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3)
2023(14370)
2022(12435)
2021(11500)
2020(9716)
2019(22183)
2018(21760)
2017(41955)
2016(22906)
2015(25490)
2014(25147)
2013(24942)
2012(22662)
2011(20340)
2010(19988)
2009(18281)
2008(17444)
2007(15014)
2006(12925)
2005(10880)
作者
(67390)
(56014)
(55580)
(52736)
(35397)
(26901)
(25202)
(22115)
(21305)
(19598)
(19031)
(18724)
(17588)
(17477)
(17218)
(17107)
(17073)
(16652)
(15958)
(15944)
(14087)
(13489)
(13378)
(12688)
(12487)
(12370)
(12326)
(12192)
(11243)
(11186)
学科
(86532)
经济(86437)
管理(64105)
(63073)
(52576)
企业(52576)
方法(42037)
数学(36105)
数学方法(35739)
(23391)
(22713)
中国(21980)
业经(20091)
(20058)
(18855)
贸易(18846)
(18347)
地方(16828)
(16033)
农业(15849)
理论(14884)
技术(14536)
环境(14266)
(14197)
(14093)
财务(14031)
财务管理(14008)
(13297)
金融(13296)
企业财务(13241)
机构
大学(323106)
学院(320806)
管理(128113)
(125112)
经济(122558)
理学(112721)
理学院(111467)
管理学(109551)
管理学院(109002)
研究(107172)
中国(77479)
科学(69732)
(67846)
(58782)
(54595)
(54165)
业大(53964)
研究所(50230)
中心(48172)
农业(46828)
财经(45036)
(44073)
北京(42136)
(41433)
(41209)
师范(40929)
(38940)
经济学(37168)
(36106)
财经大学(33898)
基金
项目(230943)
科学(180252)
基金(167539)
研究(163210)
(148785)
国家(147581)
科学基金(125595)
社会(102396)
社会科(97102)
社会科学(97077)
(90172)
基金项目(89980)
自然(84074)
自然科(82123)
自然科学(82099)
自然科学基金(80633)
(76889)
教育(74493)
资助(68047)
编号(65535)
重点(51876)
成果(51623)
(50154)
(48719)
(48420)
创新(45119)
科研(44762)
课题(44643)
计划(43565)
教育部(42489)
期刊
(127973)
经济(127973)
研究(88957)
学报(58818)
中国(54731)
(51943)
科学(50884)
管理(44076)
大学(43320)
学学(41051)
(39435)
农业(36289)
教育(32911)
技术(24949)
(24085)
金融(24085)
业经(21821)
经济研究(21147)
财经(20796)
(19015)
(17756)
问题(17179)
科技(17091)
图书(16118)
(15914)
业大(15842)
理论(15222)
技术经济(14718)
商业(14617)
(14095)
共检索到446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梦根  牛华  
购买力平价不仅在国际经济规模和结构比较中备受推崇,而且在社会经济管理中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本文选取77个经济体2001-2013年间的样本数据,考察各经济体不同年份购买力平价的变动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统计分析表明,高收入经济体货币购买力平价年均变化相对较小,低收入特别是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货币购买力平价年均变化相对较大。随着收入水平上升,购买力平价变动幅度呈先升后降特征。研究发现,PPP变动可由人均收入、名义汇率、货币供应、城镇化、贸易依存度和就业水平等因素解释。一般地,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增加将带动PPP上升,汇率升值和贸易依存度上升则往往伴随PPP下降。此外,PPP与城镇化水平变动方向一致,与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建东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来看,汇率水平由国内外相对物价水平决定。将之运用于中国这样的外贸市场多元化且高速增长的转轨经济,需要进行三项修正:用多边相对价格变动替代双边价格变动、计算生产率差异、考虑关税减让和税收制度变化的影响。本文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约为4.56元人民币/美元。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是跨国比较福利和生活水平的指标,不能作为确定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依据,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应当是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2002年,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为7.52元/美元。1991至1993年的实践证明,钉住一篮子货币可以更好地稳定国际竞争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雪成  
本文基于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ICP)设定的参考购买力平价(PPP)和亚太地区的数据,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使用参考PPP对更高层级PPP和最终PPP测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考察。通过对参考PPP的梳理发现,其与经济现实的匹配性还存在诸多有待商榷的地方,应在加强对参加经济体现实情况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时修订。通过对比不使用参考PPP与使用参考PPP的更高层级中国PPP测算结果的变动情况发现,参考PPP的使用对部分小类、中类、大类的PPP测算结果有较大影响,但是对GDP总量PPP的影响有限。因此,ICP一方面应加强与参加经济体统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优化参考PPP的设计,另一方面应借助现代技术优化数据采集范围和效率,缩小对参考PPP的使用,以此从基础上优化PPP的整体测度水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忠文  洪涓  
本文通过对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对各国及世界经济增长评价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了IMF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中国GN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及排序的不准确性。提出中国要加强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研究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中国自己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和模型,以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P进行准确测算,促进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对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中国曾在2005年的调查中提供了11个城市的数据,用以估计中国当时的购买力。2010年,国务院批准中国首次全面参加新一轮ICP活动(即此次2011年的测量),在全国开展调查。当年10月还成立了中国国际比较项目部际协调小组,由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省初  
要比较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沿用的办法是根据官方汇率将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折算成同一种货币单位(如美元)。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由于汇率不能充分反映各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和比值,因而按汇率换算无法反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既能直接比较,又能反映实际情况,统计学家们提出采用购买力平价(PPP)来计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方法。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国际项目的比较,其核心是计算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这项计算分为两步:(1)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军  
作为国际金融核心的汇率决定理论,始终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意义在于它能揭示决定和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一国的货币当局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众多的汇率决定理论当中,影响最大的应用最广的是购买力平价学说。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文献非常多,其结论可概括如下:短期内,购买力平价是不成立的。这是因为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它能很快地反映新的信息,而商品的价格具有粘性,它的调节则相对较慢,所以购买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亚钧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购买力平价的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和归纳围绕购买力平价说所产生的各种理论解释框架,第三部分讨论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意义。一购买力平价(PPP)是关于均衡汇率如何决定的理论。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交换比率的变动取决于这两国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或者说,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能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石是“单一价格规律(Law of 0ne price)。单一价格规律认为,在产品空间移动成本和信息成本为零的竞争市场,各国的产品市场应该按照世界均衡价格定价。用p_i和p_i~*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的i种产品的价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文朗  
在西方汇率理论体系中,购买力平价(PPP)理论无疑是颗璀璨的明珠。自20年代产生以来就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亦不言自明,本文试图通过扩展的PPP理论,并将它与货币供给理论相结合,从更深的层面,更多的方面来探讨汇率的形成与决定,使理论在解释与指导实践时更合理、更科学。 一、传统理论:物价是决定汇率的唯一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保林,冒小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全球国际比较项目大约每隔5年或6年调查一次,有关国际组织应用总量外推法、分类项目外推法、基期滚动法和简缩信息法等方法推算非基准年的PPP数据,以便取得完整的连续时间序列。本文对国际上常用的各种非基准年PPP推算方法和结果作详细分析、评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成岐  
国际比较中两类购买力平价的区分王成岐价格是数量比较的工具(权数),数量是价格比较的工具(权数)。这种价格与数量在指数上的相互关系在古典指数理论体系内的因子互换测验中得到了反映。该检验要求:数量指数与价格指数的乘积应该等于价值的比率。这一原则隐含的假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琢   徐建炜  
尽管数字技术在现代通信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但人员国际流动对信息的交互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人员国际流动的视角来解释宏观金融中的实际汇率波动。本文认为人员国际流动提高了两地间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认知,进而降低了两地产品层面的实际汇率波动。本文基于1990—2018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人员国际流动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运用双边期初签证作为工具变量,验证了相关逻辑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人员国际流动显著降低了实际汇率波动,大约能解释样本期内实际汇率波动均值的9.14%;第二,人员国际流动下降一个标准差可使“北上广”实际汇率波动均值上升1.3%。本研究有助于学界进一步理解地缘政治影响下人员国际流动受限对宏观金融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