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6)
2023(4192)
2022(3559)
2021(3402)
2020(2783)
2019(6432)
2018(6293)
2017(11745)
2016(6294)
2015(6950)
2014(6457)
2013(6503)
2012(5922)
2011(5500)
2010(5513)
2009(5305)
2008(5365)
2007(5029)
2006(4378)
2005(4038)
作者
(16645)
(13976)
(13728)
(12947)
(8674)
(6496)
(6040)
(5391)
(5210)
(4942)
(4701)
(4690)
(4522)
(4503)
(4232)
(4161)
(4113)
(4060)
(4048)
(3982)
(3320)
(3201)
(3195)
(3191)
(3119)
(3096)
(3092)
(3063)
(2745)
(2697)
学科
(25380)
(25121)
经济(25105)
管理(24487)
(24177)
企业(24177)
技术(10745)
方法(10220)
技术管理(8757)
(7960)
数学(7937)
数学方法(7860)
中国(7110)
(6778)
(6613)
业经(6552)
(6196)
(5844)
贸易(5836)
(5677)
体制(5623)
理论(5301)
(4942)
(4809)
银行(4801)
(4666)
(4598)
金融(4598)
(4205)
(3898)
机构
大学(87839)
学院(86352)
(39707)
经济(39043)
管理(37524)
理学(32569)
理学院(32227)
管理学(31888)
管理学院(31696)
研究(28533)
中国(23140)
(18249)
(18043)
科学(15423)
财经(14034)
(13594)
(13314)
中心(13007)
(12896)
研究所(12041)
经济学(11861)
北京(11792)
(10823)
师范(10760)
商学(10754)
(10688)
商学院(10639)
财经大学(10626)
经济学院(10559)
(10437)
基金
项目(55015)
科学(44970)
研究(41538)
基金(41117)
(35134)
国家(34849)
科学基金(30928)
社会(27837)
社会科(26541)
社会科学(26534)
基金项目(21710)
(21018)
自然(19467)
自然科(19095)
自然科学(19091)
自然科学基金(18772)
教育(18397)
(17572)
编号(16400)
资助(15888)
(14783)
创新(13956)
成果(13029)
(12320)
重点(11998)
国家社会(11679)
(11481)
人文(11073)
教育部(11007)
(10979)
期刊
(43657)
经济(43657)
研究(26980)
中国(18784)
管理(16842)
(13646)
科学(11003)
学报(9782)
教育(9672)
(8544)
金融(8544)
(8539)
大学(7978)
技术(7806)
经济研究(7224)
学学(7200)
理论(6829)
业经(6645)
财经(6501)
价格(6465)
实践(6245)
(6245)
(5676)
农业(5598)
科技(5345)
技术经济(5330)
问题(5201)
图书(4909)
(4722)
商业(4704)
共检索到13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安心  孙立坚  
产品非同质并不能完全解释购买力平价的难以成立,价格歧视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市场上市场分割以及垄断力量的存在为价格歧视提供了可能,各国市场需求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使价格歧视成为现实。各国间汇率波动的很大一部分被厂商的价格调整所抵消,并且由于各国需求状况的不同,厂商对汇率波动所作的价格调整的幅度也不相同。这些都导致了各国间的价格水平出现差异,成为购买力平价难以成立的微观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范超  
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拓展基于"宾效应"的购买力平价(PPP)方法,并实证研究富裕程度、经济自由程度、贸易成本及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对PPP与汇率背离的影响。研究表明:富裕程度与贸易成本是解释两者背离的关键因素;PPP与汇率背离程度随人均GDP的增长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将"宾效应"描述为倾斜的"微笑曲线"能更好地刻画价格水平指数(PLI)与人均GDP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及以后的低估程度平均约为18%。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This paper would analyze the discrepant degree of the world economic sizes based on the PPP and exchange rate methods and their reas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method of exchange rate underestimates the real world economic size but PPP method overestimates the size.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杨珂  刘东坡  
笔者运用不限制对称性和比例性的三变量模型,利用中国与OECD 34个成员国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不满足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进一步,根据实际汇率分解模型,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而且,相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迎春  孙玉环  
价格准确合理是购买力平价具有说服力的先决条件,但它同时也是购买力平价使用者和研究者极易忽视的“盲点”。笔者发现“隐患”主要存在于价格收集与处理两个方面,因此,本文在明确基本价格范畴的基础上,着重归纳分析以上“隐患”及解决途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柏满迎,余修斌,任若恩  
In this article,authors start from a syst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price index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then propose several criteria to the p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se indexes,and expose their comment to each one.Besides,they also give judgement to some commonly used or famous indexes/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provided in this article.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忠文  洪涓  
本文通过对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对各国及世界经济增长评价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了IMF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中国GN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及排序的不准确性。提出中国要加强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研究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中国自己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和模型,以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P进行准确测算,促进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对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中国曾在2005年的调查中提供了11个城市的数据,用以估计中国当时的购买力。2010年,国务院批准中国首次全面参加新一轮ICP活动(即此次2011年的测量),在全国开展调查。当年10月还成立了中国国际比较项目部际协调小组,由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省初  
要比较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沿用的办法是根据官方汇率将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折算成同一种货币单位(如美元)。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由于汇率不能充分反映各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和比值,因而按汇率换算无法反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既能直接比较,又能反映实际情况,统计学家们提出采用购买力平价(PPP)来计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方法。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国际项目的比较,其核心是计算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这项计算分为两步:(1)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军  
作为国际金融核心的汇率决定理论,始终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意义在于它能揭示决定和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一国的货币当局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众多的汇率决定理论当中,影响最大的应用最广的是购买力平价学说。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文献非常多,其结论可概括如下:短期内,购买力平价是不成立的。这是因为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它能很快地反映新的信息,而商品的价格具有粘性,它的调节则相对较慢,所以购买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亚钧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购买力平价的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和归纳围绕购买力平价说所产生的各种理论解释框架,第三部分讨论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意义。一购买力平价(PPP)是关于均衡汇率如何决定的理论。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交换比率的变动取决于这两国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或者说,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能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石是“单一价格规律(Law of 0ne price)。单一价格规律认为,在产品空间移动成本和信息成本为零的竞争市场,各国的产品市场应该按照世界均衡价格定价。用p_i和p_i~*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的i种产品的价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建东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来看,汇率水平由国内外相对物价水平决定。将之运用于中国这样的外贸市场多元化且高速增长的转轨经济,需要进行三项修正:用多边相对价格变动替代双边价格变动、计算生产率差异、考虑关税减让和税收制度变化的影响。本文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约为4.56元人民币/美元。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是跨国比较福利和生活水平的指标,不能作为确定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依据,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应当是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2002年,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为7.52元/美元。1991至1993年的实践证明,钉住一篮子货币可以更好地稳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文朗  
在西方汇率理论体系中,购买力平价(PPP)理论无疑是颗璀璨的明珠。自20年代产生以来就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亦不言自明,本文试图通过扩展的PPP理论,并将它与货币供给理论相结合,从更深的层面,更多的方面来探讨汇率的形成与决定,使理论在解释与指导实践时更合理、更科学。 一、传统理论:物价是决定汇率的唯一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保林,冒小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