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7)
2023(9611)
2022(8788)
2021(8335)
2020(7048)
2019(16407)
2018(16432)
2017(31921)
2016(17296)
2015(19455)
2014(19476)
2013(19359)
2012(17485)
2011(15623)
2010(15385)
2009(13969)
2008(13398)
2007(11479)
2006(9952)
2005(8396)
作者
(49857)
(41564)
(41075)
(39028)
(26312)
(19828)
(18671)
(16474)
(15766)
(14661)
(14282)
(13765)
(13004)
(12873)
(12593)
(12548)
(12486)
(12319)
(11794)
(11629)
(10359)
(10039)
(9960)
(9388)
(9217)
(9189)
(9110)
(9074)
(8250)
(8250)
学科
(66775)
经济(66700)
管理(50172)
(50091)
(41579)
企业(41579)
方法(33499)
数学(29086)
数学方法(28770)
(18974)
(16668)
中国(15908)
(15842)
业经(14893)
地方(13809)
农业(13104)
(12835)
(11945)
贸易(11940)
理论(11525)
(11518)
(11471)
技术(10741)
(10731)
财务(10668)
财务管理(10648)
环境(10511)
企业财务(10099)
(9438)
(9254)
机构
大学(244706)
学院(241796)
管理(102184)
(91643)
理学(89820)
经济(89573)
理学院(88845)
管理学(87328)
管理学院(86916)
研究(77834)
中国(56022)
(52010)
科学(50575)
(40774)
(39984)
业大(39580)
(38659)
研究所(35632)
中心(35216)
(33258)
财经(33102)
北京(32705)
(31884)
农业(31802)
师范(31608)
(30215)
(28448)
(27608)
经济管理(26438)
师范大学(25746)
基金
项目(174026)
科学(136439)
基金(126555)
研究(125759)
(110452)
国家(109539)
科学基金(94466)
社会(77591)
社会科(73346)
社会科学(73326)
基金项目(68540)
(67491)
自然(63585)
自然科(62078)
自然科学(62063)
自然科学基金(60968)
(57073)
教育(57067)
编号(51997)
资助(51971)
成果(41210)
重点(38191)
(37954)
(36073)
(35887)
课题(34437)
科研(33550)
创新(33508)
大学(32362)
教育部(32354)
期刊
(95548)
经济(95548)
研究(67457)
中国(41119)
学报(40701)
科学(37247)
(35948)
管理(35204)
大学(30684)
学学(28827)
(28702)
教育(25522)
农业(25173)
技术(20588)
(17002)
金融(17002)
业经(16256)
财经(15014)
图书(14808)
经济研究(14564)
理论(12769)
科技(12697)
(12607)
(12587)
问题(12409)
实践(12014)
(12014)
技术经济(11619)
(11575)
情报(11124)
共检索到335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桂芝  陶晓波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尝试性的对购物中心内商户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论文选取了竞争、寄生与互惠这三种主要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服饰类和珠宝类商户为代表的同质商户存在着同业聚集的经济效应,这时的同业竞争相对经济效应而言属于次要地位;主力店的选择和自身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寄生关系的存在与作用大小,一部分非主力店能够凭借自身的吸引力获得客流;在异质商户之间,消耗性生活便利品与超市具有高度互补性,另外百货店与衣服鞋类专卖店也具有高互补性;但是消耗性生活用品与百货店,专卖店与超市的互补性都较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鲍观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段俊英  
购物中心是一种以要求更好地满足“一站终点”需求的消费者为其主要顾客群,以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其实质产品,以能够提供建立在“充分消费选择权”基础上的多功能服务的商业群为其载体或其产品主体,以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的高度分工、密切协作为其管理、运营的重要工具,而成为与其它零售业态相区别的一种独特的零售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云红  
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美国城市零售商业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分散的、外观设计平庸的零售商店逐渐被精心规划与设计的大型商业设施——购物中心所取代。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是一个专门的商业土地利用和建筑类型,是指一组统一规划设计经营的商业建筑群,配有相应的停车场。购物中心兴起于二次大战后,如今已遍布全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健勇  
随着百货超市竞争的白热化,购物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当今零售业发展过程中的热门话题和新亮点。本文从上海购物中心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着手,分析了上海购物中心实施差异化经营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实施差异化经营的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先庆  王晓春  
近年来,大型购物中心在全国各地迅速崛起,聚客能力成为大型购物中心成功的关键因素。依据大型购物中心聚客力的影响因素,采用AHP分析法测定出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同时选取广州地区3家大型购物中心为样本,分析各自的聚客力的现状,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购物中心建设已成为商业地产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购物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了购物中心的竞争优势,剖析了影响购物中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并提出了提升购物中心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原  
购物中心是当代城市公共聚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购物中心的设计应体现多样性。香港购物中心,通过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彰显城市空间特色、体现城市建筑文化,其多样性设计手法纯熟而有效值得中国大陆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锵  
文章从消费者的角度探究出一个可操作的方法对购物中心内零售集聚需求外部性进行度量,即用购物中心店铺客流社会网络的间距中心度替代租金指标来表征店铺的需求外部性。在购物中心租金决定因素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购物中心租金的三个指标,店铺面积、店铺类型和店铺品牌,然后以银泰城购物中心作为研究对象,用间距中心度替代租金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进一步验证了Brueckner(1993)的研究结论,即店铺面积越大,需求外部性越大,也证实了以商品零售、餐饮零售和服务零售为划分的店铺类型对需求外部性有显著影响,消费者角度的店铺品牌吸引力对需求外部性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聂冲  贾生华  
非主力店租金是购物中心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以长三角和珠三角5个城市6家购物中心的356家非主力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位置特征、类型特征和租户特征"三维度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定量分析了购物中心非主力店的租金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购物中心非主力店存在异质性的零售类型,女装、男装、皮具、饰品、专业店、个人服务、礼品、体育运动和糕点食杂等商铺,对购物中心的盈利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非主力店对于商铺的显著位置都较为敏感,而且商铺位置比零售类型对于租金水平的影响更大,位置中楼层变量相对最为重要。通过是否靠近主力店变量的设置,本文验证出购物中心内主力店对于非主力店的正向外部性的存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江骥  
随着购物中心逐渐向社区渗透,原本只能在区域中心才能享受的线下消费空间,目前已经走近广大消费者的身边。购物中心作为线下消费的核心载体,是居民城市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消费者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购物中心的同质化、线下消费的分流和创新等因素,导致传统经营模式下购物中心难以持续发展。因此购物中心必须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模式,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进而探讨购物中心的功能重构和流量运营策略。研究表明:购物中心功能重构的关键是在业态结构优化基础上,重构与泛在消费者、社区及所在商业生态之间的关系。应从构建全渠道流量运营团队,构筑线上流量生态圈、打造社区生活流量IP,丰富社会化交互触点、塑造有“温度”的社会形象三个维度构建流量精细化运营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英  
消费空间不仅是人们选择商品的物质空间,也是反映人们社会行为的社会空间。购物中心作为零售业多种业态的集合体,是一种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消费空间。本文以购物中心这一消费空间为焦点,以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城、中华广场和万达广场三大购物中心为研究地点,以消费者问卷调查为基础,多角度分析了购物中心不同性别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消费行为及消费空间选择等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性别角色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先庆  王晓春  
自20世纪90年代大型购物中心被引进国内,就彰显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商业的主流趋势。随着我国大型购物中心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提高自身的聚客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将受到更多大型购物中心的重视。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基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回顾,立足中国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而对现有的大型购物中心聚客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了9个影响因素,11个假设,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崇义  李涵凝  
在电商快速发展、实体店陷入困境的背景下,购物中心通过体验营销提升竞争优势。本文以金源新燕莎MALL作为案例研究,使用扎根理论,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性译码、选择性译码,识别出核心概念、范畴、主范畴、核心范畴,进而构建购物中心体验营销形成机理模型,为实体零售企业更好的使用体验营销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聂冲  贾生华  
近年来,购物中心在中国发展极为迅速,购物中心的研究也相应地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美国作为现代大型购物中心的发源地,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然而,购物中心的理论研究总是略微滞后于零售发展的实践活动。在美国购物中心的形成期,Christaller(1933)和Hotelling(1929)的研究,形成了早期美国购物中心的理论研究的两大理论基石(1)中心地理论,(2)零售商的聚合理论。随着美国购物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其从业人员越来越关注购物中心内部的经营运作,此时理论研究的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