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4)
- 2023(2887)
- 2022(2451)
- 2021(2245)
- 2020(1824)
- 2019(4537)
- 2018(4419)
- 2017(8524)
- 2016(4529)
- 2015(5032)
- 2014(5207)
- 2013(5243)
- 2012(4823)
- 2011(4547)
- 2010(4606)
- 2009(4438)
- 2008(4544)
- 2007(4165)
- 2006(3686)
- 2005(3537)
- 学科
- 济(21018)
- 经济(20995)
- 业(15984)
- 企(15606)
- 企业(15606)
- 管理(14787)
- 方法(9682)
- 数学(7034)
- 数学方法(6915)
- 制(6397)
- 理论(6099)
- 学(5930)
- 财(5916)
- 体(5378)
- 业经(5285)
- 中国(5026)
- 体制(4894)
- 和(4297)
- 贸(4110)
- 贸易(4106)
- 农(3997)
- 易(3956)
- 务(3463)
- 财务(3442)
- 财务管理(3438)
- 企业财务(3323)
- 策(3277)
- 融(3139)
- 金融(3139)
- 银(3054)
- 机构
- 大学(74141)
- 学院(71072)
- 济(30308)
- 经济(29685)
- 管理(29435)
- 理学(25812)
- 理学院(25525)
- 管理学(25116)
- 管理学院(24982)
- 研究(23524)
- 中国(17977)
- 京(15905)
- 财(14787)
- 科学(13696)
- 财经(11667)
- 所(11615)
- 经(10695)
- 研究所(10466)
- 北京(10311)
- 江(10183)
- 范(10123)
- 师范(10047)
- 中心(9880)
- 经济学(9535)
- 财经大学(8852)
- 农(8837)
- 业大(8544)
- 院(8456)
- 经济学院(8448)
- 商学(8399)
- 基金
- 项目(44593)
- 科学(35870)
- 基金(33524)
- 研究(32484)
- 家(28816)
- 国家(28572)
- 科学基金(25017)
- 社会(21412)
- 社会科(20287)
- 社会科学(20282)
- 基金项目(17284)
- 自然(16245)
- 省(16163)
- 自然科(15881)
- 自然科学(15878)
- 自然科学基金(15622)
- 教育(15335)
- 划(14066)
- 资助(13927)
- 编号(13039)
- 成果(11009)
- 部(10376)
- 重点(10050)
- 教育部(9212)
- 创(9118)
- 人文(9011)
- 国家社会(8801)
- 发(8718)
- 课题(8655)
- 大学(8599)
共检索到106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吕风勇 郭宏宇
购买力平价说是一种基本的汇率决定理论,但影响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的短期或长期经济因素众多,从而使得实际汇率经常偏离平价关系。本文对有关文献中各种购买力平价偏离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生产率、政府支出、货币供给、偏好需求和定价策略等基本因素作用于实际汇率的经济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杨珂 刘东坡
笔者运用不限制对称性和比例性的三变量模型,利用中国与OECD 34个成员国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不满足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进一步,根据实际汇率分解模型,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而且,相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俊钢 段果
为避免单独分析物价或汇率研究而导致国际国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数据分析失效,本文将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综述,同时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汇率和物价通胀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这种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避免进入过去国际金融学研究经常对市场进行分割以及隔离法宏观分析的套路,有利于为20世纪的价格理论体系提供相互联系而统一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汇率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志萍
本文介绍了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开放经济理论的基石———购买力平价及实际汇率的相关实证检验方法。以发达国家双边汇率作为样本数据进行检验 ,发现在样本期间足够长、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 ,PPP假设成立。此外 ,由于实际汇率对PPP的均值复归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当是建立非线性汇率动态模型。
关键词:
PPP 综述 实证研究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雪梅
2011年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ICP)把贫困购买力平价作为十大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对贫困PPPs进行测度的成果和发现。基于此,文章对贫困PPPs研究的必要性和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析。
关键词:
国际比较项目 贫困PPPs 测度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文朗
在西方汇率理论体系中,购买力平价(PPP)理论无疑是颗璀璨的明珠。自20年代产生以来就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亦不言自明,本文试图通过扩展的PPP理论,并将它与货币供给理论相结合,从更深的层面,更多的方面来探讨汇率的形成与决定,使理论在解释与指导实践时更合理、更科学。 一、传统理论:物价是决定汇率的唯一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范超
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拓展基于"宾效应"的购买力平价(PPP)方法,并实证研究富裕程度、经济自由程度、贸易成本及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对PPP与汇率背离的影响。研究表明:富裕程度与贸易成本是解释两者背离的关键因素;PPP与汇率背离程度随人均GDP的增长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将"宾效应"描述为倾斜的"微笑曲线"能更好地刻画价格水平指数(PLI)与人均GDP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及以后的低估程度平均约为18%。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汇率 门限回归模型 国际比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姜纬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以下简称PPP)理论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汇率决定论。最早全面而系统地阐述该理论的经济学家是瑞典的古斯塔夫·卡塞尔(1916年),此后,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包括凯恩斯、熊彼特和萨缪尔逊,都对PPP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绝对ppp论认为,用同一种货币衡量的两国物价水平应该相等,用公式来表示就是:(1)e=p/p~*,其中e为汇率,p和p~*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的物价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青 宋福铁
本文通过回顾汇率形成机制的有关文献、分析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引入可支配收入因素,建立了一个新的汇率决定理论———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理论。首先,本文的切入点新颖,为了排除各种干扰因素,通过把我国的各地区假想成小国家的角度来考察新理论的正确性。国内数据的实证结果证实,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模型效果明显好于购买力平价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运用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结果发现,现阶段人民币币值确被低估了7%~8%,但低估的幅度并不像欧、美等国所声称的那样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忠文 洪涓
本文通过对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对各国及世界经济增长评价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了IMF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中国GN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及排序的不准确性。提出中国要加强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研究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中国自己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和模型,以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P进行准确测算,促进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对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中国曾在2005年的调查中提供了11个城市的数据,用以估计中国当时的购买力。2010年,国务院批准中国首次全面参加新一轮ICP活动(即此次2011年的测量),在全国开展调查。当年10月还成立了中国国际比较项目部际协调小组,由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省初
要比较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沿用的办法是根据官方汇率将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折算成同一种货币单位(如美元)。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由于汇率不能充分反映各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和比值,因而按汇率换算无法反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既能直接比较,又能反映实际情况,统计学家们提出采用购买力平价(PPP)来计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方法。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国际项目的比较,其核心是计算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这项计算分为两步:(1)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军
作为国际金融核心的汇率决定理论,始终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意义在于它能揭示决定和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一国的货币当局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众多的汇率决定理论当中,影响最大的应用最广的是购买力平价学说。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文献非常多,其结论可概括如下:短期内,购买力平价是不成立的。这是因为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它能很快地反映新的信息,而商品的价格具有粘性,它的调节则相对较慢,所以购买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