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
- 2023(98)
- 2022(94)
- 2021(116)
- 2020(77)
- 2019(143)
- 2018(145)
- 2017(275)
- 2016(182)
- 2015(231)
- 2014(205)
- 2013(192)
- 2012(200)
- 2011(140)
- 2010(186)
- 2009(132)
- 2008(173)
- 2007(142)
- 2006(142)
- 2005(109)
- 学科
- 管理(907)
- 业(805)
- 企(735)
- 企业(735)
- 济(444)
- 经济(444)
- 财(439)
- 务(366)
- 财务(366)
- 财务管理(366)
- 企业财务(344)
- 税(223)
- 收(214)
- 税收(214)
- 中国(189)
- 农(184)
- 划(174)
- 业经(171)
- 制(164)
- 策(161)
- 农业(142)
- 人事(137)
- 人事管理(137)
- 计划(122)
- 地方(114)
- 经营(111)
- 体(110)
- 方法(110)
- 技术(105)
- 体制(99)
- 机构
- 学院(1903)
- 大学(1853)
- 研究(802)
- 管理(740)
- 中国(702)
- 济(584)
- 经济(550)
- 理学(544)
- 理学院(536)
- 管理学(532)
- 管理学院(527)
- 京(519)
- 财(475)
- 科学(460)
- 江(413)
- 农(401)
- 院(392)
- 中心(388)
- 所(378)
- 划(361)
- 北京(340)
- 省(331)
- 农业(322)
- 研究所(316)
- 技术(313)
- 州(305)
- 研究院(292)
- 公司(288)
- 财经(284)
- 业大(283)
共检索到3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描绘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深入学习把握"十四五"规划战略部署,对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明确企业管理创新方向、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政治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分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立足新时代,贯彻新思想,开启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意义非凡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判断的重要依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今夏我国河南省部分地区的特大暴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此前,欧洲西部也遭遇了罕见极端强降雨,美国西海岸、中东部分地区气温则不断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不断给人类敲响警钟。与此同时,新冠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宁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此次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经验,探讨"十四五"时期企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新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大会发布的第27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我们看到广大企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创新经验。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景忠 欧阳桂香 徐靖波
《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年多来,在促进征信业规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征信业管理条例》在贯彻落实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和操作难点。今后,要采取措施,督促商业银行高度重视并推进对《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认知和落实;中央银行要加强宏观引导,特别是要尽快出台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完善征信法律体系,以促进征信业规范发展。
关键词:
征信业管理 金融机构 信用信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宁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些都是非常具有大局观和前瞻性的精辟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由此实现了巨大飞跃,使我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上等收入国家。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要看到,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临福
新修订的《预算法》已颁布并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预算法》的亮点之一就是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弥补等。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对税务部门来说,就是要从过去的"按任务收税"转变为"依法征税"。如何适应新《预算法》主导的税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文童
这次预算法修订,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蕴含了依法治国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用立法来引领和推动改革的思路,不仅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也为深化财税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应着力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新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在2015年省级预算编制过程中,湖北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薇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高等教育体系正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挑战和变革,高校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绩效水平以高效利用有限资源。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内高校不仅要在预算方面精打细算,更需要在绩效管理方面寻求创新突破。事实上,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校的发展需求,通过落实绩效管理能够帮助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教研竞争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对此,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绩效管理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先德
新预算法集中反映了预算法实施20年来财政改革发展成果,彰显了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向,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提供了系统完整、规范科学的法律依据和制度基础。"法定职责必须为",预算法专门约束和规范财政预算管理和有关经济活动,因此一经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并紧紧依靠这一"经济宪法"积极推进依法理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诚实
近年来,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山东省泰安市财政局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新预算法出台以来,山东省按照中央和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立足源头治理,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先行先试,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一)规范细化预算编制,透明预算制度逐步建立。坚持以规范、细化促进透明、高效,逐步完善预算标准体系、细化编制内容,为预决算公开奠定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功斌
新预算法的修改出台和实施,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又为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全面规范和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奠定了法治基础。新预算法的全面实施,必须建立起严密的监督体系。新预算法是依法治国方略在财政领域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全会提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等五大体系。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亚亮
新预算法总结和继承了分税制改革以来预算管理创新与实践的经验,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财税改革的总体要求,在立法宗旨、全口径预算管理、预算审查、预算责任、预算公开、债务监管等多个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进一步明确控制、约束政府的预算权,监督政府如何"花钱","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国家分配公共资源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此,笔者就如何贯彻落实新预算法,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巨炎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预算法治化,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突破口,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新预算法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政府收支行为以及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和监督等程序,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使财税改革于法有据、有法可依,在财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宏观层面看,新预算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当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光奇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预算法的实施,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意义重大。必须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好新预算法的贯彻落实。一、准确把握新预算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一)新任务一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将全口径预算纳入法治管理与监督,突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二是健全透明预算制度和年度预算控制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