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
- 2023(1176)
- 2022(1092)
- 2021(990)
- 2020(988)
- 2019(2300)
- 2018(2282)
- 2017(4354)
- 2016(2584)
- 2015(2764)
- 2014(2778)
- 2013(2763)
- 2012(2569)
- 2011(2123)
- 2010(2039)
- 2009(1748)
- 2008(1877)
- 2007(1570)
- 2006(1303)
- 2005(1075)
- 学科
- 管理(9740)
- 业(9002)
- 济(8741)
- 经济(8736)
- 企(8441)
- 企业(8441)
- 财(6248)
- 务(5137)
- 财务(5134)
- 财务管理(5125)
- 企业财务(4919)
- 方法(4774)
- 数学(4395)
- 数学方法(4343)
- 制(2321)
- 中国(2028)
- 银(1755)
- 银行(1739)
- 学(1643)
- 行(1534)
- 业经(1501)
- 体(1471)
- 划(1443)
- 融(1431)
- 金融(1430)
- 地方(1316)
- 农(1303)
- 和(1283)
- 体制(1282)
- 策(1232)
- 机构
- 大学(31068)
- 学院(30904)
- 济(11467)
- 经济(11229)
- 管理(10766)
- 研究(9899)
- 理学(9261)
- 理学院(9147)
- 管理学(8949)
- 管理学院(8897)
- 中国(8375)
- 财(7067)
- 科学(6817)
- 京(6686)
- 农(6478)
- 所(5483)
- 业大(5477)
- 财经(5431)
- 农业(5036)
- 研究所(4932)
- 经(4922)
- 中心(4792)
- 江(4630)
- 北京(4144)
- 财经大学(4083)
- 经济学(3810)
- 州(3745)
- 省(3602)
- 院(3596)
- 经济学院(3479)
共检索到46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贵禧 梁丽松 宗亦臣
本文研究了板栗贮藏过程中呼吸作用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与贮藏温度的关系,确定了板栗的休眠时期,并探讨了通过贮藏温度调控板栗休眠和萌芽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板栗休眠期长短与贮藏温度有密切关系,在室温(20℃~22℃)贮藏条件下板栗的休眠期为2个月左右,在冷藏(0℃~2℃)条件下的休眠期为3个月左右。说明虽然冷藏较室温贮藏能延长板栗的休眠期,但不能完全控制休眠。板栗休眠解除后,在生理上表现为呼吸作用上升和内源激素(IAA、GA3、ZR)含量增加,外观上表现为胚芽萌动生根。冷藏板栗在休眠解除前将贮藏温度降至临界低温(-2℃~-4℃),可有效地抑制呼吸回升和内源激素的合成,使休眠不被解除,从而在整个贮藏过...
关键词:
板栗,贮藏温度,休眠,萌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丽霞 梁宗锁 韩蕊莲
以 2a生中国沙棘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棘苗木水分生理状况 ,内源GA1 3 及ABA水平与萌芽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土壤干旱胁迫导致苗体含水量、水势、自由水含量下降 ,显著提高冬季休眠与春季萌动期的内源ABA水平而降低内源GA1 3 含量 ,GA1 3 ABA降低 ,较晚达到萌动所需的调控阈值 ,萌芽延迟。重度胁迫下苗木延迟达 2 5d且萌芽后生长缓慢。长期土壤中度干旱条件下沙棘苗萌芽期亦略有延迟 ,萌芽后生长略有抑制
关键词:
土壤干旱 内源激素 休眠期 萌芽期 沙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莉莉 武海斌 宫庆涛 刘庆莲 孙瑞红
为探明板栗贮藏期真菌群落结构的种质间差异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6种板栗的栗壳和栗仁进行真菌ITS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不同种质板栗的主要病原菌差异较大,祝阳镇麻塔村古栗病原菌未大量检出,祝阳镇桐花沟村古栗为赤霉菌,黄前镇大峪村古栗为镰孢菌和葡萄座腔菌,下港镇砖瓦窑古栗为青霉菌,角峪镇洪河村古栗为木霉,燕山早丰板栗为青霉菌和炭疽菌。α-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祝阳镇麻塔村古栗的真菌多样性、优势度、菌群丰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均较高。种质内比较发现,祝阳镇麻塔村古栗栗壳的镰孢菌丰度显著低于栗仁;桐花沟古栗栗壳的赤霉菌丰度显著低于栗仁;角峪镇洪河村古栗栗壳的青霉菌丰度显著高于栗仁;燕山早丰品种栗壳的青霉菌丰度显著高于栗仁,炭疽菌属真菌丰度显著低于栗仁。同时,祝阳镇麻塔村古栗、黄前镇大峪村古栗、桐花沟古栗和燕山早丰板栗的栗壳和栗仁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度高;角峪镇洪河村古栗和下港镇砖瓦窑古栗栗壳和栗仁的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禧 梁丽松 宗亦臣
研究了板栗的贮藏方式、贮藏温度及贮藏过程中板栗品质的变化。在 0~ 2℃温度条件下 ,冷藏板栗干耗较严重 ,栗仁失水皱缩 ,并在贮藏后期发芽 ;用保鲜袋包装后冷藏 ,可有效地防止板栗失水 ,栗仁新鲜饱满 ,但在贮藏后期发芽 ;人工气调贮藏能较好的抑制失水和发芽 ,但贮藏成本较高且对技术要求较严格。采用保鲜袋包装并变温 (即在贮藏后期将温度降至 - 2~ - 4℃的临界低温 )保持了板栗的新鲜度 ,贮藏期达 8个月以上 ,干耗率为 2 .0 %~ 2 .3% ,腐烂率为 0 .6 %~ 1.6 % ,发芽率为 0 ,保存率为 92 .1%~ 97.4 % ,较好地保持了板栗的淀粉、糖和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板栗 贮藏方式 贮藏条件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美 陈尚武 张文 马会勤
以采自北京的2个葡萄品种为材料,对插条内真菌的种类进行了检验,探索了通过热处理脱除插条中潜在病原真菌的方法,观察统计了不同温度和持续时间的水浴热处理对插条萌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处于生理休眠期和环境休眠期的2个葡萄品种的4份插条样品中均检出了葡萄座腔菌属和链格孢属真菌,其他检出的主要真菌还包括:镰刀菌属和胶孢炭疽菌属真菌等。对葡萄插条进行40℃水浴0.5~5.0h,不能达到脱菌的效果,60℃水浴0.5h则会使葡萄插条的萌芽率降为0,50℃水浴,时间持续0.5~5.0h均能将插条内的真菌完全脱除,这个处理条件对处于生理休眠期的插条,还具有明显提高萌芽率和生根率的作用,有利于冬季和早春葡萄提早...
关键词:
葡萄 插条内真菌 热处理 萌芽 生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娟 梁丽松 王贵禧 马惠铃
通过对全国9个产区12个品种板栗贮藏前及0℃贮藏6个月后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前,各品种板栗含水量均较高,为52.47%~61.30%;脂肪含量较低,为11.5~30.0 g.kg-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51.53~57.93mg.g-1;可溶性糖含量低,为67.3~146.4 g.kg-1;淀粉是板栗的主要贮藏物质,含量达561.8~727.1 g.kg-1。冷藏6个月后,各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含水量下降了1.23%~5.00%;可溶性蛋白质减少了0.33%~13.38%;脂肪、...
关键词:
板栗 品种 贮藏 营养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丽松 王贵禧
以燕山板栗为试材,研究0℃下冷藏板栗出库后用不同浓度次氯酸钠(NaOCl)溶液浸泡处理对板栗货架期发芽与激素含量的影响。5000mg·L-1NaOCl处理可完全抑制板栗发芽;1000、3000mg·L-1NaOCl处理对发芽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板栗发芽率仍较高,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1000、3000mg·L-1NaOCl处理可降低板栗的呼吸强度,5000mg·L-1NaOCl处理后板栗在货架期第3天呼吸强度显著升高,随后逐渐降低。NaOCl浸泡处理对板栗4种主要内源激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与NaOCl浓度相关。与对照相比,1000mg·L-1NaOCl使板栗ABA、GA3、IAA含量降低,并推迟...
关键词:
板栗 货架期 NaOCl 发芽 激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鹏 王平 孙吉康 费明亮 杨辉
种子休眠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植物种子的休眠方式也因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而演变得千变万化。重点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综述了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机理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深入开展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及解除休眠与种子人工萌发的生产实践工作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种子 休眠 萌发 调控机理 综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国安 张亚红 李鹏 耿晓玲
【目的】本文研究了高温对葡萄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以5个葡萄品种(红地球、美人指、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玫瑰香)的休眠枝条作为试验材料,设定40、50、60、70℃4个梯度高温且水浴1 h,记录其各处理芽的膨大率、露绿率、展叶率,并计算其需热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个高温处理对美人指和圣诞玫瑰葡萄芽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仅40℃对红地球葡萄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60、70℃对奥古斯特葡萄的膨大有为正调控效应,而高温处理对玫瑰香枝条芽的膨大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0℃对美人指葡萄的露绿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奥古斯特的葡萄的露绿率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70℃对红地球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对美人指葡萄的展叶率具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的葡萄的展叶率有负调控作用; 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美人指、奥古斯特葡萄的需热量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需热量具有负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需热量有负调控效应。【结论】高温对葡萄芽休眠解除作用因品种不同而异,不同高温对同一品种葡萄芽休眠的解除作用也不同。
关键词:
高温 膨大率 露绿率 展叶率 需热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泽平
休眠及其解除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十分重要但又至今尚未完全弄清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日长是启动植物休眠或生长的关键因子,而温度则是影响休眠解除的最主要的生态因子。本文首先对休眠的定义及其术遗体系进行了回顾,然后详细评论了木本植物的基点温度(阈值温度)、芽休眠解除与温度的关系,最后讨论了“休眠解除-温度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木本植物,芽休眠解除,温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震 何松林 王艳梅 李广涛 蒋建平
为探明泡桐顶芽枯死原因以及利用侧芽进行人工接干的理论基础 ,采用切枝水培法研究了毛白 33泡桐顶侧芽休眠发育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 :①毛白 33泡桐的顶芽和侧芽 1不是因为早霜或寒冷冻害而死 ,可能是进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适应策略 ;②毛白 33泡桐侧芽 2、3、4发育成了冬休眠芽 ,能够抵御冬季寒冷而越冬 ,并利用冬季低温信号解除其休眠 ,使冬芽萌发可能温度范围向低温方向扩大 ;③毛白 33泡桐侧芽 2、3、4在春季可以同时萌发 ,但侧芽 3萌发率稍高些 ,而侧芽 5难于萌发 ;④在 2 5℃下上部侧芽的萌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部侧芽的萌发 ,但 15℃下不存在上部侧芽萌发抑制下部侧芽萌发的现象...
关键词:
毛白33泡桐 顶侧芽 冬休眠 温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春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期和 叶万辉 张云 廖富林
该文采用常规方法对锥栗种子的形态特征、萌发和贮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锥栗种子千粒重和体积大 ,不易传播 .种子在 1 0~ 4 0℃均能萌发 ,萌发的适宜温度是 2 0~ 35℃和室温 (1 8~ 32℃ ) ,萌发时不需光 .种子萌发无休眠 ,不耐脱水 ,属于顽拗性种子 .在 4℃时保湿贮藏半年 ,发芽率仍可达 6 0 %以上 ,采用室温湿沙贮藏半年 ,发芽率也可达 4 0 %以上 ,零上低温保湿贮藏是种子贮藏的理想方法 .埋土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土壤表面的种子 .种子在成熟、脱落和扩散过程中 ,由于遭受鼠、虫等动物危害 ,大部分已受损伤而丧失发芽率 ,在自然...
关键词:
锥栗 种子 萌发 贮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松泉 刘军 徐恒恒 刘旭 黄荟
种子休眠是许多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进程中获得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是调控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的最适时空分布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物种成功繁衍与传播的一种选择性策略。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激素调控可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机制,其中脱落酸(ABA)在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中起关键作用,赤霉素(GA)在休眠被解除后促进种子萌发。ABA在种子休眠与萌发中的作用主要受ABA代谢(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和信号传递途径的调控。为此,本文在综述ABA代谢和信号传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ABA在种子发育、休眠与萌发中的作用,以及种子休眠特异性基因DOG1(萌发延迟1)与ABA信号组分的关系。研究表明,C40环氧类胡萝卜素是ABA生物合成的前体,玉米黄质环氧化酶和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二加氧酶是ABA生物合成的主要调节酶;ABA的分解代谢包括羟基化作用和与葡萄糖结合,CYP707A家族催化ABA C-8’位置上的羟基化作用,这是ABA分解代谢的重要步骤。在核心ABA信号传递途径中,ABA与PYR/PYL/RCAR受体结合并触发受体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允许受体-ABA复合物与2C类蛋白磷酸酶(PP2C)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导致激酶如蔗糖非发酵-1相关的蛋白激酶2(SnRK2)的去抑制和活化。然后,这些激酶磷酸化和活化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TF与靶启动子结合和诱导下游的ABA反应基因表达。ABA在种子成熟中后期积累,合子组织中合成的ABA诱导初生休眠和促进种子成熟;在发育中积累和在干种子中存留的ABA含量在种子吸胀初期下降。ABA是种子休眠诱导和维持的正调控因子,是萌发的负调控因子。DOG1在种子成熟过程中表达和发挥作用,其表达受可变剪接和可变多腺苷酸化调控。反义DOG1是种子休眠的一种抑制因子,通过干扰转录和转录延伸负调控DOG1的表达和种子休眠。种子的休眠与萌发除了被核心ABA信号途径调控外,也被DOG1-AHG1(ABA过敏感萌发1)/AHG3途径调控。DOG1能与AHG1/AHG3结合,通过结合ABA信号传递的负调控因子和增加对ABA的敏感性而引起种子休眠。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包括ABA代谢中ABA 8’-羟化酶、ABA葡糖基转移酶和β-葡糖苷酶及其基因怎样响应发育和环境的变化以维持正常的ABA水平。ABA的重要调控因子例如Ca2+或者活性氧对核心ABA信号传递途径的影响,核心ABA信号传递途径与DOG1-AHG1/AHG3途径的下游重叠组分PP2C在整合生理条件或者环境信号时优先响应哪一条途径、这两条途径怎样被协调、以及PP2C有哪些新的靶组分。本文将为深入研究ABA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