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
- 2023(2224)
- 2022(1872)
- 2021(1969)
- 2020(1853)
- 2019(4345)
- 2018(4117)
- 2017(8600)
- 2016(4724)
- 2015(5432)
- 2014(5352)
- 2013(5366)
- 2012(4750)
- 2011(3909)
- 2010(4086)
- 2009(4109)
- 2008(4872)
- 2007(4244)
- 2006(3688)
- 2005(3484)
- 学科
- 企(28043)
- 企业(28043)
- 业(27763)
- 管理(24092)
- 财(17101)
- 济(15967)
- 经济(15939)
- 务(15755)
- 财务(15746)
- 财务管理(15726)
- 企业财务(15065)
- 方法(10942)
- 数学(9717)
- 数学方法(9684)
- 制(7844)
- 体(6888)
- 体制(6588)
- 公司(5537)
- 会计(3792)
- 业经(3362)
- 法(2829)
- 学(2497)
- 组织(2393)
- 人事(2323)
- 人事管理(2323)
- 审计(2293)
- 经营(2288)
- 银(2260)
- 银行(2256)
- 划(2175)
- 机构
- 学院(66612)
- 大学(65588)
- 管理(29336)
- 理学(25454)
- 理学院(25315)
- 管理学(25089)
- 济(25079)
- 管理学院(24977)
- 经济(24603)
- 财(21195)
- 财经(15569)
- 中国(14360)
- 会计(14083)
- 经(13998)
- 研究(13423)
- 京(12545)
- 财经大学(11528)
- 商学(10628)
- 商学院(10590)
- 江(9579)
- 会计学(8809)
- 会计学院(8312)
- 北京(8047)
- 学会(8012)
- 州(7744)
- 公司(7689)
- 经济管理(7221)
- 融(6976)
- 中心(6937)
- 所(6889)
- 基金
- 项目(35587)
- 科学(28372)
- 基金(27701)
- 研究(25480)
- 家(22746)
- 国家(22544)
- 科学基金(21020)
- 社会(16718)
- 社会科(15985)
- 社会科学(15982)
- 基金项目(15080)
- 自然(14783)
- 自然科(14478)
- 自然科学(14476)
- 自然科学基金(14289)
- 省(12658)
- 资助(12244)
- 教育(12225)
- 编号(10681)
- 划(10409)
- 成果(9242)
- 部(8817)
- 性(8549)
- 人文(8262)
- 教育部(8132)
- 项目编号(7926)
- 大学(7470)
- 重点(7300)
- 科研(7240)
- 制(7201)
共检索到101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树志
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是指在一个企业已经能够对另一个企业实施控制,双方存在母子公司关系的基础上,为增加持股比例,母公司从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处购买少数股东持有的对该子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这种特殊的交易事项,不属于企业合并,因为在交易发生的前后,不涉及控制权的转移,不形成报告主体的变化。但该类交易与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密切相关。购买子公司的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松
我国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采用实体理论,商誉确认采用母公司理论。本文通过案例解析方式,分析了上述理论在“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商誉的处理”和“母公司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时的商誉处理”这两种情形下的具体运用,并讨论了商誉减值测试时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
实体理论 商誉 商誉减值 不丧失控制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荣京 罗映娜
一、国际会计准则对少数股权情况下反向购买的规范国际会计准则对反向购买作出了具体规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IFRS3)指出,反向并购发生在当一个发行证券的企业(法律并购方)会计上根据本准则被界定为被合并方时。如果交易被界定为反向并购,那么权益被收购的企业(法律被合并方)一定是会计上的合并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国永
在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将母公司在控股情况下增持子公司股权的交易作为一种特殊情况,这类交易对商誉、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等的计算,以及母公司个别报表、合并报表的填列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现有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侧重于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增持日的处理,描述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并且不符合实务中合并报表编制的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期末(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其在处理流程、调整抵销方法等方面与基于股权增持日的处理有根本的区别。
关键词:
合并报表 少数股东权益 控股 股份增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彭正辉
对于企业因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而丧失对其控制权,现行规范通常是先在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进行股权处置的处理,然后再在合并报表中进行调整。本文视原子公司部分股权在个别报表中未处置,直接将原子公司纳入合并,在合并报表层面进行处置的会计处理,旨在从另外一个角度解析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的处理。
关键词:
丧失控制权 处置部分股权 合并报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永义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要求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同时要求以"实质重于形式"的控制权界定为基础来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及合并范围。当子公司已资不抵债时,实务中对个别报表层面如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以及合并报表层面如何处理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均存在诸多疑问。本文拟对资不抵债子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问题加以探析,以期引起关注和思考。一、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相关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相关后续规定,当子公司发生了持续的、大幅度的亏损时,应对该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应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建军
企业对外发生一项权益性投资后,可能会继续增持或陆续处置原持有的权益性投资。实务中若出现此情况,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首先需要考虑前后交易之间是否构成一揽子交易,如果构成一揽子交易,就应当将相关的多次交易作为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关键词:
购买股权 处置股权 一揽子交易 会计处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曹丰 李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日益成为投资者、监管层等各方关注的重要现象。控股股东质押股权后增大了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使其有动机通过审计意见购买进行信息操纵,以维持股价、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更多地进行了审计意见购买,且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公司股价下跌风险较大、产权性质为民营、媒体负面报道较多时这一现象更为显著。结论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行为影响的研究,拓展了企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分析视角,为监管层决策分析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支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友菊 谢树志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对母公司被动处置部分股权丧失原子公司控制权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但相关规范是基于母公司通过一次交易完成的。本文就此分别从不属于一揽子交易与属于一揽子交易两种情形下对母公司通过多次交易被动处置部分股权下丧失原子公司控制权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多次交易 被动处置 丧失控制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辉
随着我国薪酬制度的改革,不少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开始考虑以购股权、认股权证等灵活的方式结合现金来支付报酬。但对购股权是否需要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及如何确认、计量和报告,我国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还没有作出相关的规定和说明。本文试结合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一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韩军民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上市公司在同一控制收购中购买日的确定原则作出了如下规定:(1)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得股东大会等内部权力机构通过;(2)按照规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3)参与合并的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4)购买方已支付了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支付剩余款项;(5)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收益和风险。本文对购买日在会计实务运用的职业判断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股权收购 控制权 购买日 职业判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文章研究了定向增发购买资产事件首次公告中包含的三种效应,证实了来自信息和股权结构两个方面的影响:定向增发实施资产注入事件的市场反应显著为正,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信息效应和股权结构效应,市场反应与代表公司价值被低估可能性的变量以及股权集中度增加的代理变量显著相关;没有证据支持并购与整体上市效应;注入资产类型以及资产注入目的是否为了整体上市对市场反应亦无显著影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宋生 曹圆圆
文献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前管理层会操纵盈余,由于盈余是由管理层和审计师共同决定的,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审计师在其中的作用。基于廉价谈话博弈模型并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发布前一年,审计师会收取客户为购买审计意见而支付的异常审计费用;非"四大"事务所收取异常审计费用的可能性更大;管理层权力越大,越可能支付异常审计费用。利用PSM-DID解决了可能的内生性,考虑了审计投入、诉讼风险及上市公司对审计质量需求后,结果仍然稳健。本文拓展了审计意见购买研究,有助于理解管理层和审计师合谋过程,提醒股东关注股权激励前异常的审计
关键词:
异常审计费用 股票期权激励 廉价谈话博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裕慧 刘文军 石德金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很可能引致企业在股权激励实施前采取策略性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文章基于2006-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发现:企业在股权激励实施前进行了签字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两个层面的审计意见购买;在股权激励实施前,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偏低;股权激励实施前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当审计市场存在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两种组织形式时,只有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抑制股权激励实施前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文章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对审计意见购买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这对于监管部门准确把握监管重心和关键时点,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配套监管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利平
股权对外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设计里蕴含着深刻的法学理论,现行《公司法》虽然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作了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操作性不强、"书面通知"的规定欠妥以及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没有规定等诸多问题,因对其从"同等条件"的设置、意思表示多样化,确立法律责任并对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等方面作出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