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5)
- 2023(8042)
- 2022(7033)
- 2021(6343)
- 2020(5652)
- 2019(13503)
- 2018(13407)
- 2017(26668)
- 2016(14509)
- 2015(16763)
- 2014(17159)
- 2013(17472)
- 2012(16509)
- 2011(15145)
- 2010(15235)
- 2009(14513)
- 2008(14688)
- 2007(13400)
- 2006(11330)
- 2005(10272)
- 学科
- 济(70577)
- 经济(70506)
- 业(45100)
- 管理(43944)
- 方法(38839)
- 企(38501)
- 企业(38501)
- 数学(34031)
- 数学方法(33767)
- 财(19168)
- 农(16288)
- 中国(15800)
- 学(14484)
- 制(13585)
- 业经(13386)
- 贸(13339)
- 贸易(13335)
- 易(12888)
- 务(12263)
- 财务(12231)
- 财务管理(12198)
- 地方(11885)
- 企业财务(11670)
- 理论(11656)
- 和(10869)
- 农业(10802)
- 融(10121)
- 金融(10119)
- 银(9835)
- 银行(9812)
- 机构
- 大学(228229)
- 学院(223235)
- 济(96404)
- 经济(94497)
- 管理(89433)
- 理学(78020)
- 理学院(77188)
- 管理学(76062)
- 管理学院(75626)
- 研究(71809)
- 中国(54700)
- 京(46992)
- 财(45300)
- 科学(42755)
- 财经(36649)
- 所(36381)
- 农(35701)
- 经(33425)
- 中心(33421)
- 研究所(32911)
- 江(32753)
- 业大(31747)
- 经济学(30888)
- 北京(29703)
- 范(28802)
- 师范(28529)
- 农业(28308)
- 经济学院(28164)
- 财经大学(27436)
- 州(25759)
- 基金
- 项目(144992)
- 科学(114651)
- 基金(107213)
- 研究(104783)
- 家(92345)
- 国家(91595)
- 科学基金(78959)
- 社会(67656)
- 社会科(64249)
- 社会科学(64229)
- 基金项目(56729)
- 省(55150)
- 自然(51056)
- 自然科(49902)
- 自然科学(49886)
- 教育(49684)
- 自然科学基金(49056)
- 划(47064)
- 资助(45099)
- 编号(42290)
- 成果(34852)
- 部(34001)
- 重点(32620)
- 发(30186)
- 创(29742)
- 教育部(29648)
- 人文(28620)
- 课题(28439)
- 科研(28246)
- 大学(28158)
共检索到320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俊钢 段果
为避免单独分析物价或汇率研究而导致国际国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数据分析失效,本文将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综述,同时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汇率和物价通胀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这种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避免进入过去国际金融学研究经常对市场进行分割以及隔离法宏观分析的套路,有利于为20世纪的价格理论体系提供相互联系而统一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汇率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志萍
本文介绍了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开放经济理论的基石———购买力平价及实际汇率的相关实证检验方法。以发达国家双边汇率作为样本数据进行检验 ,发现在样本期间足够长、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 ,PPP假设成立。此外 ,由于实际汇率对PPP的均值复归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当是建立非线性汇率动态模型。
关键词:
PPP 综述 实证研究方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吕风勇 郭宏宇
购买力平价说是一种基本的汇率决定理论,但影响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的短期或长期经济因素众多,从而使得实际汇率经常偏离平价关系。本文对有关文献中各种购买力平价偏离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生产率、政府支出、货币供给、偏好需求和定价策略等基本因素作用于实际汇率的经济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兆璋 宁忠忠
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葛兰杰因果分析等计量经济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不遵循购买力平价理论。因而不应以该理论为依据要求人民币升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娟
作为最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被广泛应用于实证研究,但是重点针对亚洲新兴市场的研究依然有限。本文对七个亚洲新兴市场进行了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针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作者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1957-2011年的汇率(以美元作为基础汇率)及季度价格水平(本文采用CPI作为价格水平指数)。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长期均衡在亚洲新兴市场中均不成立。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或许会导致其不理想结论的因素,并针对文章的实证研究得出新的改进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雪梅
2011年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ICP)把贫困购买力平价作为十大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对贫困PPPs进行测度的成果和发现。基于此,文章对贫困PPPs研究的必要性和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析。
关键词:
国际比较项目 贫困PPPs 测度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
我国将于2012年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GDP参与国际比较项目(ICP),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在长期内是否成立是我国能否顺利参与这一项目的关键。在中外购买力平价(PPP)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三变量模型,对1950~2009年间人民币汇率及其中美CPI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为我国参与ICP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结构突变 人民币汇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鸿君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货币主义分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于鸿君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浮动汇率制代替了固定汇率制,美元和黄金脱钩同时也标志着国际货币制度由金汇兑本位制转变为信用本位制。在此背景下,汇率的决定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以货币主义的观点探...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艳 姚双花
利用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中计算消费价格指数时对商品和劳务的分类,选取了75种代表性商品,并查找了这些商品在我国31个省份2002—2010年的价格。以北京为基准地区,计算得出各地区的人民币购买力指数,用以修正各地区的区际收入,剔除价格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实际区际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剔除价格影响后,我国实际区际收入的差距比按照统计年鉴所计算出来的差距要小。与此同时,到2010年为止,修正前后的区际收入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依然存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文朗
在西方汇率理论体系中,购买力平价(PPP)理论无疑是颗璀璨的明珠。自20年代产生以来就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亦不言自明,本文试图通过扩展的PPP理论,并将它与货币供给理论相结合,从更深的层面,更多的方面来探讨汇率的形成与决定,使理论在解释与指导实践时更合理、更科学。 一、传统理论:物价是决定汇率的唯一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吕德宗 杜金柱
购买力平价作为其他汇率学说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中汇率决定的重要依据,仍然备受关注。特别是伴随着计量技术和数理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不断累积。购买力平价之谜便是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的理论脉络和购买力平价之谜的内涵,然后采用中国、日本和美国三国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技术多角度验证了购买力平价之谜和购买力平价的有效性,并对购买力平价对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超愚 朱南松 张瑶
本文探索性地建立动态购买力平价(PPP)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模型化国民经济市场化和开放化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结构性因素,描述实际汇率对传统PPP理论平价水平的系统偏离及其动态演化特征。本文依据国际横截面数据进行动态PPP理论的计量分析,取得动态PPP理论的结构方程和可计算形式,进而情景预测2006—2010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趋势,为未来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均衡调整提供数值参考。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动态方法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建东 黄昊
文章综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实证检验结果,对25个国家和地区1975年以来的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偏离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认为从静态来看,发展中国家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从动态来看,发展中国家在追赶过程中其名义汇率变动向购买力平价趋同。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理论 名义汇率 偏离度实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