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0)
2023(18184)
2022(15804)
2021(15011)
2020(12821)
2019(30079)
2018(29674)
2017(56755)
2016(30977)
2015(35580)
2014(35468)
2013(35393)
2012(32389)
2011(29233)
2010(29160)
2009(27145)
2008(27023)
2007(23992)
2006(20755)
2005(18507)
作者
(89691)
(74926)
(74262)
(70916)
(47737)
(35867)
(34070)
(29350)
(28217)
(26689)
(25380)
(25205)
(23788)
(23506)
(23200)
(23082)
(22805)
(22245)
(21493)
(21451)
(18509)
(18296)
(18200)
(16925)
(16678)
(16626)
(16599)
(16579)
(15129)
(14814)
学科
(125139)
经济(125004)
管理(97443)
(91767)
(78268)
企业(78268)
方法(61888)
数学(53916)
数学方法(53277)
(37204)
中国(32942)
(32517)
业经(27023)
(26169)
(25275)
(25025)
财务(24926)
财务管理(24868)
(24619)
贸易(24609)
(23898)
企业财务(23604)
地方(22684)
农业(21507)
理论(20307)
(20184)
(19818)
银行(19763)
(18630)
(18419)
机构
大学(446193)
学院(442490)
(179649)
管理(178021)
经济(175797)
理学(153103)
理学院(151415)
管理学(148875)
管理学院(148040)
研究(145812)
中国(112744)
(95290)
科学(90082)
(84022)
(73525)
(70954)
中心(67375)
财经(67136)
研究所(66938)
业大(65530)
(64276)
(61169)
北京(60523)
(56716)
师范(56169)
农业(55884)
经济学(54232)
(52705)
(52074)
财经大学(50097)
基金
项目(297912)
科学(233770)
基金(217263)
研究(215534)
(189269)
国家(187739)
科学基金(161386)
社会(135267)
社会科(128240)
社会科学(128203)
基金项目(114906)
(114552)
自然(106276)
自然科(103823)
自然科学(103793)
自然科学基金(101947)
教育(99615)
(97069)
资助(91245)
编号(87588)
成果(70849)
(66561)
重点(66360)
(62010)
(61113)
课题(59806)
科研(57511)
教育部(57149)
创新(57116)
大学(56229)
期刊
(192936)
经济(192936)
研究(127518)
中国(82401)
学报(69991)
(67638)
管理(65981)
科学(64158)
(62870)
大学(52994)
学学(49709)
教育(44816)
农业(43294)
技术(38923)
(38682)
金融(38682)
财经(32881)
经济研究(31045)
业经(30360)
(28091)
(25240)
问题(24885)
图书(23157)
技术经济(22091)
理论(21188)
(20990)
统计(20896)
(20879)
科技(19644)
财会(19624)
共检索到648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购并活动为基础 ,对购并后整合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讨论了对购并后整合绩效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购并后整合与购并交易在购并整体活动中的性质并不相同;产业相关性与购并后整合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在购并后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整合重点和难点 ,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同时 ,基于以上分析 ,还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创新和购并整合实践有待提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健  席酉民  贾隽  
基于前人关于高管变更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化后高管变更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假设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后,高管的变更会促进这些公司财务绩效的提高。本文选用1996-2001年间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中76家高管随第一大股东变动而变更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设立了47家第一大股东变动而高管未变更的上市公司作为对比组,用经过行业调整的财务绩效来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公司控制权变化后高管变更的公司的绩效显著提高,而且绩效表现好于公司控制权变化后高管未变动的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焰  刘颖  
公司购并模式与企业、产业发展的规律具有内在联系。我国上市公司购并从初始便以混合购并为主要形式,不仅购并后绩效不佳,也与企业、产业发展的规律相背离。本文综合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建立我国上市公司购并战略选择模型,以销售额增长率代表企业外部市场能力,以创值率代表企业内部核心能力,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企业在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不同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购并模式的选择,并对模型中的两个参数提出定量化计量思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昭  
在不完美市场和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企业并购能否通过协同效应带来有效的市值管理?本文选取了在2007—2010年期间发生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检验了并购的价值创造和市值管理有效性之间的联系,并做了分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对企业未来三年经营绩效有正协同效应的并购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更高的市值管理效用。分组检验结果进一步显示,投资者更为关注异地并购、同行业并购、民企并购以及股权分散型企业并购。这些并购类型的市值管理更为有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昭  
在不完美市场和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企业并购能否通过协同效应带来有效的市值管理?本文选取了在2007—2010年期间发生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检验了并购的价值创造和市值管理有效性之间的联系,并做了分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对企业未来三年经营绩效有正协同效应的并购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更高的市值管理效用。分组检验结果进一步显示,投资者更为关注异地并购、同行业并购、民企并购以及股权分散型企业并购。这些并购类型的市值管理更为有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奚宾  
本文选取沪深2004-2007年间上市公司股权并购样本,研究并购中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主要因素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股比重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有负的显著影响,随着国有股比重下降,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的并购活动不仅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反而破坏了公司价值。因此,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改善市场环境才能实现企业管理者理性并购,提升并购活动的绩效。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宋涛  涂斌  
采用会计研究法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不能提升盈利指标,但能提高企业的内在价值,并购在短期内具有协同效应,尤其对于相关并购,协同效应更为明显;对于第一股东绝对控股的企业,其并购往往能改善盈利指标,但实际上容易转移企业的现金流。此外,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的盈利指标不太适合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自由现金流和EVA等价值指标相对适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李维安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基于2003年和2004年的样本,从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简称南开治理指数)及其所涉及的6个维度:控股股东治理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监事会治理指数、经理层治理指数、信息披露指数、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和年度差异。2004年公司治理状况较之2003年有较大改善,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产生了的积极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强  严龑  吴世农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管理层收购的动机更加强烈,相关研究也再次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收集了1997-2006年间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上市公司MBO的市场效应进行考察。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坚强  陈宜家  
本文以1998-2000年期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29间国有企业为样本通过比较上市前三年到上市后三年盈利、产出、财务杠杆和员工工作效率四个方面的指标来评价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后盈利、产出和员工工作效率都得到提高,但是财务杠杆水平下降。(2)上市地点、行业管制、国有股比例和境外股有无都对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较全面的评价了国有上市企业的业绩变化和国有股比例的影响因子,因而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任浩  张同健  任文举  
公司并购整合是公司并购的关键性阶段,决定着整个公司并购的成败。公司并购整合绩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并购规划阶段进行详细阐释。基于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公司并购数据,借助于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经验性的研究发现,企业性质、目标公司员工素质、生产有效性、经营有效性对并购整合绩效存在着显著的影响,而品牌影响力、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对并购整合绩效不存在影响,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规划存在着功能缺失,从而为公司并购的整体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璋礼  
世界并购热潮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同时并购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并购这类有效的经济手段目前受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纳,主要用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文章采用经营业绩研究法从财务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进行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沪、深两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同时,将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类,比较分析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如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英  
本文选取2002年发生的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后共4年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上市公司并购效应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还有所下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薛安伟  
本文以跨国并购为单独的核心解释变量,将Wind数据库中2013—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与对外跨国并购数据相匹配,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从静态到动态实证检验了跨国并购对国内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与国内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但是跨国并购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另外,本文还针对企业异质性进行了检验,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却不显著;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优于国有企业。本研究基于微观数据客观评估了跨国并购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薛安伟  
本文以跨国并购为单独的核心解释变量,将Wind数据库中2013—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与对外跨国并购数据相匹配,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从静态到动态实证检验了跨国并购对国内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与国内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但是跨国并购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另外,本文还针对企业异质性进行了检验,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却不显著;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优于国有企业。本研究基于微观数据客观评估了跨国并购对国内企业绩效的影响,为进一步高效利用对外跨国并购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