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5)
- 2023(8255)
- 2022(7119)
- 2021(6599)
- 2020(5745)
- 2019(13558)
- 2018(13449)
- 2017(26559)
- 2016(14556)
- 2015(16423)
- 2014(16743)
- 2013(16988)
- 2012(16032)
- 2011(14658)
- 2010(14796)
- 2009(13934)
- 2008(14177)
- 2007(13050)
- 2006(11030)
- 2005(10201)
- 学科
- 济(64243)
- 经济(64182)
- 业(42174)
- 管理(40335)
- 企(35497)
- 企业(35497)
- 方法(33781)
- 数学(29286)
- 数学方法(29022)
- 财(17474)
- 农(15586)
- 学(14989)
- 中国(14675)
- 制(14146)
- 业经(12731)
- 贸(12600)
- 贸易(12595)
- 易(12227)
- 理论(11466)
- 务(10963)
- 财务(10938)
- 财务管理(10910)
- 地方(10757)
- 银(10682)
- 银行(10657)
- 企业财务(10396)
- 融(10345)
- 金融(10343)
- 农业(10182)
- 和(10161)
- 机构
- 大学(222273)
- 学院(218846)
- 济(92672)
- 经济(90696)
- 管理(83019)
- 研究(73828)
- 理学(71747)
- 理学院(70912)
- 管理学(69689)
- 管理学院(69272)
- 中国(57724)
- 京(46303)
- 科学(45667)
- 财(43727)
- 农(38827)
- 所(38552)
- 研究所(35184)
- 财经(35182)
- 中心(34503)
- 业大(33184)
- 江(32390)
- 经(32019)
- 农业(30913)
- 经济学(29857)
- 北京(29097)
- 范(28104)
- 师范(27810)
- 经济学院(27120)
- 财经大学(26413)
- 州(26057)
- 基金
- 项目(142311)
- 科学(111403)
- 基金(104341)
- 研究(100880)
- 家(91563)
- 国家(90844)
- 科学基金(76806)
- 社会(64245)
- 社会科(60950)
- 社会科学(60930)
- 基金项目(55005)
- 省(54536)
- 自然(50276)
- 自然科(49132)
- 自然科学(49113)
- 自然科学基金(48299)
- 教育(47075)
- 划(46770)
- 资助(43907)
- 编号(40329)
- 成果(33391)
- 部(32599)
- 重点(32498)
- 发(29739)
- 创(29055)
- 教育部(27870)
- 科研(27821)
- 课题(27565)
- 性(27224)
- 创新(27157)
共检索到318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范爱军 韩青
在人民币升值的外在压力中,有一种理由认为人民币汇率已大幅偏离了购买力平价。但是偏离购买力平价的汇率需要调整这一命题的真伪取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一国的适用性,这种适用性的常用检验方法有两种:实际汇率的平稳性检验和名义汇率与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协整检验,虽然分析结论认为前者的严谨性优于后者,但这两种方法均不支持购买力平价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适用性。原因除了购买力平价自身的局限外,更重要的在于中国的汇率-价格传导机制不够通畅。既然购买力平价在中国并不完全成立,那么人民币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就不能构成人民币升值的理由。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人民币汇率 升值 适用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兆璋 宁忠忠
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葛兰杰因果分析等计量经济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不遵循购买力平价理论。因而不应以该理论为依据要求人民币升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彻
一、购买力平价检验的计量模型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相对购买力平价,这主要是由于绝对购买力平价在现实中受到的种种限制几乎不可能成立,而相对购买力平价便于进行经验分析。随着定量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发展,相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翁舟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萌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于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外价格水平差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芳东
本文从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 ,分析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认为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小、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以及购买力平价实际测算的误差 ,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是必然的 ,也是合理的。以购买力平价来评价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购买力平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杨珂 刘东坡
笔者运用不限制对称性和比例性的三变量模型,利用中国与OECD 34个成员国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不满足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进一步,根据实际汇率分解模型,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而且,相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登峰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石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后,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进行了直观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技术对中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本文主要结论是:尽管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弱,但是,购买力平价在决定人民币汇率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是存在的。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购买力平价 计量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必须适应我国国际经济的发展。1994年我国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6年12月实行经常项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道政
近年来,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问题,国内外给予了空前关注。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经受住了贬值①的考验,赢得了国际社会好评。但在世界经济疲软,中国经济却逆势强劲增长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一些官员与部分媒体却公开声称人民币汇率被人为压低,并要求人民币升值,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到底如何决定?本文在认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对购买力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就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决定因素 购买力平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轶男 宣国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金岷 郑凌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祈善 向俊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年多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持续上涨,与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达3.3%,这样的升值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志柏
关于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价和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为此,本文用Johansen方法检验了1987-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我国价格水平和美国价格水平之间的协整关系显著存在,购买力平价的对称性也成立,但比例性不成立,这与某些发达国家间的汇率特征类似。
关键词:
人民币 购买力平价 协整对称性 比例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建东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来看,汇率水平由国内外相对物价水平决定。将之运用于中国这样的外贸市场多元化且高速增长的转轨经济,需要进行三项修正:用多边相对价格变动替代双边价格变动、计算生产率差异、考虑关税减让和税收制度变化的影响。本文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约为4.56元人民币/美元。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是跨国比较福利和生活水平的指标,不能作为确定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依据,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应当是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2002年,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为7.52元/美元。1991至1993年的实践证明,钉住一篮子货币可以更好地稳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购买力平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