此,笔者就如何贯彻落实新预算法,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财政监督作为财政固有职能和政府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并遵循法制建设和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严格执法。《财政部门监督办法》(以下简称《监督办法》)是现阶段财政监督的"根本大法",也是未来财政监督工作的行动指南。为了贯彻落实《监督办法》,促使《监督办法》落地生根,确保财政监督工作科学发展,日前宣传贯彻《财政部门监督办法》座谈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部分省、市、区、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负责人及财政监督、财政法制机构负责人和部分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十二五"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及其监督检查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肃财经纪律等一系列决定和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财政大监督理念,积极探索新路子,主动开拓新领域,创新改进新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财政监督,推进建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迈出了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建华  
一、科学分析,准确把握财政监督新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与之相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耿虹  
过去的两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级财政部门和财政监督机构围绕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线,努力开展扩大内需资金监管、"小金库"专项治理、灾后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严淑琴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作为财政部派驻地方专司财政监督的专员办,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就是要努力做到"四个更加注重":(一)要更加注重把握大局。一是服务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发挥财政监督的保驾护航作用。要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开展检查,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财税政策落实到位;要围绕落实中央的"八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财政部门监督办法》(以下简称《监督办法》)的颁布施行,既是财政监督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未来财政监督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财政部门和专员办要认真学习、宣传《监督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监督办法》贯彻落实到位,进一步推进财政监督工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9号《财政部门监督办法》已经2012年2月23日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二○一二年三月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财政部门监督行为,加强财政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根据国家有关财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按照财政部关于树立"大监督"理念和"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要求,黑龙江省引导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更新理念、健全机制,强力推进同步监督工作。要求财政部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专职监督机构同为监督的主体;将财政业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对预算编制、执行过程及资金使用结果进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建华  
2011年,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主动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了财政监督的宏观效应、规模效应、震动效应、规范效应和管理效应,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锦霞  逯峰  李志方  
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部门的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财政国库制度改革、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等多项财政管理改革的稳步推进,强化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高效性、法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利用财政信息化技术支撑财政工作的发展,更好地体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力,成为当前财政工作的重要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民  杨建松  孟纪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一、把握大局,抢抓机遇,充分认识目前形势下对财政监督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世情、国情、财情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充分认识、深刻理解、深入研究、积极应对当前财政监督面临的新形势,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财政部党组工作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财政监督工作,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财政监督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