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0)
- 2023(7295)
- 2022(6068)
- 2021(5472)
- 2020(4538)
- 2019(10094)
- 2018(9653)
- 2017(18483)
- 2016(10100)
- 2015(10535)
- 2014(10112)
- 2013(9828)
- 2012(8992)
- 2011(7999)
- 2010(7727)
- 2009(6850)
- 2008(6773)
- 2007(5697)
- 2006(4707)
- 2005(4003)
- 学科
- 济(36790)
- 经济(36743)
- 业(27787)
- 管理(27093)
- 企(21493)
- 企业(21493)
- 方法(18199)
- 数学(16506)
- 数学方法(16371)
- 财(10661)
- 农(10274)
- 学(9619)
- 中国(9233)
- 贸(8462)
- 贸易(8462)
- 易(8215)
- 业经(7794)
- 农业(7179)
- 务(7056)
- 财务(7050)
- 财务管理(7039)
- 技术(6965)
- 企业财务(6794)
- 地方(6770)
- 制(6738)
- 银(6026)
- 环境(5984)
- 银行(5975)
- 融(5846)
- 金融(5845)
- 机构
- 大学(140589)
- 学院(139023)
- 济(55655)
- 经济(54761)
- 管理(51763)
- 研究(49900)
- 理学(46301)
- 理学院(45684)
- 管理学(44795)
- 管理学院(44560)
- 中国(35465)
- 科学(34844)
- 农(34787)
- 京(32109)
- 业大(28896)
- 农业(28078)
- 所(26661)
- 研究所(25090)
- 财(23743)
- 中心(22156)
- 北京(20022)
- 财经(19986)
- 农业大学(18983)
- 江(18508)
- 经(18485)
- 院(17955)
- 经济学(17579)
- 科学院(16248)
- 经济学院(16186)
- 范(16162)
- 基金
- 项目(106313)
- 科学(82867)
- 基金(79589)
- 家(74025)
- 国家(73437)
- 研究(67059)
- 科学基金(61517)
- 社会(44721)
- 自然(43103)
- 基金项目(43091)
- 社会科(42578)
- 社会科学(42565)
- 自然科(42193)
- 自然科学(42172)
- 自然科学基金(41467)
- 省(40158)
- 划(35751)
- 资助(31598)
- 教育(29696)
- 重点(24420)
- 编号(23336)
- 计划(23084)
- 部(22813)
- 创(22631)
- 发(22271)
- 科研(21597)
- 创新(21270)
- 科技(20466)
- 业(20332)
- 国家社会(19502)
共检索到186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爱生 周婷 史锋厚 沈永宝
【目的】为探究贮藏温度对南京椴种子耐贮性的影响,揭示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寻种子适宜贮藏温度,为南京椴种子贮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含水量为9.80%的南京椴种子为试验材料,存放在室温(23~27℃)、4、-5和-40℃等4种温度条件下开展种子贮藏,对贮藏0、180、360、540、720 d的种子分别测定种子绝对发芽率和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 O2-·含量、OH·产生能力与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协同影响南京椴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贮藏温度条件的种子发芽率均下降;随着贮藏温度的下降,种子发芽率显著上升;至720 d贮藏试验结束时,在室温、4、-5和-40℃贮藏条件下的种子绝对发芽率分别为43%、49%、60%、62%。贮藏时间延长导致种子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变,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种子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在贮藏前期,种子SOD和POD活性升高,后期均有所下降;种子O2-·含量、OH·产生能力和MDA含量整体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室温贮藏180 d时,南京椴种子仍可保持较高的活力水平;但随着贮藏时间的继续延长,降低贮藏温度有利于提高种子耐贮性,-5和-40℃条件下贮藏的种子自由基积累量低于室温与4℃条件下贮藏的种子且种子抗氧化能力较强;综合比较控温条件和节约能耗,建议选择-5℃作为南京椴种子贮藏的环境温度。
关键词:
南京椴种子 贮藏温度 发芽率 耐贮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石华
以丽江雪桃为实验材料,分析比较了包装和贮藏温度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褐变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处理和低温贮藏后果实硬度均无明显变化,但包装处理和低温贮藏均能显著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上升;此外,保鲜袋包装处理还可显著降低丽江雪桃的褐变和腐烂,低温贮藏对丽江雪桃的褐变和腐烂无明显抑制效果。实验结果可为延长丽江雪桃贮藏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丽江雪桃 包装 低温 贮藏品质 果肉褐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丽 赵梁军 孙强 徐小薇
【目的】研究超干处理和贮藏温度对一串红种子生活力及生理变化的影响,为探寻一串红种子适宜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8.9%分别降至4.5%、3.4%、3.0%、2.7%和2.2%,在室温及5℃条件下贮藏13个月后,测定不同含水量超干种子经复水处理后的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1)超干处理后一串红种子在室温条件下经过13个月的贮藏后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明显高于未超干处理的对照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比未超干种子早1~2 d,种子萌发整齐度优于对照,不同含水量的超干种子电导率低于对照,脱氢酶活性高于对照;(...
关键词:
一串红 种子生活力 超干 贮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铁华 张伟 文仕知 申展 朱晋春 姚振一
为了更好的探讨榉树种子贮藏技术,分别用不同的贮藏温度(3℃、10℃、常温)和贮藏时间的榉树种子作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了榉树种子的田间出苗率、超氧阴离子(O2-.)生成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冰箱中3℃贮藏的榉树种子具有最高的田间出苗率,超氧阴离子(O2-.)生成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最低,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能及时迅速清除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及其它自由基,避免了它们对种子的伤害,种子的活力得以保持在较高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杰 翁启杰 郑海水
本研究设置干燥、布袋与保鲜袋包装以及系列温度处理 ,开展了 3 a西南桦种子贮藏试验。结果表明 :布袋与保鲜袋处理对西南桦种子贮藏影响极不显著 ;在常温常规条件下 ,西南桦种子贮藏 3个月即失去生活力 ,而在常温干燥条件下 ,西南桦种子贮藏 10个月种子发芽率尚未显著下降 ;在 15°C条件下贮藏 10个月几乎丧失发芽能力。非常有趣的是 ,西南桦种子在 10、5、0°C和 -5°C各温度条件下贮藏 3 a,效果十分理想。 10°C似乎是西南桦种子低温贮藏的临界温度。本研究促进了西南桦的扩大栽培和基因资源的保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玉梅 高丽萍 张玉琼 高贵珍 徐德聪 袁维风 段红
研究了贮前不同温度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特性及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贮前50℃预热处理30 m in和5℃预冷处理30 m in的果实腐烂率最低;2种处理均能抑制果实呼吸强度的上升、果实中脱落酸(ABA)的生成、生长素(IAA)的下降、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并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
关键词:
草莓果实 温度处理 贮藏 软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显琦 丁瑞雪 毛晋春 王一然 洛雪 史海粟 李堂正 武俊瑞
巴氏杀菌乳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乳中固有的营养成分及风味,但残留的部分耐热菌和耐热酶,使其保质期缩短,从而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巴氏杀菌乳的运输与销售。已有研究表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巴氏杀菌乳的营养品质影响较大,但针对不同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巴氏杀菌乳品质变化的具体影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为深入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巴氏杀菌乳营养品质的影响,选取大型乳品企业当天生产的巴氏杀菌乳,将其分别贮藏在0,4,10,15,25,37℃的条件下,通过测定色差、酒精阳性乳、密度、电导率及乳密度等理化指标,结合脂肪、非脂乳固体(SNF)和蛋白质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综合评定贮藏温度对巴氏杀菌乳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巴氏杀菌乳的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含量和L*明亮值降低;a*,b*,乳密度和电导率值升高。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L*明亮值、脂肪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b*,乳密度和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含量呈降低趋势。当牛乳贮藏到第3天时各指标有显著变化,所以变化节点为3d。综上所述,0℃贮藏12d,4℃下贮藏9d,10℃下贮藏6d是巴氏杀菌乳其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显著变化的关键点,达到品质变化的临界点,不推荐在15,25,37℃下贮藏。
关键词:
巴氏杀菌乳 品质 理化性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霍平慧 李剑峰 师尚礼 张淑卿
【目的】研究经硅胶脱水处理并密封贮藏1年后,不同含水量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dong)种子在碱性盐胁迫下的出苗、幼苗生长情况及抗性。【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脱水处理(0、12、24、48、72、96、120、144、216 h),将种子置于透气网袋并埋入硅胶,种子与硅胶的比例1﹕10(w/w),每天定期更换经120℃高温烘干至恒重的硅胶,分别得到不同含水量的种子(9.03%、7.09%、6.93%、6.36%、5.72%、5.46%、5.18%、4.97%、4.59%)。铝箔密封并于室温下通风干燥处贮藏1年后,以NaHCO3和Na2C...
关键词:
含水量 紫花苜蓿 生长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华 鲁玉妙 王雷存 万怡震 赵政阳 胡艳妮
以早熟苹果新品种秦阳为试材,研究了秦阳苹果采后室温贮藏与低温冷藏中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失水率及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0~1℃冷藏能明显降低呼吸速率,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显著抑制了果实的乙烯释放,室温贮藏乙烯最高峰值是0~1℃冷藏的1.72倍。0~1℃冷藏42d后,秦阳苹果较新鲜,较室温贮藏果肉硬度高出26.4%,总酸高0.31%。
关键词:
苹果 秦阳 贮藏 乙烯 采后生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丽源 郑林用 甘炳成 彭卫红 唐杰 黄忠乾 谭伟
本文以杏鲍菇为试验材料,以采后生理生化指标为考核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杏鲍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延缓杏鲍菇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及衰老进程。贮藏温度4℃明显抑制了杏鲍菇的开伞、失重、褐变程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蛋白质、Vc、总糖的快速流失,丙二醛含量的快速增加,延缓了菇体的物质代谢,较好地保持了菇体的商业品质。由此可见,低温贮藏是有效的贮藏方式。
关键词:
杏鲍菇 贮藏温度 保鲜 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慧 孙治强 张惠梅
番茄秧苗置于12℃、8℃和5℃无光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5,10,5d后测定秧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以确定秧苗适宜贮藏温度和贮期。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差异显著;秧苗的鲜重、干重、G值和定植后成活率有不同程度下降;秧苗在8℃和12℃下可贮15d,5℃下可贮5d,秧苗适宜贮藏温度范围:8~12℃;贮藏15d后8℃下秧苗品质优于其他温度,可作为该番茄秧苗的最佳贮藏温度。
关键词:
番茄 穴盘苗 贮藏 叶绿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欧静 韦小丽 雷德宇 杨颖
为探索温度对忽地笑花期的影响,找出适宜的花期调控温度,为忽地笑在园林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对忽地笑鳞茎进行处理,结果表明:①经过不同温度及时间的处理,所有的忽地笑都提前抽薹与开花,并且花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常温)。效果最为明显的是T3 t3处理与T1 t3处理,T3 t3处理第一株抽薹时间提前了50 d,第一朵花开花时间提前45 d,平均花期持续75 d;T1 t3处理第一株抽薹时间提前49 d,第一朵花开花时间提前45 d,平均花期同样持续75 d。②与对照相比,抽薹率与开花率最高者为T2 t2组合,抽薹率达到89%,开花率达到86%;最低者为T1 t1处理,抽薹率为45...
关键词:
忽地笑 鳞茎 温度调控 花期控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治强 黄翠平 李静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17,12,7℃)对黄瓜秧苗产后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2和17℃下贮藏的秧苗较其他贮运温度的秧苗质量好,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两项生理指标都下降较小,MDA上升幅度小。干质量最大,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平衡,定植后秧苗的心叶生长速度表现最快。但是贮藏6 d后12℃下的黄瓜秧苗品质优于17℃。
关键词:
黄瓜 穴盘苗 贮藏温度 秧苗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天春 单成海
本试验探讨白皮洋葱鳞茎贮藏1、30、60、90 d,在室温、5、15℃条件下对洋葱鳞茎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可溶性糖含量(SSC)、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温度的条件下,白皮洋葱鳞茎内部生化指标的变化,可作为洋葱鳞茎贮藏品质检测的指标;白皮洋葱鳞茎腐烂数在5、15℃和室温的贮藏条件下,在0.01和0.05水平上达到显著差异,5℃最有利于白皮洋葱鳞茎的贮藏。
关键词:
白皮洋葱 贮藏温度 贮藏时间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彬 郑伟 李胜海 何绪晓 邓仁菊 周俊良
为了探索适宜的贮藏温度,为火龙果贮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火龙果新品种晶红龙为试材,从火龙果贮藏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及Vc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着手,研究了不同温度贮藏对火龙果贮藏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5)℃恒温冷库贮藏与室温(20~30℃)贮藏相比,可显著降低火龙果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水分缺失、腐烂,并可抑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的增加,减缓火龙果果实整个贮藏期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
关键词:
火龙果 贮藏温度 采后生理 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